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缘》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2163
颗粒名称: 传奇篇
分类号: I277.3
页数: 10
页码: 37-46
摘要: 本篇记述山丹县文学作品传奇,其中包括了卧佛隐身的传说、龙首山的传说。
关键词: 山丹县 传奇 文学作品

内容

卧佛隐身的传说
  杨桂平 李振兰
  山丹大佛寺坐西向东,背靠瞭高山,前迎龙首山,左傍祁店水库,右连清泉圃田。从山丹县城往西望去,龙首山就像一座天然卧佛。卧佛头枕南,脚朝北,有众山陪伴,安详仰卧,其天造地设,鬼斧神工,形象逼真。千万年来,不管云聚云散,日出日落,也不管风寒露冷,雷狂雨暴,它都是那样栩栩如生,神态安详。日出之时,卧佛全身色艳若赤霞,周身赤红;日落之际,背后霞光万道如同灵光显现。这尊形象逼真的天然卧佛,天底下绝无仅有,凡看过之人,均叹为观止。关于卧佛山的来历,还流传下来一个凄美的故事。
  相传远古时代,祁连山积雪深厚,冰川广布。每当盛夏,千峰消融、万壑争流,弱水(今山丹河)浩浩荡荡从祁连山北麓奔涌而下,汇入黑河水,流经张掖、临泽、高台,使河西走廊成为森林繁茂、湖川密布的水乡泽国。当时的张掖市至高台县一带因地势较低而形成了堰塞湖,叫做“西海”。后来,大禹“导弱水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是说大禹凿开了合黎山峡口,空出西海之水,使弱水、黑河直接流经峡口而入于流沙,使原来是西海的地方变成后来张掖、临泽、高台一大片沃野绿洲。弱水因此也有原来的滔滔洪水变成了涓涓溪流,河流近旁是“天苍苍,野茫茫”的祁连山草原。草原上野马成群,各种野生动物随处可见,天空飞鸟长鸣,人与动物和睦相处,到处一片安宁祥和气象。
  当时,大禹少子受封管理黑河流域,由于他是黑河之祖的儿子,被尊称为河宗,他的子孙后代就在河西走廊生存下来,据说就是后来的月氏。
  传说周穆王西巡到了黑河流域,途经弱水河畔,看到两岸山青水秀,碧草连天,羊肥马壮,就下马休憩,在这里接见了蒯邦(河宗子孙),蒯邦敬献穆王豹皮十张良马二十六匹,穆王大喜,将所猎白狐、黑貉致祭于河宗之墓。并赐予蒯邦玉璧一幅。蒯邦是一个清廉的官员,他没有把玉璧据为己有,而是把玉璧连同五十具全牲一起投入弱水之中,保佑他的子孙平平安安,世世兴旺发达。谁知投入河中的玉璧被河中一黑蛇吞入腹中。经历了不知多少年,因那碧玉是灵物,黑蛇汲取了其中的灵气,得了仙气成了妖精。蛇本是水蛇,因得了仙气,却能行走自如,不仅在河水里兴风作浪,在陆地上也是横行霸道。
  黑蛇精看中了山丹这片草丰水美,牛羊成群的好地方,在龙首山、山丹河一带肆意横行,吞食牲畜,所到之处,草木枯黄,瘟疫流行,它还要让当地老百姓不时供奉童男童女来享用,害得民不聊生,老百姓纷纷避难远走他乡。
  一日,一位得道高僧云游至山丹,看到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土地肥沃,但却人烟稀少,老百姓生活艰难困苦。看到此情此景,高僧就此询问,可当地老百姓躲躲闪闪,吞吞吐吐,好像有难言之隐。这位高僧见状,心中甚是不解,就再三询问。众人见劝说无效,就把他带到一位须发俱白的老者跟前。老者长叹一声说,师傅化缘完了,快快离开吧,此地不宜久留,免得丢了性命。高僧听此言说,老僧远道而来,看到此地有佛光自西南山上升起,乃风水宝地,但西北方向却有妖气缭绕。请问老者有何难言之隐,出家人慈悲为怀,超度众生脱离苦海,你不妨告诉我,看我能不能帮忙解脱。老者听他如此之说,觉得此人是得道高人,就把黑蛇精害人之事一一说知。
