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飘香五千年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民乐印象》
唯一号: 292435020220000961
作品名称: 小麦飘香五千年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13/001
起始页: 0113.pdf
责任者: 王文元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
主题词: 散文集-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最新的研究成果再次确认,甘肃民乐东灰山遗址出土的小麦,是目前中国境内最早的炭化小麦标本。其年代范围大致在距今4500年到5000年。日前,北京大学考古系李水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莫多闻两位先生,在《考古与文物》中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民乐东灰山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民乐县城以北约75公里的地方,那里是民乐县六坝乡西北的2.5公里处的一个荒滩。这是一个由灰沙堆积而成的椭圆形土丘,海拔1770米,当地人称之为灰山子。 东灰山遗址在1958年发现,后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先后有数支文物考察队在此进行过考察,除采集到一些文化遗物外,也发现了小麦遗存。 据介绍,东灰山所采集的麦粒基本完整饱满,颗粒有大有小,呈椭圆状,小麦的各个部位清晰易辨。除了小麦以外,考古专家还在这个地方发现了炭化的大麦、黑麦、高粱、稷、粟等籽粒。 根据多次出土的小麦籽粒,人们将东灰山的小麦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大粒型,这在当时属于普通栽培小麦中大穗大粒型;第二种,普通小麦,这是当时栽培最为广泛的小麦品种;第三种小粒型,可以推断为密穗小麦中的小粒型。 曾经两次在东灰山进行过考察的中国遗传研究所的专家,对东灰山遗址出土的炭化小麦标本进行了研究认为,东灰山小麦粒籽,不论是形态大小,大部分像现在普通栽培的小麦,部分像农家中的密穗小麦。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孔昭宸先生,曾经对东灰山遗址的孢粉和炭化小麦进行研究后认为,东灰山小麦是普通小麦,农田就在遗址附近。 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些小麦的属性。李水城先生于2001年5月,曾委托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院的结构生物学系的斯迪夫·威纳教授,将几粒炭化小麦带往以色列,请那里的古植物学家帮助鉴定。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院的植物学家莫德恰依·基斯列夫教授对这些小麦进行了鉴定,认为这些炭化麦粒很像球粒小麦属性的籽粒。球粒小麦主要在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一带种植,据说在印度已经5000年了。 北京大学考古系李水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莫多闻两位先生,发表在《考古与文物》上的论文《东灰山遗址炭化小麦年代考》中认为,东灰山遗址的重要性不仅是一处基本保存完好的青铜时代早期氏族公共墓地,而且在这里发现了一批远古时期的粮食作物,这是目前已知同时期的古遗址中罕见的。 根据东灰山的炭化作物籽粒,专家们认为,种植农业在东灰山先民经济类型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粮食作物是其主要的食物来源。河西走廊是中国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之一。 往事:期待打开的秘密宝库 对于民乐县六坝乡的人来说,东灰山只是一座普通的小山,海拔不高,缺乏水分,无法耕种。如果不是众多的专家学者,在此进行考古发掘,东灰山将和河西走廊地区众多的小山一样,还要默默地等候千年。 作为祁连山的山前冲积扇,民乐县的土壤发育良好,再加之气候干燥,雨水稀少,但是由于祁连山丰富的冰雪融水为这里的灌溉农业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至今仍然以大蒜、小麦等作物闻名。 1958年9月,甘肃省博物馆在民乐进行了一次文物普查,人们在普查六坝乡的时候发现了东灰山和西灰山两处古代文化遗存。 一座光秃秃的山丘,周围稀疏地生长着骆驼刺、苦豆子等耐旱的作物,不时有羊群从这里走过。每天日出日落时分都能看见牧羊人孤单寂寞的身影。 没有人能够想得到,在4000多年前这里的繁华胜景。那时候,东灰山的降水量非常丰富,达到300毫米到400毫米,相当于现在两三倍,有了充足的水资源,先民们在田地里种植着成片的小麦,身穿兽皮的村民经常在村庄和农田之间来回奔忙。 村子里的集市,人来人往,热闹非常。来自海南岛和辽东的贝壳,在这里成为村民抢手的畅销货,不时有商队穿过村子,迎着太阳走向遥远的西方。