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支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民俗风物游》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2175
颗粒名称: 焉支山
分类号: F592.3
页数: 26
页码: 2-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焉支山旅游景区的地理位置、气候、规划情况。
关键词: 焉支山 旅游景区 山丹县

内容

焉支山,又名胭脂山、阏氏山、燕支山、大黄山。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5公里处,东西长约34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百花岭)海拔3978米。焉支山山体呈东西走向,绵亘于祁连山、龙首山之间,东连永昌,西望张掖,南仰祁连,北眺龙首,犹如一头雄师,雄距在河西走廊中部,素有“甘凉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山中生长一种花草,其汁液酷似胭脂,山中妇女用以描眉涂唇,故名。焉支山古时为匈奴所占,匈奴单于的妻子称阏氏。单于将祁连山称之为“天子之山”,焉支山喻为“天后山”。又称阏氏山。后改为燕支山、焉支山,因山中盛产中药材大黄又名大黄山。景区规划总面积10521亩,游区交通条件便利,距连霍国家高速公路、国道312线仅40多公里,是距县城最近的原始森林。景区内山峦叠嶂,松林密布,山上林海松涛,水草丰茂,山下沟壑纵横,清泉淙淙。夏秋之际,气候凉爽湿润,景色秀丽迷人,素 有“小黄山”之称,又被喻为:“天然氧吧”是消夏避暑、度假旅游理想的自然风光游览胜地。
  2010年被国家旅游质量评定委员会评审为国家AA AA级旅游景区。焉支山主要景点
  景区大门
  景区大门是一座仿明清牌楼风格的建筑,松木结构,位于景区入口。大门五斗拱式牌楼,牌楼飞檐疏朗,装修精美,结构简洁,气势轩昂。门头中央悬由甘肃原省委书记陆浩题写的“国博故里”匾额。杨四郎泉
  相传,杨家将金沙滩失败后,杨四郎突出重围,在西去途中,来到焉支山,人困马乏,饥渴难耐。四郎一怒,长枪插地,突然一股清泉涌出,解了人马之急。后人便把这眼清泉叫做杨四郎泉。此泉水流不竭,甘洌清醇,冬温夏凉,解渴消暑,滋阴润肤,是天然佳酿。玉皇观
  玉皇观又名前寺,始建于明、清时期。本寺在历史上屡遭破坏,又屡次重建。现在的庙宇是1998年在原有的基础上重建的。观内正面为玉皇殿,两旁配殿,是灵官殿和文昌阁。建筑群以阁亭、榭塔、坊、游廊巧妙布局,依山造势,以林掩幽,达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每到农历六月初六,成千上万的游客,来这里朝山观景,避暑消遣;善男信女,焚香叩拜,祈福求子。万佛塔
  万佛塔是一座具有隋唐风格的殿塔建筑。大殿彩绘斗拱,疏朗宏大。塔高49米,塔基四方八角,重楼七层,设计精巧,气势恢宏,登塔观景,美不胜收。殿、塔内有各方贤达、功德和善信捐助供奉的佛像万尊,故名。钟山寺
  钟山寺原为宁济公祠,又称后寺。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玄宗李隆基封焉支山神为宁济公,即安宁匡济之意。由时任河西节度使,敕封为平西郡王的哥舒翰奉旨在此绝壁之上建宁济公祠,塑宁济公像,以示威镇。唐杨炎作《大唐燕支山神宁济公祠堂碑》以记之。明甘肃巡抚田乐铸钟悬于寺中,又称钟山寺。焉支松
  焉支松是一棵百年老松,独立在岩石之上,根植于石隙之中,盘根错节,巍然屹立,酷似绿色宝塔。就在这棵树下,当年的红西路军将领陈昌浩、徐向前养好了伤病,回到了延安。它不屈不饶,顽强生长,象征着长寿、吉祥、幸福、平安。西域民族风情苑
  山丹是一个多民族既相互争斗又相互融和的地方,这里曾经生活过十几个民族,一个民族就是一朵盛开的鲜花。西北民族风情苑由月氏、匈奴、羌、蒙古、藏五个民族村寨组成,荟萃了各民族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丰富多彩的民族娱乐项目。
  ·【月氏木屋】
