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武装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26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武装机构
分类号: E2
页数: 93
页码: 320-3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碌曲县武装机构的情况。其中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碌曲县人民武装部、碌曲县人民武装部历任部长、政委、副部长、副政委等。
关键词: 碌曲县 军事 武装机构

内容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碌曲县人民武装部
  1953年6月成立县武装组,隶属于夏河军分区。1954年7月开始组建人民武装部,12月完成组建并开始办公,编制3人。1956年3月将人员增至5人,1957年3月增至10人。1959年碌曲,玛曲两县合为洮江县,两县人民武装部随之合并,称为洮江县人民武装部,1962年撤销洮江县,重新恢复碌曲、玛曲两县建制,随之又恢复了碌曲县人民武装部。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碌曲县人民武装部奉命进入地方“三支”、“两军”。1968年,碌曲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主要领导以军代表进入县革命委员会任主任。1976年至1980年人民武装部内设三个科:组训科、政工科、后勤科。1981年4月撤销组训科。1984年根据兰司务字第(84)124号文件和省军区司务字(84)43号文件精神,将组训科改名为军事科。1986年,根据中央指示,碌曲县人民武装部于6月16日移交地方,改为地方建制。1990年10月13日,根据上级的指示,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隶属甘南军分区,时人武部下设军事科、政工科与后勤科。
  二、碌曲县人民武装部历任部长、政委、副部长、副政委
  部长:王俊(1955.7—1957.12),张佐(1959.1—1961.12),崔万生(1961.11—1962.11),安德仓(1967.5—1970.11),刘锡珍(1969.11—1978.8)秦忠荣(1979.3—1981.4),尚随喜(1981.4—1982.12),王造时(藏,1983.3—1986.6),朱学孝(1986.4—1989.11),吴军(藏,1989.12—1990.9),张国栋(1990.10—1994.11),徐金保(1995.1—1996.10),马占忠(1996.10—1999.4),陈秦雄(1995.5—)。
  政治委员:张希桂(1966.5~1968.11),李自仁(1970.3—1975.3),黄启毅(1979.2—1980.9),华尔道(藏,1981.4—1983.6),龙正帮(1983.6—1984.5),万玛道尔吉(藏族1986.4—1989.12),文继承(1990.10—1995.12),杨建昌(1996.5—2003.12),杜育杰(藏,2004.2—)。
  副部长:元茂臣(1958.3—1960.12),崔万生(1961.3—1961.12),郝生志(1962.2—1964.4),马银郎(1964.7—1978.6),尕布藏(藏,1976.10—1978.8),赵兰桥(1978.8—1979.12),钟万奎(1978.12—1981.6),闫文治(1981.3—1985.4),汉光平(1985.4—1986.6),吴军(藏,1990.4—1993.12),杨启荣(藏,1994.4—1999.3),杜育杰(藏,1999.4—2004.1),杨秉雄(2004.11—2005.1),金生瑞(2005.2—)。
  副政治委员:惠世民(1958.10—1964.4),张希桂(1964.7—1966.5),李自仁(1968.11—1970.2),沈元成(1970.3—1970.10),马世仓(1970.10—1975.12),李文俊(1973—1978.8),曹胜荣(1978.12—1981.6),何如海(1981.3—1983.6)。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