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图书馆
山丹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丹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改变民乐旧山河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民乐印象》
唯一号:
292435020220000951
作品名称:
改变民乐旧山河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13/001
起始页:
0080.pdf
责任者:
吴保刚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
主题词:
散文集-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背负重托上民乐,为民请命不歇脚;十库百塘千里渠,重新安排旧山河。”这是赵国祯对韩正卿在民乐工作八年的诗句概括。 民乐,古来有之,已有千年历史。它背靠祁连山,面对河西走廊,是个严寒艰苦又贫穷的地方。“大跃进”后的“三年困难时期”,河西饿死不少老百姓,民乐也饿死不少人。1972年10月14日韩正卿乘火车来到民乐,眼见的是地域广阔,高寒冷冻,旱痕满眼,人穷民苦。虽然是秋季,已与一千四百公里外的陇南武都完全不同,不穿毛衣难以御寒。然而祁连山的皑皑白雪和日夜不停的发达的河西千里铁路和公路却给他以挑战的追求和希望:有千里雪山就不愁解不了干旱,有千里飞驰的火车就不愁货不畅流!他一头扎进县上正在召开的四级干部会议,听取大家的发言,开始认识民乐的过去和现状。会议最后他作为一县之长不得不讲话,主要内容是:学习大寨,下定决心,苦干实干,彻底改变民乐的生产面貌,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早在武都赴民乐时他就立下了“三蛋”决心:为了彻底改变民乐的面貌,下定了要干好就当“铁蛋”,干不好赶快“滚蛋”,干死了不怕“完蛋”的决心,以“三蛋”精神鞭策自己,义无反顾地到民乐工作。三年困难时毛泽东主席有一次曾说过“民乐民不乐!”我韩正卿作为共产党的一员,应该让民乐的人民乐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人民群众改变生产条件,战胜干旱、贫穷积弊。决心已定,随后将家属从武都搬到民乐,找了一个落脚的房子,让老婆孩子住下,就铁下心在民乐苦干实干。当时是“文革”后期,中央的口号是“批林整风”,它就是当时工作的“纲”,韩正卿在口头上也不得不讲“批林整风”这类“突出政治”的话,但他心底里最现实的还是彻底改变民乐的生产条件,进而改善民生,让民乐人民吃饱肚子,过上稳定的好日子。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了解,认为要改变民乐的面貌,就要高举农业学大寨的旗帜,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而农田基本建设中为首的是解决水的问题。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因此在“四干会”吹风的基础上,经县委常委会多次认真讨论,他亲自担任规划组长,抓了全县改变面貌的长远和近期规划,从县到社到大队即现在的乡、村、社层层制订规划,目标是建设“十库、百塘、千里渠”和好水渠、好条田、好林带、好道路、好居民点的五好新农村,彻底改变民乐背靠祁连山却少水地,农民和县城居民吃水都困难的局面。大政方针已定,目标已明确,韩正卿又像在东江时一样率领县委一班人和广大干部群众一头扎进以水为主以五好为目标的大业中去了。他雨天一身泥, 风天一身土,风风火火,不停地宣传规划和目标,又不停地抓重点抓先进典型,不停地督促检查,不停地苦干实干。他是县委书记,是指挥员,关键时刻又是冲锋在前,苦干实干的实干家、战斗员。有时为了民乐人民的大业甚至发急生火,严厉批评一些领导和干部的拖拉作风,引起一些干部的不满。八年过去,原计划在祁连山伸进民乐的十个山口修十座水库,他在任时已建成六座,建成渠道两百多万米,增加水地面积34万亩(现已达到百万亩),全县当时十八万人,每人平均有一亩多水地。水库、水渠、条田、道路、林带逐渐配套,连在一起,也彻底解决了县城冬天靠背冰吃水的困难。据文史资料记载从两千年前当地农民就抓水利,到韩正卿到职时账面上有十多万亩水浇地,实际上遇到干旱年能浇上水的不到万亩。而他率领的一班人八年就增加了34万亩,这不能不说是民乐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景象新巨变。他以身作则,凡苦活重活脏活,自己首先干在前边。