这些商队从遥远的地方带回来了各种各样的青铜制品,以及小麦籽种。同时将东灰山村民们制作陶器的技术传到了远方。 同4000年前相比,今天的东灰山就是一个死去的村镇。我们只能找到一些简单的资料来说明这个地方。 民乐东灰山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民乐县城以北约75公里的地方,那里是民乐县六坝乡西北的2.5公里处的一个荒滩。这是一个由灰沙累积而成的椭圆形土丘,海拔1770米,当地人称之为灰山子。土丘的走向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灰堆中心高处周围地表5.6米,整个遗址总面积约24000平方米,在土丘的西侧有一季节性河道。遗址东侧的地势比较平坦,过去曾经被辟为农田,由于干旱缺水,最后变成了荒田。 东灰山遗址在1958年发现后,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先后有数支文物考察队在此进行过考察,除采集到一些文化遗物外,也发现了粮食作物的遗存。 先后有6支考察队对东灰山遗址进行过考察,从1975年至今中科院遗传研究所、张掖地区文化处、北京大学考古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系等考察队先后在东灰山进行过大量的考古发掘。 尤其是1987年,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会同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在民乐县东灰山进行考古发掘为揭开东灰山面纱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此次共出土文物600多件,经科学探测研究,证明东灰山为四坝文化村落遗址。 今天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次发掘收获是空前的。不仅发现了小麦等作物的炭化标本,而且发现了16件青铜器。过去人们研究往往集中在炭化小麦上,没有对东灰山出土的青铜给予足够的重视。 东灰山的青铜器是截然不同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因为它们中的大部分是铜砷二元合金制品,而且这些青铜器均是经过锻造加工的,其中有些还是热锻之后经过了冷锻加工。完全与中国其他文化和地方的青铜器不同。 在世界冶金史上,青铜时代之前存在一个冶炼和使用砷铜的时代。公元三千年前,砷铜制品在西亚、南欧、北非等地比较普遍地使用。民乐东灰山的砷铜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 1998年,民乐东灰山考古发掘报告出版了,它给人们详细介绍东灰山发掘成果的同时,也将大量深层次的问题留给了人们。 东灰山:将丝绸之路开通提前两千年 丝绸之路,是汉唐时期形成的经由长安、穿越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通过中亚,或南下印度,或西往伊朗、直达地中海东岸的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交通要道。 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丝绸之路由汉代著名人物张骞所开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张骞“凿空”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发生于公元前138年。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丝绸之路的开通,要远远早于张骞出使西域。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已经说明了一点,远古时期,海运难以畅通,中国和西亚、北非的交往,新疆与内地之间的往来,只有依靠陆地交通。 在东灰山出土的文物中,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破译丝绸之路起源的钥匙。印度球粒小麦的影子,西亚北非大量使用的砷铜,产自海南岛、辽东的贝壳;日晒的土坯砖,类似于今天新疆居民使用的土坯砖,也是中国最早的土砖等等,让人们联想翩翩。 在张骞正式开通丝绸之路以前,我们的先民们就已经在这条路上相互往来,尚处在蒙昧状态中的先民,迈开他们的双腿,东奔西走,互通有无。 事实上,位于河西走廊的四坝文化,是中国当时分布最西的以农业为主的古文化,它就顺理成章地最早接受西来的文化技术。 甘肃这块历史悠久的土地,成为东西方文化率先的会合处,散发出东西方文化最初接触的火花,照亮了朦胧初现的丝绸之路。许多专家依据东灰山和其他地方发掘的成果认为,至少在四千年前,丝绸之路就已经开通了。

知识出处

民乐印象

《民乐印象》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包括散文卷、诗歌卷等内容。包括视野的盛宴、《祁连风》赏析、海潮河·火蛋鸟、心碑——民乐八年、风吹民乐、扁都口、永固镇、金花节等多首散文和诗歌。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文元
责任者
王文元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