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缘》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2145
颗粒名称:
页数: 2
页码: 1-2

内容

近年来,我县抢抓全省旅游示范县建设的机遇,加快旅游产业开发步伐,县委、县政府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文化包装,提出了焉支风、马场梦、长城魂、艾黎情、佛山缘——“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的形象主题。其宣传主题,既有人性化的文化内涵,又有诗情般的美名,创意之新,意境之深,极大地提升了山丹的旅游形象,令人耳目一新,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所谓世博圣地,就是隋炀帝在焉支山举办了历史上最早的世博会,也是世博会的发源地。据此山丹焉支山又称为世博圣地。
  所谓五彩山丹,就是焉支山,军马场,汉明长城,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大佛寺等五大景点,或森林茂密,林海松涛;或草原无边,风光旖旎;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或异域风情,中新友情;或千年古刹,佛教圣地。只因景观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叫得响,打得出的品牌,有声有色,可圈可点,称为五彩。焉支风、马场梦、长城魂、艾黎情、佛山缘是对五大景点的文化包装和内涵提升。
  焉支风。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过陇西,越焉支山千余里击败匈奴休屠王,收复失地,屯兵养马。又因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置“观风行殿”,西巡张掖,登焉支山,盛陈文物,奏九部乐,设鱼龙曼延,召见高昌王、吐屯设等西域27国使臣,谒使安邦,节制西域,易贸通商。帝王将相借此耀武扬威,固边强国,遗迹尚存,雄风犹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封焉支山神为宁济公,诏令太子少保,河西节都使哥舒翰建宁济公祠堂于南坡悬崖,立祠供奉,敬神祈平。四郎神泉犹在,瑶池传说动人,红西路军喋血,流千秋悲壮;陈将军避险,存星火力量。古风悠悠,盛迹煌煌。太白吟诗,摩诘赋文,历代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击节而歌,所留诗篇,遗韵犹存,文风朗朗。每逢六月初六,正值钟山庙会,人声鼎沸,络绎不绝;车骑填咽,摩肩接踵;诵经念佛,香烟缭绕。南殿清风吹檐铃,北阁斜阳听钟声。,民风淳朴,源远流长。焉支峡景色秀丽,清流急湍,篱落飘香,曲径接亭坛之路,小桥通若耶之溪。穿行其间,心旷神怡,颐性养寿。有原生态之美,是不可多见的天然氧吧。
  马场梦。山丹马场是全国最美的生态草原之一,也是最佳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就其地域面积和规模而言,目前为世界第一大马场。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下诏建制牧马苑,辖汉阳大草滩,培育汗血宝马,为后来驰骋疆场,收复西域,奠定了基础,在此圆了武帝的征服梦。这里雪山草地有之,高峡平湖有之。蓝天白云,牛羊成群,骏骑飞渡,绿草茵茵,阡陌平畴,蝶飞蜂舞,万顷金黄,十里飘香,已成为全国的旅游胜地,圆了游客的旅行梦。来自北京、西安、重庆的600多名知青,六十年代支边马场,奉献青春,挥洒热血,圆了知青的青春梦。在这里拍摄完成了《牧马人》、《文成公主》、《蒙根花》等多部影视剧。圆了众多艺术家的创作梦。
  长城魂。汉明长城,华夏文明,雄关玉塞,国人骄傲。烽燧列嶂,巨壁游龙,蜿蜒百里,并行东西,保存完整,独一无二,实属国内罕见,被誉为中国的“露天长城博物馆”。长城魂既是中华文明之象征,又为民族精神之灵魂。
  艾黎情。上世纪中叶,艾黎、何克,辗转山丹,兴办工合事业,传播科艺文化;创建培黎职教,培育工农人才。恒于半工半读,学用结合;倡之手脑并用,创造分析。在丹十载,教书育人,授业解惑,济困扶幼,将毕生心血及收藏文物捐献山丹,留下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艾黎精神永放光茫。艾黎情,体现了中新合作的国际友情,无私捐助的友爱之情,视山丹为第二故乡的眷恋之情。
  佛山缘。山丹大佛古寺,重楼七层,峻修三九,是国内最大的室内泥胎贴金座佛,被誉为天下第一佛。每年农历四月初四,大佛庙会,商贾云集,游人如织。佛光普度,引百里香客许愿祈祷;晨钟暮鼓,招八方善男膜拜焚香。与大佛结缘,与平安结缘,与幸福结缘。乃大众精神之寄托,真善之追求。
  谨以《世博圣地·五彩山丹》系列丛书奉献广大读者及各界朋友,旨在提
  升山丹对外形象,扩大其知名度,将山丹旅游产业推向一个新阶段。
  是为序。

知识出处

佛山缘

《佛山缘》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分为四大篇,其中包括了散文篇、诗歌篇、传奇篇、其他篇,详细介绍了感悟大佛神灵、天下第一佛、佛城广场、诗四首、咏大佛寺二首 、大佛寺、卧佛隐身的传说、重建山丹大佛寺记事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学忠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