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中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唯一号: 292430020220000016
人物姓名: 王允中
人物异名: 字:继尧;号:道庵
文件路径: 2924/01/object/PDF/2924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739.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不详
卒年: 1626年
籍贯: 山丹城

传略

王允中(?—1626),字继尧,号道庵,明朝山丹城内南街人。父王一心,曾任游击。允中幼时聪慧,以学业优异补博士弟子员。青年时代慷慨有大志,常以班超为榜样,立志报效国家。他常对人说:“男儿七尺身躯,应为国建功立业,怎能经常关在屋子里舞文弄墨,咿唔死读书呢?”于是潜心韬略,苦练武功,旋中武举。从军后,初任中军坐营指挥,后以军功擢任游击。 万历中,海北鞑靼酋长永邵卜率众袭扰湟中,允中奉命屯兵小康山堵击,歼其众八百余人。战后,因功擢升大靖(在今古浪境内)参将。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允中率师从巡抚田乐征讨占据松山(在今天祝境内)的鞑靼宾兔、宰僧等部。允中提兵出泗水(在古浪境内),绕道敌后,焚其巢,歼敌六百余,收复松山。后,河套鞑靼和海北鞑靼南北并进,袭扰庄浪(今永登)、古浪、镇番(今民勤)等地,允中和副总兵柴国柱分兵抵抗,击退鞑靼入侵。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王允中以参将衔镇守镇番,河套鞑靼闻其名不敢犯边。 后来,北部瓦剌部越腾格里沙漠进犯肃州,前锋至毛目城(今金塔县鼎新镇),守军告急,允中奉命督师驰援。瓦剌军以数百骑诱敌,余众埋伏于城外芦苇中,以待明军深入,攻其不意。允中识破其计,遣人焚烧芦苇,乘其惊慌之际,呐喊冲杀,大败瓦剌。后,瓦剌进犯哈密,断西域通往河西之道。允中率部抵御,擒其酋长沙赖台吉而归。适逢河套鞑靼再度进犯松山,允中督师操练搏力勾卒之法,在阿坝、分水岭、青羊水(在今永登、天祝境内)一带拒敌,大败鞑靼。允中率部穷追残敌,直捣其巢。夜至双黑山,传令部下作方阵前进,与敌对峙三日,敌败远遁。允中因功升任协守甘肃左副总兵。时,允中母逝世,安葬后即返军营。河套鞑靼再度进犯松山,允中闻报,提军袭其后。至鹅头山(在今古浪境)日犹未中,鞑靼疑为天兵至,四散逃遁,斩首领三大。允中提兵追击,越青土湖,来伏山,红寺山(均在今民勤境内),直至贺兰山,斩首三百余,允中因功擢任总兵,挂平羌将军印,镇守甘肃。在此期间,他多次率兵在速喇川、黄鹅儿、千合沙、白石崖、麻山湖、枪杆岭、新城子等地对河套、海北鞑靼作战,屡建战功。后授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协理右军事务。晚年,进爵为光禄大夫。 万历年间,允中率士卒疏浚白石崖渠。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捐巨资重修城西名刹大佛寺和暖泉云台寺。 天启六年(1626年),允中病逝于故里,奉旨御葬,大司马祁伯裕特为之撰写墓志铭。建冢于山丹城西马家湖畔,人称“王家享堂”。朝廷追赠武进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山丹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记叙了甘肃省山丹县大事记、自然地理、建置、经济管理、农林牧水、工业交通邮电、商业、财政税务金融、城乡建设、政权、政法、党派群团、军事、教育科技、医药卫生、文化、艺文、民族宗教人口、民俗方言、人物、山丹军马场等。

阅读

相关专题

大靖参将
职位
左副总兵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