  月氏人是最早生活在河西走廊、祁连山、敦煌等地的古代游牧部族,亦称“月支”、“禺知”。关于他们的由来史学界说法很多。兰州大学历史系资深教授、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杨建新认为,月氏就是“四坝滩人”的后裔,是河西地区土生土长的老住户。传说月氏人的羊尾巴很大,有十几斤重,像韭菜一样,割了还能再生。他们崇拜羊,常在居室正中悬挂羊的头骨,象征吉祥或丰收。月氏女人极能吃苦。《后汉书·西羌传》说她们“堪耐寒苦,同之禽兽,虽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月氏男人,体形健壮,彪悍勇猛,大多骁勇善战,精于骑射。在秦汉之际被匈奴所败,大部分西迁到现在的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称为大月氏;小部分进入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为小月氏。月氏木屋是依据史料描述和当地传说而设计建造的。•【匈奴大帐】
  匈奴,古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在秦汉朝时逐渐强大称雄中原以北。匈奴击败月氏,成为河西走廊、焉支山、祁连山的主宰。匈奴单于自诩为“天之所生”,是“天之子”,故将走廊南山喻为天子之山(祁连山)。将焉支山喻为天后山(阏氏),称之为阏氏山。匈奴败走时,哀叹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藩息。失我阏氏山,令我 妇女无颜色。”匈奴大帐及其里面的陈设,再现了匈奴的生活情景。
  •【藏族毡帐】
  河西地区生活的藏族,是唐朝年间因战争奉命从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西藏昌都等地来到这里戍边的。来后就定居下来,成了河西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藏族的衣着服饰多姿多彩,农区多穿氆氇,牧区则多穿皮袍。藏餐擅长牦牛肉、绵羊肉、乳制品、青稞、土豆等。藏族的传统民居,大体可分为帐篷型、碉房式、干栏式、上栋下宇式几种。藏族居民一般外出多骑骡马,也有骑牦牛的。藏族非常注重礼节,哈达是藏族最常见的一种礼仪用品。在藏族毡帐里可以体会到藏民族的生活特色。
  ·【蒙古包】
  生活在河西的蒙古族,来自蒙古人民共和国。民国13年(公元1924年),外蒙新党取得政权,一支反对新党的蒙人相继逃入河西,居住下来。蒙古的意思是“永恒之火”,又称马背民族。他们能歌善舞,热情豪放,勤劳勇敢,剽悍强健,能骑善射。女子服饰艳丽,歌声动人,嗓音亢亮圆润;男子体格魁伟,胸宽臂阔,肤如古铜,喜欢骑马、射箭、摔跤。蒙古包是蒙古族典型的居室。隋炀帝行官
  隋炀帝是一位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伟大的暴君”。他既有秦皇“统一六国”的雄心,又有汉武扩展疆域的大略。隋时,河西主要受北面的突厥、南面的吐谷浑袭扰,致使交通阻隔,朝贡不通,西域各属国备受其害。为平定突厥、吐谷浑,收复西域诸国,恢复扩展疆域,隋炀帝决心西巡河西,畅通丝路。609年夏天,隋炀帝击败吐谷浑,平定了河西。六月,在焉支山前举办由西域27国国君及使臣参加的博览会盛况空前。史称“万国博览会”,成为最早的世博会。
  隋炀帝行宫是根据炀帝西巡时随军“行宫”模式由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湖北楚风园林古建筑有限公司承建的仿古建筑。隋炀帝行宫总建筑面积2871平方米,高19.85米。主体建筑共两层:第一层是“千人大帐”,原为炀帝用来议事庆典、大宴群臣的地方。现为演艺区、后台、展厅、休息厅、公厕、库房、办公室、佛雕长廊、配电室、消防控制室等;第二层为“六合城”和“六合殿”两部分。其中“六合城”是供皇帝起居饮食的地方。建筑内容包括餐厅1间、豪华套房1套、标准间5间。“六合殿”又称“观风行殿”,是用来观风问俗,接见宾客的地方,主要建筑为接待厅。焉支峡神仙斋
  这是一条奇峰耸峙,碧水潺潺,花木葱茏的,云蒸雾罩的风景谷。在这里,可以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感受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据传说,在上古时代,西王母曾在焉支峡里的神仙斋和瑶池边设宴,款待西巡途中的周穆王。有人作联赞神仙斋:神仙斋里寿星高卧,山中宾客常游。当地谚语曰:神仙斋里走一走,能活九十九;神仙斋里坐一坐,能活一百过。溪流吊侨
  溪流吊桥,犹如悬吊在焉支玉溪上的“空中走廊”。人走在其中,与脚下的峡谷深壑仅隔着木板,充满了新奇与刺激。焉支峡吊桥长而且窄, 能够让游人观赏到难得一见的奇景,深受游客的喜爱。
  瑶池
  据说这里就是西王母会见周穆王的地方。《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果然三年之后,穆王再次西巡,与西王母相会,演绎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马莲滩观景台
