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缘》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2166
颗粒名称: 其他篇
分类号: I227
页数: 46
页码: 47-92
摘要: 本篇记述山丹县文学作品,其中介绍了山丹县大佛寺记事、山丹大佛寺纵横谈、旅游综述。
关键词: 山丹县 佛山 文学作品

内容

吴文智
  山丹县大佛寺的历史回顾
  山丹大佛寺始建于北魏。传说有一高僧,为提倡释加牟尼人间佛教,启迪智慧,净化人生,从南向北沿古丝绸之道,一路讲经,路过西凉时站地念佛,后人在凉州塑释迦牟尼站佛一尊;西行到山丹城西瞭高山下,青山碧水,风景殊胜,便坐山观景,讲经说法,一人演之而百千万人乐之所共闻也。后世佛门忆往昔“大觉当年度众人,却于天半化金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庶民投工集款,聚沙成塔,塑坐佛一尊。金容示现,法相重光。高僧在山丹歇息之后,继续西行,走到古城甘州,卧地念佛。在西夏时期甘州遂修卧佛寺一座,供人敬仰。至今,武威站佛、山丹坐佛、张掖卧佛香火兴盛,游人不绝。成为河西一大佛寺景观。
  山丹县大佛寺(又名土佛寺),初建时规模甚小,因香客不慎,失火烧毁。唐早期又开始修建,以后再次被毁,只保留了佛像。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6年),镇守甘肃太监刘永城曾观光是寺,欣然感慨,后归朝述职,奏请皇上英宗朱祁祯赐额“土佛”,大佛寺由此得名。明正统元年(公元1441年)复建,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续建时,甘肃巡抚侯东莱巡视山丹时,观光是寺,助资缮葺寺院,其面貌有所刷新。到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公元1591-1600年)大佛寺续建基本完工,这时的大佛寺除依旧塑有高一十三丈坐佛一尊外,其他楼阁、山门、法堂、廊庑、厨亭等附属陪衬建筑多处。
  清代曾数次缮葺是寺,寺院面貌依旧,至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青海反清回民军屡入县境,战事频繁,该寺毁于兵燹,寺庙荡然无存。光绪九年至十四年,安徽泽县进士查之屏出任山丹知县,任内,政理民和,风调雨顺,年谷丰收,地方士庶不忍寺基荒芜,倡导重建是寺。查之屏知县顺应民意,率先捐资2千贯,士民感奋,纷纷施资献力,筹划重建。重建工程始于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次年底告竣。以山之高塑佛之像,就佛之高,建佛之阁,广褒三楹,直上七级,望之如海市蜃楼之中建大佛雄殿十六楹,塑普贤、文殊神像于大佛两侧。大殿两侧各建岭楼一座,山顶建望晚亭。岭楼两侧各劈山道一条,直通山顶,最前开山门,又建士民皈依之所,僧修养静之室,商旅偃息之坛,锦鳞游泳之沼,寺院共百十间。寺西石咀山上,建有娘娘庙、黑虎庙、雷神庙、关帝庙、龙王庙等庙宇。成为佛山、寺观、亭台、楼阁、坛庙皆有的游览胜地。
  往昔,每年农历四月初四,为纪念文殊菩萨圣诞,为大佛寺盛大庙会。张掖、民乐、山丹、永昌城乡群众都要到这里游玩逛庙,烧香求佛。这样一座有重要考古价值的古建筑群和文物古迹,在1971年的“文革”中全部被毁。
  成立佛教协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山丹县委、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大佛寺的重建和恢复工作。从1981年开始,在上级宗教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山丹县认真贯彻执行中发[1982]19号文件,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于1987年宗教部门落实宗教房产政策,兑现宗教房产补偿经费25000元,在信教群众和当时住持释本智的积极努力下,在大佛寺原地修建简易佛堂五间(150平方米),僧尼经房九间(200平方米)。1988年自筹资金一万元买县城南街尤家堂屋三间,作为大佛寺大殿。1990年至1991年间,在佛教界人士的努力下,修建了南北上山踏步台,新建了观音殿,大佛寺从此有了新的面貌。
  山丹县佛教协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于1988年7月12日在大佛寺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2名,会议选举产生了山丹县佛教协会第一届委员会由释本智、党成、邹金顺、雷作福、张锡五同志组成,由释本智任协会会长,邹金顺为副会长。1989年释本智因病去世,留下遗言由王多明代理协会会长。
  1992年11月12日,召开山丹县佛教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27名,会议经过协商讨论,选举产生了山丹县佛教协会第二届委员会由释觉慧、释昌弘、释演妙、王多明、邹金顺、释昌海、释昌正、释昌智、闫兴忠、吴桂英、李世孝11人组成,并经协会二届一次会议提名由释觉慧担任二届协会会长,释昌弘任副会长,释昌正任协会秘书。
  山丹县佛教第二次代表会议,讨论安排了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会议形成决议,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团结佛教界人士,发扬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大行,出力献策。多方筹资,为重塑大佛,新建佛楼,做出积极贡献。
  1997年11月,山丹县佛教界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县佛协换届,成立第三届委员会,觉慧当选为县佛协会会长,昌明为副会长。
  重塑大佛新续建佛寺
  资金筹措
  1.县上筹措
  1992年,县上成立旅游领导小组,设立办事机构,下决心开发山丹旅游事业,确定大佛寺为山丹旅游景点三条线路八个景点之一。为加快景点建设速度,县上做出决定,先从县级机关干部中动员捐资,提出县级领导干部50元,科级干部30元,一般干部20元,工人10元,层层动员,积极为大佛寺建设出力献策。由于县上领导重视,带头捐资,在很短的时间内,共捐款捐物315000元,其中现金180000元。确定由县委副书记王建功同志负责,组织筹建班子,考查论证重塑大佛的准备工作。经过一年准备后,县上根据财力有限的实际,正式确定先塑佛,后修殿的方案,塑佛工程有山西塑佛工匠刘怀斌承包,总造价180000元,县旅游办从集资捐款中拨款80000元,由大佛寺筹建办公室具体办理,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塑佛工程于1992年10月10日奠基动工,11月10日工程进展到大佛肚脐下,因封冻停工。
  2.境外资助
  1993年3月开春,大佛一期粗泥工程在1992年的基础上进行,为了保证大佛工程的质量,县上成立了工程指挥部,下设工程施工组,经费筹措组。县委副书记陈义任总指挥,城建局长王玉德为副总指挥,县旅游办副主任王玉龙为工地施工组负责人,宗教科长吴文智为经费筹措组负责人。抽调干部5人,住工地分组监督工程质量。工程于3月25日开工,由于县上各方支持,经过紧张的60天施工,于5月25日一期粗泥工程完工,大佛塑像基本成型,并在5月23日(农历四月初四),在大佛寺举办了山丹县佛山民族文化节,有近3万人来观光旅游。
  重建大佛寺工程相继开始,整个工程包括大佛寺各殿的建设,所需资金甚多,初步预计要寺院面貌刷新,共需五百万元左右。这么多的资金从何处能够解决呢?靠县财政拔款不可能,向上级主管部门要靠不住,修建摊子已铺开,尽快寻找资金门路,成了宗教部门和佛教协会的中心问题。县政府宗教科召集佛教界人士,学习有关文件,统一宗教团体内部思想,动员宗教界力量,以内部组织佛教界人士,以化缘为主,多方筹措集资,在此基础上决定向外地佛教人士提出求援。为了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先从宣传山丹大佛寺历史开始,引起佛教界的重视。对此问题,县宗教科极为重视,多次与县佛教协会成员商议形成共识,科长亲自动笔,协助佛教协会写出“丝路走廊复古刹,大德闻之乐无涯”和“幸逢缘启喜偶至,庆临贵门福降家”的三份宣传缘启,各印3000份,分发各大佛教寺院、佛教界知名和尚和部分佛教信徒家中,缘启起到宣传大佛寺的历史价值和恢复大佛的意义,启动各界关心佛教的志士仁人,慷慨解囊。
  塑佛修寺资金筹集工作,在做了一些宣传发动工作之后,所需资金仍没有下落。正在着急时,当时我任宗教科科长,从觉慧师傅给宗教科订阅的佛教杂志“法音”上发现,香港宝莲禅寺大和尚圣一,给大陆五台山修寺捐款达1000万元的信息后,立即到大佛寺向外地来大佛寺挂单的和尚了解圣一和尚的情况。到大佛寺后,那天觉慧去民乐不在寺内,就先问来寺挂单的觉来和尚知不知道香港圣一和尚的情况,觉来说:“觉慧师傅应该知道,因为觉慧在广州闭关时,就是圣一选的。”第二天我又去大佛寺,觉慧已从民乐回到寺上。我问他,我从“法音”上看到香港有个大和尚叫圣一,是中国人加入英国籍,给五台山捐款千万元,听说你认识圣一师傅,为啥不说?我们向他要几十万元修建寺院行不行,觉慧说这几年没有联系,不知道圣一师傅在什么地方。我听觉来师傅说你在广州广孝寺内学法,就是圣一送你闭关三年,圣一对你非常了解。当时我想让觉慧找圣一,一定能够得到支持。我了解了觉慧的情况后就利用他在广州深造佛教时,结识了许多佛教界知名和尚的条件,先让觉慧以书信联系到后再发宣传缘启,仍未取得联系的情况下。我向觉慧师傅说:给你一个月时间,带上我们的计划,于二月中旬亲赴江西云居山真如寺,面见他在该寺学习,为他受戒的大和尚达定法师,师傅找师傅总能找到圣一大和尚。达定老和尚在了解了师弟向他汇报的情况后,向觉慧弟子表示解决西北大佛修建工程资助。我这里没有钱,要求香港宝莲寺圣一大和尚方能资助,觉慧说:我就是来找圣一师傅,不知道他在哪里。达定说:他已出国到新加坡讲经。并当面答应为佛教事业亲赴广州与圣一面谈。并要觉慧先回山丹把塑佛的情况和资金计划速寄广州。觉慧去找师傅不到半个月就回来了,听了他的情况后,我们立即做了建寺详细计划,速发广州。达定也起程去广州,在达定到广州之时,圣一正好从新加坡出国回来,达定在向圣一汇报山丹修寺情况时,圣一也收到完整的山丹建寺塑佛计划和求援信,因圣一和尚也知觉慧是广州闭关的一名好和尚,了解他办事认真,对佛事心诚,再加达定法师又帮助说话,便决定给予支持。为了把事情办的稳妥,又指定达定带款20万元,贴佛金箔20万张,亲来山丹落实真事情况后,把款交给觉慧。
  1993年3月21日,达定从广州起程复电山丹县宗教科,要山丹于3月22日去兰州中川机场接人。当时,我收到这个电报向政府汇报后,通知觉慧去接人。觉慧、昌弘去兰州接应。22日达定到山丹大佛寺,亲见大佛塑建工程确已动工,且规模盛大。他很高兴,便将所带款项付给觉慧。从此山丹恢复大佛寺的建设资金,得到了香港圣一大师的大力支持,为尽快完成塑佛建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完成塑佛粗泥工程之后,大佛开支已达到24万元。要完成塑佛修楼任务,但资金缺口很大,县上为工程的完成多方筹措,同时在做好论证,修建的基础上,决定让觉慧法师去香港向圣一法师汇报修寺情况。去时给圣一、达定法师各写一封感谢信,并带了山丹发菜、黄参和赵正的字画。于1993年8月中旬到香港汇报,8月21日回丹时带回资金20万元,金箔30万张。1993年10月再去香港,带回现金20万元;1994年2月去广州带回40万元;1994年5月再去广州又带回30万元。截止1994年5月,圣一法师支持山丹大佛寺资金达260万元,金箔50万张。另外从全国各地佛教界化缘共150多万元,其中广州达慧法师化缘7万元。