  高僧得知是一条黑蛇精在此兴风作怪,便决心为民除害。他嘱咐老者准备祭祀,选出一对童男童女,引诱黑蛇精出洞。祭祀地点选在龙首山对面的瞭高山下,而不是黑蛇精常常出没的山丹河畔。在那里摆好祭品和童男童女,童男童女一定要是同年同月生,并且是鸡年出生的。摆好祭品后,需要老者带领族人离开,并躲进胭脂山中三个月不能出山。那两个童男童女的家人因担心孩子,哭哭啼啼的不愿离开。老者无奈,只得告诉高僧,高僧说,让这两个孩子的父亲,穿上佛家袈裟,手中拿着佛珠,扮作僧人一同留下。不过为了防止被黑蛇精伤害,要和一对童男童女一样,身上撒上雄黄酒,怀中揣上高僧给的护身符,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能睁开眼睛,还要不停地转动佛珠,口中要念诵“阿弥陀佛……”
  一切准备停当后,老者带领其他人去了胭脂山。可黑蛇精却整整一个月不见出来,童男童女和家人终日陪伴高僧吃斋念佛,倒也清静。两位父亲心绪也渐渐平静下来,不再哭哭啼啼,终日担忧了,心想就是舍了两个孩子性命换来大家一世安宁倒也值得。
  在又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傍晚,龙首山上突然乌云密布,雷声滚滚,顷刻间大雨瓢泼而下,山丹河水猛涨,吓得童男童女啼哭起来,正在念佛打坐的高僧跃身而起,说,妖孽来的正是时候,贫僧已等待多时。吩咐两位父亲遵命行事,又把童男童女带到祭台上,自己躲在祭台背后等待。
  两位父亲依照高僧的样子,依山打坐念佛,手中佛珠不停的转动,口中念念有词,只听飞沙走石,地崩山裂,光这声音便使人浑身颤抖不已,但记着高僧的话,不敢睁开眼睛。
  黑蛇精修炼多日不出山,当日感到腹中饥饿,就像平常一样大摇大摆跑了出来,但在河边没有看到祭品,就大怒,抬首一望,在河岸瞭高山下发现了供奉的祭品,就吐着猩红的舌信疾驰而来,毫不犹豫地张开血盆大口要吃那一对童男童女。这时,躲在祭台后面的高僧从袖中挥出一道银白色的绫缎,绫缎飞舞而动,绕在了黑蛇身上,紧紧地绑缚住黑蛇,使黑蛇精一时无法动弹。但这黑蛇修炼千年,道行了得,它扭动身体,腾空而起,一时间天地间黄沙滚滚,河水泛滥,天地一片混屯。他们大战了七七四十九天,高僧渐渐感到体力不济,就在这紧要关头,一只白鹤长鸣而来,黑蛇精一听鹤声,显了原形。高僧一听鹤声,大喜过望,喊道:徒儿来得正好!
  原来高僧平日养有一只白鹤,以师徒相称,在他云游各地拜佛求经的路上相伴左右,慢慢地便也通了人性,修炼得道成了仙。途经昆仑山(祁连山古称)时,西王母看着喜欢,高僧就把她赠与西王母做了侍女。一日,西王母叫白鹤前来,赠与一剑名叫:日月宝剑。说,你师傅有难,你必须前去相救,才能修得正果。
  这一日,白鹤辞别西王母向瞭高山赶来,她落到山脊,不看不知道,一看让她倒吸了一口凉气!龙首山下,黑云滚滚,妖气弥漫。昔日那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地方,一片狼藉,花草树木都被黑蛇精烧得精光,就在白鹤心痛之时,山脊上出现两行话:梦字九天复碧水,佛出三界为青山。白鹤一琢磨:“啊,七七四十九天后,在这山脊上会出现一尊佛,青山碧水的世界就回来了!”她正想得出神,却看见从对面的山坡上师傅和黑蛇精混战在一起,西王母赠与师傅的宝物“绫缎白练”已缚不住黑蛇精,黑蛇精就要加害师傅,师傅性命危在旦夕。白鹤挥剑大喊一声:师傅,徒儿助你来了。
