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焉支风》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2138
颗粒名称: 散文篇
分类号: I267
页数: 83
页码: 1-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焉支风的散文,其中包含永远的焉支山、隋炀帝西巡焉支山、大黄沟神韵、五彩山丹等。
关键词: 散文 作品集 中国 当代

内容

永远的焉支山
  王海峰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说到人与山的关系,似乎还没有人能够超越李太白的此般情怀。而我对焉支山,就是这样的一种眷恋。
  焉支山是历史名山。如果放之于时下因旅游而热炒的名山大川,可能算不上大美,但置身于戈壁荒漠纵横的千里河西,却也真的可以称得上惊艳了。因为整个西部地区的生态干渴,在这里突然幻化为一澈清泉、一抹青翠,和着扑面而来的阵阵清凉,让你不能不为之心动。
  不妨这么说吧,如果来过了焉支山,你对河西的认识会一下子厚重许多。因为焉支山太深奥了,就像我们丰富的人生,深奥得让你无法预知;因为焉支山太壮观了,就像我们经历过的人生风景,壮观得不知道该怎么去描述;因为焉支山太有魅力了,那魅力无穷的景观,让你觉得无论用怎样的语言去讴歌赞美,都还是显得苍白与乏力!
  倘若一定要做出一个抉择,那么,我会说喜欢焉支山的迷人色彩。因为单是“胭脂”这个名字(焉支山又叫胭脂山),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了。因此,且不说山景四季的变幻无穷,仅就林海松涛,这碧波无际的翻涌变幻,就令人感到有些目不暇接。看,天高云淡,秋阳直射,主峰正面那一色金黄铺满了整个斜坡,背阴处却夹杂着一些斑驳的灰褐色,衬着远处一片片黑魆魆的剪影,构成了一幅令人惊奇、令人感慨的神奇画面。
  再步入密林深处,踏着新修的栈道,听松涛阵阵,所有的烦恼立刻被过滤得一干二净。突然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浮躁,人的身心可能会生出一点些许的不习惯,但那绝对只是不易觉察的一刹,不会留下任何的印痕。此时环顾四周,焉支山却早已淹没在绿色的海洋里,绿便是焉支山的底色。置身其中,你会禁不住地惊奇:焉支山的绿竟是这样柔软!有风吹过时,无边的绿色便如波浪般层层涌动,这是焉支山在轻轻地诉说什么吗?于是,你不得不承认,焉支山的绿很醇,醇得像一瓶陈封已久的佳酿,只是揭开了轻轻的一闻,就醉了。
  但我实在不知该如何去描摹焉支山的这般景致。也许,我只能偷懒,将焉支山大俗地比作一位遗落风尘的仙子。要不,她的神情怎么可以这样出尘脱俗?如此,清澈的溪流便恰似焉支山的肌肤,漫山的苍松翠柏就如同焉支山的裙裾,而那点缀于茵茵绿草之中的红白黄紫各色相间的野花,便一定是焉支山流光溢彩、摄人心魄的眸彩了。真的,焉支山是这样古典,这般纯秀,她的周身都散发着一股迷人的韵味,让人无法抗拒。焉支山,我呼唤你的名字,从“胡马,胡马,远放焉支山下”的辽阔到“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的哀叹,从“虽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的凄冷到“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的惬意,从“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的豪迈到“吾令羲和弥兮,望崦嵫而忽迫”的怅惋,我无法忘却你生命历程中的一点一滴。焉支山,太容易让人产生古今交替的幻觉和新奇。
  然而,我对焉支山的关注,却源起于它那奇异的走势。河西走廊,原本被南端的祁连山和北部的贺兰山、龙首山、合黎山裹挟着,一路由东向西狂奔成了狭长的一绺。但不知为什么,在山丹这个地方,却突兀地拦腰耸起了一座南北走向的高峰。这峰,与南、北两侧的山系似乎都没有明显的瓜葛,但又的确是那样藕断丝连地纠缠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缘。因此,焉支山的感觉,似乎有点不循常理的霸气,又似乎有点孤标傲世的隐者之风。也许,正因为如此,焉支山才会被誉为是“甘凉咽喉”、“王者之山”的吧。
  不过,说到焉支山,就绕不开那个年轻强横的隋炀帝。虽然,早已经有人将焉支山的历史考证到了治水的先民大禹,也早已经有人将焉支山的文化渊源追溯到了屈原的《离骚》,但提起焉支山,在我脑海中首先蹦出的,却还是这位文韬武略的隋炀帝,这位曾经在焉支山下大会西域二十七国君主和使臣,举行了盛大的“万国博览会”的隋炀帝。相对于鱼龙混杂的各色争议,焉支山只是不着声色地记下了这段历史,因为打通丝绸之路的创举之功就放在那里,根本无须争辩。事实上,时至今日,“万国博览会”依然是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国际性盛会,它的意义和作用,也早已超越了经济贸易。作为开创者,叱咤风云的隋炀帝早就风消云散;但作为见证者,风光旖旎的焉支山却依然风采依旧。山头新起的红日,还是隋炀帝时的那轮朝阳吧!这阳光,依然像千百年前的那个清晨一样,将焉支山的清新艳丽出神入化地点染出来,让每一个有幸目睹的游子都流连忘返。
  是的,衬着历史和文化的厚重底色,焉支山的清纯秀丽便多了许多古典和韵味。尽管放眼四野,周遭的戈壁荒漠还在不遗余力地围剿着这片难得的绿洲,但焉支山的执着和坚守,却让我不得不相信,它的骨子里是有着一份“看天上云卷云舒,任庭前花开花落”的从容和淡定的。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焉支山的绿色操守一定会守身如玉,一定会再次焕发出青春的勃勃生气与活力。如今,焉支山已经被确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充溢着生命张力的朝阳产业与颇负盛名的历史名山联姻,这不仅是对焉支山历史文化与特色资源的肯定,也为进一步保护与开发好焉支山的生态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便利。可以想象,清新、艳丽、古典、时尚,这几个词一定会天衣无缝地交织在一起,成为焉支山蒙蒙雾霭中一道别样的风情和亮丽!
  诚如是,则焉支山是唯一的,也是永远的。
  焉支风
  马成
  一个雄踞河西走廊,被誉为“甘凉咽喉”的地方;一个倍受历代王朝重视,都想纳入版图而长久拥据的地方;一个被匈奴、月氏、羌族等民族视为赖以生存、相依为命的地方;一个引无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激发灵感,挥毫泼墨的地方;一个林海松涛弥漫山丘、奇花异草争相斗艳、獐鹿雉鸡出没其间,风景独秀,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她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国博故里”的焉支山。明人张自烈《正字通》记载:“北方有焉支山,山多红蓝,北人采其花染绯,取英鲜者为胭脂,故单于妻号阏氏,音焉支。”于是此山便有了胭脂山或焉支山的名称。
  焉支山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0公里处,周径二百余里。南眺祁连,北瞰龙首,锁金川而控大漠,扼甘凉而引蒙旗。因以其区位之显要、交通之便捷、商贸之活跃、文蕴之深厚,名贯河西,著称丝路。
  自西汉建制以来,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春秋,焉支山这块风水宝地,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政权交替,积淀了诸多民族的纷争与交融,流传着太多的神话与传奇。此地此水此山便是景、斯文斯墨斯情便是风。焉支山是一幅常看常新的画卷、一部百读不厌的史书、一首高远悠长的颂歌。爱我焉支,美我焉支,喧我焉支,让我们从时序推移中来寻觅焉支风的脉络,品味其厚重的故事。
  匈奴焉支山
  她是匈奴人的生命线,也是多民族赖以生存的天堂。在冷兵器时代,一个部落、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最能体现装备力量的是战马,谁的战马多,谁的军力就强,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谁就是这片土地的主宰。焉支山,处河西走廊蜂腰地段,扼甘凉咽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茂,气候适宜。若有战事可攻可守,若无战事可屯兵养马,开荒垦田,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因有独特的天然条件和地理优势,被众多民族部落、历代帝王所看重,争夺不息,战事频繁,此起彼伏,烽烟弥漫。得之者则兴,失之者则衰。西汉初期,国势薄弱,无力顾及西域,匈奴由是悄然崛起,日益强大,击败月氏,占据河西。焉支山及周边地区,成为匈奴的重要牧地。
  唐人李白《幽州胡马客歌》:“虽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就是对匈奴在此生存繁息,养兵牧马,自由幸福,快乐豪放生活的艺术再现。中唐诗人韦应物《调笑令》:“胡马,胡马,远放焉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同样描写焉支山下,边草无穷,牧马狂奔的情景。匈奴单于,称祁连山为天子山,称焉支山为天后山。焉支山,就是匈奴人的母亲山。失去焉支,就失去滋养。难怪匈奴那首表现失去家园的沉痛之歌,穿越千年时空,仍然令人心动!
  汉武焉支山
  她是帝王将相眼中开疆扩土的钥匙,权力和胜利的象征。汉武帝时期,国力日臻强盛,武帝雄才大略,对匈奴的政策外交作了调整,将和亲外交改为武力征服。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三月,骠骑将军霍去病奉汉武帝之命率精骑万余从陇西(今临洮)出发,远征河西匈奴各部,迫使匈奴浑邪王率四万余众归降汉朝。从此,焉支山正式纳入中原版图,汉武帝拿到了开启西域的钥匙。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初置县,名为删丹。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在焉支山下的汉阳大草滩(今大马营草原)下诏建制牧师苑,建立养马基地,屯兵养马。焉支山成就了汉武帝的征服梦,也成全了霍去病戎马一身的灿烂人生,成为胜利的象征和掌控西域的门户。
  匈奴人走了,没有文字,却留下了关于他们命运,关于这片地域唯一的一首悲歌:“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这个民族就这样淡淡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消失在弱水之畔,祁连山下。焉支山开始了汉武时代。
  隋唐焉支山
  她像一位高古的学者,承载着历史,孕育着希望。《隋书》记载:隋大业五年(609年)六月,隋炀帝率部进青海征吐谷浑。获胜后,西巡张掖,登焉支山,置“观风行殿”,盛陈文物,奏九部乐,设鱼龙曼延,召见高昌王、吐屯设及西域27国使臣,史称“万国博览会”。成为世博会最早的发源地,有“世博圣地、国博故里”之美誉。《资治通鉴》载,西域来客“佩金玉、被锦罽,焚香奏乐,歌舞喧噪”,“谒于道左”。官府“令武威、张士女盛饰纵观,衣服车马不鲜者,郡县督课之。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
  隋炀帝是历史上唯一到过焉支山的帝王,登临焉支山,诏见西域使臣,开展文化商贸交流,以示中国之盛,开辟世博先河,足以让世人敬仰。并写下了著名长诗《饮马长城窟》“肃肃秋风里,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向,横漠筑长城”。“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候,单於入朝谒”。隋唐之韵,魏武之风,遗蕴尚存。又史载,唐玄宗曾封祀天下名山,于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封焉支山神为宁济公。视焉支山为雄镇甘凉的神山。命太子少保,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建宁济公祠于焉支峡南坡悬崖,也叫钟山寺。每年六月初六,车骑填咽,人声鼎沸,香烟缭绕,祈求平安,敬寺供奉,已成定俗,流传至今。悠悠古风、纯朴民风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必将造福山丹人民。
  人文焉支山
  她是文人心中的素材,墨客追逐崇拜的偶像。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率领下远征河西,曾在焉支山和国民党马步芳部浴血奋战,无数红军指战员的鲜血洒在了这里。西路军惨遭失利后,政委陈昌浩因病被马营窑坡老中医但复三(原籍湖北广水)营救,在焉支山钟山寺和柳沟隐匿养病月余,病愈后转送延安。西路军喋血焉支,留千秋悲壮,陈将军疗养寺沟,存星火力量。
