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盆地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地理名称: 山丹盆地
唯一号: 292433020220000122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096.pdf
地名类型: 区域
层级分类: 地貌区域
隶属: 山丹县

参考方位

在二十里堡以南达400m左右。

介绍

大黄山与龙首山之间为一向北倾斜的断陷盆地。第四系堆积物厚度一般均大于100m,在二十里堡以南达400m左右;含水层为中更新统沙砾卵石,厚度一般大于30m,最厚达200m。在丰城堡及其以南地区分布有小面积的承压水,含水岩组为中下更新统沙砾卵石、沙砾石、黏土及亚黏土,含水层岩性颗粒南部粗北部细。在南部山前地带地下水埋深可达150m以上,往北至盆地下游递减为10m左右。在盆地中部,因受暖泉、位奇—新河、山丹城南隐伏断层的影响,形成了多级跌水陡坎,水位埋深10—60m,在山丹城南小于5m。含水层富水性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强,由1000m3/a增大到3000m3/a以上。盆地东部黄草坝滩—丰城堡、花草滩一带及大黄山和龙首山前小于1000m3/a。山丹盆地在丰城堡及其以南地区为承压水分布区,埋深100—200m,因丰城堡北部经断层阻隔水位上抬以致形成自流区,承压水富水性在1000m3/a左右。年补给量3595.02万立方米、排泄量4466.64万立方米。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1989—2013)

《山丹县志(1989—2013)》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共37编,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建置,人口与居民,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水利,农村工作,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劳务经济等。反映的是1989-2013年25年间山丹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