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图书馆
碌曲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碌曲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质量技术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13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质量技术管理
分类号:
F273
页数:
2
页码:
189-1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碌曲县邮电企业质量技术的管理。
关键词:
碌曲县
邮电
企业管理
内容
质量管理是邮电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质量管理首先是抓好上级下达的各项通信质量指标完成。质量管理工作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特征。1959年开展“一条龙”竞赛。1964年至1965年开展“五好”竞赛,以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为中心,摆成绩,找差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生产人员评季奖,对管理人员评半年奖。1972年7月,为了纠正“文化大革命”时期造成的混乱,根据省局通知,开展了为时20天的质量大检查,共查出10个方面的问题,如在邮资费收取方面,1971年1月至1972年7月,共收寄包裹5007件,其中错收282件。通过检查堵塞了漏洞,健全了制度,是年,邮电职工开展“三送”(送包裹、汇款,特挂)、“四收”(收包裹、信函、汇款、特挂)、“五带”(带邮票、信封、信纸、浆糊、印泥)活动,据统计,全年“三送”邮件592件,“四收”邮件4098件,节约农村劳动力1465个。1973年,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自5月1日起,在劳动竞赛的鼓舞下,双岔至县城的乡邮员为了使当日邮件在下午两点准时发出,每日往返130公里山路,是年,全年“三送四收”邮件13735件,节约农村劳动力2747个。1979年8月,根据省局通知,开展邮电通信质量月活动,贯彻:“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八字服务方针,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在质量月活动中,邮政完成业务量7540件,无上报差错。机要通信持续全红,县城投递无脱班,无差错,各项电信指标均完成良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把质量指标和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使硬软指标的完成有了可靠保障,1980年,开展流动服务,派人带上信封,邮票及汇票到远离县城的修路工地为民工,畜群牧民服务,8月,开展了第三次邮电通信质量月活动。当年,全局18项上报质量指标完成15项,为年计划的83.33%。1981年,开展以文明生产,礼貌待人,方便用户,维护信誉为内容的“五讲四美”活动,并学习其他县局创新的“四美”即:方便用户心灵美、热情和蔼语言美,团结互助行为美,文明生产环境美,要求职工在实际中落实,同时走访用户,征求意见,改善服务态度。1983年5月,在全县进行了通信质量大检查。8月20日,为了便利群众,县邮电局与兰州军区大水牧场签订邮政代办合同。邮政质量的提高与职工的吃苦精神和责任分不开。拉仁关乡的牧民夏季无定居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游牧分散不易寻找,1983年7月10日,拉仁关邮电所收到进口国际挂函1件,乡邮员在牧场找了4天才将邮件送到收件人手中。1984年,省局下达的16项指标全部完成,其中12项指标全红,与1983年相比4项持平,12项提高。为了控制和降低电报逾期,1985年8月,报务组成立了由5人组成的QC小组,使电报发报逾限率由原来的0.77%降到0.39%。1986年4月10日至5月1日,开展了以整顿队伍,端正局风为目的的三查活动。“三查”即查服务、查质量、查纪律,其中三查质量中查出问题较多,主要是规章制度不能够落实。1986年,对分支机构管理标准进行评比,1987年经州局验收,所属5个邮电所达到一类标准的2个,1988年达标的3个。1989年,对分支机构检查时,经过走访调查,发现各分支机构不同程度存在着进出口邮件制度执行较差的现象,是年16项指标完成15项,其中10项全红,与1988年相比,9项持平,3项提高,稳定提高率75%,4项下降,下降率6.25%。1990年,根据省局《加强局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精神,县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在自查自纠中散发征求意见函173份,走访用户27户,对征求到的意见归类通报,向责任人及责任班组提出改进措施。1991年16项通信质量指标全部完成,稳定提高率为93.75%,与上年相比增长3.13%。7月1日,甘肃省邮电管理局发出了《关于授予徽县等二十二个县(市)局农村邮政通信管理“三无”县(市)局称号的通知》,碌曲县邮电局被授予1990年度“三无”县局称号,并颁发“农村邮政通信管理达标单位”奖牌。1993年开展了“一切为用户,满意在邮电”的优质服务竞赛活动。1995年,通信质量指标增至22项,全部完成,合格率为100%。
1956年,成立碌曲县邮电局后,县局即成立了电信股,负责管理全县的线路维修和改造。具体维护设备和线路按维护人员的驻地进行分配,包线包机。1973年设机线组,配置专职农话管理员,负责全县农话设备及电信设备的大修、更新、改造及工作计划分配等,实行岗位责任制。1986年企业进行整顿,进一步完善了线路管理员和机线、机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同机务维修人员签订责任书,从设备质量到排除障碍都作出了具体要求和奖惩办法,并通过设备的更新换代和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使设备维护力量从弱到强,为提高通信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了条件。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