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图书馆
碌曲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碌曲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地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碌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52002022000002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地质
分类号:
P548.242
页数:
2
页码:
64-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碌曲县的地层构造地质构造。
关键词:
碌曲县
地质
地层
内容
一、地层
碌曲县的地层构造为秦岭古生代褶皱地带的一部分。北半部洮河沿岸属中生代三迭纪地层,岩石以灰绿色砂岩和页岩为主;南半部即尕海高原以南,属秦岭的南支—南秦岭加里东海西褶皱带,主要由浅变质或未变质的地层组成;在褶皱带主轴两侧凹陷带沉积了中生代地层,因此,主要岩石有千枚岩、板岩、页岩、砂岩、灰岩、砾岩及侏罗纪岩煤。此外在相对形成的向斜构造谷地,充填了新生代第三纪红层和第四纪黄土及近代松散沉积物。兹按水文地质特征略述:一、志留系(S)至下泥盆统(D1),这类地层以极岩和沙岩为主,夹硅质岩,硅质灰岩,下泥盆统则有较多的碳酸盐岩,上部为深灰色厚层,中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夹板岩,下部多泥灰岩夹杂色板岩。二、中泥盆统(D2)至下三迭统(T1)。该层主要为一套灰色厚层块状灰岩、上部夹砂岩、页岩等,顶部部下三迭统(T1)在尕海—则岔以北则为薄层灰岩与砂岩互层。三、侏罗系(T1)、白垩系。主要分布在西倾山、尕海—郎木寺一带,侏罗系为中下统(T1-2),主要为大山岩夹碎岩,含煤,白垩系为下统(K1)为一套紫红色胶结板层的砾岩、砂砾岩,以上岩层均产生了构造变动。四、新第三系(N)。为上新统(N2),岩性主要为砂岩、砂质泥岩、含少量砾岩,多为红、桔红色。这类地层亦有构造变动,但不剧烈,集中分布在北东展布盆地中。五、第四系(Q),这类地层中两类较有意义:一类是盆地堆积物,一类是沟河谷堆积物,按其成因可分为洪积物和冲积物,以及两者混合类型。地面所见为上更新统(Q3)和全新(Q4)两个时代。尕海为中、下更新(Q1-2)堆积物。洪积物主要分布在尕海盆地附近,由贡巴至李恰如牧场,北至秀哇(高茂一带),其次为晒银滩一带,再次是一些小盆地,不大的沟口和沟谷内的堆积物,岩性均为砾卵石或漂石、块石之类,以粗颗粒为主,粗细混杂,一般盆地堆积物磨园较好,有些是母岩即被磨园者,沟谷洪积物磨园较差,仅尕海盆地见有较老的(Q3)洪积物,为一套淡黄色、灰绿相间的亚粘土夹卵石,被近代的(Q4)洪积物所复盖,厚度不等,在尕海百米以上,它们基本水平产状,或有学沉积原始倾斜。尕海盆地靠中心部分有一层数百米厚的未腐泥炭层,沟谷堆积物主要分布在洮河及其较大的支流中,形成漫滩或低阶地。
二、构造
碌曲县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差异很大,其大地构造部位处于秦岭西端及康藏“歹”字型构造体系头部一支—西倾山东端。绝大部分为洮河复向斜二级构造单元内,仅西南部两大构造单元衔接部位,由于相互干扰产生了一些小盆地,如尕海盆地等,大的构造线基本为东西向,至西南部转成北西西或北西向,构造骨干为亚尔玛—夏卜加琼钦背斜和西倾山褶皱束(碌曲占其北翼),其轴部伴有密集的断裂,县内北半部均属背斜北翼。构造盆地次级形态,其中一类是尕海盆地和郎木寺盆地,属于山间陷和断面;另一类则是次级压扭性断裂形成的条状小盆地,却被河流所追踪,如来克河,它们的特点是呈东北—西南方向展布。在二级构造形态中,还发育次一级的褶皱和断裂,因此,前述背斜属复式背斜。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碌曲县志的情况。其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志、地理自然志、经济计划志、农林志、工业志、水利电力志、交通志、邮电志、商贸流通志、粮油志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碌曲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碌曲县地层
相关专题
碌曲县地质构造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