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气象灾害低温冻害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唯一号: 292434020220000290
专题名称: 山丹县气象灾害低温冻害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110.pdf
专题类型: 气候、水文

专题描述

低温冻害 是指农作物或经济林果生长期间出现较长时期低于作物生育要求的临界温度致害低温,包括低温冰冻、寒潮、霜冻、倒春寒和秋季低温等,其中寒潮、霜冻是山丹农业生产上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重大影响。 根据低温出现时间及其对作物的影响,可分为春季低温和夏末秋初(7—9月,也称秋季)低温两种类型,山丹县一般春季低温年发生较多,秋季低温年略少。 寒潮是指强冷空气的突发性侵袭活动,24小时降温10℃或48小时降温12℃、最低气温低于5℃的天气过程,称为一次寒潮过程。山丹县1981—2010年以来,出现寒潮过程35次,平均两年一遇;主要发生在3—5月,越迟造成的灾害越严重,如1998年5月19—21日的强降温造成一、二、三类地区洋芋受损1000亩,三类地区油菜部分受损重播、部分果树果花受冻。 霜冻是指农作物生长季内冷空气入侵,使土壤表面、植物表面及近地面空气层的温度骤降到0°C以下,引起农作物植株遭受冻伤或死亡的现象。山丹县1981—2010年以来出现霜冻次数46次,出现初霜冻的平均日期为9月28日,终霜冻为5月12日,由于处在大气环流调整季节,较强的冷空气,加之常伴有大风、降雪等天气,气温急遽下降,给作物造成重大损失。 利用山丹气象站及各乡镇区域气象站日最低气温资料,统计日最低气温≤0℃频次,与海拔高程建立统计关系模型,结合DEM数据生成低温冻害危险性等级分布。由图可见,山丹县的低温冻害等级自北向南递增,海拔高的地区低温冻害严重,山丹马场大部低温冻害危险性等级最高,偏北的东乐、清泉、位奇、老军等地低温冻害危险性等级最低。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