第一节 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32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
分类号: G127.42
页数: 2
页码: 392-3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碌曲县文化艺术机构的情况。其中包括碌曲县文化教育局、碌曲县文化馆、碌曲县文工队、碌曲县电影放映队、电影发行公司等。
关键词: 碌曲县 文化艺术 机构

内容

一、碌曲县文化教育局
  长期以来,碌曲县没有专门文化管理机构,文化与教育合而为一,以教育为主,文化其次。1956年9月,县人委设立文教卫生科,配备专职干事2人,分管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工作。1959年1月,洮江县人委设立了文教卫生部。1962年1月,恢复碌曲县人委文卫科。1968年在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设立文卫组,1972年,设立文卫局。1980年,文化教育与卫生分设为两个主管局。
  二、碌曲县文化馆
  碌曲县文化馆,1958年成立。其主要工作任务是围绕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专栏、摄影、图片展等宣传活动,订购报纸、杂志、文学书籍办理借阅业务,向县城居民提供娱乐活动场所和器具,对境内文化市场进行监管。1995年末,文化馆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房屋26间,建筑面积665平方米(其中:办公室2间,40平方米;阅览室3间,60平方米;书库4间,80平方米;游艺室3间,60平方米),馆藏各类图书1.28万册,报刊1679册。
  三、碌曲县文工队
  碌曲县文工队,1972年成立。1972年11月,碌曲县革命委员会将文化革命初期成立的业余文艺演出队改编为具有专业性质的文化艺术工作队,专门从事文艺演出工作,初有队员20人,1976年发展到28人。1975年、1976年、1977年在甘南州专业文艺团体表演中,县文工队以一专多能、自编自演受到好评,被誉为草原上的乌兰牧骑,1982年被文化部树立为全国农村文化工作先进单位,上世纪80年代末,大多数演员调离,文工队不复存在。
  四、碌曲县新华书店
  碌曲县新华书店1958年9月成立。20世纪70年代初期,建成营业门市部、办公室等2栋10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职工4人。主要发行中、小学课本和政治、法律、经济、文学、儿童读物及其他各类藏汉文书籍,1986-1995年,累计发行各类图书1617万册。
  五、碌曲县电影放映队
  碌曲县电影放映队1957年成立。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工作人员常年依靠牛马驮运设备奔波于各个牧业点,免费放映电影、幻灯影片。到1977年,电影放映单位增加
  到17个,管理、放映人员22人,1985年后,电影放映持续下滑,到1988年时只有县放映站能维持正常放映。
  六、电影发行公司
  碌曲县电影发行公司1975年4月成立,主要任务是负责影片出租发行和对各放映队进行业务领导,贯彻党在各个时期的电影政策方针。1980-1985年,经营状况正常,略有盈利,1986年以后,由于流动资金短缺,工作人员不断流失,经营陷入困境。1995年,实有人员2人,房屋12间,固定资产净值1万元。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