  历代文人描写焉支山的诗文留于文献者不少,如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过燕支山寄杜位》,王维的《燕支行》,杜审言的《赠苏绾书记》,清代林则徐的《有感》,清代山丹知县许乃谷的《仲春登焉支山查勘松林放歌》,清代诗人徐思靖的《题焉支山要津》及张掖贡生高缙写的《焉支山赋》等,以及当代诗人曹永安、现代诗人袁第锐等,皆以妙笔横生的情趣,从不同侧面和视角描述咏歌了焉支山的秀丽。景因诗文异彩纷呈,诗因景色蔚为壮观。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挥毫赐字“凤翥龙翔”装点景色,寄予关爱。甘肃省委书记陆浩亲书“国博故里”,题跋相助,予以支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都倍增了焉支山的人文气息,创作之源,文脉之津,使焉支山声名远播,誉于华夏。
  今日焉支山
  她凝聚着焉支儿女的情结,折射出山丹精神的灵魂,有政通之风,有和谐之光。斗转星移,岁月沧桑。抢抓机遇,科学发展。经过建国六十余年风雨洗礼、开放发展,山丹抖落历史的风尘,焕然一新。为政诸公,坚持立足民生,运畴帷幄,传承历史文化,将焉支山景区作为加快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引擎和突破口,把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同地域文化结合起来,提升景区旅游文化品位。伴随着游客中心、观景佛塔、隋炀帝行宫,西域民族风情苑等诸多项目的建成,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实现山丹旅游产业提质提速。相信,在政通人和的大背景下,勤劳勇敢的焉支儿女必将把世博圣地、五彩山丹塑造得超凡脱俗,备兼众美,魅力无限。
  隋炀帝西巡焉支山
  李集锦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并州县,施严刑峻法,恃国力强盛,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长城,筑驰道,掘长堑,平定西域边乱,并不停地游乐,扬威耀武,穷兵黩武。为了拓通丝绸之路,经营西域商贸“互市”,保证长治久安,决定西巡。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山丹历史上发生了一件重要事件,举世闻名,载入史册。此年六月,隋炀帝御驾亲临张掖,登山丹焉支山,参禅天地,召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臣,举行“万国博览会”,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一次中原王朝帝王西巡至山丹境内的重大活动,史称“万国博览会”。
  炀帝西巡的历史背景
  山丹县始置于汉代。至隋代,形成了多民族聚集地,民族成份复杂,农耕区与游牧区相互交融,农耕与游牧生产相间进行。当时民间贸易异常活跃,农牧产品加工交换是经贸交流的主题。丝绸之路贯通西欧,西域商队络绎不绝,交易活跃,山丹充当了中外贸易的中转站。史书记载:“西域诸胡多至张掖交市。”交市也称互市。隋代张掖由民间互市发展到官府组织的“互市”,在中外交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隋朝基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综合考虑、扩大影响的一种策略,也与隋炀帝好大喜功、张扬面子分不开。当时,吐谷浑是隋朝在经营丝路、发展贸易策略中的一个极大威胁。中西交通的丝绸之路在南北朝至隋的近百年中一直由吐谷浑控制,并充当中西贸易客商的中间人,故史称“吐谷浑道”。当时河西走廊,特别是山丹地处咽喉要道交汇点,是西域各国与中原进行商贸活动的必经之地,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隋初以来,吐谷浑、突厥对这里构成南北夹峙之势,战乱不断,边境长期不得安宁。
  隋炀帝时国力强盛,随着不断对北方民族的军事征服,隋朝疆域不断扩展,驻军数量相当可观。在军事上,隋朝采取修筑长城,组织军队屯垦,“谪天下罪人,配为戍卒,大开屯田”,解决了军用粮食供给,屯垦在河西之地长足发展。炀帝在发展“屯田”的同时,重视畜牧业。古称河西“水草丰饶,以屯牧为宜”,也认识到重视马政“出师之要,全资马力”。河西丰旷之野,水草茂盛,山丹自然条件极易牧马,自汉武帝以来设皇家御马苑,牧马获得极大成功,致使“天下以一缣易一马”。山丹牧马不仅加强了骑兵力量,且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畜力。由于炀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中央集权,加之隋炀帝好大喜功、张扬贪乐的性格,奠定了炀帝御驾西巡的决心。
  第一,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派遣吏部侍郎裴矩前往张掖主持“互市”。裴炬到张掖赴任之初,充分利用与“胡商”接近的机会倾心交结西域使者、贾商,调查了解西域诸国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服饰礼仪,翻阅大量的图书典籍,写成《西域图记》一书,上奏朝廷。此书记载了西域44国的翔实情况,并标绘成图。
  第二,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宇文恺召集能工巧匠,制造炀帝西巡行宫,《隋书》记载行宫设六合城,方一百二十六步,高四丈二尺,六板为城,开四门,谓“观风行殿”。又造六合殿、千人帐,皆可容侍卫数百人。离合为之,下施轴轮驱动,十二马力拉行。这种行宫,实为易组合、折卸的活动板房,也是炀帝西巡时住宿、朝政、办事的帐篷。
  第三,隋大业五年(609年)三月,炀帝派大将李琼、刘权率兵40万对吐谷浑展开战略包围,进行大决战,历时一个月,结果隋军大胜,吐谷浑几乎全军覆灭。自此,炀帝扫清了西巡的障碍。与此同时,当时驻守武威郡的樊子盖,为炀帝在山丹焉支山召开万国博览会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并精心组织安排接待工作和文化活动。
  焉支山“万国博览会”盛况空前
  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自关中赴河西,沿渭河,越陇山,绕过宝鸡,经青海乐都,入扁都口穿越祁连山到张掖,一路上车辚辚,马啸啸,战旗猎猎,金戈铁马,极尽炫耀隋王朝帝王之威、国力强盛之能事。途中,六月八日经大斗拨谷,山路隘险,风雪晦冥,从宫(二名妃子)、士卒冻死者大半。于大业五年六月十一日到张掖,活动十几日,其中六天时间在山丹焉支山活动。十七日,炀帝召见高昌王鞠伯牙、伊吾吐屯设及二十七国使臣,并在道左(古丝路道,峡口西侧)“佩金玉、被锦罽,焚香奏乐,歌舞喧噪,武威、张掖士女盛世纵观,衣服车马不鲜者,郡县督课之。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迎接炀帝”。二十七国使臣贡献千里之地,炀帝“大悦”。十八日,宣诏设西海等四郡;二十一日,在“观风行殿”盛陈文物布展,让西域诸王及使者观看,以示文明,并宴请二十七国使臣,奏九部国乐(来自印度、新疆、朝鲜等各地音乐),演出鱼龙漫延(据《资治通鉴》记载,着人扮成珍稀动物,有猞猁兽先跳跃,忽然水满街道,到处是龟鳌鳖,鲸鱼吞云吐雾,遮天蔽日,转眼化为黄龙七八丈。又二人分左右行走,头上各顶一条长杆,杆上有人舞动,相互在杆上跳跃,尤为壮观。二十三日,“大赦天下”。炀帝为效仿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参禅名山,在焉支山顶参天禅地,并敕建《定羌庙》(意为平定羌人,天下太平)。这次“万国博览会”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人数之多,耗资之巨,堪称史无前例。
  隋炀帝为何要在山丹焉支山召开“万国博览会”
  炀帝为何要选在山丹境内焉支山东北麓的长城边,古道旁举办“万国博览会”?原因和意义有几点:
  其一,焉支山是胜利的象征。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千里奔袭河西,战绩辉煌,故焉支山为胜利象征,炀帝效仿,以示他征吐谷浑有功。
  其二,和汉武帝比功劳。开辟河西设郡置县,修长城、垦屯田,以示炀帝“雄才大略”,张扬自己的意志。
  其三,山丹地理位置特殊,为兵家必争之地。山丹为民族交融结合部,山丹草场辽阔,水草丰盛,且有皇家马场,军事防御系统完善,炀帝以此耀武扬威。
  其四,山丹地处甘凉咽候要地,时武威、张掖郡的太守都是炀帝的忠实近臣,当时两郡太守为他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提供了经费和保驾护航的士兵。
  综上所述,炀帝西巡,召开“万国会”意义深远,取得了安定边乱,发展拓展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的成效。炀帝西巡,有成果、也有失误,故史称隋炀帝是一个“伟大的暴君”。
  山丹文化的核心价值浅谈
  林茂森
  世世代代的山丹人民,融合了多民族的优秀分子,融合了历朝历代的军旅僧众,融合了国际国内来丹的仁人志士,就是这种“大融合”,为山丹创造了和创造着物质和精神财富,这些财富的总和统称为山丹文化。
  平常我们所说山丹文化底蕴厚重,这“底蕴”是说“山丹文化”内容翔实,内涵丰富,外延博广,意义深远。这里我们不妨从多视角、多层次来对山丹文化底蕴进行有益的透视和剖析。山丹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比如精神意志、民族气节、民歌民谣、民风民俗等,属于狭义山丹文化现象;比如丝绸之路(山丹段)、汉明长城(山丹段)、中国“马都”(山丹军马场)、佛寺道观(钟山寺、玉皇观)等,属于广义的文化现象。从山丹文化的微观与宏观方面来看,如《浪光棍》、《闹王哥》、《翻身歌》、《山丹少年》等反映了人民生产生活的某种情景,属于微观的文化现象;而与山丹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山川河流、城池楼阁以及派生的历史事件、人文掌故、道德风范、风俗习惯等体现了山丹人文景观的整体形象,属于宏观的文化现象。从山丹文化的具体与抽象方面来看,山丹“四坝文化”遗址、峡口羊鹿沟“天现鹿羊”岩画、峡口古城、山丹大佛寺、山丹培黎学校等是山丹历史长河的见证,属于具体的文化现象;而焉支山“万国博览盛会”、“四坝文化”和“天现鹿羊”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焉支山文化、大佛寺佛教文化、艾黎文化、山丹军马场文化等文化遗产,属于抽象的文化现象。广而言之,世世代代山丹人民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一切财富,都属于山丹文化的范畴。
  综上所述,广义的、宏观的、抽象的文化现象是山丹文化,狭义的、微观的、具体的文化现象也是山丹文化。如何将外延宽泛的山丹文化表述得更加具体更加真切,使人们一目了然通俗易懂,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我们不妨从这些或零碎或宽泛文化现象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遴选和挖掘出最普遍、最全面、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作为山丹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样就使山丹文化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世博圣地·五彩山丹”。这里,“世博圣地”是山丹文化的核心,“五彩山丹”则是山丹文化的价值体系。找准了山丹文化的定位,揭示了山丹文化的内涵,山丹文化的真容便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早在隋代,炀帝杨广继位后,立志成就“秦皇汉武之功”。他既有秦皇“统一六国”的雄心,又有汉武扩展疆域的大略。隋时河西主要受北部的突厥、南部的吐谷浑袭扰。致使交通阻隔,朝贡不通,西域各属国亦受其害。平定突厥、吐谷浑,收复西域诸国,恢复扩展疆域,以胜利展示国力,张扬国威,炫耀中国之盛,是隋炀帝西巡的根本原因。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率四十万大军西征,重重包围“车我真山(祁连山八宝河上游,俄博河畔俄博滩一带)”,大胜吐谷浑。在这次西征中,隋炀帝驾临山丹焉支山,并在象征胜利的焉支山前,举办史无前例的“万国博览会”,“高昌王、伊吾设及西域27国使臣,谒于道左皆佩金玉,被锦罽,焚香奏乐,歌舞喧噪。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
