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家店水库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地理名称: 祁家店水库
唯一号: 292433020220000164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349.pdf
地名类型: 自然地理
层级分类: 湖泊
起始年代: 1956年8月
隶属: 山丹县

参考方位

位于县城西7.5公里的祁店村,北靠北湾村马家湖,南倚暸高山,居山丹河中游。

介绍

位于县城西7.5公里的祁店村,北靠北湾村马家湖,南倚暸高山,居山丹河中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肃省兴建的第一座中型水库。水库上游流域面积2300平方公里,库区为天然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洼平坦,库区面积3.2平方公里,最大淹没面积4.0平方公里,回水长度3公里,总库容2166.3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347万立方米,防洪库容1683万立方米,死库容40万立方米。由大坝、副坝、输水洞及溢洪道等四部分组成,属中型Ⅲ等工程。控制灌溉面积8.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72万亩,现实灌溉面积0.43万亩。 1956年8月动工,1957年9月底完工。经过多年运行,大坝渗漏严重,溢洪道砌体开裂、老化,输水洞启闭设施变形,无法正常启闭,严重影响水库安全运行。2008年12月,大坝安全类别评定为三类坝。2011年3月,对该坝进行除险加固,完成各类工程量5.44万立方米、劳动工日8.5万个,总投资1960万元,同年9月竣工,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及效益的正常发挥。 水库径流主要为山丹河上游的马营河、寺沟河等河流,地表径流多次重复利用后,在清泉镇一带出露成泉溢出地表进入山丹河,偶有春雪融化及夏秋山洪补给少量洪水。随着上游李桥、寺沟等水库的建成,地下水补给减少,加之位奇、清泉等乡镇区域打井提水,使河灌区变为井河灌区、纯井灌区,致使中游清泉镇一带泉水逐年减少。近年来,山丹河基本干涸,一般没有其他径流量,只有山丹河上游县城排放的生活污水及李桥水库的调剂水量,年径流量由建库前的3784万立方米减少至480万立方米左右,致使以灌溉为主,兼养鱼、发电的年调节中型水库效益萎缩,养鱼、发电因水质水量等因素不能利用,灌溉范围由原来的东乐乡全部、清泉镇祁店村、甘州区碱滩镇甲子墩、古城村和国营张掖农场1个站减少为清泉镇的祁店村及东乐乡的五墩、十里堡、静安、大桥、小寨等6个村,灌溉面积由原来的5.72万亩减少至0.43万亩。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