  大佛寺修建的前期准备和工程承包及楼体立木
  前期准备
  1993年6月,大佛坐像主体工程竣工后,摆在县委、县政府和宗教部门、佛教协会面前的一个问题是,大佛楼如何修?修什么样式,资金如何筹集?(当时大佛寺只有资金30万元,实际需要300多万元)。对此问题,县上领导曾专门开了会议,研究大佛楼修建问题,形成一个修建思路:一是做论证考察,先搞设计;二是以佛教界为主,县上以辅助性的支持。
  在多方考虑、论证的基础上,县佛教协会意见,由武都古建队提出的设计先作小样。经一个多月,小样作成照片给县上领导看后,同意样式,由协会自行修建。
  工程的前期准备,从93年冬季开始。先搞备料,协会组织大佛寺僧众人员,佛教居士分二路进行:一路由老居士盛万荣负责带领15人去张掖买杨木,此时大佛寺自购东风牌汽车一辆,由一名佛徒开车从张掖拉运木料;另一路由协会副会长释昌弘等僧人去临夏甘南林场购木。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共购进杨木1200方,松木500方。木料在春节前,当时杨木每立方250元,松木每立方1200元,购木资金达70多万元。
  大佛楼立木和佛楼竣工
  工程承包单位经过五个月的制作,楼体框架已基本做好,于1994年7月28日(农历6月20日),请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山丹87230部队的吊车帮助提升大佛楼第一层的立木,在立木前请山丹焦化厂帮助,派推土机用七天时间,修好了上山的道路。二层以上的架接工作,从8月29日开始请张掖地区建筑公司协助,起动三十吨大吊车,于当日下午二时开动提升立木,机车车长王立民、司机闫自民操作技术高明,吊车工作速度快,功效高,配合吊车工作的除寺内全部僧众人员外,有木工50多人,民乐、山丹佛教居士40多人,其中有马有勤、闫兴忠、雷作福等人。在县上宗教科、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吊车工作7天,于9月9日下午,大佛楼主体立木工程顺利完成,其它工程接着逐步进行。
  10月7日(农历9月初3日),大佛主体工程木架立木后,经过近一个月的工作,南北山墙已起。当日举行了由佛教界一百多人参加的立木仪式,由觉慧和尚主持,中午11时举行立木法式,11时50分大佛楼中檀提升上顶。参会的教友为此祝贺,送了扁额,上了布施。
  1994年大佛楼主体工程修建的同时,协会自筹资金10万元,信徒投工出力,在大佛楼南侧,平整山坡。从农历四月动工,修建僧舍20间,念佛堂4间,六月竣工。
  1995年大佛寺重建工程的主要项目:木工以大佛楼顶层到底层的门窗,楼四周围栏,楼体七层四角和屋檐木刻;从四月动工,自己设计,修建大佛楼前的陪殿、中门、两角的鼓楼,钟楼共46间,八月中旬竣工。大佛楼层上瓦从六月开始,为棕黄色琉璃瓦,从福建省购进,造价16万元。油漆因资金不足,不搞彩绘,用紫红一色油刷全楼和倍楼。
  大佛楼基本落成后的工程任务,集中在大佛粗泥工程形成后大佛二期细泥,三期彩绘,四期贴金工程。在工程即将由建楼木工张成民重新承包完成塑造大佛的任务之前,大佛由于在一期工程进展过程中,工程负责人责任心不强,设计有误,头部重量超过支撑压力,造成了横梁断裂,再加工程进展太快,大佛身架出现断裂,造成了大佛头部返工,给工程资金造成了极大损失。7月上旬,在大佛头、手返工成型后,工匠正在征求各方观后意见之时,江西云居山真如寺达定老和尚,远道而来察看大佛寺修建情况,达定法师观后,对大佛寺的建设规模,设计样式,十分满意。对大佛的体形,面目提出了宝贵意见。塑匠师傅在达定法师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对大佛的形成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塑造,8月下旬,佛高35米,宽18米,佛楼7层,高39米,为中国之最,亚洲第一的室内坐佛基本完工。
  欢迎圣一大和尚来丹再求援助
  大佛寺塑建工程,由于县上高度重视,各方配合支持,佛教界的积极努力,进展比较快,但所需资金缺口仍然很大。工程进展到大殿落成,僧舍、佛堂、倍殿、中门完工,已用资金253万元,其中拖欠款达60万元。新建工程项目还需资金近百万元。
  为解决大佛寺修建资金缺口的落实,县宗教科、佛教协会予1995年9月中旬召开筹措资金会议,决定由大佛寺主持觉慧法师去西安为修寺搞募化,并与香港圣一法师联系,请求圣一给予资助。圣一法师通过了解得知山丹大佛的恢复工程即将竣工的情况后,不顾刚从大陆传戒回港的疲惫,于9月20日从香港飞往西安。9月22日,圣一和尚在觉慧和西安卧龙寺主持智觉大师的陪同下,前往山丹大佛寺。在来丹途中,过路在甘谷大象山寺、兰州友谊宾馆各住一夜,在从兰州来山丹时,县政府派专车由宗教科长吴文智同志和一名公安人员前往兰州接待圣一和尚。9月24日早7时,从兰州出发,路过武威在海藏寺吃午饭,下午6时圣一和尚一行7人到达山丹大佛寺。县政协主席朱怀玺、县宗教科长吴文智,同大佛寺僧职人员40多人以及山丹、民乐、张掖部分佛教居士、信教群众约500多人,在大佛寺举行迎接圣一大和尚的欢迎仪式和比较大型的佛事活动。晚上圣一和尚一行在大佛寺新建成的宾客接待室和县政协主席朱怀玺、县宗教科科长吴文智、县佛教协会会长、大佛寺主待觉慧法师进行了座谈,共进晚餐。
  圣一和尚亲自看到他资助恢复的山丹大佛寺,心情非常高兴。当县上领导在座谈中对圣一和尚的诚心资助,表示谢意时,圣一说:“大佛是山丹人民的大佛,甘肃的大佛,中国大陆的大佛,也是香港的大佛。现在有了大佛,人民一定会走向富裕的,大佛还没有全部完工,一定要同心协力把大佛建好。”当谈到计划明年大佛举行开光庆典,请法师亲自参加开光庆典时,他说:“看时间容许,一定再来”。
  9月25日早上,圣一和尚一行在向县政协、县政府办、宗教科负责同志告别后,乘一辆轿车前往民乐县圣天寺。
  为恢复大佛寺筹集资金前期的宣传工作
  为修复山丹大佛寺筹集资金,县宗教科协同县佛教协会研究,向佛教界动员多方征集,决定以回顾山丹大佛寺历史价值和重新恢复古刹的意义为内容,由吴文智同志和觉慧法师为主,查阅历史资料,动手起草筹资缘启,在县内和全国捐赠。其缘启第一稿为:
  缘启之一:
  修复丝绸路上一大佛,但愿十方善信多资助
  大佛寺乃古丝绸路上朝谒之名刹。在甘肃省山丹县境内,依山傍水,风景殊胜,雕梁画栋,雄伟壮丽。真可谓:“金容显焕,河沙圣凡众皈依,法相庄严,无量人天咸敬仰,它是全国室内最大的释迦牟尼大佛坐像,佛像高一十三丈,座于九层楼阁之内。
  该寺始建于北魏,明洪武兵戈,随成焦土。万历九年重建,清代也曾数次缮葺是寺,气势更为壮观,惜此胜景,在十年“文革”浩劫中惨遭破坏。故千百年文物既毁,云壁损失,片砾不存,由是千百亿金容已损,迄今朝拜失其凭藉,赡仰无从以附。现经当地政府批准恢复。故规模宏大,预计需款甚多,至少得五百多万人民币。然而,本寺缺乏建筑之资,非借十万善信大力资助,不可为工。
  唯禅全国各大名刹,诸位缁俗大德乐助,慨解义囊,庶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难即日兴工。在八月中秋已破土奠基,俾大佛坐像,金容示现,已隐优昙,法相重光。将见“佛日高悬,布慈云而垂荫,法雨滋,洒甘露以清座”。
  谨此敬颂。
  汇款地址:甘肃省山丹县大佛寺
  邮政编码:734100
  甘肃省山丹县佛教协会
  俱呈
  甘肃省山丹县大佛寺
  佛历二千伍佰三十六年岁次壬申古六月初十日
  公元一九九二年七月九日
  大佛寺主楼木结构设计
  大佛楼为明清古建格式,主体为七层四角形。底层为七转九的正门门厅,即正殿七间,南北各挂一间。楼底南北长30米,东西梁间18米,楼高36米。整个佛楼共用木料1200立方米(松木700立方米,杨木500立方米),其木工用料结构是:前门廊檐明柱10个,南北两边的明柱10个,槿檩18个,木刻花牙28个,二层三边木柱20个,一、二层内柱16个,一至七层四边长30米的内柱12个,殿内的通天柱6个,直径为80公分,柱高为30米,楼体槿横檩二层16个,三层27个,四层27个,五层27个,六层27个,七层20个,顶层斜梁8个,人字梁6个,吊柱12个,上顶长檀条15个,七层共用松木椽子共千根,三边廊檐横当135个。总共大件木料1440根。
  大佛楼门前陪殿46间,共需木料500立方米。楼南念佛堂为5间,僧舍20间,共需木料200立方米。
  大佛寺在香港圣一,江西达定二位和尚的支持下,从福建运高2米,钟口1.2米,重1.5吨的大钟一口,1.5米大的大鼓一个,分列挂于已建成的钟楼、鼓楼。
  大佛寺地藏殿重建记录
  重建大佛寺地藏殿,原系山丹县南街一民间的尤家堂屋,为民国时期古建筑。1985年用宗教房产兑现款10000元买回,按原样修建到大佛寺院内,做佛堂使用。1996年新建的大佛楼竣工后,于6月12日拆除。7月3日(农历5月18日)移建于地藏台,由山丹县清泉乡北湾村王××承包,按原样修建。
  大佛寺新建恢复大佛工程建设单位和工匠人员名单:
  1.大佛楼建筑单位:武都县古建工程队,承包人张明成。
  2.大佛一期工程承包人:山西代县刘怀斌。
  3.大佛头部返工和修塑定型工程由武都建队张明成承包,参加塑佛的工匠有:张明成、张海云、焦金海、焦金益、张军年、毛三娃、王福林、董岁才、李成林、张东成等人。
  4.大佛寺壁画,地藏殿壁画,十八罗汉像,为民乐县六坝乡民间青年画家张学锦之画作。
  重建山丹大佛寺僧职人员建业录
  (一)僧职人员
  释觉慧(盛斌文,民乐县永固乡人)
  释昌弘(雷明,民乐县永固乡人)
  释昌修(刘文和,民乐县南丰乡人)
  释昌发(石富强,民乐县永固乡人)
  释昌智(梁仁,民乐县洪水乡人)
  释昌悟(于龙,张掖市小满乡人)
  释昌明(刘世文,山丹县城关镇人)
  释昌征(钟惠,山丹县军马二场人)
  释昌海(米江山,民乐县洪水乡人)
  释昌改(马成,民乐县永固乡人)
  释昌照(石富照,民乐县永固乡人)
  释昌仁(刘三成,民乐县南丰乡人)
  释昌空(姚克贵,张掖市小满乡人)
  释觉仁(赵成举,山丹县清泉乡人)
  释昌宗(张文和,民乐县永固乡人)
  释昌通(曹文元,永昌县城关镇人)
  释昌缘(杨匡国,民乐县民联乡人)
  释昌贤(杨志杰,民乐县南丰乡人)
  释本禄(杨普,民乐县三堡乡人)
  释理慧(张让,民乐县洪水乡人)
  释昌道(程,武南铁路局人)
  释大成(晏来和,张掖市小满乡人)
  释大因(杨兴风,民乐县永固乡人)
  释大正(单义德,民乐县洪水乡人)
  释大亮(潘正福,民乐县永固乡人)
  释大论(张世明,民乐县永固乡人)
  释大妙(杨其,民乐县永固乡人)
  释大乘(李波,民乐县永固乡人)
  释大强(王学让,民乐县六坝乡人)
  释大道(民乐县丰乐乡人)
  (二)佛教居士
  马有勤:山丹县清泉乡十号村人
  严兴忠:山丹县东乐乡十里堡村人
  郑志勇:山丹县清泉乡十号村人
  盛万荣:民乐县永固乡人
  郑才富:张掖市小满乡人
  张存莲:山丹县清泉乡十号村人
  发扬助教 启迪智慧
  业绩千秋 善钦至佩
  大佛寺重建主要功德人员碑记
  甘肃省山丹县大佛寺重建,于一九九二年十月奠基。在建设过程中,在地方政府的重视下,得到省、地、县、乡有关部门、单位的关心、配合,幸得佛教高僧大德的巨款资助,县宗教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规划,在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下,励精图治,经过五年的勤奋努力,座落在古丝绸之路雄伟壮观的山丹大佛寺重建恢复工程,于1997年底告竣,共花费资金680万元,1998年8月12日举行大佛寺竣工及大佛开光庆典法会,对建寺有关主要功德人员碑记於后。
