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力车人力车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唯一号: 292434020220000819
专题名称: 畜力车人力车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8/001
起始页: 0502.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畜力车人力车,承载着人类历史一路走来。 大车。记忆中最早的车是牛车,因轱辘较大,又叫“大车。”一头牛架在粗笨的车辕里,牛脖子上搭一个粗壮光滑弓形的木制“担搁”,牛屁股用一条宽厚的皮带做遒,把牛前后与车固定在一起。赶车人(又叫车户)牛鞭一举,一声吆喝,牛四踢一蹬,车就走开了。由于车辋上用大量铁钉和铁条加固,因此,又叫“铁车”。大车轱辘直径1.6米,全都用榆木制成,中间是直径40厘米,长50厘米轮毂,轮毂外箍四道铁箍以防开裂。中间开有轴孔,外侧和内侧分别嵌有15厘米和20厘米的车钏。轱辘外围是用九块弧形木块连接而成的车辋,用18根同样木料的辐条与轮毂以榫卯连接,外用与车辋同宽,1厘米厚的铁条,用36颗卯钉加固,还横穿许多卯钉进行加固。车轴用一根长3米,直径30厘米的榆木加工而成,轴头易磨损部分嵌有键条,轴头外侧开口插入铁销,以防车轱辘向外滑出。车排用松木或杨木制成,装上车帮子,再铺上芨芨笆子,就可以装东西搞运输了。车辋上的大铁钉头砸在路面上,发出咯噔噔噔的响声音,车也咚咚咚地颠簸,即使是石板路,走的时间长了也会压出两道深深的辙。车辕旁挂一个乌黑的油瓶,走一阵,车户就提出油搭子在车轴头上搞些油,也可大大减小磨损,车就轻了许多,牛的脚步也轻快了一点。牛车的速度很慢,到窑上拉煤20公里路,要起早贪黑地走两天。 皮车。皮车(学名胶轮大车)在农村大量使用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末。皮车的特点是用上了滚动轴承和橡胶轮胎,有弹性,行驶平稳,装载量大,而且压不坏路面。皮车一般都是四匹马拉。架辕的叫辕马,辕外的三匹叫稍子。赶车的叫车户。赶皮车不是人人能干得了的,这是一项技术性很高的工作。做一个皮车车户,要体壮声威,胆大心细,行动敏捷。要把长长的竹把鞭子(又叫哨鞭,鞭把子和鞭稍各长3米左右)甩得娴熟。要指哪打哪,对那些不听话的调皮牲口,一鞭下去,就是一道血印,或是半截耳稍就没了。不论多么调皮的牲口也经不住车把式的三鞭子。在生产队里,赶皮车是令人羡慕的工作,他们就像后来的拖拉机手,那叫一个“牛”。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皮车逐渐多起来,替代了大车。大车轱辘变成了生产队饲养院挡牲口的圈门。再后来包产到户,牲口分到各家各户,笨重的皮车也派不上用场,也在人们的不经意间消失了。 独轮车。农村中最常用的人力车,就属木制独轮车了。我们又叫推车子。一个厚度10厘米,直径70厘米木头轮子,中间固定穿一根直径5厘米,长80厘米的轴,用两只木头耳子与一个梯形的木头车架联结而成,车架上固定一个柳筐或芨芨筐。推土、运粪卸货方便、省力,酷似现代翻斗车。但推起来吱吱咛咛,歪歪扭扭,比较吃力,臂力不行的人,掌不住要翻车。 架子车。作为人力和畜力两用的架车子走进农村后,木制独轮车就逐渐被淘汰了。相比之下,架子车轻便灵活,而且人畜两用。什么样的路都能走,多么陡的坡都能上下自如。在二十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中期,架子车在农村的各种建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修路造桥、兴修水利、平田整地、拉煤送粪等等,架子车在当时是农村里最普及、最轻便、最经济、最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直到现在有相当数量的农户仍在使用。可以说,是架子车把中国的农村拉进了新世纪的大门。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山丹文蕴》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以简约的文笔,写实的手法,流畅的语言,对山丹的民间文艺、民俗风情、地方小吃、民间工艺等诸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历史上山丹一带多民族和谐共处,经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人文环境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乡土文化教材,又是一部让外地人了解山丹、认识山丹的导游手册。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