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图书馆
碌曲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碌曲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事业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28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事业机构
分类号:
R199.2
页数:
3
页码:
346-348
摘要:
本节记述了碌曲县卫生事业机构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碌曲县人民医院、碌曲县藏医院、碌曲县卫生防疫站、碌曲县妇幼保健站、基层医疗组织等。
关键词:
卫生
碌曲县
事业机构
内容
一、碌曲县人民医院
1953年8月,碌曲行政委员会建立了巡回医疗卫生组。1954年成立了碌曲行政委员会卫生所。1956年,甘肃省卫生厅性病防治队和卫生厅工作队,甘南州派碌曲医疗组,在行政委员会卫生所的基础上合并成立碌曲县卫生院。1959年1月,碌曲县与玛曲县合并,碌曲县卫生院改称为洮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洮江县址设在尕海,县医院在尕海设立了门诊部,住院部设在碌曲。1962年恢复碌曲县,改称碌曲县人民医院。1964年,县址由尕海迁回后重新选择了地址建设碌曲县人民医院,时有房屋(土木结构)1359平方米,其中门诊189平方米,住院部756平方米,药剂科294平方米,放射科84平方米,检验科36平方米,床位开放22张。1976年床位增至40张。1987年由省计委拨款修建了县医院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综合大楼。1995年,医院占地面积8100.50平方米,大楼面积2487平方米,房屋79间,其中住院部1500平方米44间,门诊部987.8平方米35间,锅炉房240.25平方米,业务用房2487平方米,非业务用房2885平方米,病床52张,实际开放36张。县人民医院为综合性医院,科室设置分为四类,职能科室有医务科、院办室、护理部、政工科、财务后勤;临床科室有住院部、病区护理部、门诊部包括外科、五官科、妇产科、中医科、理疗科;医技科室有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B超室、心电图室,其次有辅助科室。1995年,县人民医院共有职工53人,其中男25人,女28人;少数民族16人,占职工总数的32.08%,技术人员43人,占总数的81.13%,后勤人员10人。技术人员主治医师4人,主管检验师1人,主管放射师1人,主管护师2人,助理级17人,占39.53%,员级15人,占34.88%,未定职称3人,护理人员16人,占技术人员的34.88%,在护理人员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6人,护士8人。
二、碌曲县藏医院
碌曲县藏医院位于县城西端,占地面积9873平方米,1980年筹建,1981年竣工开诊。时仅有几间平房,12名职工,缺乏常用医疗器械设施,药品种类少而数量不足。80年代后期有了较快发展,增设了B超、50毫米X光机、粉碎机、糖衣机和检验设备等现代医疗制剂器械。自1994年起争取资金103.45万元,新建成占地面积1850平方米的藏医门诊楼,改善了医疗条件。经过近10年的努力,藏医院已经初步具备了藏医医疗、教学、科研的条件,并能开展西医普通外科手术。到1995年,藏医院有房屋建筑面积3422平方米,造价143万元,各类设备价值20万元,固定资产153万元。救护车一辆,库存药品价值744343.41元。医院医疗分住院部和门诊部。住院部有病床16张,设有医疗室、医办室、护办室3个科室;门诊部设有妇产科、手术科(外科)、诊断室、放射室、药房等。同时在县城中心,双岔乡和贡巴村各设有藏医门诊1所。藏医院利用当地丰富药材资源,建有制药厂1所,制药厂设有制剂室和粉碎室,多年来坚持藏药自采自制自用,先后研制出各类常用藏药190多种,年生产1200多斤,其中“佐达丸”、“珊瑚二十五味丸”、“松石二十五味丸”和“仁青芒觉丸”等药品在甘南州县级藏医院尚属首创,经药检部门鉴定认为质量可靠,疗效较好。1995年诊疗20741人次,总收入310676.50元。1995年有专业技术人员31人,其中中级职称4人,助理级11人。
三、碌曲县卫生防疫站
碌曲县卫生防疫站1963年成立。1964年修建土木结构办公用房330平方米。1968年撤销卫生防疫站,卫生防疫工作由县医院、各公社卫生院以及后来建立的农村合作医疗组织承担。原修建房舍划拨给草原站,防疫人员分别调到县医院和各公社卫生院。1973年,恢复卫生防疫站,时有防疫人员6名,80年代,卫生防疫站从人员和装备两个方面不断得到加强,到1989年,全站共有职工1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人,房屋面积372平方米。1995年有职工2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名,在专业技术人员中有主治医师3人,其他为初级职称。各类专业干部中大专文化程度5人,中专14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有藏族8人,回族1人,土族1人,少数民族占52.6%。内部设立的科室有:卫生科、防疫科、地病科、结防科、检验室、后勤科等。现占地面积8680平方米,建筑面积845.7平方米,配有冷链车1辆。
四、碌曲县妇幼保健站
碌曲县妇幼保健站1976年成立,初时仅抽调2名医务人员,因无固定办公地点和设备,到1979年工作还难以正常开展。自80年代起,妇幼保健站从各个方面得到了加强。1982年,甘肃省卫生厅拨款5万元,修建砖木结构房屋15间,建筑面积332.5平方米,同时充实了业务人员。1994年投资16万元修建了两层12间太阳能采暖办公楼,改善了医疗条件。到1995年,内部设有儿保科、妇保科、妇幼门诊部、妇幼第二门诊部,同时各基层卫生院配有妇幼专干1人。1995年全站有专业技术干部12人,其中藏族7人,占8.3%。文化程度大专1人,中专11人,主治医师2人,初级职称8人,护士1人。
五、基层医疗组织
县境内的基层医疗组织起步于1956年。1958年“人民公社化”,各公社都先后建立了卫生院。1995年,全县基层卫生院有7所,其中中心卫生院两所,各乡卫生院的基本情况是:郎木寺中心卫生院,成立于1956年,时称郎木寺卫生所。1995年有房屋建筑面积840平方米,病床12张、X光射线机1台、B超1台、电动洗胃机1台,职工13人,其中藏族10人,文化程度本科1人,大专1人,中专9人,初中2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12人),副主任医师1人,初级职称8人。双岔中心卫生院,1958年成立,时称双岔公社卫生院。1995年房屋面积720平方米,职工9人,其中藏族5人,专业技术人员6人,工人3人,主治医师1人,初级职称4人。医疗设备有B超机1台,病床4张。玛艾乡卫生院,建立于1958年,1995年房屋建筑面积408平方米,职工7人,其中藏族2人,回族1人,专业技术人员主治医师1人,初级职称4人。西仓乡卫生院,建立于1957年,1995年房屋建筑面积475平方米,职工6人,藏族6人,专业技术人员主治医师1人,初级职称2人。拉仁关乡卫生院,建立于1958年,1995年有房屋建筑面积375平方米,职工4人,其中藏族3人,专业技术人员均为初级职称。阿拉乡卫生院,1958年建立,1995年有房屋建筑面积450平方米,职工6人,均为藏族,专业技术主治医师1人,初级职称3人。尕海乡卫生院建立于60年代初,1995年房屋建筑面积306平方米,职工7人,其中藏族6人,主治医师1人,初级职称3人。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机构
碌曲县人民医院
相关机构
碌曲县藏医院
相关机构
碌曲县卫生防疫站
相关机构
碌曲县妇幼保健站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