  香港宝莲禅寺圣一法师、江西云居山真如寺达定法师,广州市广孝寺主持本换法师,永昌县善济寺主持本痴法师,山丹大佛寺主持觉慧法师,民乐县圣天寺主持本清法师,山丹、民乐、张掖、永昌县立佛弟子、山丹县民事宗教科科长吴文智,张掖地区山丹县水泥总厂厂长周文弟,山丹县清泉水泥厂厂长吴兴有,山丹县位奇水泥厂厂长王忠,山丹县福利水泥厂厂长郇文禄,张掖地区毛郁生、夏培生、王绣学。
  山丹县佛教协会
  立
  山丹县大佛寺管委会
  一九九七年六月十五日
  重建山丹大佛寺建筑面积统计
  1.砖木结构,大佛楼7层37间
  一层:长30米×宽18米=540平方米
  二层:长28米×宽16米=448平方米
  三层:长26米×宽14米=364平方米
  四层:长24米×宽12米=288平方米
  五层:长22米×宽10米=220平方米
  六层:长20米×宽8米=160平方米
  七层:长18米×宽6米=108平方米
  合计:建筑面积:2128平方米
  2.砖木结构,念佛堂和佛舍
  南排7间,每间25平方米×7间=175平方米
  东排7间,每间25平方米×7间=175平方米
  北排7间,每间25平方米×7间=175平方米
  西排6间,每间32平方米×6间=192平方米
  合计:717平方米
  3.砖木结构,大佛前五百罗汉堂及倍殿
  南排12间,每间25平方米×12间=300平方米
  北排12间,每间25平方米×12间=300平方米
  东排12间,每间25平方米×12间=300平方米
  天王殿上下4间,每间25平方米×4间=100平方米
  钟鼓楼2间,每间12平方米×2间=24平方米
  地藏殿3间,每间21平方米×3间=63平方米
  合计:1087平方米
  4.砖木结构,观音殿
  北院观音殿7间,每间32平方米×7间=224平方米
  北院斋房7间,每间17平方米×7间=119平方米
  山门5间,每间21平方米×5间=105平方米
  山门北房4间,每间15平方米×4间=60平方米
  合计:508平方米
  大佛寺总建筑面积4440平方米。
  山丹大佛寺纵横谈
  唐华
  山丹大佛寺又名土佛寺,始建于北魏年间。初建时规模甚小,因香客不慎,失火烧毁。唐初又重建,后毁于战火,仅剩佛像数尊。后几经兴衰,已无从考证。据旧志有关碑记记载,明朝初期,该处就有寺宇和高大的土佛存在。但那时的寺庙规模及佛像的气势已无文献可考,难以窥其大略。
  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太监刘永诚监镇甘肃时,曾到佛寺观光、“欣然感慨”,后归朝述职,奏请明英宗朱祁祯赐名,英宗特赐额“土佛”,寺院由此得名“土佛寺”。正统五年(1440年),监镇甘肃的太监王贵观光土佛寺后,特请高僧智莹(号秀峰)住持,并着令山丹卫拨给该寺常住田五十亩以助香火。佛教大师、僧会司(明朝主管地方佛教事务的机关)都纲(僧会司主官)沙加舍来寺观光后深为智莹德行所感动,特“给经符牒”,使其更好的开展佛事活动。又感叹寺宇太显朴陋,请求山丹卫指挥杨斌,指挥佥事彭智等军政官员,倡导募化,予以重修。他的提议得到杨斌、彭智和地方百姓、佛教信徒的大力支持,大家纷纷捐资献力,邀集工匠,储备建材,筹划重建。
  明正统六年(1441年)春,开始重建,次年年底告竣,历时两载。依山塑高一十三丈坐佛一尊,供奉于五级楼阁之内。又建成殿宇、山门、法堂、廊庑、厨亭等附属建筑物多处,使寺院规模空前。景泰六年(1455年),山丹卫指挥使张熊助资装修寺院,彩绘神像,寺院面貌焕然一新。河南安康进士,山东滨州训导陈敏谪戍河西时,曾游览该寺,应智莹大师的请求,写了《重修土佛寺碑记》,记载明代重建土佛寺的有关史实。明代河南汝南进士吴同春在甘肃做官时,也曾到这里游览观光,并咏《山丹土佛》一诗。诗前小序说:“山丹西十里堡(即清泉堡)有土佛、坐倚山,高十三丈。耳可容人,指甲阔尺余,以五级阁卫之,亦伟矣!余过此题其额曰‘虚无法像’,字经二尺。因为言纪其事。”诗云:“大觉当年度众人,却于天半化金身。耳通潮汐闻空梵,目耀星辰照法轮。世界相乘魔外影,因缘流转劫中尘。本来无处能容物,丈六须知不足真。”吴同春的诗既描绘了土佛寺的高大气势,又点明了寺院的位置,佛像的高度,楼阁的层次,使人可以想象当年重建后的土佛寺状貌,是一首史诗俱佳的作品。
  万历九年(1581年),甘肃巡抚侯东莱巡视山丹时,捐巨资缮葺寺院。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1593-1600年),山丹籍人,右军都督同知王允中将军捐巨资重新修葺,使其规模更加宏大,气势更为壮观。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李自成部将辛恩忠攻占山丹时,战事激烈,土佛寺遭到严重毁坏。
  清朝雍正、乾隆时期,曾数次修缮,使其状貌如旧。当地人取其佛像高大之意,易名大佛寺。至同治年间(1862-1874年),青海反清回民起义军屡入县境,战事频繁,毁于兵火,寺宇荡然无存。光绪九年至十四年,安徽泾县进士查之屏出任山丹知县,任内政理民和,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地方百姓不忍寺基荒芜,倡导重建。查知县顺应民意,率先捐俸银两千贯,士民为之奋感,纷纷施资献力,筹划重建。公推地方士绅陈大章、周耀文筹办募化筹款事宜。重建工程始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春天,次年年底告竣,历时两年。依山之高塑佛之像,就佛之高建佛之阁,广袤三楹,直上七级,望之如海市蜃楼,辉映碧空,气势宏伟。中建大雄宝殿十六楹,塑普贤、文殊神像于大佛两侧。大佛殿楼阁两侧各建岭楼一座,山顶建一亭名晚望亭。岭楼两侧各辟山道一条,直通山顶,并重建地藏楼,天王殿。正前开山门,山门外“佛化墩”上,塑观音立像一尊(露天),高九丈,仪态慈祥端庄。又建“士民皈依之所,僧僚养静之室,商旅偃息之坛,锦鳞游泳之沼,精舍兰若,共百十间”(清·秦澍春《重修大佛寺碑记》)。寺西石嘴山上建有娘娘庙、黑虎庙、雷神庙、关帝庙,龙王庙等庙观,成为佛山、寺观、亭榭、楼阁皆有的游览胜地。光绪时的甘肃提学使秦澍春奉钦命视学河西时两经其地,观光该寺,并应知县查之屏之请,撰《重建大佛寺碑记》记载光绪年间重修大佛寺的有关史事。知县查之屏,游击周昆,教谕王济美,典史樊全等山丹军政官员于光绪十四年仲秋特铭碑纪念。查之屏以书法精湛出名,亲书“仰之弥高”匾额悬于大雄宝殿。
  这座千古名刹几经兴衰,在1971年又毁于“文革”浩劫,寺宇荡然无存。
  一、山丹大佛寺恢复重建工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佛教居士数人先后在残存的寺基进行佛事活动,在佛教信徒的支持下,建起三楹简易庙堂。
  1992年开始,时任主持释觉慧大师不忍寺基荒废,发愿重建大佛寺。之后几年内,他不辞辛劳,八方化缘,并亲历江西云居山,香港大嶼山宝莲禅寺,拜高僧达定法师、圣一大师为师,面壁修行,其潜心笃诚的精神深得二位高僧称赞。圣一大师先后赞助现金、金箔总计人民币一千七百万元,加上本县和邻近民乐、张掖、永昌等地佛教信徒的大力赞助,从1992年秋到1995年底历时三载,在原来寺基上建起了新的大佛寺。新建的大佛寺以原寺基为基础,其规模气势都超过昔日的大佛寺。主体建筑大佛楼为七关九式三十九米高七层木结构,塑成三十五米高室内释迦大佛坐像一尊,飞檐斗拱,金碧辉煌。附属建筑有地藏殿、天王殿、钟鼓楼、念佛堂、斋堂、僧舍等,累计百余间。
  2011年,山丹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推动全县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县委、县政府将大佛寺景区恢复重建工程作为旅游发展年开发建设的工作重点,筹资建设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的广场一个。其中,包括占地35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1座、建筑面积350平方米的旅游商品展示中心1座、建筑面积150平方米的星级厕所1座、七孔牌坊1座、千佛殿1座和佛文化经卷、水帘照壁、九龙沐太子景观及佛文化长廊、景观柱、吉祥如意雕塑、青石佛脚印、各种灯饰等设施。改造五百罗汉堂屋顶,绿化后山和寺内环境,设置景区导览标识牌、导览图和全景图等服务设施。同时,以祁店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为依托,整合资金,修建亲水栈道,打造水面景观,形成丰富的游览层次和游览体验,创造富有特色的佛教文化与游客游乐相互融合的旅游区,将大佛寺景区建成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上的过境游客市场、山丹及周边地区城乡居民市场、佛教朝拜的香客市场。同时,积极申报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至目前,投资2400多万元,完成征地、规划设计、景区绿化、罗汉堂屋顶改造、九龙沐太子景观建设和佛城广场的地质勘探、工程招投标、地下供排水管网、水泥硬化等。挖填土方35000多立方,绿化寺内及山体127亩、植树10万多株。游客中心、展览厅、星级厕所等主体建筑和文化长廊、佛脚印、七孔牌坊、经床、云柱等景观设施。
  二、山丹大佛寺佛事法会
  1.四月初四“大佛寺庙会”
  庙会也叫庙市,最早见于唐代。一般在农历的四月初四举行,也称庙会。早期的庙会是一种宗教仪式,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生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出行的队伍以辟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元明以后,行像之风衰落。在佛道二教举行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明清到近代,日珍定型,约定俗成。
  每年农历四月初四举行的山丹大佛寺庙会,内容既有佛事活动,也有文艺演出,更多的是商贸、旅游和休闲活动。这天,人们怀着各自的心愿和目的,蜂拥而至,路上车水马龙,骑乘填咽,寺内寺外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寺内举行宗教活动,众多信徒烧香还愿,虔诚拜佛,香火异常旺盛。寺外商品、饮食摊位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各类风味小吃应有尽有。时逢春夏之交,风和景明,游人如织,盛况非凡。
  2.四月初八“浴佛节”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佛教传统的“浴佛节”,各大寺院都要举行隆重的“浴佛法会”。浴佛节也就佛诞日,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的诞生日。
  “浴佛”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众生通过给佛用香汤(用沉香煮沸,放凉后再加上鲜花)沐浴时,观想自身五阴所成,内外垢秽不净,被贪嗔痴等无明烦恼所惑,造身口意三业而流转六道不能出离,如此生生死死苦不堪言,由此生大渐愧、发无上菩提心,出离生死脱离六道轮回,得到究竟解脱。因此,“浴佛”有意义并不是绘佛洗澡,佛是三界的导师、人天的教主,早已断除生死轮回,成就无上究竟圆满的佛果,那里还有不净垢秽可言?也不是为了看热闹好玩!而是一次庄严、隆重、严肃、难得的盛大宗教法会。俗话说:“心诚则灵,虔诚有佛”,我们通虔诚、诚心的祈祷和渐愧之心,在佛前诚心忏悔,愿佛陀的慈悲加持,消除我们无始以来的种种业障,使得身心清净、一心向善,发菩提心、广度众生,早成佛道!
