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勤工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28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勤工俭学
分类号: G522.5
页数: 2
页码: 343-344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碌曲县各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始于1959年,学校食堂做饭所用蕨麻、野菜、薪柴、牛粪等绝大部分由师生采挖、拾捡。截至1995年,全县有正常运营的校办牧场2处,存栏羊500多只,牛140头。猪场4处,存栏数100余口。大小菜园9处,占地38.2亩。出租店铺44间,拥有小卖部2处,年收入近6万元情况。
关键词: 碌曲县 勤工 俭学

内容

碌曲县各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始于1959年,学校食堂做饭所用蕨麻、野菜、薪柴、牛粪等绝大部分由师生采挖、拾捡。1960年,加仓小学师生靠拾畜杂骨赚来的钱购置了一架手风琴。西仓小学自种洋芋,芫根2亩,解决了吃菜难问题。1961年,波海寄宿小学靠挖野菜、蕨麻,渡过了口粮标准只有7.5公斤原粮严重困难时期。沿洮河各校普遍种植油菜、青稞、小麦,开展部分伙食自给的勤工俭学,但因人事变动,土地被生产队收回,没能长期坚持下来。1974年,尕海小学自办起近50头牛的牧场,师生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1979年被尕海公社收回。1981年后,省、州、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就勤工俭学逐级分解指标任务,小学生年标准不少于3元,中学生年标准不少于5元,并解决无息贷款,有力地推动了勤工俭学的开展。1984年11月,经县政府批复并协调,县藏族中学在县商业局、李恰如国营种畜场的支持下办起拥有牦牛100头,藏羊100只的牧场。1986年,藏族中学自筹资金办起猪场,从2头母猪为起点,发展到年出栏猪30头的规模。1987年,玛艾小学办起猪场。1989年初,县藏族中学又建立了油菜基地55亩、蔬菜基地13亩,由师生种植管理,仅蔬菜一项当年收入1317元。同时期,阿拉、双岔等小学也相继办起了猪场。1994年,玛艾小学建立蔬菜基地12.8亩,全校勤工俭学学年收入达6000元。截至1995年,全县有正常运营的校办牧场2处,存栏羊500多只,牛140头。猪场4处,存栏数100余口。大小菜园9处,占地38.2亩。出租店铺44间,拥有小卖部2处,年收入近6万元。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