  焉支山前“万国博览会”的举办,不仅因为焉支山是隋炀帝胜利的象征,也因为山丹南有皇家马场防御固若金汤,北有万里长城天堑铜墙铁壁。山丹作为世界博览会的发源地,不仅完成了安定边乱、收复西域诸国,拓展疆域,畅通丝绸古道,繁荣贸易,促进西域多民族融合的大业,也使山丹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从而为山丹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世博圣地”是山丹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核心所在。
  ——山丹,拥有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一样重要的四坝滩遗址。“四坝文化”,是距今4000年前主要分布于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文物专家认为,四坝滩遗址是“一起了不起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几千年前,山丹的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过”。四坝滩遗址出土文物中比较完整的有各类陶器、石器和少量骨器。陶器中素面较多,部分彩陶纹饰清晰,图案对称精美,线条简洁流畅,说明当时的先民们已经掌握了相当的制陶和彩绘技术。出土的石器中有石刀、石斧、石锄和敲砸、刮削器等。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早在4000年前,先民们不仅学会了制作陶器供生活使用,而且懂得用坚硬的石块打磨工具为生产生活服务。正是他们,用智慧的双手点燃了古代文明的星火,也延续了今天现代文明的文化渊源。
  如果我们把四坝文化视为史前人类文明的星火,那么,它点燃和照亮的不仅仅是弱水流域,而应该是整个河西走廊,乃至西部广袤的土地,同时又为山丹文明和山丹文化抹下浓浓的一笔。
  ——山丹又因为位于河西走廊中段,一条横跨亚欧两洲的漫漫丝绸古道从这里通过而享誉古今。相传在我国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时期,古罗马国有个名叫查士丁的国王,有喜好穿着打扮的怪癖,国内商人为了巴结讨好国王,向他进献了一批中国丝绸锦缎。查士丁国王如获至宝,一面重赏献宝商人,一面搜罗缝纫精英设置制衣绣房,仿照中国皇帝的龙袍,精心制作了瑰丽新衣。新衣做成后查士丁国王先是在大街上夸衣三日,而后参加欧洲八国歌剧团相聚在古罗马著名的罗索夫剧院的汇演,使舞台上一群红男绿女、俏丽佳人暗然无光。从此,华贵的中国丝绸驰名欧洲市场。大批商人唯利是图,不惜重金雇佣马帮驼队,不辞辛苦横跨欧亚两洲,竞相贩卖中国丝绸。久而久之,在中国与欧洲诸国之间就形成了一条漫漫丝绸之路。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大食国(阿拉伯国家)作家宾墨沿丝绸之路来中国,竟将热闹的删(山)丹城误认为“中国王城”。
  山丹作为河西走廊的重镇,丝绸之路的文明在山丹境内形成的丝路文化,为山丹这座丝路古城抹下了光耀的一笔。
  ——山丹也因为位于河西走廊中段,两条绵延万里的汉、明长城从这里横贯东西而驰名中外。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发动了有名的“河西之战”,大败匈奴。武帝在河西设置了武威郡、酒泉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0年)又分置张掖郡、敦煌郡。为巩固胜利果实,发展农业生产,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在河西屯驻军队,移民屯垦,保障丝绸大道的畅通和商贸往来,于公元前120年始筑河西长城。伟大的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用智慧和体力,创造的一项极其伟大的建筑工程,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以其浩大的工程和悠久的历史著称于世。万里长城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勤劳勇敢、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世界文明宝贵中灿烂夺目的精神财富。
  山丹境内长城东接永昌县水泉子乡,西至东乐乡龙首山脉的烟洞沟。现存有汉代长城(壕沟)60公里,烽燧19座;明代长城(边墙)98公里、烽燧64座。山丹峡口自汉代开凿与西域交通之日起,就成为战事和商旅通行的险扼要隘。远在汉代,长城汉塞、烽燧、亭障和明长城边墙、坞堡、营盘等都从峡口关隘通过。峡口驿古城堡成为西域军事重地,兵家必争要塞,为防御匈奴进犯,保障丝路畅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汉、明长城在山丹境内形成的长城文化,为山丹这座长城重镇抹下了闻名的一笔。
  ——山丹还因为距县城东南40公里处有一座历史名山焉支山,为河西走廊增添了无限生机,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焉支山扼控甘凉咽喉,山峰绵延,巍峨苍翠,群山各抱地势,峻岭盘踞其中,山上烽燧要布,古垒俨然;地理险要,扼控咽喉;山势险峻,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车不并驾,骑不双辔,历来为河西军事重地,兵家必争之要。
  焉支山松柏常青,草木葱茏,蜂飞蝶舞,鸟语花香,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其风物美景,古往今来多有记载。焉支山誉称百宝山,封育了千百年的原始森林中有青海云杉、祁连山圆柏、山白杨等乔木和各种灌木植物1000多种。乔木林积蓄量为1.26万多立方米,每年新生长9000多立方米。最使人流连忘返的要数那15000多亩连片丛生的灌木金露梅、银露梅、9000多亩的鞭麻花、800多亩的山丹花沟、300多亩的红兰花洼、100多亩的野玫瑰坡,山山峁峁遍地都生长着紫红的沙棘果,酸甜可口,还有草莓,蘑菇,发菜,黄参,山茶等。山中生长各种药材100余种,20多种野生动物常出没在密林之中。因此,焉支山素有“不是黄山胜似黄山”的美称。焉支山名胜星罗,历史上曾是一个佛教胜地,“宁济公祠”、大佛殿、三佛殿、玉皇观,形成三古一刹佛道并存的文化景观。
  1993年焉支山被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原始森林公园,2010年焉支山又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历史名山焉支山的文明形成的历史文化,为山川秀美的山丹抹下了亮丽的一笔。
  ——山丹仍因为境内拥有气势磅礴的皇家军马场,驰名中外。山丹军马场因建于西汉而历史最悠久;全场总面积2192.5平方公里,约合329万亩,拥有100万亩草原而规模宏大;历史上牧马最多达10万余匹,今天马匹存栏1万余匹,成为自汉代以来最大的军马牧养基地,马匹远销欧美和亚洲各国,故称世界“马都”。
  山丹马场自西汉以后,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引进西域汗血马作为良种马匹,杂交培育出了具有体形匀称,粗壮结实,雄健骠悍,耐粗饲养,适应性强,速度快,耐力久等优点,驮、乘、挽兼用的军马新品种。2000年4月,“飞鹰马术团”代表甘肃省参加在四川成都举办的中国西部少数民族赛马节表演,荣获800米、1600米速度赛一等奖、二等奖和团体一等奖,名扬天下。
  近年来山丹军马场草原已成为全国影视外景拍摄基地之一。《牧马人》、《文成公主》、《王昭君》、《蒙根花》等数十部影视剧在这里相继拍摄。随着改革开放和山丹旅游产业示范县的建设,山丹皇家马场大草原自然风光将成为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而两千多年来形成的马场文化,将为美丽富饶的山丹抹下辉煌的一笔。
  ——山丹亦因为佛教文化历史悠久,一座建自北魏的千年古刹“山丹大佛寺”,几度毁坏又几番重建。室内坐佛被海内外佛教界高层人士誉为“天下最大的室内贴金坐佛”。
  山丹大佛寺历经数代,旧名“土佛寺”。据史料记载,仅在明正统五年(1440年)至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440多年间,就先后修缮六次。明英宗曾为该寺题写“土佛”二字,制额悬挂其间。今天的山丹大佛寺系近年重修,释觉慧大师主持多次改扩建,寺院气势较过去更加雄伟壮丽。山丹大佛寺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为全木质结构、琉璃瓦盖顶的楼阁,高39米,平面呈长方形,面宽9间,进深7间,重楼七层,飞檐陡壁、金碧辉煌,雄宏壮观。大雄宝殿内设释迦牟尼讲经说法泥塑坐像一尊,高35米。大佛全身用60万张价值240万元人民币的金箔裱贴,使佛像熠熠生辉,气度不凡,给人以威严、慈祥、庄重之感。大雄宝殿前面建有南北配殿,配殿内彩塑500罗汉,或坐或立,或说法或诵经,形体有别,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每年农历四月初四,为山丹大佛寺庙会,时逢春夏之交,风和景明,游人如织,车马连属,盛况非凡。
  山丹大佛寺古刹以其古老深邃,肃穆庄严,雄宏壮观,金碧辉煌,释迦牟尼坐佛金身慈祥端庄,形体宏大,仪态庄严的佛教文化,为魅力山丹抹下了凝重的一笔。
  ——山丹更因为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新西兰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近10年,创办了以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为办学宗旨的培黎工艺学校,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享誉世界。
  1944年10月,艾黎将陕西双石铺创办的培黎工艺学校迁到甘肃省山丹县,一度发展到近600人的规模。当年培校设有近20个供学生实习的生产组,实行半工半读、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针,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艾黎在山丹十年的办学过程中,所开展的通过“手脑并用”的实践方式实现“创造分析”教育目标的伟大探索:首先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艾黎教育思想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其次创新是教育的灵魂,艾黎“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教育思想具有创新性;第三博爱是教育成功的关键,艾黎博爱的教育思想浸透了教育思想构建了社会和谐。艾黎和他领导的教师在不断探索创造性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道德品格、管理能力、劳动能力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创业精神、实践精神、奉献精神和不懈追求教育理想的精神,都给予我们深刻启示。
  艾黎晚年最感欣慰的事,莫过于工合的恢复和山丹培校的重建。为实现这两个愿望,他奋斗了35年。1987年4月21日,山丹培黎农林牧学校正式开学,艾黎出任名誉校长。艾黎称山丹为“第二故乡”,从80年代起他将数十年搜集和珍藏的近4000件中国古文物和艺术品捐赠给山丹,并从1982年起在新建的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展出。1984年他又促成山丹县培黎图书馆的建设,并捐赠了大批图书。
  路易·艾黎在中国,在甘肃山丹创办的培黎工艺学校,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思想和以人为本、创新教育、和谐博爱的艾黎文化,为尊师重教的山丹抹下了光辉的一笔。
  综合构成“世博源地·多彩山丹”的各种文化元素,将山丹“四坝文化”史前人类文明的底气,山丹境内丝绸之路横跨亚欧的浩气,山丹汉明长城绵延万里的名气,山丹军马场草原无边无垠的大气,山丹焉支山峻巍嵯峨的秀气,山丹坐佛普度众生的灵气,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的洋气,山丹人民勤劳淳朴的福气融为一体,作为山丹旅游文化的基石,大力发展山丹旅游经济,加快山丹旅游产业示范县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现时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大黄沟神韵
  王洪德
  在人们的印象中,西部风光一定是雄关落照,大漠孤烟,天山飞雪,胡笳悲鸣;是苍茫无边的戈壁,一望无际的沙漠。然而,谁能料想,就在这“走廊蜂腰”、“甘凉咽喉”之地,竟有一处被誉为高原绿宝石的著名风景区——大黄沟。