  3.七月十五日的孟兰盆节
  七月十五日的孟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民间习俗称为鬼节。“孟兰盆”是梵文的意译,意思是“救倒悬”。佛经传说,释迦牟尼的弟子目犍连看到死去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如处倒悬,便求佛救度。释迦牟尼要他在七月十五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可使其母解脱。后来,在这一天寺院里都举行多种佛事活动,以超荐历代祖先。
  除上述两个节日外,在二月八日释迦牟尼出家日,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涅槃日,腊月初八释迦牟尼成道日,寺院中也要举行纪念活动。山丹民间也在这一天上坟、扫墓、祭祖。
  此外,与诸佛、菩萨有关的日子,寺院里,也常举行一些纪念活动,比较重要的如农历七月三十为地藏菩萨生日,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的诞生、成道、出家的纪念日等等。
  三、佛教常识
  【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从西域来的僧人渐多,遂在洛阳建白马寺,专供外来僧侣居住。这就是佛教僧人居住修行之处所,都可总称为寺的由来。
  院,本是寺内的一部分,寺内的别舍。后来佛教僧人也单独用院作为居住处所的名称,但院的规模一般比寺略小。
  庵是专指佛教出家的女众(比丘尼)居住的处所。
  佛教的寺、院、庭不能与宫、观、庙混为一谈。宫、观、庙不用在佛教上(只有藏传佛教用宫)。宫,原义是高大的屋字,过去皇帝的居处多称宫,后来道教供奉天地神明祖师等也称宫。庙,是朝庭、民间、道教皆用,用来供奉祖宗、神、仙等。观,是道教所专用。因此,寺庙并说,其意思应包含佛、道教修行之处所。如单独指佛教僧人居住处所,不能说寺庙。
  【和尚、僧、尼、法师】
  和尚,是从梵文而来,原义是“师”。本是一个尊称,具有一定资格,能为人师的才能称和尚,但后来习俗上被作为一般出家男众的专用称呼了。
  僧,是僧伽的简称,本义是指出家佛教徒三人以上的团体,后来习俗把出家的个人也称为僧。无论男女,都可以称为僧,不能把僧和尼对举,作为佛教出家人男女的区别。
  尼,是从沙弥尼、比丘尼的字尾而来,是对出家女众的简称。正确的称呼是出家的男子受10戒的(其一般年龄在20岁以下)称沙弥,受俱足戒的称比丘;出家的女子受10戒的(一般年龄也在20岁以下)称沙弥尼,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尼。
  法师,是佛教的一种称谓,指通晓佛法并善于讲解及致力修行传法的僧人,本不适用于一般出家人,但习俗也用作对僧人的尊称。
  【罗汉、菩萨、佛】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罗汉果。修持佛法的人达到了脱生死,即不再生死轮回就叫阿罗汉。我国汉族地区佛寺常塑有十八罗汉像,其实本应是十六罗汉。据佛经上说,佛陀曾嘱咐他的十六位弟子不入涅盘,住世济人。西元二世纪师子国(今与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记载了十六位罗汉的姓名,这本书由我国玄奘法师译出。后代画家画像时不知为什么却画成了十八罗汉,据推测可能是把庆友与玄奘也画了进去,但在标姓名时,虽把庆友标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却重复地把第一位罗汉的名字标在第十八位罗汉上。宋代即有人指出这一错误,然而十八罗汉却已经在我国广泛流传开了。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读朵)的简译音。菩提意思为觉悟,萨埵意译为有情意的生物或众生。大乘佛教认为,以阿罗汉果为修行的目标还不够,应修持佛果,即达到成佛的境地。但在成佛前,应先作菩萨,即一面修持佛果自度,一面教化众生,度众生到极乐彼岸。佛经中常提到的及在我国汉族地区影响较大的菩萨,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和弥勒菩萨。
  佛,是佛陀的简称,梵文的意译。意思为觉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有三个意思: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据称,阿罗汉辟支佛(佛教的另一出世果位)缺后二项,菩萨缺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是指释迦牟尼,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大乘佛教认为,三界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之沙。过去有七佛、燃灯佛,未来有弥勒佛,东方有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从佛身上说,还有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
  【念珠、木鱼、山门】
  念珠,又叫佛珠或数珠,佛教徒在念佛诵经持咒时用它来计数和收摄心意。念珠质地有多种,佛教认为菩提子所做念珠功德最大,粒数也有多种,大都有其含意。木鱼是佛教法器之一。相传佛教认为鱼昼夜都不合眼,因此用木制成鱼形,击之以警戒僧众昼夜思道。木鱼有两种:一为园状,刻有鱼鳞,诵经礼佛时叩之,以调音节,一为挺直鱼形,吊于库堂前,粥饭或集合僧众时用之。
  山门是寺庙的大门。因为寺庙的大门多是三门并立(中大旁小),故称“三门殿”。又因寺庙多在山间,所以又称“山门殿”。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俗称四大金刚。佛教传说东南西北各有一神守护,故此得名。我国汉族地区寺院,常常在山门两侧塑上他们的像。其中,身为白色,手指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身为红色,手缠绕地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身为青色,手持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身为绿色,一手持伞、一手持银鼠的是北方多闻天王。
  韦驮,也是佛教传说中的护法神。常被塑在天王殿弥勒佛之后,面对释迦牟尼像,其形象为身穿古代武士服,手持金刚杵。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唐代高僧道宣梦见一神,自称:“弟子是韦将军,诸天之子,主领鬼神。如来欲入涅槃,教弟子守护赡部(南瞻部洲)遗法。”
  【四大菩萨】
  在佛教众多菩萨当中,名声最大的有四位:观世音、文殊、普贤、地藏王。
  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唐代避李世民名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他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佛教认为他大慈大悲,遇难众生只要念诵他的名号,“菩萨即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叫观世音。据说观音可以应机以种种化身救苦救难,所以有各种不同名称和形象的观音,如白衣观音、送子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观世音菩萨在印度原为男像,自传入中国后,逐渐被汉化,大约从南北朝起,他的塑像也由男转女,成为大受我国俗众欢迎的女菩萨,以至千百年来,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称,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浙江省普陀山。
  文殊,全称文殊师利,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妙德”、“妙吉祥”等。在佛教寺院中,他常塑在释迦牟尼佛的左边,为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专司“智慧”,常与司“理”的右胁侍普贤并称,又文殊菩萨的塑像常是顶结五窑,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最大的特点是骑著一头青狮,表示智慧威猛,相传他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山西五台山。
  普贤,是梵文的意译,亦译为“遍吉”。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右侍,专司“理”德。其职责是把佛门所倡导的“善”普及到一切地方。他的塑像最大的特点是骑著一头白象。相传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四川峨眉山,现峨眉山万年寺有宋代铜铸普贤骑白象的造像。
  地藏,是梵文的意译。佛经说这位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所以得名。释迦牟尼嘱咐他,在释迦寂灭,弥勒佛未生之前,救助六道众生。他即发下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宋高僧传》载,他转世为新罗(今朝鲜半岛)王子,自幼出家,唐玄宗时来华入九华山,建寺收徒,年99岁圆寂,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现九华山神光岭有肉身殿,相传即为地藏菩萨的成道处。
  【东方三圣、西方三圣】
  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这个位于东方的净琉璃世界,是佛教理想中的‘净土’乐园。药师佛曾立下十二大愿,要使净琉璃世界的一切居民、无病无灾,丰衣足食,解脱苦厄。药师佛除与释迦佛、弥陀佛在大雄宝殿共同享用人间香火外,还有自己的‘药师殿’、‘药王殿’。(与中国道教的药王庙是两码事),殿内正中为药师佛,两旁是他的左右胁侍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合称‘药师三尊’,又叫‘东方三圣’。药师佛的典型形象是左手持体,内盛甘露,右手持药丸。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佛经上讲,这里无任何悲痛和苦恼,居民们可以尽情享受诸种快乐,所以叫‘极乐’。阿弥陀佛又被称作接引佛,他的左右胁侍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阿弥陀三尊’,又叫‘西方三圣’。
  【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又叫“龙神八部”、“八部众”,是佛教八大护法神,数量很多。具体如下:
  一、天众。“天”就是神。著名的护法二十诸天的大梵天、帝释天、四大天王、韦驮、阎王等皆是。二十诸天常被供奉在大雄宝殿两侧,如杭洲的灵隐寺、北京大慧寺、大同华严寺、普陀山慧济寺等。
  二、龙众。佛经上说,有无数龙王,专管兴云降雨。这与中国的龙王传说十分相似。
  三、“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本义是能吃鬼的神,又有敏捷、勇健、轻灵、秘密等意思。在佛经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八大将的任务是“维护众生界”。
  四、乾达婆。是香神,又是乐神,多达6000多位。他们在佛面前弹琴唱赞歌时,“三千世界皆为震动”。这是佛国的中央民族乐团。
  五、迦楼罗。就是金翅鸟神,大得不得了,两只翅膀张开,就有336万里!他以蛇为食,可除掉世间各种毒蛇,益于众生。中国的神魔小说中,把他说成是在佛爷头上护法的大鹏金翅鸟。
  六、紧那罗。歌神。与乾闼婆各有分工,乾达婆专管演唱俗乐,是流行歌曲音乐家,紧那罗则专门演奏法乐,是专业音乐家。
  七、阿修罗,本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其容貌丑陋,佛教收为护法。
  八、摩侯罗迦。是大蟒神,古印度是个多蛇并崇拜蛇的国家。大蟒神也被吸收为护法神。
  以上八部分,以天众和龙众最为重要,故统称“天龙八部”。
  【六道轮回】
  佛教称:善业是清净法,不善业是染污法。以善恶诸业为因,能招致善恶不同的果报,是为业果。作为业果的表现形式,世俗世界的一切万法,都是依于善恶二业而显现出来的,依业而生,依业流转。所以,众生行善则得善报,行恶则得恶报。而得到了善恶果报的众生,又会在新的生命活动中造作新的身、语、意业,招致新的果报,故使凡未解脱的一切众生,都会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中循环往复,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轮回。
