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堂屋介绍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唯一号: 292434020220000618
专题名称: 山丹县堂屋介绍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150.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堂屋:正院房舍布局多为四合院。与屏门相对(按:若无屏门,与倒座相对)的是主房,简称“堂屋”。它是供奉神佛、祖先牌位的地方,地基要较厢房高出20~30厘米,是规模最为宏大高敞的建筑。面宽多为三楹,由四组楹柱支撑大梁,最前面的是屋檐下的廊柱,稍后是安装门框门扇的门柱,再稍后(或从后面算起倒数第二的)是擎柱,最后面是泥在后墙中的后柱。廊柱与擎柱支撑大梁而外露,为了坚固美观,需选用直径35~40厘米的松木制作,柱底是直径更大,且雕刻纹饰,极富气派的础石。廊柱与门柱、门柱与擎柱之上,分别架构正梁,由粗细相当的两道梁合并而成,上梁俗称“大梁”,下梁俗称“随梁”。大梁之下,随梁之上,凿有对应的半铆,嵌以方木垫楔,防止移位。擎柱和后柱之间跨度只有1米左右,后柱又在墙体之中,便以短木做梁连接,俗称“柁梁”。在门柱与擎柱的正梁之上,约在两端内各三分之一处竖两短柱,叫“梲”(zhuo卓),上承梁,俗称“三梁”,以托起屋脊并分散屋顶压力。四组楹柱与四道正梁安妥之后,即可上檩子,又称“桁条”。常见的多是“十三檩子堂屋”,门柱经擎柱至后柱间架九道,门柱至廊柱间架四道,共十三道。后面九道中间的一道檩子,由三梁上的梁墩托起,位居最高,人称“栋”,也叫“脊檩”,俗称“中檩子”。上中檩子时,须在上面放置银元数枚与桃形馒头5个,贴上“太公在此”(按:太公,指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人们常贴“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红纸批额,并焚香上供。很多地方的人,在馒头掉下时,众人争抢,尤其是无孩的媳妇,早在此等候掉馒头。据说抢到此馒头能生孩子。其余檩条次第坡降。廊柱上端的一道檩子必须双檩重叠,最好粗细均匀一致(节约的人家,下檩条略细些)。山丹俗称上者为“檩”,下者为杆(qian欠);称堂屋正梁跨度为“梁间”,檩子跨度为“杆间”。檩杆结合处也凿半铆,嵌以方形垫楔。檩条上好,即可挂椽子了。为求屋面平整,檩子与椽子相互有牵连,檩条上先架“椽花”,即用10~12厘米的木条,按椽子排列的密度凿成羊蹄形的半铆,椽子不论原木多长,均按所需长度截好,两端锯成外宽内窄的榫头,嵌入羊蹄形的半铆中。挂椽子是由上而下打入椽花(即羊蹄形的半铆)的,松动处还要加楔钉牢。讲究人家还把椽子加工为方形(古称为角),更显大方。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

《山丹民俗》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从饮食习惯、节日礼俗、地方方言等方面记述了山丹的民俗文化,反映了山丹地方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特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