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314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体育
分类号: G812.742
页数: 5
页码: 386-390
摘要: 本章记述了碌曲县体育业的发展情况,其中包含机构、学校体育、职工体育等。
关键词: 碌曲县 体育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一、碌曲县体育运动委员会
  碌曲县体育运动委员会,1973年8月25日成立。此前无专门机构,遇有各类体育运动会及有关事宜,由政府抽调人员负责进行。县体委1995年有职工4人,其中中专3人,高中1人,省体校毕业1人,甘南师范体育班毕业1人。
  二、县体育运动协会
  1988年以前没有体育运动协会组织。1988年以后,县直机关有少数单位开始成立体育运动协会。到1995年,先后成立的有:碌曲县邮电局体育运动协会,1988年7月成立,由5人组成;县卫生系统体育运动协会,1990年6月成立,由6人组成;县银鹰体育运动协会,1988年7月成立;县老干部体育运动协会,1989年成立。
  三、体育设施、经费、裁判员
  到1995年,全县有篮球场13个,其中有水泥灯光球场1个,小足球场2个。农牧村有简易篮球场28个,田径运动场1个。体育经费由县财政划拨,1975年至1979年每年6000元,1980年至1982年每年7000元,1984年10000元,1986年10000元,1988年至1993年每年9000元。碌曲县获篮球国家二级裁判员的有王作霖、唐涛、王晓剑3人,获篮球三级裁判员的有韩建国、张振科、李建国、刘卫东、敏宗智、杨加洛、刘志军、罗爱昌、李巨通、石玉海,获国家田径二级裁判员的有王春梅,田径三级裁判员有乔卓玛、唐涛,获国家足球二级裁判员的有唐涛,获足球三级裁判员的有韩建国、汪建华、董国兵、施宝成。
  第二节 学校体育
  一、业余体校
  碌曲县少年儿童业余体校,1974年6月成立。学校有专职教练员1人,兼职教练员3人。教练项目有田径、小篮球、小排球,训练对象为县中学、城关小学、玛艾小学的少年儿童。1974年12月招收学员82人,其中田径班10人,篮球班24人,排球班24人,足球班24人经费由体育事业费支出。
  二、中小学体育竞赛
  1972年至1990年举办全县性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3届,足球赛8届,篮球赛4届,参加运动会970人次,其中少数民族500人次。从1956年6月至1974年8月,先后参加了甘南州在合作镇召开的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体育运动会及建州10周年全州民族运动会,我县运动员分别参加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摔跤、赛马、拔河、射击、射箭、马术、举重、象棋、自行车、技巧、武术、击剑、网球、羽毛球等项目。比赛中碌曲县知识青年卢亚军分别以58.65米的成绩取得了少年男子投弹第1名,以29.49米的成绩取得了少年男子铁饼第1名,并以38.25米的成绩突破少年男子标枪的记录, 刘文学以12.22米的成绩获少年男子铅球第1名。
  1977年8月30日至9月5日,碌曲体委承办了全州青少年射击运动会。1978年7月碌曲县运动员参加了卓尼县承办的全州少年田径运动会,1979年5月参加了在合作举办的全州田径运动会,1980年2月参加了在合作举办的全州中长跑、投掷比赛,1981年6月参加了在临潭举办的全州青少年田径运会。
  第三节 职工体育
  一、军队体育活动
  驻桥头部队,县武装部、县武警中队经常派代表参加县上举办的各类体育活动与比赛,从1975年至1995年,先后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达70多次,参加人员累计5万人次。
  二、老年人体育活动
  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在县老干局、老年人体协组织下经常开展,先后举办过老年人迪斯科学习班1次,开展运动会3次,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占全县老年人总数的80%以上。
  三、职工体育活动