  1.地狱道
  在六道之中,以地狱道之痛苦为最甚。地狱道只是一个统称,其实它可被细分为八大热地狱、八大寒地狱、近边地狱及孤独地狱四大部分。除孤独地狱外,其他地狱均为众生之集体共同业力所创造的。造作最重恶业者,会投生于地狱道中,经历几十万亿年才有可能离开此道之苦。
  地狱道的众生,并不由母胎所出,亦非因卵而出,而是化生出的。在八大热地狱中投生的众生,受着各式各样的大苦。在有些热狱中,众生会互相砍杀,但却不死去,只能经年累月地忍受不断被杀害之痛苦,完全无法出离。在其他狱中,众生会被烧至七孔冒烟,或被肢解,又或被放入熔铜中煮至皮开肉烂。这些都是过往之恶业力成熟时,所幻化出来的惨况,苦不堪言。在八大寒地狱中,有情众生受着不同程度之寒苦所逼,甚至会被冻封僵立几百亿年之久,却因业力未尽而不会死去。
  2.饿鬼道
  饿鬼的痛苦比地狱略少,但比畜牲道大。如果以智力来比较,饿鬼的智力比畜牲为高。饿鬼道的众生是胎生的,而且每胎便会生下几百个鬼子。生于饿鬼道中的因缘,除了共通的不善业外,亦特别与不肯施舍助人、偷盗或见难不救之业因有关。这一道中的众生寿量不定,有的饿鬼寿命可长达数万人间年,长期受着因不善业力而感召之痛苦果报。
  地狱道的众生,以我们凡夫的眼睛是见不到的。饿鬼道的众生,则可以用肉眼得见。饿鬼散居于不同的地方,有些也散居于人间的世界。在人间的城市中,不太可能有饿鬼道的众生流连。但在旷野中,有时晚上会见到火球或火光,这就是在黑暗中流连的饿鬼口中喷出的火焰。饿鬼大多承受着在黑暗中流连的饥渴不堪的痛苦,同时也被其道中势力大者欺压。它们可被区分为外障鬼、内障鬼及饮食障鬼三大类。
  外障鬼经年遭遇种种外在的障碍,令其不得进食。它们的肚子很大,永远不会吃饱。它们的脚却十分幼细,犹如快断的干柴枝般,几乎承受不住身体的重量。在远远见到有食物时,它们只好跌跌碰碰地勉力向前走近,但当接近食物时,由于其业力之缘故,食物便会变为各种不能吃的东西,饮料也会化为痰、脓血或尿等不能饮用的液体。此外,外障鬼一胎便会生下多个鬼子,而且鬼子母的母性极重,爱子如命,偏偏却找不到足够食物来照顾子女,徒增痛苦。
  内障鬼的口喷烈火,喉如针孔般小,所以即使成功觅得食品,也无法下咽。即使它们能咽下食品,这些食物入肚后,不但不令它们感饱,反而会令肚如火烧,痛苦非常。
  饮食障鬼凡见食物,食物即变火焰、武器或种种不能供食用的东西。在饿鬼望向一条河时,全条河便会干涸,令其不得解渴。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可思议的情况发生呢?这是因为饿鬼道众生之业力罪重而福报极低的缘故。同样的一杯水,由于不同的业力及福报,天界众生、人间众生及饿鬼便会见它为不同的东西。天界众生见水为美味甘露,福报略低一筹的人类见杯中的是平平无奇的一杯水,但饿鬼却见它为脓尿!客观上来说,这杯水仍然是一杯水,但因应不同众生之业力及福报,它各别对不同众生显现为不同的东西。
  3.畜牲道
  相对而言,投生畜牲道的众生是三恶道中受苦最少的。
  畜牲道的众生,居住在陆地上的少,居于海里的为多。从最小的昆虫到鲸鱼及大象等,都属于畜牲道的众生。此外,还有例如龙族及大鹏金翅鸟等我们并不常见到的动物,也都属于畜牲类别。有些畜牲寿命只有一天,也有些可以寿命长达多劫。
  只要我们观察陆地上的畜牲,便可略为明了此道的痛苦。在野外漂泊的动物,长期捱受寒、热、饥、渴、被猎杀及相互啖食之苦。被人类畜养的动物,则被劳役、鞭打,更被宰杀而取皮、肉及骨等,一样苦不堪言。
  地狱道及饿鬼道的生命,因为大苦而无暇修持佛法。畜牲道的众生,则愚昧无智,故此不太可能明白佛法,所以亦无从修善。这其中只有极少数的畜类是例外。故此,一旦跌入畜牲道,便要痛苦地捱至业力消尽而另一过往小善因成熟,方有望再度为人。大家想一想,我们这一生中杀生多少次了,这就会导致无数次于三恶道中轮回,万劫不复。
  4.人道
  众生因不善业而投生于三恶道,而因善业而感召生于三善道之果报。在三善道中,生于天界之福报最大,修罗道次之,人间则再次之,但人间却是最适宜修持佛法的地方。
  投生人道的痛苦,主要可被归纳为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及死苦。对老、病及死苦,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了解。对于生苦,我们或许不太明白,亦无法记起自己在母胎内乃至出生过程所经历的痛苦了。在母胎内的近九个月间,婴儿所受的痛苦很大。虽然我们现在记不起了,但这不代表我们当时没有感觉。在出胎时,婴儿所受的苦更大。在出生后,我们连少许保护自己的能力也没有。若不是父母的守护照顾,我们可能只会存活几分钟,便会被野兽吃了或者冷死、饿死了。
  5.修罗道
  修罗亦称为「非天」。他们的福报很大,与天界众生相去不远。生于此道中的众生,于过往生中的善业力极大,却因其瞋恨的习气,而并未能生于天界中,只能以这种似天而非天的生命形式投生。
  修罗道的众生瞋心及妒忌心极重,常常与天界之众生作战,但往往大败而返,被打至遍体鳞伤。这一道的众生虽然福报、寿元及智力俱大,但却因其瞋恨心而并不快乐幸福。
  6.天道
  天界分为欲界天、色界天及无色界天。在欲界天中,享福及寿元是很大的,没有像人间的生苦、老苦及病苦。
  欲界天的众生,入胎时是男女一对一对地投生于天界的花蕊中的。在花开时,他们便以天男及天女的形式化生。在天界中,并不需日、月来报时,而以花开花合为一天。天界为六道中福报最大的一道,但却并非修持佛法的一个有利地点。正由于此原因,我们求生于净土中,而不求生于天界享乐。天界虽无生苦、老苦及病苦,但天界众生在死前,一样有极可畏的痛苦。他们的寿元虽极长,但始终亦难免一死。又由在天界投生时,他们的善业福报皆用尽了,下一生多投生于三恶道中。在死前的一段时间,天界众生会出现天人五衰的情况,例如其身上的花会枯谢、身上不再放出光明、本来自然散发香气之身现在发出阵阵体臭及身上开始流汗。于此时,其天界友人都会远远避开他,任由他一个孤独地等死。由于天界众生自然有神通力,他们能预见下生将堕恶道。我们试想想,我们不知下一生会投生何处,尚会怕死贪生。天界众生天生爱干净,而且一生享乐,在预见将生为污秽的畜牲、地狱或饿鬼道众生时,他们的恐惧及无依感是多么的大呢!
  这表是依上中下三品善恶的轻重,而排列的秩序;若依乐报的递减,和苦报的渐增,则应阿修罗道以下为畜生、饿鬼、地狱。
  四、山丹大佛寺的故事
  1.山丹坐佛由来(一)
  相传,很早的时候,有兄弟三人向西取经拜佛。走到凉州时,老大说:“你们二位兄弟先走,我站下等着办个事。”兄弟俩走到山丹,老二说:“兄弟先走,我在这里等大哥。”老二左等右等不见大哥来,就坐下等。老三走到甘州,等来等去不见大哥二哥来,索性就睡下等。从此,老大一直站在凉州,老二一直坐在山丹,老三一直睡在甘州。后来,人们在武威、山丹、张掖各修一大佛寺。武威大佛寺塑站佛,山丹大佛寺塑坐佛,张掖大佛寺塑睡佛。
  2.山丹坐佛由来(二)
  很久很久以前,西域三位师兄弟前去中原弘扬佛法,普渡众生。老大最勤快,走的也最快。走到武威时回头一看,不见了老二、老三,就站在那里等。老二比老大走得慢,走到山丹时向前不见老大,回头看不见老三,就坐下来等。老三最懒,也最贪玩。走到张掖时,向前看不见老大,老二,索性躺下来睡觉等。就这样,老大站在武威等,老二坐在山丹等,老三睡在张掖等。这一等就是几千年。
  3.山丹坐佛由来(三)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中原高僧云游四方讲经说法。来到武威时,见前来听他讲经说法的人很多,便滔滔不绝的站在那讲经说法;来到山丹时,高僧有些累了,便坐下来讲经说法;来到张掖,高僧实在是太累了,便躺下来讲经说法。后来,人们根据这位高僧讲经时的三种姿态,在武威修站佛一尊,山丹修座佛一尊,张掖修卧佛一尊,以示纪念。
  4.山丹坐佛由来(四)
  很久很久以前,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出现了一个蛇妖。这条蛇妖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肆意横行,为祸一方。后来,一位得道高僧云游至此,见有蛇妖兴风作怪。便与之展开了一场恶战,历经七七四十九天,终将蛇妖杀死。但这蛇妖肉身虽死,精气不亡。为防止蛇妖再次复活作孽,高僧将其肉身化为大山,镇住蛇妖。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高僧的功德,便新建一座寺庙,以示纪念。
  5.破肚子娘娘的传说
  在很古老的时候,小姑和怀孕嫂嫂两人去河里抬水,在行进的路上,小姑看见龙首山和瞭高山相对而动,小姑说,嫂嫂你看,那两座山在动。嫂嫂说,山怎么能动,我们快点走。又走了一段路,小姑又说,嫂嫂你看,那两座山真的在动,你怎么说不动?嫂嫂说,我怎么看不见在动,我们赶快回家,妈妈还等着水做饭,你哥吃完饭了要去田里干活。小姑要坚持放下水桶,让嫂嫂看,姑嫂两人放下水桶,嫂嫂抬头望两山时,肚子突然破裂,胎儿坠落在地,嫂嫂倒地身亡。两山停止了相对而动。据传当龙首山和瞭高山相连在一起,截住山丹河的流水,这样山丹将变成海,焉支山是海中的一岛。山丹将会出皇帝,这位嫂嫂怀的正是未来的帝王。为了纪念这件事,就在瞭高山的石嘴山脚下凿洞建破肚子娘娘庙。塑像的形状是破肚子娘娘微斜卧,旁边是胎包及一男孩,小姑子站在破肚子娘娘旁边。
  山丹旅游综述(2009—2012)
  山丹县旅游局 山丹县旅游宣传推介组
  一、概述
  2009年—2012年,山丹县把旅游产业开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上议事日程,以建设河西旅游大县和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站点、祁连山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目标,全面实施项目推进、品牌创建、市场拓展、质量提升和机制创新五大工程,精心培育焉支山和大佛寺两大精品旅游景区,着力打造“焉支风、马场梦、长城魂、艾黎情、佛山缘”五张旅游品牌,构建“五区三线”旅游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的旅游知名度。截止2011年12月,全县共完成投资1.71亿元,接待县内外游客78.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县GDP6.3%,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县GDP的比重同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新增旅游就业人数724人。
  二、山丹旅游大事记
  【2009年】
  2009年3月,县委、县政府下发《山丹县焉支山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
  2009年4月,山丹县域旅游产业示范县试点建设工作干部培训班在金海源会展中心举行,省发改委社会事业管理处李峰处长和西北师大旅游学院王三北教授应邀讲座。
  2009年9月,省旅游A级景区评审和星级厕所检查验收组对山丹焉支山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进行初评。
  2009年10月,“魅力山丹”旅游歌曲举行首发仪式。
  【2010年】
  2010年3月,山丹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县旅游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晓云任组长。
  2010年3月,“山丹县旅游文化年动员大会暨旅游工作会议”在山丹县档案局三楼会议室召开。
  2010年4月,焉支山森林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7月,举办了第一届焉支山旅游文化节,并进行了焉支山AAAA级景区挂牌仪式。
  2010年11月,张掖市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审定沁园春大酒店为三星级酒店。
  2010年12月,成立山丹县旅游景区开发筹建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马成任组长。并从乡镇、部门抽调100多名干部职工,组成项目推进、宣传策划、文化包装等8个工作组,对山丹旅游景区进行全面开发建设。
  2010年12月,省旅游景区评定检查组一行对山丹南湖生态植物示范园和佛山景区进行A级景区的评定检查。
  【2011年】
  2011年1月24日,全省旅游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在兰州召开。
  2011年3月14日,张掖市委、市政府“2011旅游发展年”启动仪式暨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召开。
  2011年3月26日,“山丹县旅游发展年动员大会暨旅游工作会议”在山丹县档案局三楼会议室召开。
  2011年3月22日,沁园春大酒店举行三星级宾馆挂牌仪式,这也是山丹首家三星级宾馆。
  2011年4月28日,“走进世博圣地、畅游五彩山丹”旅游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山丹龙首广场举行。即日,旅游宣传推介组开赴河西五地市及省城兰州进行为期15天的宣传推介活动。