  只见一道红光闪过,黑蛇精身断两截从空中掉了下来,沉入河水中。但这黑蛇精却在临死之前吸干了山丹河水,转眼之际,河中鱼儿嘴巴大张,奄奄一息,龙首山的石头炽热烫人,山坡牛羊无处躲藏,大地一片焦枯。
  情急之下,白鹤用剑将她自己的喉咙割破,鲜红的血液变成了涓涓细流顺着山间流到了山丹河里,鱼儿跳跃起来,牛羊欢叫,大地恢复了生机。白鹤的肉身化为石身仰倒在龙首山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白鹤的凛然正气,使所有的天灾人祸再不敢侵临山丹,使山丹变成一片福地,人丁兴旺。慢慢地白鹤石身幻化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卧佛隐身的形象。
  老僧看到徒儿舍身救了大地生灵,伤心至极,决定不再离开,就在此地修行陪伴徒儿,涅槃时坐化成了一座坐佛。那童男童女的父亲。高僧感化,全家人也随了佛家,吃斋念佛,及做善事。
  老百姓为了纪念白鹤,就把白鹤幻化而成的山叫卧佛山,又称龙首山。为纪念这位高僧就在卧佛山对面修了一座寺庙,就是现在的大佛寺,里面塑了全身贴金坐佛身来纪念这位高僧。
  当地老百姓称这两座佛是消灾避难,降福人间的太平佛,有它们在,山丹就可以避过天灾人祸,过上丰衣足食的太平日子。
  据当地老人说:谁能看到卧佛背后灵光显现,便可大富大贵。
  龙首山的传说
  唐华
  山丹县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河西走廊中部的蜂腰地段。从山丹城向西望去,有一座山宛如一位得到高僧仰卧其间。头枕东南,脚朝西北,以天为席,众山为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其雕刻的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这便是龙首山。关于龙首山的来历,还有一个令人荡气回肠、肝肠寸断的故事。
  龙首山东南面有一座山,名叫焉支山。在这座山上,松柏常青,草木葱茏,蜂飞蝶舞,鸟语花香,风光秀丽,景色甚是宜人。
  很久很久以前,在美丽的焉支山上,有一位得道高僧空空大师带领着他的徒弟在山上修行,已经有很多年了。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空空大师在山顶打坐,遥望焉支山,和煦的阳光洒在焉支山上,柔和的山风吹拂着百草,矫健的鹰隼从雪山之巅腾冲而下,美丽的胭脂花在风中微微颤抖。马莲草丛丛直立。枝干笔直的松树,顶着青翠茂密的针叶,树上流溢的松脂犹如黄金,美丽的琥珀到处都是。更可爱的是骑羊戏耍的儿童,他们的笑声掠过停靠的木车和牲畜的耳膜,自由的在风中散播。妇女们穿着羊毛衣衫,用犹如蝉翼的羊皮内膜,将顺手踩下的胭脂花兜起来。她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在连绵不觉的山岭间,蝴蝶一样飞舞……
  看着、看着,空空大师内心深处不禁激起了一层层涟漪,人生是如此的美好,生命是如此的美丽……
  “师傅,师傅。”两声轻微急促的呼声打破了空空大师那飘逸的思绪,空空大师回头定睛一看,原来是弟子觉悟。觉悟是自己的开山弟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勤奋好学,跟随自己已经快二十年了。今天看他这样慌张,一定有急事,否则他是不会轻易打扰自己修禅的。看着觉悟如此慌张,空空大师平静地说:“觉悟,何事惊慌?”
  “山下的周员外有事求见。”
  “山下出什么事了?”
