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图书馆
碌曲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碌曲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1958年平叛斗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27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1958年平叛斗争
分类号:
E289.42
页数:
2
页码:
329-3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碌曲县1958年平叛斗争战略纪实。
关键词:
碌曲县
军事
战事纪略
内容
1958年春,在美帝国主义间谍分子和国民党匪特及“藏独”分子的唆使并支持下,在甘南州的局部地区发生了以封建部落为基础,以极少数寺院为据点,以妄图颠覆人民政权,杀害党和政府干部为目的武装叛乱。碌曲县的叛乱是甘南局部地区叛乱的一个组成部分。
1957年底,甘南境内的农业区基本实现了合作化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也开始了互助合作化热潮,逐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由于在牧区有70%以上的生产资料长期被土官头人和寺院所拥有,合作化的深入发展触动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不可避免地引起他们本能的反抗。从1957年6月开始,原拉卜楞寺嘉木样六世的经师贡去乎三哲多方串连,密谋策划。1957年11月30日晚,贡去乎三哲在拉卜楞寺嘉木样寝室楼下召集西仓、双岔、下巴沟、阿木去乎等地的部落头人代表11人开会,策划发动叛乱事宜。1958年1月15日,1958年2月24日,贡去乎三哲又两次在原地召集原班人开会。在叛乱的准备阶段,碌曲境内的主要部落头人也参与其中。1957年底,时任碌曲县县长的双岔土官阿才到西藏,就叛乱一事到达赖喇嘛处算卦,回到碌曲后说“在狗年(1958)发动叛乱一定能成功”。时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的花木吉尔和拉麻吉就是碌曲县武装叛乱的组织领导者。
1958年1月29日,碌曲县阿拉乡吉扎村以拉木再为首的3名匪徒,纠集叛匪50多人,杀害了县工作组的5名干部。2月19日,玛曲县欧拉部落头人老者等匪徒,以请客吃饭为名将玛曲工作组的3名干部戳伤,事后甘南州部分县立即将所有土官头人集中起来学习,一些反动分子趁机大做文章,引起了一些群众的误解,导致叛乱爆发蔓延。1958年2月中旬,西仓贸易组被抢,区政府1万斤麦草被烧。3月10日,县委干部牛永仓前往双岔和部队联系,在阿拉刹地米被土匪杀害。3月11日,这伙匪徒又将解放军行军掉队干部马登荣枪杀。3月24日,西仓小学被烧,西仓贸易组再次被抢。到1958年3月中旬,碌曲、玛曲两县各部落,夏河的三、四、五、六区和桑科、科才、甘加3个乡,卓尼县的上下迭、录竹、北山四个区,舟曲的洛大,临潭县的团结区相继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武装叛乱。
为了平息叛乱,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中共甘肃省委、省军区奉中央军委命令,从1958年3月18日起,先后抽调步兵11师、骑1师、内卫2团、骑1、3团、成都145团、工程兵102机械营、道路营、内卫1团3营和10团1营,共计13500人,组成“一指”(辖11师、内卫2团、成都145团)、“二指”(辖1、3团、骑1师),并由省军区成立前线指挥部。1958年4月,碌曲县由驻军和武装部组成剿匪指挥部,同时成立了情报委员会办公室,县委成立了1个武工队配合部队。3月中旬,双岔洛措、西仓唐科、尕秀集兵2000余人做战前准备。4月19日,洛措大庄与阿木去乎集兵2700余人准备攻打甘南州政府。4月下旬双岔部落准备叛乱,被解放军在毛日先发制人,对组织者进行了控制,其部下组织500多人实施抢夺未果。4月27日,拉麻吉传令西仓12部落集兵抵抗解放军,切断了西仓驻军与县城的联系。拉麻吉、花木吉尔等召集60多名部落头人密谋策划,盟誓发动叛乱。是日晚,他们率领1900多名叛匪包围了碌曲县城,切断水源,从东南西三面攻打县城。5月1日,叛乱分子杀害工作组干部2人,群众3人,抢却财物5万余元,破坏了县境内的电话线路和公路,烧毁学校1所。5月4日,守城部队和干部进行反击,拉麻吉率众弃城而逃,他们在西仓杀害了群众积极分子马四哥、马国民,将群众拉毛草抛入河里。后与阿木去乎叛匪纠集在一起,聚兵2000余人,于5月14日逃到晒银滩时被解放军追歼部队包围,5月15日,经过6个小时激战,大部分群众在强大的军事力量镇慑下放下武器,少数反动头子带着残兵溜出包围圈,于5月19日到达玛曲欧拉。5月下旬,西仓、阿木去乎的残余匪与河南蒙旗之达参、外斯、斯柔群哇、阿周、可求木等部落叛乱分子2100余人,集结在位于玛曲县黄河北岸的可生托落滩,准备窜往黄河以南,与以旦巴牙高为首的欧拉、乔科、齐哈玛等部落叛匪汇合。5月29日,“前指”决定用五个骑兵团采取远距离奔袭的方法歼灭该敌。6月1日经过9个小时激战,大部分叛匪被歼灭,余敌600多人南渡黄河进入黄河弯曲部。6月6日,结集在黄河弯曲部的武装叛乱分为四股分子约7000余人,其中第三股以左根尼玛部落和逃之而来的阿木去乎、西仓、拉仁关叛匪为主,以旦巴牙高为首,共1700余人,枪1600余支,马2000匹,盘踞于阿米拉及扎喜滩,是叛匪中力量最强的一股。6月18日,平叛部队开始围歼,由于工兵团架设的浮桥被水冲断,骑兵第一、第三团改由船渡,21日才渡过黄河,未能切断退路,致使叛匪主力西逃青海。7月4日,喇嘛若哇重新纠集碌曲拉仁关、双岔和夏河加门关一带的残匪发动了第二次武装叛乱。在整个叛区,经过10多次大规模的战斗,沉重地打击了叛匪势力。8月10日,在大股叛匪被歼灭后,前线指挥部随即撤销,部队调整为三个“分指”。二分指辖21团2营和内卫2团,负责歼灭碌曲境内的残匪。9月
下旬,在碌曲活动的匪首之一生地加木措被击毙。10月5日,尕尔藏东知布等股匪20人被解放军歼灭。经过解放军及地方党政工作人员的艰苦战斗,到1958年12月底,一场历时10个多月的武装叛乱基本平息。在甘南平叛期间,碌曲县先后牺牲党政领导、干部职工、民警、群众积极分子等49人。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