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骘寺石窟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地理名称: 阴骘寺石窟
唯一号: 292433020220000214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691.pdf
地名类型: 经济文化区
层级分类: 遗址
隶属: 山丹县

参考方位

位于位奇镇新开村西南阴骘寺赐儿山山崖之间。

介绍

阴骘寺石窟 也称赐儿山石窟,位于位奇镇新开村西南阴骘寺赐儿山山崖之间。明清续建庙宇300余间。20世纪50年代人为拆毁。为砂岩构造,南北走向,山体上部呈陡峭断崖,下部为坡形状,石窟凿于断崖之间。面积1万平方米。石窟面向东,其中有四处较大的石窟,一孔石窟为早期送子观世音窟,其他窟内为现代彩绘佛教图案。近年来,当地佛教徒复修庙宇,维修石窟,增添木建结构的歇山顶山门、钟、鼓楼亭、歇山檐廊等。六角须弥砖塔位于阴骘寺赐儿山山腰之间的一块砂石岩体之上,砖塔整体为青砖建筑,通高6米,直径1.70米,分别有六角形须弥座两重2米,覆钵1.30米,覆钵之上有砖雕结构吻嘴、昂、转轮、塔顶等。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