  “据周员外讲,几个月前在合黎山上出了一个蛇妖,有数里长,水桶那样粗。那蛇妖法力广大,为祸一方。山下百姓惨遭屠戮,已有近百人丧于蛇腹。山下百姓曾几次前去捕杀那蛇妖,但那蛇妖神通广大,山下乡亲每次围杀蛇妖均以失败告终!众人无奈,委托周员外前来请您前去捉妖。”
  “哦,那应该是一条蛟龙,也就是半蛟半龙。蛇修炼百年为虺,千年为蛟,万年为龙!龙再修炼百年为虬,千年为应,万年为天龙!据你所说,这条巨蛇恐怕已经修炼成蛟,但尚未修炼成龙,法力自是高强,一般人自然是无法降服它。”
  “这,这该怎么办呢?”觉悟一听,禁不住吃了一惊。满脸露出惊愕之情,一时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见觉悟如此紧张,空空大师不禁微微一笑,安慰他道:“其实也没什么。觉悟,你去把我那对玉雪神剑拿来。”
  “玉雪神剑?”觉悟不禁一惊,开口问道:“师傅,我跟随你都快二十年了,从来没有见你用过它。难道这次……”
  “是啊!很多年了!有二十年不用它了。”空空大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少有的迷茫,不禁喃喃地说道:“那是一对神剑,是我从祁连三怪手中抢过来的。自从有了那对神剑,我便横行江湖十数载,直到遇见师傅道空。那是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师傅,你怎么了?”见空空大师如此迷茫,觉悟不禁吃了一惊,问道。
  空空大师不觉一怔,回过神来,望着觉悟,轻轻地说:“这次就让智信住持、智觉师弟,还有十八罗汉和为师一道去。”
  “师傅,怎么,你们都要去?你们走了,寺里怎么办?”
  “寺里就交给你和觉新,为师这一去,少则三五天,多则半个月就会回来。如果到时我们回不来,你就接任方丈职位,觉新接任住持。”
  “这,这怎么能行呢?师傅,我现在道行尚浅,怎可担当如此重任?”
  “你就不要推辞了,好,就这样。待会我会当众向大家公布此事的,现在你去通知大家到大堂等我。”
  落日中,一行人顺着一条崎岖的山道走下山,向西北方向的合黎山走去……
  这是一个幽静的夜,水一样的月光静静地洒落,四周空荡荡的,一片寂静,落寞的山岭,倾斜的石径,泼墨般的苔痕,散乱的树木相对视着,默默无语,给人一种凄凉之意。周员外家中还透出一丝微弱的灯光。在一盏昏暗的烛光中,空空大师和众人表情肃穆庄严,正在商量着明天的计划……
  第二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窗户,洒落了一地。空空大师揉了揉发木的太阳穴,对众人说:“就这样,现在大家都赶快去准备,届时一切按计划行事!”
  已是中午时分,天气炎热的像发了疯一样,知了在树上疯狂的鸣叫。周员外带着空空大师及众僧一行人向合黎山后山走去,只见那山路古怪崎岖,景色却是玲珑剔透。近处,奇花异草,青松翠柏,远处,峰高岭峻,云雾相连,美轮美奂。
  时间过的飞快,眨眼就已是日落风寒时刻。空空大师及周员外一行人来到了后山之中,耳边不时隐隐传来尖锐厉啸之声,随凉风送入一行人的耳中,众人对望一眼,神色都有些紧张。蛇妖藏身的山洞已被找到。空空大师一行人赶到时,只见一人浓眉大眼,虎背熊腰,站在一方大石上正指挥一帮人在蛇妖的洞口遍洒雄黄,眉目之间,显得精明能干。
  这人见了空空大师,立马从大石上跳下,拜见众人。
  “这是长子周贺”周员外对众人介绍道,“老朽年老无用,老夫这大儿子却是年轻有为,将庄中诸事打理的井井有条,所以去年已将庄主之位让出,由他率领庄中众人。”
