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唯一号: 292435020220000698
作品名称: 舞龙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8/001
起始页: 0326.pdf
责任者: 周春林
分类: 艺术
分类号: J722.21
主题词: 民间舞蹈-中国

作品简介

舞龙,是山丹传统社火中最有影响力、最受群众喜爱的表演和娱乐项目之一,在山丹,舞龙的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 山丹县东乐乡城西村的民间社火组织“龙土会”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明洪武年间。舞龙、舞狮、太平车、跑旱船、玩竹马、踩高跷等都是该会的传统社火表演形式。 东乐乡城西村表演的舞龙,有青龙和黄龙之分,有的成对表演,有的单独表演。青龙为水龙,舞青龙以祈风调雨顺;黄龙为土龙,舞土龙以祈物阜民丰。表演时,青黄两条巨龙蜿蜒起伏,奔腾翻滚,盘旋缠绕,相映成趣。到高潮时,龙的口鼻部位还可燃放红、黄、绿各色烟雾,俗称“黄烟”,给人以高深莫测,腾云驾雾的感觉。东乐乡城西村的龙,龙头高1.5米,两颊间距1.2米,龙身直径1.2米,共36节龙身加半节龙尾,象征一年365天,整个龙身长72米。舞动这样的巨龙,在甘肃全省乃至全国都属少见。 在山丹,舞大龙能与东乐乡城西村相媲美的,还有地处县城西大街的清泉镇西街村,该村舞龙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在该村舞的龙头是民国33年,即公元1944年重新扎制的,距今已有65年的历史。该龙的龙头高2米,两颊间距1.2米,一般年份龙身为12节,象征一年12个月(遇闰年加一节),龙身展长亦在70米以上,仅龙头重量就达30斤以上,舞动时龙头就得5个壮汉轮流进行,随时替换。该龙头大身长,舞动时更具人们想象中的巨龙腾飞的神韵和气势。西街村人舞龙讲究快节奏,大起伏,整条龙的动作协调连贯。通过上下翻飞,奔驰腾跃,盘旋缠绕,轻盈飘逸的表演,能给人以活灵活现的视觉感受。该村舞龙表演的套路有圆场、跑四门、正飞、侧飞、套“8”字、内盘旋、外盘旋等,整个表演气势恢宏,令人目不暇接。过去,正月十四日要将龙请到头坝泉去祈祭,称饮水。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使舞龙达到高潮。晚上舞龙,称为“耍龙灯”。此时,龙头及整个龙身的各节内都点燃蜡烛,使整个龙身通体透明,在夜晚舞起来更显得变化无穷,神秘莫测。在元宵节夜晚舞龙的同时,该村还要在后北街街口十字举行祭岳飞、烧秦桧、打铁花、挂灯笼等民俗活动,吸引县城四大街八小巷的群众前来参与或观看,场面十分热烈。 如今,舞龙已成为当地春节、元宵节、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以及重大庆典活动必不可少的文艺表演项目。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山丹文蕴》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以简约的文笔,写实的手法,流畅的语言,对山丹的民间文艺、民俗风情、地方小吃、民间工艺等诸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历史上山丹一带多民族和谐共处,经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人文环境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乡土文化教材,又是一部让外地人了解山丹、认识山丹的导游手册。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春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