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楼旧址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旅游》
地理名称: 陈家楼旧址
唯一号: 292433020220000249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211.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遗址
隶属: 山丹县

介绍

陈家楼遗址,原建在山丹县城东街大壑巷(现博物馆东侧,木器社和人行南楼周围)内,占地约三、四亩,是“前厅堂后楼房,格子门扇套月窗”的古建筑。由“一破三”的跨角式大门向西拐进二门,便是前厅、中门、上房,到后楼的直冲门。正楼坐北向南5间,东西陪楼各3间,上下两层共22间,土木结构,由14个“通天”圆柱支撑。柱子用桐油漆红色,上有工整刚劲的刻字楹联。每个椽头用彩云青瓦封面。屋脊上用刻有花木、龙狮虎兽头图案的青砖镶嵌。两块巨形大门扇上画有“武士门神”,两幅画像宛如金箔五彩,绘黄金甲、金狨冠带,整齐庄严,服貌相称,威风凛凛。室内墙壁用油漆涂面,画有山水、园林、“财神”和“汉三杰”等风景、人物像,后楼正墙是公主(有人说番王女儿)帧子。前厅内共悬有五块(有人说是七、八块)金光闪闪的大匾,正中间是一块字大如斗、刻有“天朝恩命”的锦匾。从大门到后楼及东西陪楼的13道门坎均为尺余四棱形状,久经脚踏踢磨已成凹凸不平的椭圆形。

知识出处

山丹旅游

《山丹旅游》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把自然风物与人文掌故、历史追溯与现实开掘、博物考证与野史传说、实证科学与文学艺术、典雅文章与民间文学、景区景点与地方特产、旅游产业与地域文化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山丹县“四线五景区”的风物,展现了“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的特色旅游内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