  大黄沟位于闻名遐迩的山丹马场境内,在山丹县城东南一百公里处,系祁连山北麓西大河流域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沟谷,因盛产名贵中药大黄而得名。这里山水奇特,风景宜人,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块风水宝地,它曾使多少来往过客赞不绝口,流连忘返;也曾使多少文人雅士顿首慨叹,振臂抒怀。
  这里有看不尽的青山绿水,望不断的蓝天白云,听不厌的鸟语虫鸣,赏不够的奇兽异珍。这里虽没有一山飞峙的嵯峨雄奇,但它那层峦叠嶂,嶙峋起伏,林海苍茫的气势,也足以使人们为之惊叹。每当人们欣赏这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解读这壮怀激烈的边塞诗篇时,无不对大自然造化的精美绝伦而扼腕赞叹。
  大黄沟风光阴晴各异,晨昏有别,四时不同。
  大黄沟的春是静谧的。当和煦的阳光温柔地洒向大地,冰雪悄悄融化,野草静静发芽,松柏轻轻舒展身躯,清澈的溪水在冰雪间叮咚作响,宛如仙女弹奏古琴。山雀欢快地扇动着羽翼,直上云天。旱獭探头探脑地观察动静,然后钻出洞穴,贪婪地吮吸着第一滴甘露,沉醉于春的气息之中。雄鹰盘旋在山巅旷野之上,一边觊觎草丛中若隐若现的猎物,一边展示着高超的滑翔技术。幽静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山谷,焕发出无限生机。
  大黄沟的夏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且不说有林涛喧危石、晚帐上孤烟的清幽,牧道环山去、飞禽伴客游的惬意,郁郁葱葱的绵绵云杉,青翠欲滴的丛丛灌木,密密匝匝的奇花异草,随处可见的紫藓青苔,单就那似蛟龙蜿蜒、如玉带环绕的空谷飞瀑,就足以使人心旷神怡。飞流湍急,奔腾而下,涛声阵阵,此起彼伏。这涛声汇集了百音之精华,凝聚了万籁之灵气,为夏日的大黄沟增添了无穷魅力。
  在那峭壁之上,密林之中,牧人吹奏叶笛,那悠扬的旋律伴着涛声,和着水韵,袅袅娜娜,丝丝缕缕,不绝于耳,为空旷的山谷平添了几分野趣,几分幽静。这声音如同天籁,沁人心脾,使人疲惫顿消,身心俱爽。翻鞍上马,纵辔抖缰,或穿行于山岭峡谷之间,或信步在草地花丛之上,倍感潇洒与浪漫。
  大黄沟的雨如匆匆过客,来得急去得也快。刚刚还是碧空万里,艳阳高照,霎时又阴云密布,雨脚如麻。一时间远山近树逐渐朦胧起来,像笼罩了一层轻纱,此情此景宛如丹青高手精心绘制的一幅水墨山水,那样古朴典雅,沉雄苍浑。经过雨水的洗礼,林木越发葱郁,草叶愈加鲜亮,空气更清新了,世界更透明了。与其说雨下在天地之间,不如说雨沁入人的心脾。眼中愈来愈青葱,心境愈来愈清澈。轻轻地漫步于草地上,静静听那山溪的缓缓流淌,静静听那松林的飒飒声响,像是在倾听恋人娓娓动听的诉说,颇有一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意境。此时此刻,心绪会极其平静,像完全融化在山光水影之中,是那样恬静、淡雅。雨过天晴,信手掀开牧马人的帐篷,盘腿坐在暖烘烘的火炉旁,风雨中的丝丝凉意顿时散去。好客的主人随即端上了酥油茶、青稞酒相敬,盛情难却,举杯共饮,不亦乐乎。品到的是茶之香、酒之醇,感受到的是山里人的纯朴,牧马人的真诚。
  大黄沟的秋是多姿的。秋霜掠过,山林便变得五彩缤纷,夕晖晚照,霜叶流丹,层林如染,满山云锦,如烁彩霞,恰似浓妆艳抹的村姑穿上了色彩斑斓的花裙,满目灿烂,美不胜收。缀满枝头的果实漫山遍野,在秋风中摇曳,好似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它象征着收获,孕育着希望,昭示着未来。
  大黄沟的冬是冷峻的。一夜飞雪将这沟谷变成一片银色世界。玉树琼枝,玲珑剔透,银妆素裹,分外妖娆。几片红叶傲立于落满白雪的枝头,红白相映,格外夺目。黄昏时分,几声寒鸦,划破了山谷的寂静。一弯新月,静静地照耀着大黄沟的山山水水。
  我曾经领略和体验过庐山烟雨的迷蒙,黄山云海的深邃,泰山日出的磅礴,钱塘潮涌的壮观,西湖泛舟的惬意,也曾聆听和感受过井冈蝉鸣的空灵,巴山夜雨的缠绵,九寨飞瀑的鸣响,但最让我梦牵魂萦的还是对大黄沟山水的那份钟情和依恋。大黄沟的山虽然没有泰山的巍峨,华山的险峻,峨眉的隽秀,青城的幽深,但它拥有祁连山独特的阳刚之气;大黄沟的水虽然没有阳春天池的妩媚,初夏漓江的清澈,深秋九寨的多彩,隆冬万泉的袅娜,但它拥有西部溪水的阴柔之美。
  初涉大黄沟,我为这里的山水所陶醉,也为牧马人的真诚所感动,禁不住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千岩如削霭如浮,万木葱茏碧水流。雨落幽林朝似夏,云兴静壑暮成秋。红绡帐里歌方罢,绿玉杯中酒未休。莫负天公造化奇,涛声荡尽古今愁”。
  五彩山丹
  梁积辉
  山丹原名删丹,汉始置删丹县,元建山丹州,明设山丹卫,清改山丹县,沿袭至今。是以晨晖透过其形似删,其辉若丹,丹碧相间而得名。总面积5400平方公里,辖5乡3镇,共21万人。
  山丹,雄踞河西,横亘塞上,南眺祁连,北瞰龙首,锁金川而控漠北,扼甘凉而引蒙旗。三山环抱,弱水中流。山南秀美,川北富蕴。物产富饶,果蔬飘香。连霍高速直通欧亚,兰新复线横贯走廊。以其交通之便利,商贸之发达,区位之显要,名贯河西,著称丝路。
  谓其厚重,古风琅琅,胜迹煌煌。此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汉武元狩二年(前121年)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过陇西,越焉支山千余里击败匈奴休屠王,收复边关,屯兵养马。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置“观风行殿”,西巡张掖,登焉支山,盛陈文物,奏九部乐,设鱼龙曼延,召见高昌王、吐屯设等西域27国使臣,耀武扬威,谒使安邦,节制西域,易贸通商,史称“万国博览会”。斯地乃世博之源,圣地所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封焉支山神为宁济公,诏令太子少保,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建宁济公祠堂于南坡悬崖,立祠供奉,敬神祈平。
  汉明长城,华夏之文明,雄关玉塞,国人之骄傲。烽燧列嶂,巨壁游龙,蜿蜒百里,保存完整,被誉为中国的“露天长城博物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峡口乃汉明长城之驿站,汉称泽索谷。刘昭帝(刘弗陵)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为防御匈奴入侵,置日勒都尉,屯兵设防,移民屯田。明清时期扩大防卫。明万历元年(1573年),巡抚都御使廖逢节率兵加固维修古城,增设防御设施,内为土夯,外为砖包,辅以石条为基,固若金汤,又称“生铁城”。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都司赵良臣在石碑上题名“峡口古城堡”,至今400余年。街楼复在,遗迹尚存。战国岩画栩栩若生,鞑靼游牧所为;“锁控金川”依稀可见,陈棐西巡所勒。“天现鹿羊”陈迹,毫出甘胤之手;长廊文化新篇,挥于名家之笔。边墙弯月之风,粘天白草之茂。塞鸿缥渺长空远,羌笛悠扬野草秋。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引多少文人墨客向往。
  山丹马场,世界第一。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下诏建制牧师苑,辖汉阳大草滩,遂以皇家育苑冠之。座落祁连山下,海拔较高,四季分明,冬冷夏凉。雪山草地有之,高峡平湖有之。蓝天白云,牛羊成群,骏骑飞渡,风光旖旎。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怒芽初放,生机盎然。盛夏来临,绿草茵茵。阡陌平畴,蝶飞蜂舞。秋高气爽,皓月当空。万顷金黄,十里清香。硕果累累,颗粒盈仓。隆冬时节,寒露降临。冰清玉洁,银装素裹。昔日皇家马场,今朝牧马故乡。堪称最美生态草原,最佳影视基地。
  大佛古寺,始建北魏,重楼七层,峻修三九。背依瞭高,手捧祁店,金箔镀身,面善心慈。农历四月初四,大佛庙会,商贾云集,游人如织。佛光普度,引百里香客许愿祈祷;晨钟暮鼓,招八方善男膜拜焚香。登高远眺,圃田涟漪,湖水荡漾,秀若江南。现为亚洲最大室内泥胎贴金坐佛。
  谓其秀丽,自然生态,貌夺天工。焉支独秀,西部名山。又名大黄山,国家AAAA级风景区。每逢六月初六,正值钟山庙会。人声鼎沸,络绎不绝。车骑填咽,摩肩接踵。诵经念佛,香烟缭绕。南殿清风吹檐铃,北阁斜阳听钟声。隋炀宫,形似六合板城,固若观风行殿。肃穆伟然,古风悠悠。四郎泉,亭立中央,泉涌石下。故事传奇,情节感人。民族苑内,旌旗招展。蒙藏风情,尽收眼底。羌氐服饰,一览无余。焉支玉溪,清流急湍,篱落飘香,曲径接亭坛之路,小桥通若耶之溪。长寿岭,天然氧吧,穿行其间,心旷神怡,颐性养寿。神仙坪里,四周苍松环抱,园内楼阁簇拥,仙境一般。百花瑶池,流光溢彩,碧波荡漾,云蒸霞蔚。观斯景,如诗如画,四季有别。林海苍茫兮,长青不老。怪石崔嵬兮,溪流急湍;红叶翩飞兮,林果盛妆;灌木葱茏兮,獐鹿倘佯。生态之美,令人心醉,流连忘返也。
  观南湖之美景,览山丹之窗口。杨柳依依,绿树成荫。草木葱茏,如茵似畴。依湖散步,沐清风雨露;临池垂钓,忘尘世烦忧。晨练于亭台楼阁,夜读于昭文堂侧。白发垂髫执手林间,尽享天伦之乐;痴男信女挽肩柳下,畅叙缠绵之情。其喜洋洋,其乐融融。自然之美,和谐之光。
  谓其博文,人文荟萃,源远流长。四坝文化,开启蕃息之先河,新石时代,首创农耕之文明。太白远去,诗篇不朽;摩诘登仙,雅韵犹存。一曲匈奴歌,痛吟失地之忧;三声调笑令,轻婉游牧之欢。西路军喋血,留千秋悲壮;陈将军避险,存星火力量。黎泉书汉简,陇上第一;梦禅题辞海,举国无双。历代文豪,有感而发。挥毫泼墨,不胜枚举。域内,人才济济,遍布八方。或居京为仕,或远洋为学,或异域为商。文韬武略,相得益彰。
  艾黎第二故乡,国际友谊桥梁。艾黎、何克,皆外籍人士,华夏之故交。上世纪中叶,辗转山丹,兴办工合事业,传播科艺文化。创建培黎职教,培育工农人才。恒于半工半读,学用结合;倡之手脑并用,创造分析。在丹十载,教书育人,授业解惑,济困扶幼,将毕生心血及收藏文物捐献山丹,挽留巨大精神与物质财富,艾黎精神永放光芒。为缅怀艾老,鞭策后世,兴建艾黎博物及图书馆,培植爱国教育基地,面向世人开放,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谓其盛大,物阜民丰,政通人和。抢抓机遇,培育特色,能人带动,科学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街巷整洁,高楼林立,人居改善,环境优美。无量阁楼修葺一新,龙首广场宽敞明亮。环形天桥,河西一绝。华灯初上,流光溢彩,长虹若波,景象万千。农工商贸游,五路并进,日臻完善。油麦薯菜瓜,三驾齐驱,特色初显。工业结构日趋合理,煤电风能循环利用。吃住游购,异军突起。剪纸烙画刺绣,独居特色。黄参地耳蘑菇,山野珍品。文物复制,书画装裱,诸多旅游产品,期待开发。噫嘻!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五彩山丹,可叹可赞。
  望我焉支山
  薛林荣
  如此措不及防地面对一座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名山,我感到了一种奇异的逼仄。焉支山就在眼前,它的异域风韵甚至盖过了身旁的祁连山。
  从一首匈奴的歌谣中望见史书深处的焉支山,可以怅然若失,也可以神采飞扬——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祁连山的雪水使河西走廊润泽如绒,六畜不蕃息自然与失去祁连山有关。但匈奴妇女何以因失去焉支山而全无颜色?这是一个千古谜题,我看着有些草莽之气的焉支山思量,一定有某种微妙的元素影响了匈奴女子的容颜。
  据地方志载,焉支山又名胭脂山,因山中盛产大黄,俗名大黄山。焉支山耸立于河西走廊中部,主峰在山丹县城东南,是黑河和石羊河的分水岭。与那些动辄上千里的名山不同,焉支山东西长仅34公里,南北宽亦不过20公里,它像一个袖珍珠宝,嵌在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让过往的诗歌大家不敢小视,纷纷解锦囊而颂之。唐时河西处军阵前沿,每遇大捷,诗人均以焉支山为胜利的象征入诗,犹视焉支山为凯旋门。
  但是,这与匈奴妇女痛失颜色又有什么关系呢?
  使匈奴妇女痛失颜色的,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种草。
  在山丹境内的焉支山脚下,我始终没有分辨出这种可以妆饰颜色的“焉支草”(又名凤仙草)是什么,据说它株叶淡绿花瓣雪白,是上等的颜料。
  莫高窟千佛洞壁画中就有焉支草的成份。匈奴妇女取焉支草为胭脂,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李白在《幽州胡马客歌》中的一幕:“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
  于是我们也就明白了,原来这一座山,在霍去病将军抗击匈奴之前,竟是匈奴女子天然的粉妆码头!
