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婚嫁风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唯一号: 292434020220000741
专题名称: 山丹县婚嫁风俗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8/001
起始页: 0378.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旧婚姻大部分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婚。男子一般到十五六岁,就托人物色“对象”(未婚妻),讲究论门第、序班辈、算八字、论相生,须门当户对。对方父母同意后,正式请“媒人”,领男方带彩礼去女方家“认门”,之后订婚。彩礼乘家之有,富贵人家送绸缎衣料、布匹及现金等,贫寒之家只有布料、头绳、鞋面、手帕等。订婚后,如果当年不结婚,男方每年要给女方冬天送冬衣,夏天送夏衣。 结婚前由男方选择吉日,请媒人向女方通知结婚日子,并商洽结婚的有关事宜。女方答应后,男方再次备好衣服财物,送给女方,称“过礼”。结婚前一日,男家准备好马车,请梳头奶奶(伴娘)、男宾和媒人陪同新郎到女家“催妆”。梳头奶奶要住在女家陪新娘过夜。第二天,男方备好婚车再到女家娶亲。女家宴请亲友,所有宾客送钱送物俗称“添箱”。父母、女眷给女儿点嫁奁、包灯碗。新娘上亲车,弟弟压轿、新郎骑马,道士吹唢呐,送亲客陪同前往。至男家,男女饮交杯茶,吃邻居家送来的“宽心面”。由梳头奶奶开脸梳妆,换上“妆新”衣服,然后拜堂。亲戚、宾客入席喝喜酒。随即开箱摆针线,陪送嫁妆全部摆出。新妇给翁婆、姊妹、妯娌赠送枕头、鞋袜等,受礼者用红纸包钱回谢。夜幕降临新人入洞房,开始“闹房”。翌晨由小叔子“踩门”。三日后,下厨房、擀面、试刀。八天去娘家,当日返回,叫“回门”。蜜月期满,去娘家休息一月,叫“站对月”。 贫苦之家备不起彩礼,又无力操办,即在腊月三十日深夜,女方将姑娘领到厨房在锅上一摸,拜罢灶君,由男方领去梳髻成亲,称“摸锅戴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山丹婚俗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程序越来越简单,但是,排场却越来越大。比如,交通工具由原来的坐牛车、坐轿子、骑马、坐胶轮大车、拖拉机、解放卡车,现在已经发展到小轿车,而且档次越来越高,动辄八九辆,甚至十几辆。彩礼钱有几千的,也有几万的。衣服虽然不像过去那样送8套、10套,但是,所送衣服必是名牌,一套衣服少的七八百,多的一两千。给经济条件较差的人家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举债结婚的比比皆是。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山丹文蕴》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以简约的文笔,写实的手法,流畅的语言,对山丹的民间文艺、民俗风情、地方小吃、民间工艺等诸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历史上山丹一带多民族和谐共处,经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人文环境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乡土文化教材,又是一部让外地人了解山丹、认识山丹的导游手册。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