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山丹祁家店水库纪事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唯一号: 292435020220000177
作品名称: 修建山丹祁家店水库纪事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860.pdf
分类: 文学
创建时间: 公元一九五七年十月一日
分类号: I269.7
主题词: 杂著-当代文学-中国

作品简介

祁家店水库位于山丹县城西十五华里,居山丹河中游。北望龙头山,南俯大佛寺,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洼平坦,为一天然盆地。面积四平方公里,可蓄水二千万公方,灌溉山丹、张掖耕地八万市亩,为甘肃省解放后的第一座水库工程。 历年山丹大桥、东乐和张掖架子墩一带农田缺水,荒地不能开发,且每年夏秋有遭洪水的威胁。一九五六年春,党中央批判了右倾保守思想后,农村全部合作化并掀起了生产建设高潮,水库是在此种形势下产生的。三月间由山丹县党政倡议兴修,并开始迁移民房,清理坝基,同时报请省、专水利局进行勘测,八月初提出设计文件,才决定正式动工。 全部工程主要有:拦河大坝在祁家店东山谷窄狭处,两岸均为岩石。坝型选为抗震性较强的土石混合坝,坝长三百一十八公尺,底宽一百四十公尺,高二十二公尺五,顶宽六公尺;小坝在大坝以北山谷中,坝长一百三十五公尺,底宽五十八公尺,高十四公尺,顶宽四公尺;输水洞穿小坝,进口处为二孔,宽八公寸,高一公尺二,联接洞身合成一孔,宽一公尺二,高一公尺五,全长三十八公尺。最大流量为每秒十五公方,出口处设消力池,进口处有钢筋混凝土管制塔一座,高十三公尺五。顶设平台,装有平轮启闭机两部以控制流量。溢洪道位于大坝南端,底宽二十公尺,较坝顶低四公尺五,全长一百一十公尺,进口处呈一湾道,并设管制闸。有混凝土隔墙四道,以抬高水位,加大库容。下段为急水槽,末段为一扩散形消力台,最大排洪量为每秒一百二十公方。 一九五六年八月中旬正式施工后,开挖输水洞与大坝清基,至十一月上旬开始导流。十一月天寒停工,冬季留部分民工进行石方备料。五七年三月下旬复工,全面开始坝体回填。为了争取汛期竣工,两县抽调劳力最多时八千八百八十五人,分昼夜三班进行赶工,每昼夜夯填土石方四千公方,超原计划百分之四十。七月底大坝基本完成,九月三十日全部竣工。总计完成工程数量清基土石方二十二万七千九百七十六公方,夯填土石方四十三万零二百七十八公方,干砌块石一万二千六百七十九公方。共用工程材料钢筋十一吨,水泥三百七十吨,白灰一百六十吨,钢钎三吨,铁件十四吨,炸药八吨,木材四百公方。工具设备有发电机两台,抽水机两部,铁木夯五百个,架子车四百六十辆,手推车四百辆,斗平车五十辆,钢轨三公里。共用劳动力民工九十四万七千一百个工日,技工一万五千零一十八个工日,车工一万四千二百零五个工天。共化工程费人民币一百七十万元,其中国家投资一百零二万元,其余由群众负担。 为了加强领导,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根据施工需要及受益地区,由山丹、张掖两县和省、专区水利局组成工程委员会,共抽调行政干部一百零四人,技术员四十六人,由山丹县党政统一领导进行施工。参加劳动以乡组成中队,以社编小队。总计山丹县十五个中队,即东乐、大桥、城关、城北、位奇、柳荫、芦家堡、李家桥、花寨、大马营、双寨、霍城、新河、陈户、老军等共五千零七十六人;张掖县为十八个中队,即月坝闸、梁家墩、长安、党寨、碱滩、二十里堡、大满、和平、龙渠、安定、乌江、安镇、三闸、新墩、白塔、古浪、小满、东王堡等共三千二百零九人。在施工中一律实行集体包工和个人计件制,共同展开劳动竞赛,评选出劳动模范中队十四个,模范小队三十三个,劳动模范五百一十四人。因而民工情绪高涨,寻找窍门均突破定额,并利用废料拆旧补新,就地取材,就地加工,改变石场运距,借用群众工具等办法共节约资金十二万三千元。施工中山丹煤矿在人力物力方面均无私的援助,真显示了工农联盟的伟大意义。 祁家店水库的胜利竣工,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组织起来的劳动群众,定能改造自然,战胜灾害,使洪水为人民服务,把沃野变为良田。最后为修建水库光荣牺牲的民工马维国、丁秉友二同志致以深切的哀悼。特立碑铭,以志纪念。 中共山丹县委员会山丹县人民委员会 中共张掖县委员会张掖县人民委员会 公元一九五七年十月一日 〔碑竖于水库拦洪大坝北侧纪念亭中〕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