  一旦温情的散发着脉脉脂粉香气的焉支山因一支汉人的骠骑出现而随风零落之后,慷慨激昂的焉支山就以“叠鼓遥翻潮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的形式出现了——在它的西麓,紧控河西走廊连接青海通道的永固城是匈奴浑邪王的军事重地,与之相对的霍城则是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击匈奴时的驻防之所。两军遥遥对应,焉支山势如悬卵。对垒的结果,是单于唱出了使其妇女失了颜色的著名歌谣,而汉廷乃设河西四郡。隋炀帝西行时,在焉支山会晤西域二十七国使节,“焚香奏乐,歌舞喧噪”,士女盛饰纵观,衣服车马鲜艳,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当是时,焉支山又成了宣扬国威之所。
  我在焉支山下看到了浩如烟海的金黄的油菜花,头顶纱罗的放蜂人奔走在远处的草滩,犹如采集10亩黄金。在这个连峰逶迤,云蔚黛起,积高之势,四面千里的焉支山雄阔在原水草河谷,那个失去了妇女颜色的匈奴歌谣,让我有一种持久的惋惜。不远处的焉支山西麓,药草漫山,辉映一片,铺若胭脂——已经没有人会想起那种叶子淡绿、花瓣雪白的焉支草了。
  山丹城内,焉支山上
  杨献平
  从西向东的班车,在长刀一样的河西走廊像船只一样漂泊,一边是巍峨祁连,一边是荒凉戈壁,流沙在额济纳和阿拉善右旗披拂,积雪在峰顶打开登天之路。假寐醒来,远远看到焉支山,心情激越,忍不住想:这座混血甚至著名的祁连山余脉,不高的山及至今充满生机的山地草原,在我之前,肯定还有很多人去过,一些注定不会留下名讳,而另一些人则借助诗歌与其他壮举,成为流传。西汉的张骞、霍去病和公孙敖可能最先登上,后来是路博德、李陵和李广利,当然还有窦固及班超家人。而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贺、李昂,还有作为王朝最后名臣、人杰的左宗棠和林则徐,大军西行,或者遭贬边疆,在他们的那个时代,这些人的卓越已经预示了他们的盛名和不朽。
  他们也和我多年前一样,从中原或者京畿来到,路过焉支山,站在山下戈壁上,抬起脑袋,朝蜿蜒而上的焉支山望了望。然后,下榻官驿,或者继续烟尘而西。他们当年站立的位置似乎就是现在的山丹县城某处,或者是大佛寺后面不高的土山上。我想到他们飘然的长须,被风掀起的衣袂或征衣。胯下马匹咴咴嘶鸣,前蹄直立。我固执以为,高适、岑参、王昌龄和李贺一定登上过焉支山,他们的马蹄斩断青草,大风吹歪冠帽,也像我在某一个消失的夏天,满怀历史与家国,还有自己,在焉支山上远眺和行走,思忖和怀想。那时候,焉支山上的汹涌如现在,积雪在高处照亮天庭,成群的骏马叩打山脊,飞鹿在青松林中呦呦低叫,黑色或者白色的羊群四面包抄。
  关于这些,他们的诗歌是最好的证明。干净奇崛的诗歌总是与地域发生刀子和骨头一般的联系。多年前,我读他们的诗歌,总觉得在雄阔之外,还有一些锥心刺骨的忧伤,激越的情绪和胸怀只是一种轮廓,而内里的,似乎贯穿了某种人世甚至人类内心的悲怆。如果不是这种贯穿和共鸣,那些汉字如何能得以铭刻?在纸张以及现在的屏幕上,在人心和灵魂当中,是美的啸鸣。
  和妻子在山丹县城下车,山丹县城就像是一个偏僻的小镇,不多的汽车带起尘土,简陋的商店面目陈旧。这种景象,与我想象中的山丹有着霄壤之别,那时代的军营、官衙及混血的民众,来往的商贾及出行的僧客、诗人及官要。在大多数时候,山丹也和附近的武威、张掖一样,在兵戈之中狼烟马蹄,也会在盛世的唐朝泛起丝绸、香料和异族歌舞的开放气象。而现在的山丹,也是繁杂的,是物质的更是生存的,是顾我的也是兼容的。在一家小店给这里的一位诗人打了电话,他还在乡下。我和妻子找了一家饭馆,米饭没有,清一色的面。他们说,大佛寺距此不远,坐车几分钟可到。
  我早就知道,张掖、山丹和武威分别有三尊大佛,张掖的那尊卧,山丹的这尊坐,武威的那尊站。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或者传说。但我想,这佛也是经由敦煌内迁的,是佛教东进的过程,也是佛在不同信仰者内心流变的轨迹。
  城郊尽是田地,油菜花开得嘹亮,藏红花把整个天空烧红。到大佛寺外,卖柏香和纸钱的人很多,我不想买,敬佛或者敬仰智者和仁者不需要任何形式,用心就是最好的了。妻子买了一些。两个人拾阶而上,一步步逼进大佛的时候,渐觉气息肃穆,有一种凌然的清净感,无形却强大,整个身心如沐神光,一身的热汗登时冷却。到大殿内,我抬头,站立的佛犹如高山,莲花之上,身材岿然,宝象庄严。尤其是那种似笑非笑、若嗔若怒的神情,无论是从哪个角度仰望,都给人一种安静的威慑之感。
  妻子跪在缭绕的香炉前,喃喃而语,完毕,拉我也跪下。那一时候,我觉得不应当下跪的,下跪对我来说是一种尊严的损失。即使高德之人,也不能够。真的敬仰是实际的追随,是不渝的信仰。形式终究是形式,或许这参拜的礼俗,也是被虔诚者自觉赋予并推而广之的。正如那些和我们一样参拜的人,还没有起身,就议论说,愿佛祖保佑俺们事事顺利,没难多福。我看了看那些善男信女,男的衣饰光鲜,女的脂粉满脸。我笑笑,抬头仰望佛祖,它看我的眼神很温暖,还有些嗔怒。
  步出大殿,落日余辉依旧灼热,烧得脸疼。走下台阶之后,我又回头看了看,佛被宫殿包裹,身影全无,只有一些金黄的光辉,把它们以及后面的山岗镀成了纯金色。大门之外,卖柏香和黄表纸的人还在,各种轿车依次停靠。路外的房舍里堆满商品,余下的田野玉米成林,青稞正在抽穗,油菜花更黄了,似乎佛祖的引渡地,神仙聚会处。处在山的阴影里的藏红花则有些暗淡,在低洼之处,用逐渐降低的红,把黑夜从泥土当中,那么温柔地勾引出来。
  再次到县城,诗人朋友已经回来了。几个人在街上行走,在浓郁的尘土当中,嗅到大批面食的味道。诗人知我不大喜欢吃面食,找了一家饭店。他和他的诗人妻子,我和我不写诗的爱人,还有他们的孩子,跟随落日,就着窗外越来越暗淡的日光,吃饭,喝酒,谈论诗歌,说一些趣事。到觉得,这种时光是优雅的,至少暂时没有了太多的欲望、琐事和某些不得不有的戒备。一切都可以放下,也都可以打开。下楼的时候,我觉得身子有点飘,是酒鼓舞和填充的那种,还有诗歌以及诗歌之外的美好与感情。
  山丹的夜晚,我觉得了大面积的安静。开始的风和尘土扑打窗棂,外面的声音在子夜之后若有若无。半夜,我醒来,在诗人的书房,翻出一些诗歌。再次想到李贺、王昌龄和岑参、高适,我发现,这个时代的诗歌气象是狭窄的,说的是一个我,不是万我,是局部而局部,是欲望的沉渣浮起来,精神乃至灵魂的光泽沉下去。放下那些诗歌,我还想到下午仰视的佛,它那种神情与姿态,是大苦难后大解脱,大彻悟后大慈悲。诗歌,还有现实的人,其实都需要这样一种境界。只是,没有人那样去做罢了。慧根与悟性,谁也是不缺的,只是尘世可触可摸的感官享受把我们蒙蔽了。
  到凌晨,我再次睡下来,感到一种毫无挂碍的轻松与坦然,还有一种忘掉自己及身处何处的自我放置感。太阳升起不久,我也醒来了,身边的妻子也醒了,说了几句话,起床之后,诗人和他的妻子孩子在客厅制造声音。下楼,风是冷的,像雪。我知道,在河西走廊每一个地方,再炎热的季节,清晨也是凉的。走出小区的时候,我抬眼向南看了看,是焉支山,焉支山上是祁连,祁连背后是青海,它的头顶是苍天。白昼的山丹也是异常嘈杂的,人们似乎都去吃牛肉面,宽的,细的,加肉的,加鸡蛋的,葱花和少许的碎牛肉块儿,还有不清不白的汤,充耳都是长短不一的吸食声,铺天盖地,此起彼伏。
  诗人找了车辆,出县城,道路变窄,两边的民居大都是土色的,有些砖石结构。大人们在路边行走或在地里劳作,孩子们背着书包上学。有一些羊只,散落在村庄四周,有一些牛马驴子,在草滩上迎接朝阳。向上行走的时候,我看到了类似绿洲的村庄,在一道流水的山坡左右,被树木和杂草围绕。再向上,人家越来越少,大麦成片,虽然八月了,穗儿还青青,灰雀成群藏身,听到车声,呼啦啦飞到另外的大麦地里。太阳照耀的高坡陡峭而植被丰茂,下面的人居,就像是隐居者,穿红衣包红头巾的妇女,远道回家的时髦女孩子和堆在门槛外抽烟的老人。清风吹着,燕子低飞,盛开的野花从来就不独自寂寞。
  我对诗人说,这里是最好的隐居之地了,城市不远不近,美景就在眼前,再向南的焉支山草原简直就是一个天造地设的疆场,难怪乌孙、月氏、匈奴、东胡、鲜卑、党项和蒙古人都喜欢在这里游牧成群,并发展壮大,西伐西域,南越秦岭。其中,匈奴把这道雪山称为祁连,其意为“苍天”,在公元前121年,霍去病从贺兰山、过居延,穿越弱水河和流沙地带,奇袭焉支山,使得整个河西走廊尽入西汉版图。悲怆的匈奴在逃亡路上,唱出了“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哀歌。在此后的数十年来,匈奴将其主要兵力用于对河西走廊及新疆天山南北与汉军的争夺,但在公元前87年的汉匈漠北之战后,内乱外败的匈奴彻底失去了重返焉支山的可能,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附身汉庭,慢慢失去苍狼性情;北匈奴郅支单于孤军西迁,最终只剩下三千余人。尽管如此,那只苍狼还在中亚及葱岭一带横行多年,最终被陈汤、甘延寿“矫诏”,起三十六国之兵,击杀于郅支城。
  到足够的海拔,从车窗看,焉支山竟然如此广袤,起伏的山包果真如乳房,虽高低大小不同,但都异常坚挺,此一颗,彼一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两只,绝对没有孤单的。路边的青草高有一尺,绕过田地,与山丘上的同类成为一个整体。到一片阔大的油菜地边,我们惊呼起来,这黄色的花朵,单独者是孤怜的,像不得不叫人心疼的弱女子,它们连在一起,那就是一片黄金海洋了,风吹来,一波一波,犹如涟漪,节奏而次序。天空似摩挲着头顶,蓝得让我想到最幸福的死亡。我走上一边的山包,眼睛之下,青色与黄色壁垒分明,它们都在汹涌,在铺展,在无际。我想,这其实是大地之诗,是死难在焉支山上军士们最灿烂和广阔的灵魂方阵。
  下山时候,转到另一边,蓦然发现几座坟茔,被野草包围,隆起的土堆前,竖着一面石碑,写着逝者的名讳。我惊诧了一下,心里有种凉。回身,又想到,安葬和长眠在焉支山上也是幸福的,草是最亲切的围拥者,是伙伴,小精灵,灵魂借助它成长,肉体是最丰富的肥料。
  继续向深处奔行,汽车颠簸,人也是颠簸的,窗外的太阳从雪山之巅照下来,那种境界,只有焉支山才有。青草从各处山丘纷披而下,纵横相连。我说,除却了战争,纪元前在这里生活的游牧部落是自由的,他们的性情及习俗可能也由此而来。地域的强大塑造力无可匹敌。我至今不清楚的是,匈奴妇女用来涂红指甲,抹红嘴唇,粉红两腮的“胭脂花(古称红蓝,月氏与匈奴人探取其花染绯黄,挼取其上英鲜者作胭脂,妇人将用为颜色。匈奴名妻作‘阏支’,言其可爱如胭脂也。)”到底长着什么样子?但这种天然植物,匈奴妇女肯定,尤其是阏氏们最喜欢,或者须臾不可离的上等化妆品。同行的诗人说,那个年代,这里酷寒,文化落后,生产力又不怎么发达,就地取材是很自然且不得不为的事情。我说,对于匈奴而言,胭脂花不可或缺,尽管他们逐水草而居,战争频繁而残酷,但对美的要求及追求,也是“不知礼仪,不羞遁走”的匈奴美好天性之一。
  如果有一些马匹,我觉得比汽车好。这个想法,是被路边偶尔看到骑马的牧民启发了的,那个头戴鸭舌帽的男人,骑在马上,扬着鞭子,马蹄踏着青草,闪电一样飞过。我想这才是诗意的,古典的,英雄的,尤其是在青草浩荡的焉支山草原,骑马绝对是一种自然行为,至少不像车轮那样残酷,还有它不断抛出的油烟,是对这干净之地的打搅、亵渎与破坏。到军马四场场部,再向东南,房舍和田地越来越少,山更像山,一座一座,毗连如胞,一些背阴处或者浅沟里,长着大片松树,从造型和木质上看,最小的似乎也要二十年以上了,虬枝如龙舞爪,青色松针在太阳光下愈加健康和苍翠。
  前方高空上,成群的鹰隼从祁连山崖飞出,用黑色的翅膀,在高渺无疆之处,鼓舞风流,它们的身姿让我想起最强大的自由和不沾尘埃的精神生活。再后来,柏油路像被刀子割断,粗大的石子,坑洼的土沟,越来越窄的道路,被青草挟持。村庄在焉支山上梦境一样归隐,而地势却逐渐隆起。相比而言,这里的山丘更加原始古朴。一看,就能觉出一种强大的未经破坏的生命力,还保持着大自然自己的那种调节与更新机制。有缓慢移动的牦牛和马匹,像各色岩石,在高处晃动而不跌落。