  周贺拜见众位高僧后,向空空大师、智信住持施礼道:“久仰大师名讳,今日才得一见,本应在庄中宽住几日,无奈那蛇妖猖狂,不敢耽搁,今日得诸位高僧相助,铲除妖孽,我代这一方百姓谢谢大师!”空空大师还礼道:“阿弥陀佛,除妖伏魔,本是我佛门中人应做之事,庄主太客气了。现在情况如何?”周贺面露难色,眉头微皱道:“此山绵延数里,山洞极多,蛇妖藏身的洞穴犹为深窄,现仍潜伏在洞中不出,且其法力高强,我等只能洒下的雄黄将它困在洞内,却也无法处理,实是束手无策。”
  一行人听罢,正想近前看个究竟。忽然洞内极深之处,传出一声震天的嘶吼,那无形的声浪竟化作汹汹的巨风,从山洞中汹涌而出,将众人的衣衫吹得猎猎作响。
  一股浓密的腥臭之气迎面扑来,闻之欲呕,周员外高声喝道:“大家小心,快向后退!”众人一同后退,包围之势变得散乱了一些。天边的晚霭慢慢消退,夜色更浓了,正是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之时。蛇妖又一声嘶吼,这时前面的周贺双目精光暴射,惊叫道:“蛇妖要出来了,大家小心。”一时间地动山摇,众人顿时立脚不稳,踉跄几步,在周贺的带领下急忙向后撤退。留出更多的空地,来等候蛇妖的出现。山洞中嘶吼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同时伴随着怪异的“丝丝”声,越来越响,越来越近……
  突然,一对细长竖立的蛇眼,闪烁着幽绿的妖光,出现在山洞洞口。那颗硕大的蛇头高高昂起,狰狞凶恶,细长分叉的红舌在獠牙下不停地伸缩。霎时间,阴云四合,妖气冲天。
  清冷的月光下,蛇妖巨目圆睁,口吐黑气,巨大的蛇身不停地扭动,激起一片灰雾,向众人扑来。智信住持手捏道诀,挥动拂尘,想用自己的道术克制蛇妖。但蛇妖盘转回旋,妖气更盛,黑雾腾腾而起,笼罩住了整个山林,一时间天昏地暗,竟把一轮明月都遮住了。这时的空空大师已悄然拔出玉雪神剑,神情肃穆,心如止水,排尽心中的杂念,用尽心力念动那神圣的咒诀。片刻后,玉雪神剑腾空而起,在夜空中急速舞动,剑光闪闪,幻化出无数剑影,如水银泻地,花雨缤纷。蛇妖扭动身躯,扬头吐舌,与玉雪神剑进行着殊死搏斗。这玉雪神剑乃是一件稀世宝物,分为冰剑和雪剑。皆为祁连山上的千年寒铁打造而成,坚硬无比。这两把剑既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合二为一。如果只用一只,就会使人感觉寒气袭人,寒风阵阵。如果拔出双剑,所过之处就会滴水成冰。倘若双剑合一,所到之处皆可封冻,把一切变成冰雕。非至刚至阳的人是不能使用此剑,但是双剑合一也会给使用者造成巨大伤害。为此,空空大师一般不会轻易使用此剑。现在刚一开始空空大师就祭出了玉雪双剑,可见形势危急。只见空空大师大喝一声:“妖怪,看剑!”一声怒吼,宛若九天而来的龙吟,如雷霆般响彻天际,那冰剑竟然幻化成一条晶莹剔透的冰龙,带着长长的冰线,口吐冰球,直击长空,威猛绝伦。
  不料,那蛇妖扭身一转,竟用爪子磕飞了那柄神剑……
  “好厉害的蛇妖,大家退后,我倒要试试看它有多少能耐。天地无极乾坤剑法!”空空大师向前一扑,抓住刚刚磕飞的那柄冰剑,剑身泛起冷冷白光。
  “叮”一声清响,空空大师腾空而起,从空中斩下。蛇妖旋身让过冰剑,但还是没能躲过雪剑,雪剑正好斩在它的左前爪上。
  白色剑芒划破夜空,在夜空中留下一道美丽的弧线。蛇妖一声厉叫,显现出痛苦之状,一只左爪已被斩断,显然玉雪神剑对它造成极大伤害。
  蛇妖见形势不妙,立即腾身飞起,警惕的躲开飞剑。在空中吐出黑雾,将自己隐藏在黑雾之中。只要神剑靠近它立即隐入黑雾之中,神剑若是击不中它的身体就仅仅能化去部分黑雾。
  黑雾笼罩了半个天空,蛇妖忽隐忽现,空空大师手握神剑来回飞舞反复刺穿黑雾。
  周员外和众人在一旁观战,此战举世罕见,众人看得更是紧张万分。
  忽见一道黑云袭来,周贺心中一紧“不好!”把周员外使劲一推,自己也顺势一滚,躲过身后袭击。