  马莲滩观景平台位于焉支峡马莲滩上,因此地马莲丛生,草花繁茂而得名。为游客歇脚、乘凉、观景而建。建筑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观景台,二是蘑菇亭。
  万寿岭
  万寿岭位于焉支峡中段。穿过小吊桥,我们就会看到对面刻有诸多寿字。来这里可以享受文化与自 然和谐统一的美感。
  太白砚
  焉支山万寿岭下有一大石,石上有一椭圆形凹坑,形似砚台。据说这个凹坑是当年李白游览焉支山时遗留下的砚台遗迹。焉支山旅游指南
  焉支山最佳旅游季节
  焉支山最佳旅游季节以夏秋为主,在每年的5月——10月。你可以看到原始森林、灌木丛林、野花溪流;入秋,层林尽染、色彩绚丽。冬季大雪封山,银装素裹,更是一派北国风光。
  焉支山交通
  旅游专线
  焉支山每年5月——10月开通旅游专线,县城始发站在龙首广场西南角(无量阁旁),每日两班8:00、9:00,下午l6:00、17:00从焉支山景区大门口返回县城。
  自驾游
  从县城东大门出发沿山马公路至李桥水库向东行驶至水库东端,沿混凝土路面到一牌坊门前驶入即达焉支山。全城设有景区指示牌。焉支山景区旅游线路推荐
  景区旅游观光车
  为了方便游客,在景区内开设了旅游专线,景区大门至玉皇观往返。
  景区徒步旅游推荐路线
  徒步旅游,从焉支峡游起,溯流而上,可以领略焉支峡独具特色的风光,欣赏景区内所有景点,最后到玉皇观,如果体力有限可以选择坐旅游观光车返回。如果是登山爱好者也可以徒步沿山脊随下至景区大门。
  焉支山餐饮
  焉支山饮食方便丰富。农家乐餐馆林立,饭菜独具特色,美味可口。最具特色的是:虫草鸡、羊羔肉、焉支蘑菇炒肉、焉支野菜等。焉支山文化节日
  六河六庙会
  农历六月六是焉支山每年的传统节日——庙会
  旅游交化节
  每年8月初焉支山举办一年一度的旅游文化观光节。
  焉支山住宿
  景区内的游客中心,是集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设备,同时可接待500多人。除此之外可以选择在县城住宿或景区周边的农家乐住宿。这里白昼温差较大不易野外露宿。焉支山
  李白
  虽居燕支山
  不道朔雪寒
  妇女马上笑
  颜如赪玉盘
  翻飞射鸟兽
  花月醉雕鞍焉支山娱乐项目
  高山滑道
  高山滑道位于焉支峡入口,全长1000米。乘坐滑道滑行,既可欣赏奇山怪石,林海松涛,又能体验索道凌空飞渡的惊险刺激。射箭
  弓箭,是古人类战胜猛兽、猎取食物、繁衍生息的重要武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弓箭成了人类生存最好的助手。历史和民间传说中还有许多诸如后羿射日、李广射石之类与弓弩密切相关的传奇故事与人物。焉支山射箭场位于焉支山民族风情苑内,游人可以在此享受一下那来自远古的文明。
  水车
  水车是一种利用水流冲击力旋转的人造景观,水车轮的直径约3米,辐条尽头装有刮板,刮板间安装有等距斜挂的长方形水斗。水车立于焉支山景区大门口右侧。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将水提升,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是景区一大人造景观。滑草场
  滑草场位于扁子滩民族风情苑内,依山势而建。滑草场长80米,宽7米,草地平均坡度为30度(其中40度斜角30米长,10度斜角延伸30米,)。这是河西第一家滑草场。滑草场滑道长而陡,在上面滑行,可以充分享受滑草场给你带来的乐趣,为追求刺激快感的青年游客所喜爱。
  击鼓长廊
  击鼓长廊位于焉支山民族风情苑内。占地50平方米、阁高2.6米,阁内有20面大小不等的牛皮大鼓。你可亲自体验击鼓之豪迈。林则徐炮台
  林则徐炮台有两种大炮,一种是大唐炮,有台炮4门;另一种是霹雳炮,有台炮6门。无论是大唐炮还是霹雳炮都采用电子击发装置,气压式大炮,每个炮都配有压力调节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压力。 该设备无年龄限制,大人小孩均可以自由娱乐。
  登天石
