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理论宣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22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理论宣传
分类号: D235.42
页数: 3
页码: 278-280
摘要: 1956年,为了搞好牧区合作化,各级党组织组织县区干部学习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后,全县很快形成学习高潮。1964年全县共发行毛泽东著作2339本。1966年全县全年共张贴毛主席像11115张,张贴毛主席语录22544张,挂毛主席语录牌8945个,给群众赠送毛泽东著作3916册。1970年8月,第二次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暨首次四好单位五好个人代表大会召开。1970年11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了中心学习小组。是年掀起了学习毛泽东哲学著作的高潮。据统计,自1968年下半年到1971年1月,全县共发行赠送毛主席著作30879册,其中《毛泽东选集》3584套,达到了家家有《毛泽东选集》,人人有《毛主席语录》。
关键词: 宣传工作 共产党 碌曲县

内容

一、重大思想理论宣传教育
  (一)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与学习
  1956年,为了搞好牧区合作化,各级党组织组织县区干部学习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1957年,开始学习毛泽东《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后,全县很快形成学习高潮。1964年全县共发行毛泽东著作2339本。1966年全县全年共张贴毛主席像11115张,张贴毛主席语录22544张,挂毛主席语录牌8945个,给群众赠送毛泽东著作3916册。1968年8月召开了碌曲县第一次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单位和积极分子大会。1970年8月,第二次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暨首次四好单位五好个人代表大会召开。1970年11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了中心学习小组。是年掀起了学习毛泽东哲学著作的高潮。据统计,自1968年下半年到1971年1月,全县共发行赠送毛主席著作30879册,其中《毛泽东选集》3584套,达到了家家有《毛泽东选集》,人人有《毛主席语录》。两年多,全县共办各类毛泽东思想学习班1648期,参加31860人次,形成了“学习班层层举办,讲用会经常不断,天天读雷打不散的局面。1971年以后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学习,在继续突出毛泽东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指示的同时,还宣传学习了毛泽东关于“批陈整风”(陈伯达)、“批林整风”、“反击右倾翻案风”、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指示以及对《水浒》的评论。
  (二)学习宣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1975年2月9日,《人民日报》传达了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并发表了社论,随后又印发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小册子,共收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专政问题的语录33条,“四人帮”骨干分子张春桥、姚文元同时发表了对资产阶级专政的文章。毛泽东的指示、马恩列的33条语录以及张、姚二人的文章构成了学习宣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内容。《人民日报》社论发表后,学习宣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活动很快在全县展开。在40天的时间里,全县共举办学习班63期,培训骨干393人,组织宣传队28个共152人,受到宣传的群众19745人次。1975年11月25日,县委作出了《关于今冬明春开展大反资本主义总体战的安排意见》。安排意见认为资本主义势力在农村、牧区和城镇、机关都严重存在,在农村牧区,多数领导班子的领导权还掌握在“老好人”和民主革命派手中。“四人帮”利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进一步搞乱马列主义理论,他们称老干部为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提出用无产阶级专政办法办农业,割掉资本主义的尾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严重受阻。
  (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1979年,全县围绕真理标准问题进行讨论,开展了新的思想解放活动。1979年8月1日至6日,县委召开了第一次全县理论讨论会,参加会议的共70人。1979年11月21日至28日,县委再次召开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会,参加会议的共150人。通过讨论,澄清了一些糊涂观念,加深了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的理解。1980年3月,县委宣传部、组织部和县委党校联合举办了为时20天的29名大队党支部书记及村干部参加的真理标准问题学习班。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把干部群众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正确方向上来,促进了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牧区以“两定一奖”、“三定一奖”为内容的生产责任制得到进一步落实。
  (四)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学习
  1979年,全县各级党组织开始了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宣传学习。1982年10月,县直机关有54个单位举办学习班,参加职工540多人,县委在县直机关抽调74名干部组成宣讲组深入牧区,据统计,到1983年10月,为宣传邓小平讲话,县社两级先后三次组织宣讲组69个,抽调干部303人,其中科级以上领导干部55人,宣讲426场次,听讲群众17400人次,占全县农牧民人口的90%。1983年《邓小平文选》发行,全县各级党组织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进行学习,到9月底,全县共发行《邓小平文选》600本。1984年2月,县委、县政府分别成立了中心学习小组。1987年8月,县委宣传部会同组织部、党校分别举办了为时7天的县直机关领导干部和村级干部读书班,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1988年,全县在宣传学习党的十三大文件的同时,开展了生产力标准讨论。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结合党的十四大文件,全县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学习宣传。1993年5月,宣传部等在县委党校举办了为时5天58人参加的科级干部理论学习班。1993年11月、1994年7月、1995年6月,县委宣传部、组织部和党校先后3次举办科级干部和村干部理论学习班,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89年、1990年全县农牧区分别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形势教育,1991年到1993年又在农牧区和乡镇机关先后进行了五期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就是学习邓小平理论。从1979年到1995年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邓小平理论这个当代中国的马列主义,在全县得到了深入广泛的传播。通过十几年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第一,澄清了林彪“四人帮“制造的混乱,从政治理论上拨乱反正,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邓小平理论回答了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从传统观念的束缚中得到解放;第三,“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成为判断一切的根本标准;第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新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五)《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宣传学习
  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自1982年9月起,全县开展了对《决议》的学习宣传活动,先后举办学习班43期,培训791人次。共派出基层宣讲组或工作组25个,参加宣讲的干部达175人,共宣讲214场次,参加听讲的达13867人。通过宣传学习,解决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有了正确的认识;第二,对建国三十三年来的伟大成就以及经验和教训有了足够认识;第三,对“文化大革命”有了正确的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了灾难;第四,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
  (六)对胡耀邦“种草种树”指示的学习宣传
  1983年7、8月间,胡耀邦来甘肃视察期间,作出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治穷致富,改变甘肃面貌”的重要指示。9月份,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向全县科级干部进行传达,县直各部门、各乡党委政府也向干部群众作了传达。一个学习胡耀邦总书记重要指示的热潮立即在全县展开。对胡总书记指示的学习贯彻,全县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工具宣传指示精神;二是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开展大学习、大讨论,采用回忆对比、算细账、总结经验教训等方法,使干部群众搞清楚草、畜、林、牧的辩证关系,念好“草木经”;三是调查研究作好规划。在开展学习的同时,全县在九、十月间先后出动了干部、职工、家属和群众17675人次,截止1983年12月10日,义务采集草籽20096斤,树种1703.3斤。
  二、新闻宣传
  自建政以来,县委宣传部结合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力量撰写稿件,大力宣传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民族团结的动人事迹,宣传全县社会和经济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宣传碌曲广阔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水利、矿产资源,以及独特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大了新闻宣传工作的力度,不断提高广大通讯员的写作水平,鼓励他们多写稿、写好稿,并每年评选优秀通讯员,进行表彰奖励。1987年至1995年,全县共举办通讯员培训班三期,参加培训人员81人,1988年至1991年,四年中共向《甘南报》、《甘肃日报》、甘南人民广播电台、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投稿1617篇(件)。1995年,成立了《甘南报》社驻碌曲县记者站,并在《甘南报》发表新闻稿件98篇。是年,为了展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行各业所取得的成绩,激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宣传部主办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成就展,展览利用文字、数据、图表、照片等方式,从18个方面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改革开放17年来全县各条战线上取得的成就。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