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黄参特产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旅游》
唯一号: 292434020220000507
专题名称: 山丹黄参特产
其他名称: 黄葑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312.pdf
专题类型: 植物

专题描述

黄参,山丹民间俗称黄葑,其形似人参,通体金黄。主要生长于沿祁连山、焉支山海拔2400~2900米的高寒湿润草原和丘陵地带,是多年生纯天然植物。 山丹野生黄参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喜在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高原土壤中生长;其肉质根秋季糖分积累较多,耐寒、耐旱性能极强,可在-30℃条件下正常越冬,降水量250毫米以下生长。关于高寒山区的野生黄参的独特食用风味和药用价值有多种记载。据《本草纲目》记载,黄参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养血、滋阴壮阳、通经活络、健胃舒肝之功效。对中老年人胃气虚寒、神疲乏力,妇女气血失调,儿童发育迟缓、营养不良、挑食厌食效果俱佳,被誉为“小人参”。据北京食品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对山丹天然黄参检测鉴定,它的肉质直根富含人体必需的16种氨基酸、矿物质和钙、磷、铁、锌等微量元素,是一种经济、药用价值极高的纯天然绿色保健食品。 天然黄参在山丹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它色泽黄亮,蛋白质含量高,经过蒸、煮、煎炸后色彩鲜黄、甜嫩纯香,深得群众喜爱,是宴饮宾朋、老少皆宜的佳品。山丹群众有过节吃“炸骨朵”(或称“油泡泡”)的习俗。“炸骨朵”就是用黄参和软面,经油炸后色彩金黄,酥脆爽口,甜美可人,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山丹境内黄参产量较大,仅沿山地区的群众利用春、秋季节采挖,年产量可达五万多公斤。为把山丹天然黄参推向市场,上世纪90年代,山丹县建立了黄参厂,对黄参进行精深加工和开发包装,陆续研制出黄参饼、白汁黄参、黄参大虾、黄参银耳汤、玻璃黄参、黄参粥等特色产品,被指定为西部开发产品交易会指定产品,黄参已成为对外宣传山丹、展示山丹特色的又一特产。

知识出处

山丹旅游

《山丹旅游》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把自然风物与人文掌故、历史追溯与现实开掘、博物考证与野史传说、实证科学与文学艺术、典雅文章与民间文学、景区景点与地方特产、旅游产业与地域文化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山丹县“四线五景区”的风物,展现了“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的特色旅游内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