  登天石在焉支峡神仙斋附近,溪水中有一巨石,上有一脚印,清晰可见。传说玉帝曾从这块石头上登天。后来,人们就把这个石头称之为“登天石”。据说踩一下神仙足迹,可以平步青云,好运连连。焉支山人文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年轻将领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进,过焉支山,击败匈奴,夺得河西地区,打通了中原与西域交往的通道。自此,焉支山成为胜利的象征而载入史册。公元609年,隋炀帝驾幸焉支山,举办“万国博览会”,召会27国使臣,写下了著名长诗《饮马长城窟》,使焉支山成为世界博览会最早的发源地而闻名天下。基于此,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至,留下许多传世之作。尤其唐代诗人的诗文最多也最为著名。王维的长诗《焉支行》描述大汉军队出征河西,一举击溃匈奴,勇武豪迈的气势,抒发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对胜利的向往。李白、岑参、高适、韦应物、陈子昂等大家纷纷翰墨抒怀,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隋唐以后,历代文人更是络绎不绝,诗文歌赋不可胜数。为此,县上先后出版了诗文集《焉支风》、《山丹民间传奇故事》、《五彩山丹摄影集》等图书。
  焉支山故事
  焉支山既是一座历史名山,又是一座文化名山,从古到今流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其中最具代表的有:《月氏与匈奴的故事》、《钟山寺的传说》、《百花池的传说》、《穆天子与西王母的传说》、《杨家将的故事》等,你如果有兴趣,可以翻阅《山丹民间传奇故事》。焉支山物产
  土特产
  【焉支山蘑菇】
  味美、质优。无污染、水份少、肉质厚、味道淳。蘑菇炖鸡,蘑菇炒肉,煲汤都是极好美味。
  【黄参】
  两年生桔梗科草本植物,生于祁连山、焉支山海拔2400-2900米的高寒湿润区。味甜,性凉,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可泡酒,入药,更是甜嫩纯香的极佳食品
  【地耳】
  是荒漠天然藻类植物,与发菜并称“姊妹菜”。含多种微量元素,低脂、低糖,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大黄】
  中草药,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之功效。
  【沙棘】
  一种落叶灌木,耐旱抗风沙。沙棘的根、茎、叶、花、果,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其果实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之效。焉支山森林公园游览示意图

知识出处

山丹民俗风物游

《山丹民俗风物游》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图文并茂,内容涉及了游客到山丹的“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介绍和宣传山丹自然风光、旅游景点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宣传品,通过游客的相互传阅,让更多的人了解山丹,来山丹旅游消费。对扩大山丹知名度,提升山丹形象,繁荣地方文化,吸引外地游客,起到积极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
焉支山
相关地名
玉皇观
相关地名
马莲滩观景平台
相关地名
万寿岭
相关地名
高山滑道
相关地名
滑草场
相关地名
击鼓长廊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焉支山杨四郎泉
相关专题
月氏木屋
相关专题
匈奴大帐
相关专题
藏族毡帐
相关专题
蒙古包
相关专题
焉支峡神仙斋
相关专题
瑶池
相关专题
太白砚
相关专题
焉支山交通
相关专题
焉支山餐饮
相关专题
六河六庙会
相关专题
旅游交化节
相关专题
焉支山住宿
相关专题
射箭
相关专题
水车
相关专题
登天石
相关专题
焉支山人文
相关专题
焉支山故事
相关专题
焉支山蘑菇
相关专题
焉支山黄参
相关专题
焉支山地耳
相关专题
焉支山大黄
相关专题
焉支山沙棘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景区大门
相关作品
万佛塔
相关作品
钟山寺
相关作品
隋炀帝行宫
相关作品
溪流吊桥
相关作品
焉支山
相关作品
林则徐炮台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焉支松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