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厢房介绍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唯一号: 292434020220000625
专题名称: 山丹县厢房介绍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153.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厢房:堂屋前面两边的房子叫“厢房”,山丹人多称“厦房”或“书房”(按:有读书的人,固然是读书的好去处;没有读书的人,也叫书房。这反映山丹人从小就把读书当作要事,即使无条件读,而内心却时时向往。更体现了山丹人,迫切求知的欲望)。每座厢房为三间或五间,用四梁十二柱或六梁十八柱构建。除去穿廊(房前的走廊),屋内梁间进深多为4米左右,杆间跨度为3.5米左右。由于屋面结构不同,房顶分“一出水”与“两出水”两种。一出水又叫“一趄厦”,两出水又叫“车盘脊”。一趄厦(即一出水)须后高前低,因而,后柱要高于前柱70~80厘米,柱顶左右方向开半铆,以衔接檩条;低70~80厘米的前柱顶上凿前后方向的铆,穿接屋梁榫头。屋面共有五道檩条,均为双檩(一檩一秆)。车盘脊前后出水,须中间高,前后底,应在正梁上架一道三梁,下垫以梁墩,托起屋脊。厢房的廊(指穿廊)屋结构:一切都与堂屋相似,只是简便些而已,所不同的是厢房屋面多用“线板”或“苇箔”。古时无电锯,加工屋面板费时费力,匠工多用锛(一种劈木工具)将杨木劈成40~50厘米长的薄板,叫线板,先一层一层交叉码平,上压重物,待其风干后,依一定顺序平铺在椽子上,抹以草泥。若用苇箔,苇箔从张掖买来,铺在椽上,再撒一层长麦秸,而后抹泥。厢房开窗:厢房前墙要留出窗框,泥砌一米或稍高一点的矮墙,在房檩之下、矮墙之上,各穿一道平枋,再竖一道立枋,垂直嵌入宽厚与立枋相同的板材,中间再镶以腰花板,除窗口部分外,其余均用厚约2厘米的薄板拼镶,严丝合缝,密不透风,俗称“装板”。厢房有炕的一间,留高约1.2米,宽约1米的窗口。窗扇分上下两扇,下扇较窄,固定在窗框上,上扇较宽,可以开启,俗称“虎张口”。当时玻璃稀缺,窗上多糊白纸,极少人家绷白纱。窗扇构图讲究,用4~5厘米宽,1.5厘米厚的木条,剔出若干半铆,竖条与横条相对应的半铆互相吻合,构成7~8厘米见方的小方格,其整体厚度仍等于原木条之宽,因而铆口必须严密对应,才能丝丝入扣,铆合平整。小方格不是简单的纵横排列,而是变化多端,或收合而中断,或延伸而连属;在萦绕屈伸中,又组成大正方形、六边形等多种连环图案。小小方格,小中见大,大中有小,疏密有致,脉络分明,细碎而又大方,规矩而不呆板,十分耐看(按:极高水平的手艺),大概是古代“锁窗”遗留。也有的上扇拼出三个灯笼框,下扇中部是大长方框的,目的是利于上扇的摇动开启。厢房的结构:厢房是五间的,两头隔出两间小屋,中间三间邻近倒座的一间盘炕。居中一间,摆放琴桌、方桌、帐桌、茶几与椅子等,近似今天的客厅。邻近堂屋的一间,在梁下安格子六扇,隔为两间,其中两扇格子可以当门开闭,以便出入。 厢房若是三间的,隔出靠堂屋的一间为小屋,另两间连通,靠倒屋的一间盘炕,中间安门的一间支桌椅柜子等。厢房中两间或三间相连的,都要在炕前正梁下镶“圈口”。先贴梁在前后柱之间嵌入立枋一块,再倚前后柱各安40多厘米宽的格子一扇。格子上樘镶出竖长形的灯笼框,框内贴上书法或绘画饰品,中部为宽约20厘米的腰花,雕刻花卉等图案,下樘镶的木板上或刻四角凹进的大长方格,或刻上下为弧形而中部极窄的椭圆形等简单图案。格子与梁下立方的夹角间镶的雕花板,在直角处雕成弧形,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为波浪形,逐渐收敛成如钩悬帐幔之状。阔气人家,也在圈口内悬挂布帐。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山丹民俗》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从饮食习惯、节日礼俗、地方方言等方面记述了山丹的民俗文化,反映了山丹地方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特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