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图书馆
碌曲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碌曲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公共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29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公共卫生
分类号:
R199.2
页数:
3
页码:
364-366
摘要:
本节记述了碌曲县公共卫生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爱国卫生运动、学校卫生等。
关键词:
公共卫生
碌曲县
内容
一、爱国卫生运动
在历史上,农牧区群众没有讲卫生的习惯,不讲卫生的陈规陋习普遍存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卫生习惯主要表现在不洗脸、不洗手、不洗澡、不理发,不穿裤子,终年一件老皮袄,吃生肉,不清洗,用牛粪擦碗,人畜同居,无厕所,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的生活习惯造成了疾病蔓延。县政权建立后,人民政府把讲究卫生,经常性地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1958年,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在全县集中开展了贯彻党中央提出的以“除七害、讲卫生”为中心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1958年,全县召开有关爱国卫生运动重大意义大小宣传会82次,受教育群众14400人次。在运动高潮时期,县直机关和各区分别成立了消灭老鼠、苍蝇、蚊子、麻雀等四害突击大队,县直机关有突击大队3个,每个队20~25人,西仓、双岔、郎木寺区各有突击队1个,每队7~10人,各区政府还在各村庄部落成立了2~3人的突击小组。人民公社化后,西仓、双岔公社还组织了除七害侦察突击营。到1958年年底,全县共灭老鼠199177只,消灭麻雀20306只,挖蝇蛹220公斤,消灭苍蝇28公斤,蚊子14斤,中华鼢鼠14440只,打死野狐2052个,其他野鸟野害3052只,清除垃圾194655吨,修建厕所452所,建立浴池67个,基本达到了队队有浴池。讲卫生,按照甘南州爱委会的要求,建立卫生管理制度,要求人人做到天天洗手、洗脸、刷牙,月月洗脚,剪指甲,男人每20天理发一次,女人半个月洗头一次,改变用牛粪擦碗的不良习惯,不吃病死和霉烂的肉、油。环境卫生要求经常打扫室内外和帐圈内外,定居区做到户户有厕所,饮用河水实行人畜分段,提倡人畜分居。通过1958年声势浩大的爱国卫生运动,不讲卫生的习惯有了转变,牧民帐房内外能够打扫干净,牲畜棚圈离帐房约300米,人人坚持每天洗脸,大部分人穿上了裤子,社员每月洗澡一次,妇女的小辫子梳成双辫子,男人经常理发。讲卫生增强了健康,原来有35%的人因病不能参加集体劳动,通过爱国卫生运动,出勤率达到98%。1964年,爱国卫生结合防病治病,宣传移风易俗,全县农牧区基本做到人畜分居,90%以上的人穿上了衫衣,外寄生虫大大减少,用牛粪擦锅、吃生肉等不良习惯逐步减少。1972年元旦、春节前后,搞了三次全县性爱国卫生运动。阿拉公社各队都修了厕所,并固定老人每日打扫,同时清理村庄内外卫生,郎木寺公社波海大队每个生产队有1名理发员,贡巴大队牲畜全部棚圈化,家家有脸盆、毛巾、肥皂,以卫生为荣,以不卫生为耻的社会新风尚逐步形成。1974年,全县开展了以“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厕、改灶、改水、改善周围环境)为中心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全县各级党组织把“两管五改”当做农业学大寨的重要措施来抓。到1979年,全县共改水14处,解决了799户、3281人和11634头(只)牲畜的人畜饮水问题,平均每年解放劳动力41712个。1981年-1983年,全县农村改水37处,渠道总长度47584米,解决6142人和74828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有效地预防了肠道传染病的发生。西仓公社的则岔、尕果两个生产队,长期饮用沟渠水,肝炎、痢疾和各种肠道传染病频繁发生,1981年改水后,肠道传染病大幅度下降。1980年到1985年,全县完成39处防病改水工程,使10500人和168500头牲畜吃上了卫生水。1984年,爱委会配合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中心内容的“文明礼貌月”活动,在全县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清除垃圾782吨,县城添置垃圾箱37个,成立清洁队1个,疏通水沟10条,整修街道1020余平方米。粉刷墙壁3502平方米,油漆门窗245付,修建铁栅栏92处,花坛8个,街道两旁种树1500株,栽花582株。1990年以后的爱国卫生工作,积极贯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动员群众,持之以恒”的方针,坚持了经常与突击相结合,坚持抓了县城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群众性卫生活动。县城清洁队在设备简陋、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做到了对县城主要街道每日清扫,对县城12处垃圾点及时清运。1991年共清运垃圾547吨。1994年5月,县直机关进行了两次突击性活动,共参与732人次,清除垃圾17吨,疏通水渠812米,同年8、10月,又进行了两次突击性卫生运动。对搞的好的单位以简报形式予以通报表扬,对卫生差的单位责承其限期改进。
