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图书馆
碌曲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碌曲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节 晒银滩流血事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27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晒银滩流血事件
分类号:
E289.42
页数:
3
页码:
327-3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碌曲县晒银滩流血事件战略纪实。
关键词:
碌曲县
军事
战事纪略
内容
1956年春,在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中,甘南藏区农业县的部分地区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这对毗邻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震动很大。看到农区互助合作的好处,有些人就萌发了建立牧区互助组或合作化的念头。但是,在牧区由于还没有正面进行合作化的宣传,绝大多数牧民心有疑虑,尤其是民族宗教中上层人士反映强烈,抵触情绪很大,他们感到在牧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然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他们有“四怕”:一怕划阶级,二怕宗教信仰不自由,三怕失去牛羊草山,四怕丧失封建特权。因此,极少数土官头人就出来反对。1956年3月,西仓部落聚众4000人向政府示威,与此同时,四川西部藏区一些地方发生了武装抗拒社会主义合作化的暴力事件。在其影响下,甘南藏区的部分地方反对互助合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对此,省委于4月上旬召开了牧区上层人士座谈会,充分酝酿协商如何稳定甘南局势。5月,州委组建了有民族宗教人士参加的200余人的工作总团,下设三个分团,分赴卓尼、夏河、碌曲、玛曲4个县开展工作。二分团在团长黄祥带领下进驻碌曲县,当即召开全县民族宗教上层人士座谈会、部落头人会、群众大会和寺院僧侣会等达30多次。经过工作团的努力,碌曲部分头人和广大群众的思想情绪渐趋稳定,但是,时任碌曲县县长的阿才和副县长花木吉,行动消极,大小会议请不来,在他们的影响下,有些头人以“祭山神”为名,进行示威活动,有的故意扩大事态,制造民族间的隔阂,叫嚣:“什么互助组,社会主义?都是汉人干的!不能让汉人进驻藏区!”他们四处联络,密谋策划,企图攻打基层乡政府和各地军营,赶走工作组,强迫解散刚刚组建的一些牧业互助组,使碌曲县的形势变得十分紧张。
1956年6月初,西仓和拉仁关部落的帐圈,以进行宗教活动为由,集中搬迁到晒银滩一带(以往没有这样集中过),个别心怀叵测的人借机大肆串连,煽风点火,制造事端。6月8日,甘、青交界的达参部落,突然围攻解放军驻守点的1个骑兵排,16名解放军全部牺牲,他们驱赶工作组,抢劫贸易公司财物,绑架政府工作人员。6月9日,解放军某部运粮汽车队前往四川省若尔盖,途径晒银滩时,突然遭到700多名武装分子的伏击,击毁军车25辆,随之与押车的解放军战士发生武装冲突,打死打伤解放军战士10余人。自治州副州长黄祥得知此事后,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带病从郎木寺紧急赶到晒银滩现场,经他说服教育,集结的人员于11日撤退,被阻的解放军运粮车队得以通行。
这次事件的发生,使甘南的社会局势日趋严重。甘南州党、政、军领导根据省委“以政治争取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指示,在政治争取的同时,充分做好了军事上的战斗准备,为防止骚乱事件的再次发生,兰州军区调集部队,进驻碌曲桥头和尕海滩一带警戒。6月14日,部分持枪武装分子围攻部队,甘南军分区副司令员李加夫由郎木寺到碌曲桥头,与迎接他的几路部队对晒银滩形成合围圈。激战中,部分群众从东面逃离晒银滩。战斗持续了两小时后,于13时30分基本结束。这次激战共打死武装持枪者106名,俘虏10名,缴获步枪33支,子弹352发,战马9匹。黄祥副州长得知后,立即动员郎木寺几个有名望的和尚,身着只有进行大型宗教活动时才穿的黄袍袈裟,直奔晒银滩进行调解,但西仓部落和拉仁关部落的持枪者从晒银滩逃出来后,又在晒银滩东面的分水岭山顶集结,准备与解放军再次交战。黄祥首先让那几个宗教界人士出面,制止对方开枪射击,随后与这几个宗教界的人士,慢慢接近西仓、拉仁关的持枪者,并对两部落的头人进行耐心的说服劝解。同时提出六条谈判条件,即:一是缴械投降,承认错误,低头认罪;二是解散集兵;三是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四是维护交通;五是交出外来暗藏的反革命及首要分子;六是保障工作组的安全。经过再三争取后,两部落表示愿意和谈。同意解放军提出的条件,立即解散集结的藏兵,交出枪支。6月22日,拉仁关部落74名武装人员向人民政府缴枪,交出步枪98支,并声明今后不再动用武力同政府和解放军对抗。西仓部落本来准备交出枪支,但由于青海达参部落个别上层人士的阻挠,未按时交枪,当日,部分武装分子骑马背枪逃到达参地区,与达参部落的武装分子汇合在一起。6月23日,解放军向达参和西仓部落提出解散集兵和平解决的要求,但两部落头人仍不理采解放军的忠告,个别上层人士还声明对集兵与事态的扩大表示无能为力,继续坚持集兵对峙。在此情况下,解放军于6月24日,在达参的巴河沟,与两部落再次交锋,战斗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共击毙武装抗拒分子137人,伤72人,俘虏230人。这次战斗后,党和政府通过民族宗教中上层进步人士,不失时机地大力开展劝解教育工作,反复阐明党的政策,消除参与者的恐惧心理,安抚和医治受伤人员,抚恤死亡者家属。达参寺院的僧侣们经过宣传教育后,当即有150人自告奋勇,亲赴战斗地点,收拢和劝叫被打散的武装人员缴械投降。西仓新寺的40多个和尚还连夜赶赴土房一带,争取劝降外逃的武装人员,于29日收缴了281支长短枪支和900多发子弹。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