  自1973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全县职工篮球运动会4届,县级机关运动会18届,参加的单位有7乡2场,开展项日有篮球、排球、足球、象棋、台球、乒乓球、男女集体拔河、爬山、赛跑、射击、中长跑、自行车、广播体操,参加的运动员达8万人次。
  第四节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一、赛马
  藏区赛马的产生在民间有三种说法。一说在很早以前,华热部有英勇善战的13兄弟,尤其是最小的弟弟更是聪明,在一次保卫本土安全的战斗中,他们率领华热108个部落英勇冲杀,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后来,人们为了记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每年举行赛马会,并取前13名给予奖励,但给第13名特加1条哈达,以表示对小弟弟的崇敬。又一说唐朝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唐室文成公主,并在拉萨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其中就有赛马项目,松赞干布也和群众一道参加赛马活动,赛后发现松赞干布名列第13名,公主在群众欢呼中特给松赞干布献了1条哈达,表示敬重和祝贺,从此这一活动便流传至今。最后一说,华热部落有著名的13战神,他们跟随格萨王战斗,驱逐了盘踞当地的妖魔和霍尔军队,并救出了珠姆,后来13战神留驻此地帮助华热保卫本土,发展生产,因此,每年举行赛马会,并对前13名给予奖励,表示对13战神感恩戴德永世不忘的感情。
  赛马有两种,即走马和跑马,走马是侧步快速走动,要求在100米或200米的距离中步伐不乱,快而稳健,稳中求快,跑马亦称奔马,以交叉高速奔驰,以快取胜,距离约5公里以上。赛马有乘马越野、乘马捡哈达、旋马射击、乘马射击举红旗、乘马跨障碍物等。赛马大都在气候温暖山清水秀牛羊肥壮的夏秋季举行,时间3-7天不等。每年赛马会期间,也是祭山神的日子,赛马的骑手大都为少年,腰系红或绿绸带,两头缀后,头裹绸巾,当信号发出后,骏马立刻向前冲去,这时骑手要控制马速,不让马随心所欲地疯跑,快到终点时,放开马辔,挥动马鞭,全力冲刺。
  二、赛牦牛
  赛牦牛活动在碌曲草原久兴不衰,现在从单一速度赛,发展到骑牦牛打抛尕,追牛到套牛,训服野牦牛等。
  三、摔跤(藏族式摔跤)
  摔跤在藏区比较兴盛,在节假日和盛大集会都有这个项目。摔跤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由式,没有任何规定,可用勾脚绊脚,只要摔倒即可;另一种是固定式,这种方式,必须赤脚,不能用腿、脚勾绊对方,比赛时双方各系不同颜色的腰带,相对而峙,评判者宣布比赛开始,双方用手抓住对方腰带,握对方腰部以上部位,然后各自用力摔、拉、起、提,谁先使对方身体有两个部位着地,谁就为胜者。
  四、拔腰
  拔腰在草原到处可见,它不受条件和地方的限制,随时可以活动,其方法是双方可用单手或双手相抱其腰,先被拔起来者(双脚离地)为输。
  五、大象拔河
  大象拔河是一种双方伏地力量与技巧相配合的项目,模仿大象的样子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拔河在长15米、宽4米的平地上进行,场地中央划一中心线,中心线左右各划一条线,两线以中心线为轴,左右等距,这两条线称界河线,用具是一条长约10米,直径3至4厘米的绳,绳子两端各连有一直径约1.50米的大直环,套环用布条和毛巾缠包,在绳子中间系一条标志带。比赛前,参赛者背对而立,各将绳的套环套在脖颈上,绳从颈下过腹穿档,两手两脚着地,形如大象,裁判人员将绳的标志带置于中心线正中部位。听到发令后,比赛双方各自用颈部力量,手爬脚蹬向前方强拉,谁先将绳的标志带拉过界河线谁就得胜。相持时间为5分钟时,判为平局,一般以3赛3胜决定胜负,大象拔河有单、双、3、4人4种形式。
  六、举皮袋
  举皮袋是青年男子比力量的一项体育竞赛。赛前,在1块平地上放3种斤数不同的大皮袋(内装砂等物,斤数150斤、180斤、250斤),比赛时看谁能在3次内把最重的抱起扛过肩者为胜,凡获得优胜称号者称为大力士。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