他要求全县干部齐动员,每人给水渠建设送一方石头,他先将石头送去;每人给六坝为中心的北滩垦区送一架子车肥料,他先背起背斗拾粪送去一车底粪。多数干部对他苦干实干、雷厉风行的作风很赞扬很支持,也有人说他是“强迫命令”,向上级告状,他心中有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笑置之。民乐日照时间长,宜水果、大蒜生长,他鼓励当地群众种植紫皮大蒜,使民乐成为紫皮蒜基地之一。他利用开会之机从东北延吉引进苹果梨幼苗,建立起数万亩苹果梨基地,全县年产苹果梨几百万斤,质优可口,远销各地。 韩正卿说到做到,绝不食言。至今民乐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次甘肃省委主管农业的书记、省军区司令员、老红军张忠到民乐检查指导工作。县上在向张汇报工作时谈了不少韩苦干实干的事,韩不在县城,张说他要见本人。县上说韩在双树寺水库工地。张驱车赶到水库工地指挥部仍不见本人,工地办公室的人说韩在水坝底下的洞子里,张说让人叫他上来。张等了半小时韩终于出现在他面前。张见他面目黑红,浑身泥土,棉衣破旧,两肩棉花外露,哪里像个县委书记,倒像个劳改犯人。张便开玩笑地说:“你什么时候从监狱里出来?”韩忙解释我没有坐过牢。惹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张问:“工地上有无需要省上帮助解决的问题?”韩答:“有!最需要的是钢材和水泥!为了解决水泥我们土法上马办了水泥厂,但钢材需省上支援。”张问:“缺多少?”韩答:“先解决80吨。”“还要什么?”韩说水库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现在靠农民打夯的土办法,进度慢,力度不够,若有链带式推土机和多功能拖拉机压碾最好,能否给我们两台?“还要什么?”“再拔些流动资金。”“多少?”“80万元。”张让秘书一一记下,答应解决。夸奖说:“看来你们的困难不少,但有你这样的好班长,有民乐人民改天换地的愚公精神,我看什么困难也挡不住的。”张司令员握住韩的手说:“你也要劳逸结合,累坏了身体也不行。”韩答:“不会,请首长放心。”返程路上张对韩赞不绝口:“我们党就是需要韩正卿这样实干苦干的好干部,人民需要这样的好公仆,韩不愧是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是好样的干部!”七十年代后期中央组织部组织局局长和一位处长到民乐考察基层组织情况,与县上基层干部群众座谈,听汇报,访民众,看成果,亲眼见到民乐田成条、渠成网、路成线、林成行,民乐发生很大变化,群众提起韩正卿赞不绝口,十分高兴。考察组的同志很受感染,说韩正卿是一位称职的县委书记,全国两千多个县,不要说所有的县委书记都干得这样出色,只要有两三百个韩正卿这样的县委书记做车头来带动,中国广大农村的贫困面貌就不难改变!韩正卿是真正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 2009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卷本300多万字的《韩正卿日记·民乐卷》,真实记述了他在民乐八年的思考和行踪。老子曰:“上善若水,厚德载物。”韩愈说:“事休而诽行,德高而毁来”。韩正卿不怕路人抹黑,不怕诬陷,一心为民的忘我行动令人振奋。他在日记中说:“民乐的干部、群众忠厚诚实,吃苦耐劳,德品优良,豁达通情,始终如一跟共产党走,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对我八年来的全力支持、爱护、谅解,我永世难忘,深表衷心的感谢。”日记说:“自我从1980年9月离开民乐之后,民乐县的各及领导班子和干部群众真是前赴后继,一届接着一届干,届届都干得很好,年年都有发展。”韩正卿还说,他发现2002年县委、县政府做出向他学习的决定,并在县委大院树立了“学习韩正卿精神”的红底金字大牌,上书“创业为先,民生为本,苦干为乐,清廉为荣”,他当时即向省委反映此举不当,让撤掉。2006年县上请他为巨石刻的“民乐”二字剪彩,他去后见牌还立着,他再次让撤掉,县上领导一笑置之,说“谁也不敢惹民乐老百姓的骂”,不敢拆除。 为此他再次建议省上督促拆除学习他的标志。他说一切成就都是在党的领导下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我只起了一点点作用。他的这种虚怀若谷的无我精神也是十分难能宝贵的。
知识出处
《民乐印象》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包括散文卷、诗歌卷等内容。包括视野的盛宴、《祁连风》赏析、海潮河·火蛋鸟、心碑——民乐八年、风吹民乐、扁都口、永固镇、金花节等多首散文和诗歌。
阅读
相关人物
吴保刚
责任者
吴保刚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