  原来那蛇妖不敌空空大师,于黑雾之中见周贺指挥众人包围,身边站着一人虽老却是威严,想来这二人便是带头之人,便使了个声东击西的计策,悄悄绕到周员外和周贺身后,想要先灭了这两人。
  空空大师一惊,差点中计,拿起双剑杀向蛇身,那蛇妖打定主意先杀这两个人,一边闪躲飞剑一边吐出黑雾攻击周员外。
  情势危急,空空大师顺手掷出冰雪二剑,两把飞剑断去蛇妖一左一右两只爪子,那蛇妖痛得嘶声尖啸。蛇妖见形势不妙,立即向西遁去。
  “追!”空空大师高叫一声领先追去,智觉住持也急忙跟了上去,朝蛇妖逃窜方向追去。
  “哎呀,等等我,空空大师你走慢些,我们跟不上!”见空空大师和智觉主持飞奔而去,眨眼间已将众人远远地摔在身后,现已变成一个黑点。周员外害怕形式有变,急忙喊道。但空空大师和智觉主持几乎已听不见。
  空空大师速度极快,几个起落就拉近了距离。那蛇妖今天吃了大败仗,险些被杀死,惊慌失措,飞快的往前方飞去。前面却早已被十八罗汉布了天罡阵,蛇妖荒不择路,正好闯进了天罡阵,被天罡正气所伤。双方正在恶斗,空空大师业已赶到,大喝一声:“妖怪!哪里跑,看剑!”空空大师猛然跃起,玉雪神剑双剑合一青光泛起,正中蛇妖头部。蛇妖受此重创,从空中跌落,但那蛇头甚是坚硬,饶是玉雪神剑,也未能将其击毙。
  “众人快向两边跑!”随着智信住持一声大喝,大家纷纷向左右两边闪开。
  “咚!”一声轰天巨响,那巨蛇跌落在地上,砸出入一条长数里,宽丈余,深数丈的深坑……
  “硫磺火准备,放!”随着智信住持一声令下,无数硫磺火倾盆而下,霎时间深坑内火光冲天,熊熊烈火染红了半边天……
  蛇妖深坑内拼死挣扎,嘶声震天,一时间地动山摇,众人立脚不稳,踉跄几步,东倒西歪……
  突然,一道火光从坑内冲出,那蛇妖竟从深坑中越了出来……
  说来话长,但只不过短短几秒的时间,空空大师早已看出形势不妙,立刻将双剑合璧的玉雪神剑祭起,说时迟那时快,空空大师两手捏诀,一声大吼,双目欲裂,口中念到“神剑破敌,斩!”
  两丈长的神剑周身浮起冷冷青光,将蛇妖冰冻,当头斩下。巨大的轰鸣声伴着蛇妖的竭力尖嚎,蛇头飞落,蛇身却在空中爆炸开来,化成无数碎片从空中缓缓降落,变成一片沙漠,这就是现在的巴丹吉林大沙漠。
  望着蛇妖化成一片灰烬,空空大师不禁长长出了口气,从半空中飘然而下……
  忽然,一阵妖风而过,卷起了漫天黄沙。茫茫大地上霎时伸手不见五指。原来那黑色蛇妖精气不亡,滚动着漫漫黄沙向山丹河扑来,想要报复众人。山丹河是山丹人民的生命线,如果被流沙湮没,后果不堪设想!
  空空大师见此情此景,念动咒语,腾空而起,化成一座大山压在那蛇妖头上,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这片沙漠的前行。这就是现在的龙首山,又称卧佛山。后来,当地人在卧佛山对面修了一座寺庙来纪念空空大师。
  几千年来,不管花开花谢,云聚云散;也不管似水流年,沧海桑田。空空大师都是那样神态安详,默默地守卫在那里,阻挡着巴丹吉林沙漠的进逼。
  如今,倘若你来到山丹大佛寺,既可以欣赏这里美丽的风景,也可以瞻仰这座千年古寺的风采,还可以遥望北面的卧佛山,静静感受那来自于远古深处的呼唤。你若乘车从312国道线经过山丹,也可以看见北面的卧佛山自西向东静静的躺在那里,永远保佑着这片美丽而又神奇的土地。

知识出处

佛山缘

《佛山缘》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分为四大篇,其中包括了散文篇、诗歌篇、传奇篇、其他篇,详细介绍了感悟大佛神灵、天下第一佛、佛城广场、诗四首、咏大佛寺二首 、大佛寺、卧佛隐身的传说、重建山丹大佛寺记事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