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拉磨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唯一号: 292434020220000822
专题名称: 驴拉磨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8/001
起始页: 0510.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驴拉磨是在水磨产生之前,加工面粉的唯一工具。后来先祖们以高超的智慧利用无限的水资源作为动力,创造了水磨,这是历史上的一大跨越和创举。 驴拉磨在山丹历史悠久,特别是在山区、交通不便的地方,每一个家族都有。驴拉磨设在简陋的室内或凉棚中,圆形磨扇石最小的直径2.1尺,最大的直径为2.8尺。上面磨盘上有两个小洞,一个眼叫子眼(下粮食的眼),一个眼是麸皮眼,下磨盘中心连着一个木桩,桩上套一个铁环,也称磨轴或磨脐。上下磨盘上由石匠锻成扇形齿纹,在上磨盘上用绳子连接一根横杠,套上毛驴拉着磨盘旋转,为了防止驴偷吃粮食,要将驴的眼睛蒙住。磨盘座落在直径六尺左右的泥台上,磨盘下面装上木板或是用过的大型磨盘石,磨下的麸面落在磨台的四周,然后用小圆罗在开口箱子里放一根木棍,手持圆罗在木棍上来回滑动,并辅之以震动,将面粉罗在箱子里,剩下的麸皮,再上磨反复磨多次。驴拉磨一次只能磨一斗(50斤)粮食,一斗磨完,可再磨一斗,不然无处堆放,无法循环。驴拉磨由于磨盘压力小转速慢,所以磨出面粉特别细白,人称上等面。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山丹文蕴》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以简约的文笔,写实的手法,流畅的语言,对山丹的民间文艺、民俗风情、地方小吃、民间工艺等诸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历史上山丹一带多民族和谐共处,经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人文环境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乡土文化教材,又是一部让外地人了解山丹、认识山丹的导游手册。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