二、学校卫生
为了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碌曲县采取不定期方式经常性地对在校学生进行检查,建立体检档案。1982年,对县中学343名在校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受检率达98%,检出肺部疾病患者36人,男性生殖系统病变16人,关节炎患者2人,沙眼188例,其他疾患97例。是年9月20日,分别对城关小学、玛艾小学、加格小学的449名在校学生进行肠道寄生虫病检查,其中城关小学受检人数为374人,感染蛔虫者191人,感染鞭虫者5人,玛艾、加格小学在校学生中感染蛔虫者30人,低于城关小学。1984年10月31日至11月9日,对县直中小学的822名在校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其中碌曲中学413人,藏族中学89人,城关小学320人,分别占应检人数的50.24%、10.83%和38.93%,检出视力减退者180人,其中沙眼患病率中学为49.88%,藏族中学为53.93%,城关小学则高达90.62%;龃齿患病率碌曲县中学为17.19%,藏族中学为5.61%,城关小学为39.37%;肺部疾患发病率城关小学3.43%,县中学2.66%,藏族中学1.12%。检查结果表明,学生的健康状况普遍较差。1985年,县防疫站对县中学、藏族中学、小学的840名在校学生进行生长发育和健康调查,并将检查结果形成专题调查报告。检查从学生形态、机能、健康等方面进行,检查发现,学生普遍视力较差,小学以轻中度为多,中学以中度为多,沙眼患病率83.29%,龃齿患病率20.95%,扁桃体肿大率3.99%。身体发育基本符合正常规律,1989年,县藏族中学的245名学生由校医做体检,县防疫站协助进行胸透,并建立健康档案。1991年县防疫站对城关小学在校生健康发育状况进行体检档案补充工作,为及时掌握学生的生长发育准备了可靠的资料依据。
三、劳动卫生
1989年,全县有厂矿企业2个,从业人员25人,接触的有害物质主要有汞、铅。直接接触者有16人,其中男性12人,女性4人。县防疫站对这25人进行健康检查,未发现职业病患者,以后每年坚持对他们进行不定期健康检查。1988年,县防疫站开始在全县贯彻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93年对从业单位审核换发许可证19户,从业人员体检53人,发放健康证51本,发现4例阳性从业人员均调离服务岗位。
四、食品卫生
1983年7月1日《食品卫生法》在全国试行。食品卫生法颁布后,县防疫站派出宣传车先后在县城、郎木寺、双岔、阿拉等地进行广泛宣传。张贴宣传标语86幅,宣传画89张,散发《食品卫生宣传提纲》88份、《食品卫生法文件汇集》48册,制办食品卫生宣传专栏10期,黑板报1期,县广播站专题播放《食品卫生法》录音。为了保证《食品卫生法》的贯彻落实,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11人组成的《食品卫生法》领导小组,并配备食品卫生监督员。为了及时掌握全县食品卫生的基本情况,县防疫站在摸底调查基础上采样41份,经化验阳性标本23份,阳性率占5.61%,县防疫站对饮食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实检100人,受检率81.97%,共查出各类病患者39人,患病率39%。对8名不宜从事饮食服务业的工作人员,4人调换工种,1人调换了工作单位,3人休息治疗,对县食品公司临时雇佣的28名屠宰工人,经体检有2名患有传染性疾病,责令其辞退。由于加强了食品卫生工作,全县患消化道传染疾病有较大幅度下降,痢疾发病由1983年的316例下降到1984年114例,肝炎发病由1983年的38例下降到1984年6例。1988年,县卫生局会同爱卫会、工商局对全县食品卫生重点检查4次,检查以“三证齐全、三防一消”工作衣帽整洁为重点,共检查168户,其中符合卫生要求的150个,不合格的18户,对不合格者依法给予处罚,无证营业责令关门1个,限期改进11户,出售变质食品不穿戴工作衣帽罚款14户,计560元,停销各类不合格食品105公斤,销毁变质食品135.5公斤:对国营、集体、个体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体检合格者发给健康上岗证,对患有传染病的从业人员调离工作岗位。以后每年都对从事饮食服务行业工作人员定期体检。
五、水源卫生调查
根据省、州水质控制会议精神,县防疫站于1983年11月14日至12月20日对全县128个饮用水源进行摸底调查,其中:简易自来水32处,占水源总数的25%,饮水人数7401人,占全县总人数的32.9%;吸管井18眼,占水源总数的14.1%,饮水人数851人,占全县总人数的3.8%;大口井32眼,占水源总数的25%,饮水人数2129人,占全县总人数的9.5%;泉水11眼,占水源总数的8.6%,饮水为数1978人,占全县总人数的8.8%;沟水18条,占水源总数的14.1%,饮水人数4654人,占全县总人数的20.6%;河水18条,占水源总数的14%,饮水人数5479人,占全县人数的24.6%;在调查的基础上选择12个水源作为质控点。1984年对全县129处水源作了36次枯水期和半水期采样调查。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