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退耕还林(草)工程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唯一号: 292434020220000331
专题名称: 山丹县退耕还林(草)工程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426.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2002年山丹县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涉及全县8个乡镇、96个村、7个国营林场、16460户64478人。至2013年,完成退耕还林42.46万亩(退耕地还林19.91万亩,荒山造林17.35万亩,封滩育林5.2万亩)。退耕地还林中建成生态林19.72万亩,经济林1893亩,种植沙棘、柠条、山杏、仁用杏、二白杨、新疆杨、白榆、红柳、沙枣等树种13141万株。工程投入国家资金2.67亿元(种苗补助2050.5万元,教育、医疗现金补助3128.442万元,粮食补助折资21478.394万元)。初步建成以山杏和仁用杏为主的霍城镇下西山、新庄村,陈户乡陈户村,李桥乡上寨村等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示范点4处,示范面积3000亩;以沙棘为主的大马营乡夹河、中河、花寨村,霍城镇下河西村,李桥乡河湾村,陈户乡范营村,老军乡祝庄村等丰产栽培综合示范点7处,示范面积3万亩;以鲜食杏为主的陈户乡孙营、王城村,清泉镇红寺湖村,东乐乡山羊堡村等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示范点4处,示范面积1500亩;以良种杏种苗、接穗快繁为主的孙家营滩国有林场示范点1处,示范面积300亩。建成沙棘产业基地32万亩,以杏为主的优质杂果基地2.4万亩,实行林草间作,林间套种优质牧草3.5万亩。建成以县苗圃为中心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6处。 2009年开始实施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至2013年,下达专项资金9368万元,在全县建成基本口粮田6408亩;建设户用沼气池1980个、太阳灶5550个、节柴灶2654个、节柴炉378个、太阳能热水器630个、光伏电源30个,营造薪炭林2.4364万亩;新建林产品基地5.8382万亩,沙棘改造10.176万亩,补植补造5.7676万亩,农产品基地1.5877万亩,其中设施农业2066亩,中药材种植1.6365万亩;新建养殖小区2个,修建养殖暖棚3.472万平方米,修建青贮窖2694立方米;完成退耕群众技能培训9152人,抚育管理林木33.31万亩;嫁接改造新西兰红梨1470亩。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