  2011年5月6日,甘肃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召开的第一次审定会议上,山丹县南湖生态园获得国家3A级旅游景区荣誉称号。
  2011年5月26日,“走进世博圣地、畅游五彩山丹”为主题的景区踩线、采风活动在山丹宾馆宴会厅举行,会上成立了河西走廊周边县(区)电视台旅游宣传联盟。
  2011年6月18日,山丹县城——焉支山旅游景区入口专线开通。
  2011年7月6日,山丹县旅游局在焉支山钟山寺举办了“六月六钟山寺”庙会。
  2011年7月26日,第二届“焉支山——皇家马场旅游文化艺术节”活动在焉支山扁子滩开幕。
  【2012年】
  2012年4月20日,“山丹县旅游文化年动员大会暨旅游工作会议”在山丹县档案局三楼会议室召开。
  2012年5月26日,“山丹民歌大赛暨民歌演唱会”在金海源广场开幕。
  2012年7月23日,“甘肃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第二次审定会议”在兰州召开。我县大佛寺景区通过AAAA景区初评,报国家旅游局终评。
  2012年8月3日,第二届“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在张掖开幕。2012年8月4日,“山丹马场马文化艺术节”在山丹马场紫阳赛马场举行。
  2012年8月11日,第三届“焉支山——皇家马场旅游文化艺术节”活动在焉支山扁子滩开幕。
  2012年8月11日,“五彩山丹摄影展”在“第三届焉支山——皇家马场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展出,来自省内外的近10000多名游客观看了摄影作品展。
  2012年9月16日,省公航旅集团与山丹县隆重举行祁连山旅游公司与其子公司甘肃焉支山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甘肃裕固风情旅游有限公司、山丹皇家赛马场旅游有限公司挂牌暨山丹县文化旅游合作开发签约和项目启动仪式在山丹大佛寺举行。
  2012年11月10日,佛山广场落成典礼暨观音铜像开光仪式在佛山广场举行。
  2012年12月,山丹旅游文化系列丛书《焉支风》、《马场梦》、《长城魂》、《艾黎情》、《佛山缘》及《五彩山丹摄影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三、组织机构建设
  2010年12月,成立山丹县旅游景区开发筹建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马成任组长。下设8个工作组,分别记录如下:
  一、综合组
  组长:祁建军 县旅游局局长
  成员:李育春 陈户乡干部
  郇栋 霍城镇干部
  陈永江 位奇镇干部
  周燕红(女) 李桥乡干部
  刘晓红(女) 县水务局职工
  主要工作:
  1.修编完善《佛山公园建设性详细规划》、《焉支山森林公园建设性详细规划》和《甘肃山丹艾黎新西兰国际旅游村概念性规划》3个旅游规划。
  2.制定项目建设、旅行社发展、宾馆饭店发展和人才培训等旅游产业各要素发展方案。
  3.策划、筛选论证、储备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焉支山、佛山和新西兰村3个旅游开发建设贷款贴息项目。
  4.负责焉支山景区游客中心、万佛塔、隋炀帝行宫的设计和招投标工作。
  5.购置焉支山景区旅游中巴车6辆。
  二、焉支山景区道路工程推进组
  组长:李渊 县纪委执法监察室主任
  成员:赵新明 县建设局干部
  杨永祥 县水务局职工
  耿幸福 县畜牧兽医局干部
  梁明晖 东乐乡干部
  聂玉顺 老军乡干部
  陈志宏 大黄山林场干部
  陈平 大黄山林场干部
  主要工作:
  1.焉支峡游步道建设。包括石板路、山门—人工湖路、后寺下山石梯改造。
  2.景区2个停车场路灯架设、护栏添置等收尾工作。
  3.焉支山景区垃圾桶和休息椅凳购置增添工作。
  三、旅游策划宣传推介组
  组长:梁积辉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成员:郭勇 县文联副主席
  王海燕 县图书馆副馆长
  杨桂平(女) 南湖生态植物示范园职工
  张益年 县文化委干部
  李振兰(女) 陈户乡干部
  唐华 李桥乡干部
  主要工作:
  1.制定宣传促销方案,办好“焉支山旅游文化节”、“大佛寺四月四庙会”,积极举办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商务会展等活动。
  2.制作“一本导游词、一张折页地图、一本旅游指南、一部宣传推介片、一本旅游画册、一个旅游网站”,编辑出版一套旅游文化系列丛书。
  3.编导一台反映山丹历史文化和建设成就的演艺节目。
  4.在省级报刊、电视台集中刊播一批宣传山丹旅游的宣传稿件和宣传节目。
  5.创新开发10-20个特色文化产品和旅游商品。
  6.制定工作方案,组团赴省内外重点客源城市开展宣传促销和召开旅游推介会。
  7.县内外广告牌设置。
  四、焉支山景区游乐设施建设及绿化组
  组长:徐柏林 县林业局副局长、大黄山林场场长
  成员:朱永泰 位奇镇干部
  郑多乾 大马营乡干部
  吉万选 县林业局干部
  刘海 大黄山林场干部
  何琴 大黄山林场干部
  杨鹏 大黄山林场干部
  主要工作:
  1.焉支峡滑道建设。
  2.扁子滩民族风情苑打造和滑草等设施建设。
  3.焉支山景区大门改造,民族风情苑和神仙坪景点大门建设,景区门票检票设施建设。
  4.焉支山景区敲鼓、射箭、秋千等游乐项目增设。
  5.焉支山景区绿化、美化创意规划并实施。
  五、焉支山石刻及景观文化包装组
  组长:韩建成 县旅游局副局长、博物馆馆长
  成员:高希鹏 霍城镇干部
  罗飞 大马营乡干部
  袁彬 大黄山林场干部
  张院 大黄山林场干部
  秦国华 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主要工作:
  1.焉支山景区文化石刻的设计及施工。
  2.许愿牌、许愿锁等项目的设置。
  3.景观设施的文化打造和包装工作。
  4.栈道音箱声控系统的设计建设工作。
  5.焉支山前寺、后寺及杨四郎泉彩旗氛围营造工作。
  六、焉支山景区景观设施建设组
  组长:徐鹤林 县小区办副主任
  副组长:张成俊 大黄山林场干部
  成员:牛小玉 老军乡干部
  吴兴鼎 大黄山林场干部
  吴琳 大黄山林场干部
  赵桂霞 大黄山林场干部
  宋秀琴 大黄山林场干部
  主要工作:
  1.焉支峡神仙坪、马莲滩和焉支湖木屋、廊道和售货亭等配套设施建设。
  2.焉支山后寺和焉支峡马莲滩处2座旅游星级厕所建设。
  七、大佛寺景区工程推进组
  组长:郭海林 县工合办副主任
  成员:吉万选 林业局干部
  张萍(女)清泉镇干部
  熊博韬 清泉镇干部
  主要工作:
  1.佛山广场建设。
  2.游客中心及星级厕所建设。
  3.九龙沐太子景观建设。
  4.500罗汉堂室内屋顶改造工程建设。
  5.佛山景区内导览标识牌设置。
  八、焉支山景区管委会筹建组
  负责人:祁建军 县旅游局局长
  杨青 县林业局局长
  徐柏林 县林业局副局长、大黄山林场场长
  主要工作:
  制定工作方案,筹备成立焉支山景区管委会,组建焉支山旅游开发公司。
  2012年因马成同志工作调动,由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仲杰接替此项工作,担任山丹县旅游景区开发筹建领导小组组长。将原来的工作小组因情况进行整合为四个小组。分别是:
  一、大佛寺景区项目建设推进组
  组长:郭海林 县工合办副主任
  成员:程碱 李桥乡政府干部
  吉万选 县林业局干部
  熊博韬 清泉镇镇政府干部
  李育春 陈户乡政府干部
  郇栋 霍城镇镇政府干部
  钟雅琼 霍城镇镇政府干部
  罗飞 马营乡政府干部
  七、大佛寺景区工程推进组
  组长:郭海林 县工合办副主任
  成员:吉万选 林业局干部
  张萍(女)清泉镇干部
  熊博韬 清泉镇干部
  主要工作:
  1.佛山广场建设。
  2.游客中心及星级厕所建设。
  3.九龙沐太子景观建设。
  4.500罗汉堂室内屋顶改造工程建设。
  5.佛山景区内导览标识牌设置。
  八、焉支山景区管委会筹建组
  负责人:祁建军 县旅游局局长
  杨青 县林业局局长
  徐柏林 县林业局副局长、大黄山林场场长
  主要工作:
  制定工作方案,筹备成立焉支山景区管委会,组建焉支山旅游开发公司。
  2012年因马成同志工作调动,由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仲杰接替此项工作,担任山丹县旅游景区开发筹建领导小组组长。将原来的工作小组因情况进行整合为四个小组。分别是:
  一、大佛寺景区项目建设推进组
  组长:郭海林 县工合办副主任
  成员:程碱 李桥乡政府干部
  吉万选 县林业局干部
  熊博韬 清泉镇镇政府干部
  李育春 陈户乡政府干部
  郇栋 霍城镇镇政府干部
  钟雅琼 霍城镇镇政府干部
  罗飞 马营乡政府干部
  工作任务:
  1.完成一期工程游客中心、展示馆、千佛殿、文化长廊等建设项目的装饰装修和设施设备安装等工作。
  2.加快亲水平台工程建设。
  3.规划设计景区二期和三期建设工程方案,开工建设武术表演厅,组建武校。
  二、焉支山景区项目建设推进组
  组长:徐柏林 县林业局副局长、大黄山林场场长
  副组长:韩建成 县旅游局副局长、长城博物馆馆长
  陈涛 县大黄山林场派出所所长
  成员:陈志宏 县大黄山林场干部
  陈平 县大黄山林场干部
  刘金奇 县旅游局干部
  钱建国 县旅游局干部
  张超 县旅游局干部
  工作任务:
  1.续建焉支山景区游客中心、隋炀帝行宫、万佛塔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新建焉支山环形观景平台、水井、蓄水池、泵房、供水管网等。
  3.继续加大焉支山景区开发建设,规划设计焉支小镇。
  三、旅游策划宣传推介组
  组长:郭勇 县文联副主席
  成员:杨桂平 县南湖生态园职工
  李振兰 陈户乡政府干部
  张益年 县文化委干部
  唐华 李桥乡政府干部
  工作任务:
  1.制定2012年旅游宣传促销方案,筹划举办第三届“焉支山旅游文化节”、“焉支山六月六钟山寺庙会”、“大佛寺四月四民俗旅游文化节”等节会活动并制定宣传方案。
  2.筹划举办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商务会展等旅游宣传推介活动。
  3.编辑出版“五彩山丹”旅游文化宣传系列丛书《焉支风》、《马场梦》、《长城魂》、《艾黎情》、《佛山缘》。
  4.举办“五彩山丹摄影展”,并设计印制摄影集一本。
  5省级报刊、电视台集中刊播一批宣传山丹旅游的宣传稿件和宣传节目。
  6.创新开发10-20个特色文化产品和旅游商品。
  四、民间资金筹措工作组
  组长:刘录贤 县能人协会会长
  成员:陈春 县劳务办副主任
  工作任务:
  负责焉支山万佛塔、大佛寺千佛殿建设资金的募捐。
  四、工程建设
  一、焉支山旅游景区建设项目:
  1.基础项目建设
  (1)、游客中心的建设
  新建的焉支山游客中心位于景区山门前停车场南面,项目总投资1280万元,由陕西辰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湖北楚风古建筑有限公司承建。已于2011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于2012年8月竣工。该项目主体建筑面积4137平方米,占地面积2162平方米。其中宾馆2087平方米,公厕128平方米,餐厅361平方米,会议室171平方米,塔楼409平方米,商铺266平方米,交通等辅助面积319平方米,客服中心396平方米。
  (2)、公园景区大门
  景区大门是焉支山标志性建筑之一。项目工程总造价26万元,由张掖天工设计院设计,山丹翔宇劳务公司承建。于2011年9月落成并投入使用。焉支山景区大门坐东朝西,松木结构,五楼三门式牌坊楼建筑,汉式风格。牌楼高13.6米,其中中央立柱均高12.8米,两侧立柱高7.7米,中心跨度7米,两侧跨度2.1米。整个牌楼飞,古朴典雅,气势轩昂。门楼悬匾“国博故里”,由时任甘肃省委书记陆浩题写。
  (3)、杨四郎泉亭榭
  四郎泉亭榭,依杨四郎“戳地引泉”的传说而建。工程总投资约50万元,占地约200平方米。由湖北楚风古建筑有限公司承建,始建于2010年6月,竣工于2011年8月。亭榭建于四郎泉上,其中安放一镂空玛瑙石,内设声控装置。清澈泉水,应声而出,酷似音乐喷泉。亭高11.5米,重檐三层,四角攒顶,青瓦朱檐,翼角飞展,造型精工。亭前有一石,上刻“四郎神泉”四字。由甘肃省书协副主席王训端题写。
  (4)、景区游步道和木栈道
  自2009年以来,在原有栈道基础上进行了重建并延伸。现将已开辟景区串联起来,游览区域总面积达11000亩。该项目工程总造价约160万元,由张掖市天工设计院设计。始建于2010年5月,历时十五个月,于2011年8月竣工。
  新修的焉支山旅游景区栈道总长约7000米,可分为游步道和木栈道两大部分:
  其中新建的木栈道长约4000米,宽1.5米。木栈道地基分为三层:最下层为150厘米厚的灰土或碎砾石奠基,中层为100厘米厚的混凝土浇筑,上层铺设防腐木板。木栈道结构稳健、造型美观。