  但靠近路边的植被是稀薄的,短粗青草之间,开过花的马莲、狗尾巴和蒲公英,黑黑的泥土和红色的石砾沉在它们下面。车子不断向上,轰鸣的声音似乎马的喘息。从玻璃窗向前,我看见青草占领的焉支山,就像一个巨大的盆地,四边的高山,将之包围,形成一道圆形的壁垒。也难怪,几乎所有的游牧民族都在焉支山上长时间地游牧过,从军事战略看,焉支山不仅是河西走廊乃至中西通道之上的一处高地,东可顺势而下,过沙漠,再渡河,就可以剑指长安。向西,不论是沿着祁连山根部,还是从绵延的戈壁上,穿越武威和张掖,至敦煌,稍事休整,就可以沿着罗布泊直插西域。向南,翻过去就是青海,雪山深谷,变幻不定的雨雪和无数条展开的歧路,是绝好的败退求生之地,向北,则可穿过巴丹吉林沙漠,直奔居延,可直指贺兰山,也可直奔燕然山,到阿尔泰山甚至更深远的高原。当年,汉匈最后一场大战就是在今天的外蒙激烈进行的。《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人的战马不仅来自东胡、乌孙和大月氏,而且还来自焉支山,山丹马个小,但耐力极强。成吉思汗当年军队横扫欧亚大陆,其中也有山丹马的功绩。
  到军马一场场部停车,是一座小镇,一条街道之外,是散落的民居,还有不怎么豪华的办公楼。街上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堆在一起下棋,抽烟,还有的,蹲在树荫下面漫无目的的看。我们下车,买了一些饮水。沿着一边的山坡,向山上走。到半坡,看到一只被拴在铁棍子上的母羊,还有几个小羊羔,围着妈妈转。到山顶,看到更多的这样的山,从此处到远处,不规则但有错列的美感。迎面遇见两个采蘑菇回来的妇女,胳膊里挎着芨芨草编织的篮子,里面放满洁白的小蘑菇。妻子买了一些。诗人朋友说,这蘑菇是纯天然的,只有这焉支山有。我知道,这蘑菇其实是从牲畜粪便处生出来的,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草本植物。
  坐在山顶上,我觉得,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把自己放置在青草上,感觉自己也是青草了。天空在抚摸鼻尖,出口气好像就是云彩。要是有只苍鹰落下来,最好是大雕,我就可以骑上去。要不然,有一枚鹰羽像天书一样悠然而下,在焉支山,这对我肯定是一种恩赐和启示。诗人说,要不是没有那么多的琐事,在这里搭个帐篷住下来,准备一些吃的喝的,再有一些纸张和笔墨,在焉支山写诗,那是一种绝妙之境。可惜,谁也不会有如此的时间来浪漫,也不会有人想到与自然的亲近对诗歌的益处,当下的诗歌,是丧失了自然精神与境界梦想了的。
  青草之间,有些碎石子,红色的,黑色的,白色的,其中有些蚂蚁,黑甲虫,还有蚰蜒,我俯身看它们忙,觉得昆虫世界也如人群一般,所忙所累,不过是生存,不过是吃食甚至感官上的满足。站起身来,太阳西下,在南边的高岭上,依旧清新热烈。不知从何而来的风接连不断,在耳边犹如雷声。我再次想到游牧民族的马蹄,他们在马背上一边弯弓射箭,百步穿杨,在征战时候把生肉压在马鞍下,在追杀和剿灭敌人甚至在仓皇而逃的空隙,顺手拿出来果腹。这也是他们“来如疾风,去如飞鸟”战斗力的重要环节。
  我还想,这青草之下,泥土之中,肯定有着那些人的鲜血和骨头,还有灵魂和持续至今的哀歌。大地上,几乎每一处都有死难,也有爱情和繁衍,还有仇恨和权力,杀戮与温情。焉支山也不例外,它至今最壮烈的战争似乎就是汉匈河西之战,还有马步芳、马步青在河西走廊杀戮红西路军的残酷和法西斯了。更多的时候,焉支山被中原王朝遥相统领,作为皇家马场而世代存在,为集权者的政治利益提供驰骋的武力;还有些时候,是被强悍的游牧民族所占据,如东汉之后的南、北匈奴后裔,以及重新崛起的东胡后裔鲜卑,还有柔然、党项、羌、蒙古等等。焉支山的混血品性是与战争与民族迁徙紧密相连的,留在这里的,躺在这里,生在这里和死在这里的,谁也难以分清他们到底是哪些人,属于那些民族和人种。
  从山顶向下,我一步一回头,对那些山,似乎觉得,这一次之后,恐怕一生也难以再见到了。焉支山只能是焉支山,换了另外一处,氛围、底蕴就会大打折扣。到小镇,在一家饭馆吃饭,是牦牛犊子肉,很大,很红,很劲道,我吃了一小块。我十六岁前,是绝对的素食主义者,到外面读书和工作后,才逐渐沦为肉食主义者。我觉得,吃牦牛犊子的肉心里有愧,不得劲儿,吃下去后,好像肚子里有个牛犊子,在哞哞叫或者乱踢一样。返回路上,一切如往,只是焉支山越来越暗淡,黑夜从草尖上升起,途经油菜花时,像拉了一面宽阔的纱帐,花朵们在黄昏之间,就像是神灵们的洞房,依旧明亮着,芳香着,自在着。
  三访百花池
  郭勇
  百花池,是焉支山中的一处名胜,景色奇绝,传说迷人,是游人极其向往而又很难到达的地方。无限风光在险峰。那个地方只有少数牧人去过。听他们描述,又各说不同。就更增加了她的神秘色彩。我们经过多次策划,想亲临奇峰,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印证现实中的百花池与它美丽的传说究竟相距多远。
  2009年7月31日,我们终于成行。为了节约时间,一行人先在焉支山森林公园门口的林场聚集,次日天明便可登山。
  我们找了当地牧民,在了解山中情况和行进路线时,大家都傻了眼,小看了这座并不太大的山。这时候才知道我们的准备很不充分,想一天到达百花池并返回驻地的打算十分天真。那就只好走到哪里算到哪里了。
  8月1日凌晨,我们向百花池进发。为了节约时间和体力,我们坐车到了到钟山寺,然后弃车步行。
  晚上下了一场小雨,山中空气潮湿清凉,花草树木无比鲜亮,远山近岭如擦洗过一般,净洁透明。我们进了一片原始森林。阳光从林隙中洒下,斑斑驳驳。林中幽径,蜿蜒曲折。四周高大的青海云杉密密匝匝,锥形的树冠遮天蔽日。两边灌木丛生,枝叶繁茂,各种野花争奇斗妍。彩蝶翩翩,蜂虫鸣唱,鸟雀翻飞。为了赶路,我们无暇顾及这些迷人的景物。
  孩子们身子轻,劲头足,蹦蹦跳跳跑到前面去了。缺乏锻炼的我们,加上一身赘肉,一开始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心情却无比晴朗,有如头顶碧蓝的天空和柔和的白云。
  走到了一个相对开阔的地方。朝阳的山坡上是齐身的灌木,对面是云杉林,脚下没膝的花草。林场技术员刘海,给我们介绍眼前的灌木名称。
  时间是早晨8点多,光线很好。人们手中的相机,嚓嚓嚓响个不停。
  队伍拉开了距离。女人们担心孩子走失,扯着长声喊叫。
  一个小时之后,我们走出密林,站在一个高处,视野极为开阔。脚下是一个陡坡,坡下深壑,人有被抬高的感觉。极目望去,山峦重叠,起起伏伏,林海无边,莽莽苍苍。南面是焉支山主峰,被无数山峰簇拥而起,山顶紧接天宇,白雪覆盖,云絮堆积,岚遮雾罩,高远,神秘,庄严。向导说百花池还在那峰的东面。大家唏嘘不已。
  这个地方叫吊吊坡。坡上一条羊肠小道,弯弯曲曲,酷似垂吊着的一根绳子,陡峭无比。向下望去,让人眩晕。我们就要顺这条垂吊着的“绳子”下到沟底,然后逆流而上。
  大家在坡头合影留念。
  我作《吊吊坡》歪诗一首:
  吊吊坡头视野阔,遍山林木绿婆娑。
  焉支峰顶云堆雪,落鹰河底水扬波。
  脚下山花红烂漫,眼前蝶蜂尽欢歌。
  如牵垂索从天下,股颤心悸惊汗多。
  下到坡底,就是直沟河中部,现在改名焉支峡。两岸壁立千韧,松柏挺拔,头顶一缕蓝天,岭上云絮瓢移。有如坠深渊之感,仍然使人眩晕。峡中灌木茂密,怪石嶙峋,溪流潺湍,时隐时现。灌木丛中,偌大一片草地,碧绿如毯,有几只牛在草地吃草,悠闲自得。
  向导说,这是吊吊坡圈滩。有草无树,是因牛羊骡马长年聚住所致。
  有人惊呼,看见旱獭。果然几只肥胖的旱獭在自己洞口,好奇地观看这些不速之客。我们的相机全都对准这些憨态可掬的主人。牛们则懒得看我们一眼,不紧不慢地吃着自己的草。
  已经行进了两个小时。人们手里的水瓶子空了,孩子们去溪流里灌满了瓶子。女人们做着各种姿势,与美景合影。
  再作《焉支峡》以记之:
  焉支山中多胜景,峡内风光又不同。
  壁立千仞两峰秀,潭深百丈一溪清。
  灌木深处疑无路,巉岩近时有幽径。
  旱獭门口迎远客,牧牛滩上养精神。
  稍歇,随向导走进高大茂密的山柳棵中,时而猫腰,时而低头,时而拨开横蔓的柳枝和刺柴,逆流而上。虽在深涧中,海拔依然不低。尽管行进随意,大家还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感到密林的幽深与漫长。突然,眼前一亮,一片不大的草坪出现,像一个镶嵌在密林中央的足球场。大家一下子或坐或躺,享受碧草的温柔。孩子们在草地上打滚,翻筋斗。这实在是一个太好的活动场,要是有音乐,甩开膀子跳上几曲,那才叫爽呢!向导说这块草坪叫石家圈滩。问向导这个圈滩的来历,是“石”还是“史”,他们摇头不知。于是我们纷纷推测。走了一阵,又有几个同样的圈滩。其中一个还有圈墙,没有草,裸露的土场上是厚厚的牛羊粪便,旁边有一顶账房,门用一根铁丝拴着,里面乱放着的是牧人的生活用具。不远的山坡上有一群羊。牧羊人不知道去了哪里。向导说一定是进林采蘑菇去了。
  稍作休整,我们继续前进。
  焉支峡在这里分了岔,向南的两条,叫大南岔,小南岔,向东的一条叫大东岔,如三条触须,向焉支主峰的纵深处探进去,把山里面的水引出来,汇成峡内较大的溪流。我们沿着长满祁连圆柏的大东岔继续攀登。
  这是一面大坡,是我们行程中最陡峭,最漫长的地段。队伍拉开距离,有人开始掉队。
  向导说,据老人们讲,在很久以前,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大火。大火的具体细节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但这个地方因此有了名字,叫火烧坡。现在已经丝毫看不出火烧过的迹象,郁郁葱葱长满了树木和花草。
  时间已经过了5个小时,我们的体力已到极限。浑身被汗湿透。有人开始头疼,气短,心慌,有了高山反应。我们相互搀扶着,艰难地攀登。钻出云层的太阳光,像针,我们脸和胳膊被刺得生疼。裸露的皮肉,变成烧烤色。
  人们陆续到达坡头。这是一个南北走向的分水岭,叫柏木要岘。西侧就是我们逆流而上的焉支峡,东侧是流水沟河。这儿是焉支山两大水系的“八”字头。至此,我们完成了“八”的一捺。根据时间和体力,已经无法实现去百花池的计划,连到达龙池和小百花池的可能也极为渺茫。
  向导指着远处的山峰说,那个上面隐隐约约有个方形墩子的山顶,就是龙池。百花池还在龙池东面更远处。龙池是过去人们求雨的场所。在那里求雨,百求百应。他说,那个山顶是个锅底形,四周的水流聚中央。“有一年七月,天气晴朗。我们放牧上了龙池。随便说了一句,‘这天爷,旱成这个样子,也不说下些雨。’说完一会儿,乌云从四面飞来,聚在峰顶,电闪雷鸣,下起了冰雹,半个小时下了一尺多厚,我们差点冻死在山上。”我们十分惊奇。
  说话间,山背后有云升起、堆积,越积越多。倏然间,天空黯淡了。向导说可能有雨。
  根据时间、体力和天气,我们去不了百花池,也不可能去龙池祈雨了,柏木要岘就成了我们此行的终点。
  在返回的途中,继续听林场技术员刘海介绍山中植物特征及生长习性。原来,这些相伴相生着的花草树木,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学名、生长习性和繁殖规律。尤其作为先锋树种的山杨,为优势树种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创造生存环境,而自己最终隐退的奉献精神,令人动容。他还告诉我们,焉支山林区总面积431850亩,其中林业用地282447亩,非林业用地149403亩。林业用地中,有林地93972亩,疏林地4021.5亩,灌木林地134016亩,未成林造林地2533.5亩,苗圃地30亩,宜林荒山47874亩,森林覆盖率52.8%。截至2008年年底,活立木总蓄积82立方米。林区天然分布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山杨。灌木主要有山丹柳、祁连柳、金露梅、忍冬、蔷薇、银露梅、锦鸡儿、花楸等;草本植物有禾本科、莎草科、毛茛科、藜科、蓼科、菊科、蔷薇科、豆科等科的杂草及苔藓,其中可供药用的有大黄、黄芪、羌活、沙参、黄芩等,主要的野生动物有马麝、岩羊、狍鹿、玉带海雕、金雕、旱獭等,其中马麝、玉带海雕、金雕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等。
  这些名词与数据让我们倍感新鲜。他如数家珍地介绍,让我们收获不小。虽说没有看到百花池,但也赏够了美景,还增长了知识,可谓满载而归。
