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碌曲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292520020220000278 |
颗粒名称: | 第一节 早期教育 |
分类号: | G619.2 |
页数: | 1 |
页码: | 335 |
摘要: | 本节记述的是18世纪前,碌曲境内唯一的文化教育形式仅限于宗教界的师徒传承,即在从西藏学经归来的苯教传人与其一脉单传的承传人之间承传。18世纪初,格鲁派佛教传入碌曲,相继兴建了数座寺院,寺院教育便从此开始。此后,又有一批格鲁派佛教学者进入碌曲兴建寺院,弘扬佛法,如郎木赛赤寺,西仓新寺、双岔旺藏寺等,到民主改革时,碌曲境内拥有寺院14座,学习经文佛理的僧侣达到1671人,其中知识丰富、佛理精深的活佛有25人。在宗教节日举行集会,由成年活佛或“格西”为全寺僧众讲经论法,灌输宗教义规戒律。初为僧者,其生活来源主要靠各自家庭供给,只有取得“给干”或诵经师以上资格后才能实现自给自养。 |
关键词: | 碌曲县 早期教育 文化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