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坊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唯一号: 292434020220000824
专题名称: 榨油坊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8/001
起始页: 0512.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我们的祖先,原来主要靠动物油脂食用和点燃照明。随着石器的产生和铸造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石磨(小磨),可磨粮成粉,加上种植业逐步进化,开始发现或种植油料作物,如胡麻、油菜、大豆、花生、芝麻、棉籽等。可用石磨粉碎,利用小型榨油方法,提取油脂。 相传春秋时代,鲁班和弟子们,发现各地利用原始的榨油方法和工具极其落后,经过多年的总结和研制,利用水为动力,推动大型石磨,磨面、磨油,这一创举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发现和发明了“杠杆”作用的巨大威力。从而大胆利用杠杆原理,创造了大型榨油作坊,日产可达四五百斤。 自古水磨和油坊相伴而生,相邻而建,相互配套使用。为当地两大宏伟之作坊,油坊、水磨过去人们称为“摇钱树、聚宝盆。”一句民谣:“你有千担粮,不如我的油磨坊。”山丹油料作物主要是胡麻和油菜籽,每年秋冬是榨油的季节。以五石(50斗,大约1000斤)为一榨油。先将油籽拾掇干净,菜籽不用锅炒直接生磨成酱。胡麻先用大锅炒熟,然后磨成黑油泥。磨完后堆放在水磨的木地板上,堆成池形。每榨黑油内可加200多斤凉水,由几个年青人挽起裤腿、赤着脚,用双脚不停地蹧油,直到将水在油酱里蹧均匀,油泥中看不到水为止,然后运到油坊加工。 油坊的结构:油坊长7.3丈(22米多)、宽2.4丈(8米)、房高1.8丈(6米)、滑轮房高6尺(2米),一般都是一门一窗、四周全部是夯土筑板墙,墙基约3尺厚,占地面积180平方米。油坊共有七间,中间横卧着一条用生长百年的杨树制作的油梁。梁长有5.6丈或6丈不等(约18米),梁小头直径约2.2尺或2.4尺(0.7米),大梁通长为梁道,宽4.2尺(1.4米),两旁对夹16根将军木柱,柱子两边对应有16道长1丈的木梁为房架。大梁头上面,设立一座固定的悬式石柜,石柜高7尺(2.1米)、长宽均为5尺(1.5米)见方,用方木铺底,四周有木栅栏,内装卵石约8吨重,石柜从底部到地面有四根直径1.5尺大的沉重柱,通立油井口,左边屋顶有一间滑轮房,用高6尺(1.8米)的木架支撑一个直径4.2尺(1.4米)的滑轮,油坊右边有一组六角提梁用的木架绞轮,六角绞轮上绕有一道粗麻绳(绳粗10厘米),通过滑轮与油梁的小头连接。榨油坊内设蒸锅、炕台、烟洞。油梁大头下并排设有一眼油垛井和一眼盛油井,井深为6尺(1.8米),盛油井内设石缸一口,井内四壁全用木板装璜。 榨油程序:先将胡麻或是菜子黑油块按量装入蒸锅,锅台装有大蒸锅一口,上铺18根木椽为蒸架,锅沿为2尺(0.6米)多高木板做成。蒸架上铺一块草席笆,将黑油一层一层洒在草笆上,把黑油装到蒸架后,上盖一块草席笆,再铺压200多斤芨芨草,加火烧锅,蒸两个小时即可出锅上榨。乘热包油,分秒必争,包油匠先在用芨芨辫子围成的圈子内铺上大量的芨芨草,装入待榨的油泥,包裹成直径2.8尺(0.8米)的油饼,每饼可有200斤之多。紧张而有序地包好10个或12个油饼,连续吊在油梁大头之下的井内一块一块摞起来,露出井口约3—4尺(1—1.2米)高,将油饼固定好,上面铺上木砖。油饼包完毕,开始起梁压油。大梁18米长,在梁中端早已选好了一处平衡点,在大梁下支一个5尺(1.5米)高的大木墩,将梁两头悬挑在屋中。此时派六名身强力壮的男青壮年,里三人、外三人,转动绞轮开始提梁,油梁小头升高,大头正好压在油饼垛的木砖上叫“重点”,这个时候包油匠一声令下,一人用脚蹬倒支梁的支墩,包油匠在石柜与油梁之间加一根5尺(1.5米)长7寸见方的撑木尺,作为杠杆的“支点”,这时随着油梁小头的升高,油梁大头咯吱咯吱地往下沉,井内的油饼受压后,清油四溢,淌到油井,满房油香。当油梁小头升高到上限后,松开提绳,将油梁小头缓缓放下,等油梁小头着地后,包油匠在大梁头上端与支点中间一根、二根……连续加木砖,加一次,启一次梁,就这样连续吊压,从早上压到晚上,将油饼压到和井口一样平为止。一人下油井一桶一桶往上提油,叫“头油”。第二天凌晨,首先将井内的垛子吊出来,用榔头将麻渣打碎,然后骑一块弓形木板(叫木驴)来回碾压成末,再进锅蒸油渣,原按以上程序进行压榨,榨出的油,叫做二油,第三天也同样程序再榨一次,叫做三油,一榨油经过三天苦战,才能算完毕。有句俗话:头油多、二油香、三油稠,不是瘅牛,就是膏车。 油坊在过去是最大的作坊之一,所以清规戒律特别多,在包油时,不让闲人进入,出油时不让妇女进门,说什么冲了油神爷,油神爷不给尿油了等。如果有人进去,包油匠的榔头响一下磕一个头,说什么“磕了头,多出油”。还有许多谚语:“老梁出三成,油神爷显了灵”,“油神爷不见光,井里的油直淌。”包油匠又黑又脏,身上越闻越香,包油匠看戏——没人靠近。包油匠脸黑心不黑,来了穷人肯施舍,吃饭时不论来了什么人都要留下吃饭“油房是福口,越吃越有(油)”等。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现代化的榨油机不断问世,一座座古朴宏伟的油坊从此消失了。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山丹文蕴》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以简约的文笔,写实的手法,流畅的语言,对山丹的民间文艺、民俗风情、地方小吃、民间工艺等诸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历史上山丹一带多民族和谐共处,经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人文环境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乡土文化教材,又是一部让外地人了解山丹、认识山丹的导游手册。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