  游步道长约3000米,宽约1.5米;游步道也分为三层。最下一层为素土夯实,中间一层为150厘米厚的灰土铺筑,最上一层为平铺石条,栈道平整优雅。
  (5)、神仙斋
  神仙斋位于焉支峡中段一苍松环围的草坪内。根据神话传说《周穆王西游见西王母》的历史传说而建。坪内建有观景平台1座,木屋2座。工程总投资68万元,建筑面积240平方米。由张掖市天工设计院设计,山丹翔宇劳务公司承建,始建于2011年5月,于2011年9月竣工。
  神仙斋观景平台位于草坪中心,高5.2米,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环形走廊,上层为六边形观景平台。均为松木建造,结构独特,造型典雅。供游人登高望远,欣赏美景。
  神仙斋内有木屋2座,建于坪东、西两角,占地196平方米。木屋全部采用松木建造,淳朴自然。屋内设施齐全,可供游人歇息纳凉或留宿。
  (6)、马莲滩观景平台
  马莲滩观景平台位于焉支峡马莲滩上,因此地马莲丛生,草花繁茂而得名。马莲滩观景平台的修建是为游客歇脚、乘凉、观景而建。马莲滩的主体建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观景台,二是蘑菇亭。
  观景台为八角三级重檐盔顶式松木结构建筑。亭高12.8米,重檐三层,六角攒顶,青草朱檐,翼角飞展。造型优美,极具创意。
  蘑菇亭3个,高2.8米—4米不等,由底座、亭柱、亭顶三部分组成。亭底座为八角形,上接松木圆柱。柱上罩防水草泥所制伞型亭顶。蘑菇亭造型简洁温馨,韵味深远。
  马莲滩观景平台工程总造价约43万元。由张掖市天工设计院设计,山丹翔宇劳务公司承建,始建于2011年5月,于2011年9月竣工。
  (7)、万佛塔
  焉支山万佛塔为焉支山景区三大建筑之一,于2011年6月开工建设。该项目总体设计为隋唐风格,重楼七层,通高49米,塔顶为铁制塔刹,装有复钵一个,塔顶八角皆有风铃。塔内可供佛像万尊,故名。万佛塔占地1000平方米,总建筑1468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030万元,预计于2012年10月30日竣工,由黄石市佳境设计院设计,湖北楚风园林古建筑公司承建。
  (8)、隋炀帝行宫
  隋炀帝行宫是焉支山景区又一座仿古建筑。工程总造价预计1200万元,由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湖北楚风园林古建筑有限公司承建,已于2011年6月开工新建,预计于2013年5月竣工。隋炀帝行宫位于焉支山原空军雷达站遗址,是一座具有隋唐风格的随军行宫。
  焉支山隋炀帝行宫总建筑面积2871平方米,高19.850米。隋炀帝行宫主体建筑共两层:第一层是“千人帐”,主要是炀帝用来议事庆典、大宴群臣的地方。主要建筑为演艺区、后台,展厅、休息厅、公厕、库房、办公室、浮雕长廊、配电室、消防控制室;第二层分为“六合城”和“六合殿”两部分。其中“六合城”是供皇帝起居饮食的地方,建筑内容包括餐厅1间、豪华套房1套、标准间5间;“六合殿”又称“观风行殿”,是用来观风问俗,接见宾客的地方,主要建筑为接待厅。
  (9)、景区摩崖石刻
  焉支山景区形成的自然景观石千姿百态,尽现大自然之鬼斧神工。为提升景区旅游文化品位,进行石刻文化包装。由“石刻景观文化包装组”具体负责完成。6个月时间,共完成石刻121个字,平均深度为0.8厘米,面积约215平方米。焉支山石刻,有三种类型:水泥石刻、木制牌匾雕刻和自然山体石刻。
  2.娱乐项目建设
  (1)、西域民族风情苑
  “西域民族风情苑”坐落于焉支山扁子滩,依山伴水,环境幽雅。工程项目总投资约90万元,占地50亩左右。园内有月氏木屋、匈奴大帐、蒙古包、藏包四座主体建筑。同时设计设置了滑草、击鼓、射箭、秋千等娱乐项目。
  ①、造型独特月氏木屋
  月氏木屋始建于2011年3月,占地72平方米。该工程已于2011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月氏木屋全部采用松木建造,承重构件则采用方木和圆木制作的多层木结构。
  ②、气势宏伟匈奴大帐
  匈奴大帐由正蓝旗上元蒙古包有限公司设计承建。匈奴大帐是匈奴族传统的住房,它是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整座匈奴大帐直径可达12米,能容纳100人。匈奴大帐内部上下用毡为衣,中间用柳编为窗眼,用千余条线曳住,阈与柱皆以金裹。整座大帐显得气势宏伟、华丽庄严。匈奴大帐外围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锥形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是为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用以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幔。大帐上方镶有金色幕围,表示金边落日。
  ③、庄严华丽蒙古包
  蒙古包由正蓝旗上元蒙古包有限公司设计承建。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住房,又称穹庐、毡帐、帐幕、毡包等。它是古代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匈奴大帐突出的是气势宏伟,而蒙古包则体现了人类审美观念的进一步提升。蒙古包外围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5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锥形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毛毡。蒙古包直径9米,可容纳50人。
  ④、别具一格的藏族帐篷
  藏族帐篷由正蓝旗上元蒙古包有限公司设计承建。藏族帐篷是藏族传统的居所。上有藏族表示吉祥如意的图案。在长方体上方覆有用粗牛毛纺制成的粗氆氇,具有防水、防晒之功效。帐篷前方设门,门上悬有护幕,帐顶顺脊处有长方形天窗,用以采光排烟。开窗外有护幕一块。
  ⑤、“西域民族风情苑”其它娱乐设施
  风情苑中,新建击鼓长廊、射箭场和秋千。其中鼓长廊内摆设直径80厘米的牛皮大鼓20面;射箭场设靶位8个,弓箭则全部采用国产正曲弓。秋千为单人坐式,位于“西域民族风情苑”门口东侧。
  (2)、滑草场
  滑草场位于风情苑东坡,依山而建,采用天津黄海仿真草有限责任公司器材。滑草场长80米,宽7米,草地平均坡度为30度(其中40度斜角30米长,10度斜角延伸30米,长平地及向上缓冲延伸为20米)。工程总造价8万元。该工程始建于2011年5月,2011年7月建成。现已成为我市第一家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全、档次最高的滑草场,年可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
  (3)、焉支峡滑道
  焉支峡滑道位于焉支湖畔,属于典型的管式滑道。它主要由滑道和滑车两部分组成。其中滑道由两根76×4的无缝管作轨道。滑车由四轮、刹车、车架组成,每辆车供二人乘坐。速度由游客掌握刹车而定。另外还有牵引滑车的牵引机,其形式为一条封闭的钢丝绳,由电动机带动,将到达下站的滑车送至上站。
  焉支峡滑道工程总造价400万元,由浙江巨马游艺机公司承建。始建于2011年6月,于2011年9月建成开通。全长1000米,分为两部分。包括300米的上滑道提升段和700米的下滑道。下滑道有4个大弯道和4个直道,平均斜度30度,高低落差达80米,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同时建有120平方米的管理房和500米的高压输电线路等配套实施。焉支峡滑道的修建,填补了焉支山景区游乐服务项目的空白。
  (4)、焉支峡吊桥
  焉支峡新建吊桥两座,称为大吊桥和小吊桥。这两座吊桥均为钢丝悬索式吊桥。桥面踏板采用4毫米厚的钢板,桥上钢丝绳则采用镀锌钢丝绳。这两座吊桥总造价约40万元。其中大吊桥宽1.3米,跨径约为50米,距水面最深处为2米。小吊桥宽1.3米,跨径约为25米,距水面最深处为1.5米。由县交通局设计,由山丹水利水电局工程局承建,已于2011年3月投入使用。
  焉支峡吊桥,犹如悬吊在焉支玉溪上空的“空中走廊”,人在其上,与脚下的峡谷深壑仅隔着木板,充满新奇与刺激。这座焉支峡吊桥长而且窄,却能够让游人观赏到难得一见的奇景,深受游客的喜爱。
  3.其它配套设施
  为进一步提升焉支山旅游接待能力,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11年12月,建成星级厕所4座、售货亭12个、垃圾桶100个、休息椅凳60套、石栏杆130米。同时新建3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一座,150平方米的供水房一间,引进净水设施1套,铺设供水管网1000米等。初步满足了游客的需求,提升了景区接待能力。
  二、大佛寺旅游景区恢复重建工程:
  1.七孔石牌坊门楼
  七孔石牌坊门楼总投资90万元。由甘肃联众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下设张掖小哲公司设计,浙江天台创新石材厂承建。2011年10月完成。七孔石牌坊门楼由青石浮雕组成,高12.8米,呈七门八柱七楼样式。造型美观,结构和谐,庄严肃穆,气势雄伟。牌坊正上方的浮雕云龙接天,亭阁式斗拱建筑,飞檐翘角。牌楼正中刻着圣一大师所题“大佛寺”三个字,金箔涂饰,金光闪耀。两边分别刻着黄色字体的佛家六度“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牌坊中间四柱金刚座上,为四大天王雕像,形态逼真,威严慑人。座两侧基石各有鼓头,上雕莲花,栩栩如生。牌楼上方八根云柱高耸,柱顶雕有释迦牟尼七世佛像,两边云柱各雕月光菩萨和日光菩萨像。蓝天之下,泛着青光,亦真亦幻。牌坊背面上方刻着“佛国圣地”四个金箔大字。牌坊正门和副门各题一副对联,主联为:恒念祁连晴雪、龙首烟云,乐返人间播善愿;常听弱水晨风、焉支暮雨,何求世外觅奇观。(何茂活撰)副门联为:一方生态,菩提万株结善果;百世佛缘,钟鼓千里送梵音。(郭勇、梁积辉撰)。牌坊门楼正前地面,为青石雕成的佛脚印。
  2.牌坊门云柱
  牌坊门云柱共六根,南北对称。总投资9万元,由甘肃联众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下设张掖小哲公司设计,浙江天台创新石材厂承建,于2011年10月完工。牌楼两侧各矗立三座八面石雕经幢。通高约2.5米,分4层,自下而上为经幢基坛底、云柱、三层八角佛龛、幢顶。经幢基坛底座为莲花雕饰,边长1.2米左右,高0.8米,底座为花岗岩条石砌筑;幢身为云柱,高9米。云柱遍刻经文,字径10×10厘米左右。整座云柱浮雕海水,莲花,祥云;云柱上罩三层八角佛龛,雕佛像24尊;幢顶旋转钵体式,直指云天。经幢围护左右,整个牌坊更显典雅庄重。
  3.石刻经卷
  石刻经卷又称佛文化卷轴,项目总投资110万元,总占地面积140平方米,由甘肃联众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下设张掖小哲公司设计,浙江天台创新石材厂承建,于2011年10月完工。寻着佛的脚印,走进牌坊门楼,脚下一副巨大的石刻经卷铺展开来。上刻有七朵莲花。一步一莲花,一步一世界,这是佛出世的七步。走出最后一步,就跨出了六道轮回,修成正果,终得佛身。佛教称:众生行善则得善报,行恶则得恶报。而得到了善恶果报的众生,又都会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恶鬼道、地狱道中循环往复,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六道轮回。六道中地狱道最痛苦,人道即人间却是最适宜修持佛法的地方,天道虽为六道中福报最大的一道,但却并非修持佛法的一个有利地点。正由于此原因,我们求生于净土中,而不求生于天界享乐。最后能走出六道轮回的往复,修道成佛是最大境界。
  4.千佛殿
  千佛殿总投资近千万元,占地786平方米,由甘肃联众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下设张掖小哲公司设计,甘肃国立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于2012年9月完成主体工程修建。由露天观音立像和观音座、地宫构成。地宫内可供佛像千座,故称千佛殿。观音立像高26米,底座内地宫高10米。座上观音手持莲花净水瓶,慈祥端庄。菩萨的两旁是相对称的天龙八部铜像,是护法神,即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外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
  5.功德亭
  石刻经卷旁有两对称的功德亭,仿明清建筑。亭内记载了大佛寺多次重建事项,并刻有建设中捐款捐物的各界人士,以此作为纪念。两旁树木葱茏,花草拼成的祥云图案色彩斑斓,与两边的佛文化长廊相得益彰。功德亭项目总投资近40万元,占地总面积132平方米,此工程由湖北中柱古建筑公司承建,已于2011年10月完成主体工程地修建。
  6.佛文化长廊