  在高坡护林区,听林业局副局长,焉支山林场场长徐柏林介绍焉支山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森林旅游以及森林防火、灭虫等工程情况。对他们为保护母亲山所付出的努力,做出的贡献,感到由衷地敬佩。
  这次旅行结束了,尽管我们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为下次探秘百花池的行程打下了基础。也为我们进一步解读大山留下许多悬念。龙池,大、小百花池,龙口、流水沟、三十六道沟、青石头河,营盘台等许多景点,待我们一一揭开,将它们神秘与美丽展示给游客和观众。
  还有我们的林业人,在深山老林为保护森林,改善生态所做的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都将随着我们的叙述和摄像机告诉世人。
  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如何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开发森林旅游业、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等一系列的课题。
  焉支山,这部厚重神秘的大书,还有待于我们继续去解读。
  再访百花池
  2010年7月10日,我们决定再去焉支山探寻百花池。基本上还是去年原班人马。男女大小一行15人。
  这次打算走中路,从流水口进山。老军水管所所长张金鹏知道了,要和我们同行。
  我们在流水沟水管所下车小憩之后就进了山。攀上流水口水库大坝,问随我们进山的水管所工作人员小曹水库的情况,知道这个水库最大储量是150万立方米,浇灌老军乡约8000多亩田地。今年是雨水最多的一年,现在头轮水已经浇过,二轮马上开始,水库现存约八十万立方,而且进水很大,二轮水困难不大。他们水管所还管理磁窑口水库和大口子自流灌区。职工工资全靠自收自养。像今年,工资不会拖欠。往年常常拖欠,甚至贷款发工资。
  他虽然在这儿待了多年,但对山里的情况很陌生,地名几乎一无所知。
  进山之后,逆流而上,常常过河。女人孩子就成了拖累,折腾半天,还是鞋裤皆湿。
  途中遇到几个牧人,和他们聊,才知道了一些地名。于是按照顺序写下。
  水库的地方叫宽口,大约是根据地形起的名,相比而言是宽阔一些。水库上游,两个山岔,南面的叫南岔,是根据方位起的,西面的叫董家沟,就有点历史的意味了。要么是住过董姓人家,要么是董姓人家的山地或牧场。再上来是支车沟,就有意思了,可能再往里去就无法走车,把车支在这里而得名。再往里走,是药草沟,是根据生长的植物特征起的。药草,是一种类似芨芨草但比之叶细软茎稍矮且空的植物,又叫嘴麻草,至于学名就不得而知了。牲畜是不吃的。人们认为牲口不吃的草可能有毒,就叫药草了。往里叫冰沟口子,这与温度海拔有关。定然因里面的沟壑中有冰而名。进了冰沟口子,就是墙体坡,以地势而名,山势陡峻如墙。接下来是黄草岭子,这个地名吃不准,究竟是黄草还是荒草。说荒草吧,这山里的草都是荒草,没有人种的家草;说黄草吧,所有的草秋后都要黄的。且存疑问,待后破解。然后是狼洞沟,就很好理解了,说明不仅有狼出现而且狼在此居住了。读者就知道已经进山很远了。往里,叫高岸子,和墙头坡一样,以地势而名,山势高峻,直插云天,名副其实。这里已经到了云杉林带,进入大山腹地。气温凉爽潮湿,溪流清澈湍急,水声訇然震耳,森林茂密,气势俨然。蓝天白云,格外清纯。这里又分东西两岔,灌木乔木混生,交错攀附,几乎无路可通,大多游人到此止步。因此东岔叫东倒回头,西岔叫西倒回头。再往里走就是黑沟、柏头沟、火烧坡、柏木崾岘、小龙池、大龙池、百花岭、百花池等。越往里走风景越好、越奇。
  可惜我们这次仍然不能到达。在东西倒回头处用过午餐,掉头回来。
  听牧人说,要到百花池需打早起程,要体魄强壮,才能往返。据他们描述,山顶略平,方圆六七公里,上有水池,遍布其间,大小不一,现状各异,水深盈尺,清澈见底,池畔寸草小花,密密麻麻。实为焉支山大观也。
  同时说起龙池祈雨,更是让人神往。大旱之年,人们去龙池祈雨,献牲焚纸化表后,滚雷响石。把山巅的巨石推下悬崖,发出雷鸣般声响。往往是来不及下山,就乌云翻滚、天雷大作,或雨或雹倾泻而下。百试百验。
  回来一路无话。我知道大家心里都在酝酿着再一次的探访。
  三访百花池
  2010年7月24日,星期六。我陪定居新疆20年,回山丹探亲的高中同学炯,去了他老家老军乡甘泉子,想从那里进山,第三次造访诱人的百花池。
  那是一个比较偏僻的村庄。紧紧偎依在焉支山的怀抱里。约1000多口人的村庄被一道山梁,一分为二,成东、西两泉。他的老家住西泉子。东、西泉子,各有一泉,水质清冽甘甜,因而得名。
  我们先去村东南的磁窑口水库。这是一个储量50多万立方水的小型水库。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今年雨多,库中水量可观。
  大坝下面有一用水遗址。叫饮马泉。泉已细小如绳,似有似无。旁有两块大石,翻倒残破,上有字俨然。其一曰:“嘉靖二十四年六月吉旦,口差领班都司王开,口口涝池第四泉。”第二块刻着:“大明天启元年四月吉旦,钦差石硖都司庄浪卫指挥同知甘胤重开泉源。濬水入堡。总管许耒必永。”
  从碑文推测,嘉靖二十四年六月,即公元1546年,有一个钦差领班都司叫王开的人,在此地筑坝蓄水,曰某某涝池第四泉。有第四,必有第一、第二、第三。推测上游还有三泉。到天启元年四月,即公元1621年四月,有钦差石硖都司庄浪指挥同知甘胤的人,重开泉源,而且引水入堡。之间相隔75年。这个堡,应该是丰城堡或峡口古城。
  炯说,过去有人挖土,从此地挖出许多瓷管,有碗口粗细。是为地下水道。由此看来,那个叫甘胤的人开创了山丹境内最早的地下引水工程。瓷窑口,也因有多处烧制瓷管的窑址而得名。
  晚上,我们住在炯的连襟家。他用刚采来的山蘑菇招待我们。吃惯了大棚蔬菜的我们,大饱了一顿山珍的口福。
  第二天,炯打了退堂鼓。他要走访走访老家的亲友。可以理解。我只好一个人进山,走到哪算到哪。
  骑摩托车上山很惬意,低档大油门,竭斯底里。步行一个多小时的何家岭,十几分钟就上去了。我站在了瓷窑沟河的西岸。据说这条从焉支山深处下来的支流,它的源头就是百花池。逆流而上,就会到达。摩托车是去不了了。只好停在这儿。这儿已有几辆摩托车,可能是进山拾蘑菇的人的。不知道他们进了哪片森林。
  爬上旁边的高峰,上面是一个残败的烽燧。有燃烧过的木炭和烟火薰烤的痕迹。站在烽燧,视野极其开阔,北面的村镇,原野,公路,长城,还有更远处的县城,龙首山,尽收眼底。这儿一旦点燃报警的烟火,其覆盖面积将大得惊人。
  为一个进山牧人拍了张照片,再递上一支“黑兰州”,就成了朋友。一路相跟着,去了大山的深处。
  他告诉说,百花池今天是去不了的,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他的牛群不在那儿,三是我一个人去怕在山林中迷路。他还告诉说,他们叫百花岭。那山上不会有什么池,也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只有乱石。石缝里有水流出,像刚下过雨的样子,大大小小的牛羊蹄窝里都是水,一种矮敦敦的细叶子草开着铜钱儿大小的花,就长在牛蹄窝窝的小泉边,倒是很多,一坡一坡的很好看。没有像你们说的有大水池和大朵儿的花。
  百花池原来是这样?我有点失望。不说也罢,就眼前的地名向他讨教着依次向里走去。
  石桩山——有一山,陡峭如石桩矗立而得名。
  翻车沟——他不知道地名的来历,说是从他懂事了就这样叫着。这个地名我颇费一番思考。意思是在这儿翻过车?不大可能。这里根本到不了任何车辆,不存在翻车的情形。联系前面的烽燧与不远处的定羌庙,倒是觉得此地镇番胜利,为匈奴撤退之地,较有根据,应该叫番撤沟才对。为了印证我的推断,回来后走访了当地老人,说是叫“番车沟”。有了“番”字,说明我的推断是对的。当时人们称匈奴为番鞑子。匈奴是游牧民族,不会有车,应该就是“番撤”。
  小官银塘、大官银塘——起初我理解成“观音堂”。我说这个地方过去修过庙宇?他说此地过去炼过官银。果然有多处烧炼过的痕迹。相传,过去当地驻军的军费就是这里炼的银子。说是后来遭匈奴偷袭,有过激战。为了不让匈奴抢走银子,就把来不及转移的银子藏起来了。当地流传着一则谚语:“猴子栽桩石,白马分鬃岭,找到八个柏木桩,银子拿上口袋装。”他指着一道山梁说,那就是分鬃岭,半坡一尊巨石,说是猴子栽桩石。八个柏木桩却不知道在哪里。听老人们说,只要找到八个柏木桩,就能找到用大口袋装的银子。据说很早的时候,一拨一拨的外地人曾进山搜寻过,全都一无所获。当地的寻宝行动似乎延续了好几代,没有结果。现在这个谚语已经没有了吸引力,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我在想,是真有银子埋在这里,还是一开始就是一个谎言?
  大小韭菜沟——很好理解。他说遇上多雨的年份,这里的野韭菜长得像麦苗一样茂盛,当地人采了,腌在坛子里一冬价吃,味道好得很呢。
  长洼、过梁沟、直山洼等,皆以地形而名,没啥内涵。
  牧人找到了自己的牛群,再不前走。我只好回来。
  虽然三次没有到达百花池,并不遗憾。觉得还是不到为好。这样一直有个向往,有种神秘在心里。一旦去了,说不定会令人失望的,也许会毁了心中那个美丽的想象。
  借东坡掌故,为此文续貂。说苏轼某月夜去访好友,到了门口,连门也不敲又返身去。仆人不解,问他为何?他说:乘兴而来,尽兴而去,何用敲门?他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真正见到友人,而是感受那种相见的心情和途中的景致。
  松柏交翠焉支山
  田瞳
  河西走廊中段的山丹县境内有一座名山,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名扬天下,而今更以奇特的山景吸引着四方游人。
  这山叫焉支山。
  焉支山出名,始自西汉。那时匈奴盘踞河西,阻塞西域通道。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大军征战河西,直抵焉支山下,几番鏖战,逐匈奴于大漠之北。于是就有了匈奴那首“失我胭脂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的千古绝唱。焉支山的名声也就随着这首有名的胡歌而远扬了。
  焉支山,古称胭脂山,又名燕支山。昔时匈奴人曾将西域的燕支花移植于此山上,匈奴女人以燕支花粉搽脸。李白有一首《幽州胡马歌》,就是为此而作:“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色赪如盘。”
  焉支山是祁连山之北的一个独立山体,扼河西走廊咽喉要道,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自汉以来,历朝历代皆在此屯兵驻守,战事不断。唐代诗人韦应物有一首词,专写这焉支山:“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一派苍凉悲壮意境。
  焉支山的出名,还因为隋炀帝来过这里。隋大业五年,炀帝西巡,就在这焉支山下大会西域27国君主使臣,盛况空前,未发一兵一卒,即铸剑为犁,收到安边拓地之功,留下一段传诵至今的千古佳话。
  今日焉支山之出名,已不在于它显赫的历史,而是在于它碧峰千绕、松柏交翠的奇妙风景。每到夏秋季节,远近的游人便驱车结队而来,络绎不绝。
  来到焉支山,但见山上林深似海,满目苍翠,遍山的云杉、松柏和阔叶山杨葱葱郁郁,遍地撒布着葳蕤的山草野花。这时你兴致勃勃步登盘曲,夹道的树木摩天翳日,身旁藤蔓遍布,脚下芳草萋萋,宛若行走于九曲通幽的绿色隧道里,真个是“树密不见天,苔深不见地”。若是几个人在林间走散了,放声一喊,互相喊答之声好似近在眼前,却难以寻得见树丛中的人影。
  沿林间幽径走进山的深处,又见山势随意变幻,你登上花草点缀的黄花台,翻过奇险陡峭的分水岭,再穿越密密匝匝的灌木丛,便见一峰突起,居群峰之巅。那山顶上原有一池,名曰百花池,传说从前百花池中碧水清冽,百花映日。今虽已不见池水,却有绿草遮地,乱花点景,数支小泉自卵石间悄然涌出,丝丝缕缕,绵绵不断,亦有不尽的诗情画意。
  焉支山主峰磨盘山顶海拔近4000米,登临山顶,纵目眺望,可一览河西走廊千里通衢,俯瞰群山夹峙、万山奔涌之壮观气象。看山峦起伏,若翔若舞,四方绕云,八面来风,尽从眼底而过,怀古思今,令人顿生万千感慨!