  佛文化长廊项目总投资约156万元,总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此工程由湖北中柱古建筑公司承建,历时6个月,于2011年10月完成主体工程地修建。整个佛文化长廊似两条彩色巨龙从南北两侧将广场环绕,蜿蜒曲折,雕梁画栋。廊内为彩绘,栩栩如生,既有显示佛家亲近自然的山水虫鱼,也有关于佛文化的历史故事。彩绘由毕业于陕西西安美术学院的甘肃天水人田小峰主笔。
  7.水帘门
  水帘门工程总投资80万元。由曲阳辉煌雕刻有限公司、国力路桥公司共同承建,于2011年10月完工。位于千佛殿西面,三道石门相映而立,依次高过,水柱如帘。有对联一副:雄刹依妙峰佛国华光接慈云;碧水绕禅林莲池清露超尘世。(王元第撰)。两旁为平安、幸福之门,门洞石壁上雕刻有释迦牟尼佛像十六座,讲述佛出世到涅槃的故事。门两旁各有花草组成的俩个卍,又叫吉祥海云,是佛家的吉祥图案。
  8.水帘门经幢
  水帘门经幢工程总投资10万元。由山丹东升石材加工厂承建,于2011年10月完工。这六座经幢与牌坊门前经幢略有不同。通高约2.5米,底座是石雕莲花座,幢身为云柱,高7米。经幢上端刻有云纹,字径10×10厘米左右,柱身分别刻有经文、咒语、偈子。幢顶为八边形汉白玉镂空石毂。
  9.九龙沐太子
  九龙沐太子工程总投资21万元,总占地面积60平方米,由甘肃国立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山丹东升石材加工厂共同承建,于2011年4月完工。九龙沐太子与水帘门相对。根据佛教典籍《本行经》记载:佛祖释迦摩尼一出生就会说话走路,他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开出一朵莲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吾独尊”,这时候花园里忽然出现了两方池水,天空中出现九条巨龙,吐出水柱,为其沐浴净身。这个故事十分神奇,让人浮想联翩。九龙沐太子景观再现了故事中的神奇情景。九条飞龙吐出喷泉,汉白玉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神态安详的沐浴其中,银珠飞溅,池中莲花徐徐盛开,真是“花开见佛”。
  10.如意桥·如意放生池
  如意桥·如意放生池工程总投资约10万元,占地总面积160平方米,由甘肃国立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于2011年10月完工。站在水帘门和九龙沐太子中间,左右两边各一个如意放生池,水清如许,碧波荡漾。佛家有一句话说:救一众生,胜造七级浮屠。七级浮屠就是寺庙的七层宝塔,这样看起来就知道救一个众生的功德是多么大。一切众生不但是过去父母,亦是未来诸佛,你放它的性命你就是菩萨。佛家的放生从生态意义上来说是有环保意识的。放生也是需要爱心和胸怀的。跨过如意桥,拜偈了太子佛像,拾级而上,就可进入大雄宝殿,拜见大佛金身——天下第一室内泥胎坐佛。
  11.游客中心 旅游商品展示中心
  游客中心和旅游商品展示中心工程总造价约240万元,占地总面积700平方米,由湖北楚风园林古建筑有限公司承建,于2011年10月完工。游客中心和旅游商品展示中心分建于广场南北两端,均为明清风格。在这里,是为游客提供购票、导游、休息等服务的场所。
  12.亲水平台
  亲水平台以祁家店水库为依托所打造的观景平台,呈八字形展开,又似莲花绽放。中间为木质浮桥,延至水中,形成丰富的游览层次和游览体验。
  13.生态恢复工程建设
  为了加强山丹大佛寺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和环境保护美化,县政府将县委、县政府筹资资金,完成征地、规划设计、景区绿化、罗汉堂屋顶改造、九龙沐太子景观建设和佛城广场的地质勘探、工程招投标、地下供排水管网、水泥硬化等。绿化寺内及山体127亩、植树10万多株。
  三、其他景区的建设
  山丹县县委、县政府在不断加大重点景区项目的同时,不断加强其它景区的投资。截止2011年12月,共完成投资近千万元。新建、改造了一批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的“世博圣地五彩山丹”文化旅游休闲广场一个;李桥水库观景平台一个;新建南湖生态植物示范园文化休闲长廊一个,改造公园照明、交通、环卫等设施,绿化美化园内环境、维修破损设施,新增游乐项目4项。设置城区旅游导览标识牌8块,开工建设艾黎大道。新建焉支山庄农业观光示范园景点大门和三星级旅游厕所、县城北大路和火车站2个丝路文化小广场。这些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改造,极大的改变了我县旅游景区面貌,全面提升了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五、旅游宣传促销活动
  为了全面展示山丹优美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打响“世博圣地·五彩山丹”这一旅游品牌,切实提高山丹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占有率,提升山丹的社会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山丹旅游事业,促进山丹对外开放水平,真正做大做强山丹旅游产业,从而促进山丹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特地成立旅游策划宣传推介组,全面推进旅游宣传促销活动。
  1.全县旅游宣传初见成效
  2010年开始,山丹县委、县政府在不断加大重点景区项目的同时,不断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县共接待游客78.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县GDP6.3%,同比分别增长94.5%、90.9%,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县GDP的比重同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新增旅游就业人数724人,同比增长48%。
  2.旅游宣传营销工作情况
  (1)、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宣传我县特色旅游。
  通过调查研究、预测旅游市场。我们把主客源市场确定为兰州、酒泉、金昌、张掖、武威及周边省市县作为主要客源市场,并有的放矢做好宣传工作。在“五一”黄金周和“七一”兰洽会期间,组织人员赴河西五地市及省会兰州进行宣传活动。免费赠送价值45元的焉支山门票3000张,发放旅游宣传折页1000份及其它各种宣传资料、图片50000多份。全面展现了我县各大旅游景区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
  (2)、开展引进来战略,组织开展踩风踩点活动。
  2011年5月,举办开展了“走进国博故里畅游五彩山丹”旅游踩风踩点活动,邀请省内及周边的58家大型旅游社和73家新闻媒体来我县采风踩点,签订旅游合同,开辟宣传渠道,扩大宣传范围,为我县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3)、开展了以“走进国博故里、畅游五彩山丹”为主题的摄影展。
  2012年8月,县旅游局、文广新局、旅游宣传推介组联合举办以“走进国博故里、畅游五彩山丹”为主题的摄影展。共展出作品200余张,涉及县内外40多位作家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的历年作品。全面展示了山丹县优美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提高了山丹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占有率,提升了山丹旅游景点的社会知名度,吸引了更多游客参与山丹旅游事业,促进了山丹旅游事业的全面发展。
  (4)、户外大型广告宣
  在县域周围国道、高速、交叉路口,站点等显要位置设置大型广告,营造旅游宣传氛围。县域内通往景区的各个路口设置标示牌,旅游咨询点等。向过往行人展示山丹旅游资源,吸引游客驻足山丹,营造山丹旅游形象。如高速公路山丹东西收费站口,国道老寺庙交叉路口、227国道民乐扁都口,国道绣花庙等处设置了大型景点宣传广告牌。
  (5)、宣传资料的编写与整理。
  精心编写印制了200套《山丹导游词》、编纂完成了五彩山丹系列丛书《焉支风》、《马场梦》、《长城魂》、《艾黎情》、《佛山缘》、《五彩山丹摄影集》。丛书全套五册,70多万字,200多张图片,收集省内外作家100余人的300多篇(首)作品。
  除此之外,还制作了山丹旅游宣传折页和旅游宣传光盘、焉支山万佛塔倡议书等宣传资料,现已发行近30000份。
  六、旅游节庆活动
  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势表明,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鲜明标志。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没有旅游文化产业的支撑,就谈不上旅游业的大发展;没有旅游特色产业的打造,就很难在旅游经济上有长远的发展。目前,我县旅游文化产业亟需构建与旅游景区相匹配的旅游特色文化产业。为进一步加快我县旅游产业,县委、县政府和旅游局不断加大对山丹文化产业的投入。截止2012年9月底,已成功举办了三届焉支山旅游文化艺术节、焉支山旅游观光节(农历六月初六)、佛山民俗旅游文化节(农历四月初四)、山丹马场赛马艺术节(农历七月)等重大传统旅游节庆活动,累计参加人数40多万人次。
  1.焉支山旅游文化节
  2010年7月15日,山丹焉支山旅游文化节暨焉支山4A级景区授牌仪式举行,省旅游局巡视员罗笑石为景区授牌,张掖市委副书记万泽刚致辞。张掖市委常委、副市长陈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希珍,市政协副主席钱英文出席。山丹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干部群众600多人参加授牌仪式。自此以后,山丹县每年都要举办焉支山旅游文化节,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旅游观光、商贸文化交流等活动,成为本县民俗旅游文化的盛会。至2012年,已成功举办三次。
  2.焉支山旅游观光节(农历六月初六)
  每年农历农历六月初六,是焉支山庙会的传统节日。为加快我县旅游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在钟山寺举办传统的盛大庙会。是日,本县及民乐、永昌、张掖等周边地区的信徒、香客、游人云集于此,来这里朝山观景,避暑消遣,善男信女,焚香叩拜,祈福求子。拉开一年一度焉支山旅游观光的序幕。
  3.佛山民俗旅游文化节(农历四月初四)
  每年农历四月初四——四月初八,山丹大佛寺庙会成为我县又一个大型的民间旅游观光活动。期间,本县及周边地区的信徒、香客、游人云集于此,朝佛拜神,祈祷平安;借佛游春,赶会踏青。沿途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寺内钟声和鸣,青烟缭绕。为加快我县旅游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自201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佛教人士举办佛山民俗旅游文化节,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旅游观光、商贸文化交流等活动,现已成为本县民俗旅游文化的盛会。
  4.山丹马场赛马艺术节
  山丹马场养马历史悠久,早在秦以前就有了养马的历史。自西汉以来,在引进各种西域良马的基础上,与当地马杂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这里也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最大的皇家军马、良马的养殖基地,千百年来,经久不衰。
  每年8月1月,是我县赛马的传统节日。极具草原特色的山丹马场赛马艺术节在山丹马场紫阳草原拉开了帷幕。届时,附近各省、市、县老百姓蜂拥而至,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甚至十几万人的游客前来一睹赛马的风采。赛马节已成为山丹旅游的要大品牌节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知识出处

佛山缘

《佛山缘》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分为四大篇,其中包括了散文篇、诗歌篇、传奇篇、其他篇,详细介绍了感悟大佛神灵、天下第一佛、佛城广场、诗四首、咏大佛寺二首 、大佛寺、卧佛隐身的传说、重建山丹大佛寺记事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