  焉支,焉支,草根下藏着匈奴
  胡杨
  焉支山,与一个民族有关;与一场战争有关。当今天我们深入到这样的山中,有的只是万籁俱寂的恬静。
  山丹有一座著名的山脉,它有一个浪漫的名字——焉支山,也做胭脂山。胭脂,是妇女古老的化妆品之一,色红,常常涂在其两颊或嘴唇上。焉支山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0公里处。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西行时,登此山召见西域二十七国使臣,甘、凉州府派士女歌舞队在路口朝迎,史书多有记载。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的绝句,也使焉支山名扬华夏。该区重峦叠嶂,松林密布,南北宽20公里,东西长34公里,总面积680平方公里。海拔2919米,主峰毛帽山高3978米。整个区域为葱郁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登高望远,山上林海松涛,碧波无际;山下沟壑纵横,清泉淙淙;腹地,獐、鹿、獾羊野生动物出没其间;峡谷两侧崇山峭直,奇石岩岩。尚有古寺(钟山寺)、古亭点缀于山林巅峰之中。秋日,在悬崖峭壁上盛开的山丹花红艳艳一片,竞相怒放,争奇斗妍。晓日初升,云蒸霞蔚,丛雾飘渺,气象万千。这里日均气温20.3℃,气候凉爽湿润,景色秀丽迷人。
  然而,一首流传不衰的匈奴古歌,让我们无法轻松。这首歌中唱道: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这是一个很使人费解的问题。这首古歌传达给我们的,是对美的誓死追求。那么,这样一座山,到底蕴藏着嫁妇的颜色呢,还是包容着民族的自尊呢。有这样的事实:公元121年,汉武帝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统帅骑兵万人,从今临洮出发,沿河湟地区,过焉支山一千余里,大败匈奴。对于匈奴这样一个膘悍勇猛的民族,失去了焉支山的庇佑,竟悲哀到了如此的境地。
  还有这样的事实:在所有的正史或者野史,或者民间的口传中,鲜有匈奴妇女崇尚胭脂的记载;今天的焉支山,似乎也很少有可以用来化妆的植物——胭脂草。也许,这是我的孤陋寡闻。嫁妇的颜色,在焉支山的风景中,迷惑着我。
  但我绝对不会从腐烂的资料中寻找。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切可能都会从冷静的思索中得到答案。
  焉支山在游人的欢乐里沉默着。仍然是那样的美丽、大气,仍然是那样的宁静莫测。匈奴是不能说话了,焉支山更兴地絮语。那么,山间那流响的雪水呢,山坡上那些吃草的马呢?
  战国至秦汉,嘚嘚马蹄踏响西部草原的匈奴,在离别张掖的时候,发出了这样的哀叹。可见张掖,在一个民族的心目中所具有的分量。
  朝晖夕照焉支山
  柯英
  许多人初识焉支山,都缘于那首与《赖勒川》齐名的匈奴民歌:“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这首匈奴民歌与鲜卑族民歌《赖勒川》,都是古代少数民族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优秀民歌;而这首民歌所表现的那种失去家园的沉痛之情,千年之下,仍令人心动。
  焉支山,又名胭脂山、燕支山,俗名大黄山(山中盛产大黄),系中国名山之一。距山丹县城东南40公里,东西长34公里,南北平均约20公里,顶峰百花池海拔3976.8米。山体为南北走向,山顶终年积雪,山腰间草木葱茏,松柏长青。每年夏天,山上遍布着迎春花、山丹花、野玫瑰、金露梅、鞭麻花等野花。山中还盛产大黄、黄芪、沙参、秦艽及十分名贵的红、白雪莲等药材。山顶上的百花池绿树环绕、碧水涟漪、雪峰倒影,景色美丽喜人,传说每到夏天,天上的百花仙子都要来这里举行盛大集会,当她们在此翩翩起舞、临池沐浴时,池边所有的花儿都会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以表示欢迎和庆贺。所以每年夏天,焉支山上百花池畔,总是花团锦簇,香气袭人,动人的神话更为这里增加了几多神秘色彩。
  焉支山上有一种凤仙草和焉支草(燕支草),可以染红指甲和皮肤,匈奴妇女常把它当作胭脂使用。焉支山的得名便与一个传说连在一起:很久以前,胭脂山下住着老两口,一天梦见院子里长出一朵鲜红的胭脂花,一年后终于喜得千金,便取名胭脂,胭脂长大后,聪明伶俐,美貌善良,村里人没有一个不夸她的。有一年大旱,瘟疫流行,全村人都病倒了,惟有胭脂姑娘无恙。她为救父老姐妹来到胭脂山,意外地听到一块大石头中有潺潺的流水声,便想挖凿出水来,不知挖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她力用尽了,汗流干了,最后倒在石头上。她的诚心感动了西天王母,王母托梦给了她一把金斧和一袋花种。胭脂姑娘醒来后,金斧一挥,便山开石裂,清泉奔涌。她用双手捧着花种往水中撒去,却见每粒花种上都沾满了自己手上流出的鲜血。为了父老乡亲,她毅然撒完了花种,自己却眼前一黑,掉进水里,化在水中了。这泉水流到村里,疫病解除;流到田里,庄稼返青;流到山坡,鲜花遍地。村人得救了,但他们再也见不到可爱的胭脂姑娘了。人们为了纪念胭脂姑娘,就把她凿石取水的山叫胭脂山,胭脂花(又名山丹丹花)也开放在满山遍崖。
  焉支山还与山丹县名密切相关。《山丹县志》记载:“删丹山在今范家营南谷,名大黄山,焉支山也。峰岭比次,每朝日初上,其阳承晖色若丹,而其阴凝烟为丹碧相间如‘删’字,汉初取以县矣。山水之奇观也。”就是说,“删丹”之名,是以晨晖透过焉支山高大的树木,其形似删,其辉若丹,丹碧相间而得名。北魏时期,改删丹为山丹。因为“删丹”一词源于焉支山,加之“山”、“删”谐音,“山”字又比“删”字好写,所以以“山”代“删”,顺理成章。
  这座山在地理上、人文上都有不寻常的意义。
  焉支山属于祁连山系,却又独立成山。间于祁连、龙首二山之间,东南面山下是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西边山下是古匈奴的单于城(今永固城),西南是祁连山有名的豁口,也是通往青海的通道——大斗拔口。西汉霍去病收复河西之前,这里整个是大月氏、乌孙、匈奴等游牧民族争夺不休和生存繁衍的理想牧场,焉支山下即是亚洲最大的牧场——山丹军马场。在祁连、龙首两座高不可攀的大山之间,焉支山无疑是匈奴等游牧民族阻击中原汉民族西进的一道门户。河西走廊正好处于西汉王朝政治文化中心长安的右侧,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为“张中国右掖”,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收复河西,霍去病首战即是翻越焉支山,攻破单于城,而后追击匈奴千余里,一定边关,扬大汉雄威,为进一步打通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迈出了有力的一步。隋炀帝在此大宴西域二十七国使臣更是史传千古。609年(隋大业5年)6月,炀帝西巡到达河西,登焉支山,召见西域27国使臣,焚香奏乐,歌舞欢呼,与西域各国使节达成协议,进一步推进了丝绸之路畅通和贸易往来。
  霍去病开疆之功,成为后来有志之士建功立业的模范,焉支山也因此成为有志之士驰骋抱负的疆场。在唐代诗词中,“燕支山”是经常提及意象。如:“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身射鸟兽,花月醉雕鞍。”(李白《幽州胡马歌》);“燕支落汉家,妇女无花色。”(李白《塞上曲》);“燕支山下少春晖,黄沙碛里无流水。”(屈同仙《燕歌行》);“花门南,燕支北,张掖城头碛云黑。”(岑参《过焉支山寄杜二》);“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韦应物《调笑令》);边塞诗人高适途经河西时,曾作“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的诗句;李昂在《从军行》中也写道:“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漠间。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唐朝诗人都把焉支山作为一种边塞的象征,疆场的象征,它几乎跟楼兰、阳关、玉门关一样,成为边塞诗不可或缺的底色。
  焉支山中部,有唐玄宗时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建的“宁济公祠”,明代重修,当地人称后寺;西部有明代修建的钟山寺,称前寺。每年农历六月六日,当地人在焉支山举办传统庙会,朝山观景,采药防疫,可惜巍峨辉煌的古寺在十年动乱中被毁,现为重建寺院。
  登上焉支山,穿行在茂密的原始森林里,晨晖一缕缕从松针柏叶间漏下来,给人一种迷幻的、晕眩的美妙。登临山巅,回望四野及对面的山峰,林海松涛和碧波覆盖的山丘,以及更远处平坦旷野的牧场,全都笼上了一层红色,羞赧的、兴奋的红色。山下沟壑纵横,清泉淙淙;腹地,獐、鹿、獾羊野生动物出没其间;峡谷两侧崇山峭直,奇石岩岩。秋日,在悬崖峭壁上盛开的山丹花红艳艳一片,竞相怒放,争奇斗妍。这里日均气温20.3℃,气候凉爽湿润,景色秀丽迷人,堪称“天然氧吧”,为消夏避暑、度假游览不可多得的自然风景旅游胜地。
  胭脂花润焉支山
  史德翔
  一千多年前,李太白登临焉支山头,勒缰远眺,一派积雪莽莽,“花红月圆”;空山鸟语,骏马清风的汉唐气象,禁不住诗情奔涌:
  “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
  时间走过了千余年后的一个夏日,塞外江南的和风庆云,将相约于祁连山下填词作赋的文朋诗友拥上了焉支山绿荫深处。海阔天空的双脚一跌进左右逢源的狂花繁草之中,心情便放牧于“颜如赪玉盘”的美人图里;奔涌的文思瞬间也飘进了“花月醉雕鞍”的云海之中……
  然而,也有思绪如我者,登山的现实心情,却只为寻觅一朵滋润女人容颜的“红蓝草”而来!早年,浸透红蓝草颜色的几行文字,深深地积淀在我灵魂深处。在似近而又遥远的岁月里,生活在焉支山一带的女人们,习惯于采摘山上一种叫做“红蓝”的山花,制作胭脂来描眉画眼,把自己的脸蛋装点的如“赪玉盘”(红润的满月)一般妩媚动人。行进在古树掩映的盘山道上,我的心神一直在《五代诗话·稗史汇编》的一页文字中游走:“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红蓝草,北人取其花朵染绯,取其英鲜者作胭脂”。看来,后人称红蓝草为“胭脂花”,呼焉支山为“胭脂山”,其内涵是真实可信的。
  胭脂,是女人生命流程中最具滋养青春心情的化妆品。从儿时记忆中“雪花膏”的香气袭人,到高山流水般诱人的化妆品铺天盖地以前,穿行于天光云影中的女人们,为了把自己打扮得娇美动人,用心最多的不就是源于焉支山的一抹淡淡的胭脂么?那不失自然原色的打扮不过是把脸庞用花草的汁液搽得绯红而已,但仅此简约的点缀,加之一方水土的养育,就可以使女人的脸蛋在春天里遮住桃花的芳菲,严冬中赛过腊梅的艳丽……
  不知是从哪个重要的日子开始,胭脂却演变为北方美女的代名词。匈奴民族纵马驰骋草原雪域的年月,各路藩王的妻妾大多从焉支山绝色的“胭脂”中挑选,有匈奴语称藩王的娇妻为“阏氏”与“胭脂”二字谐音足可定论。
  ——焉支山因弥漫着红蓝花而渗透了美的因子,红蓝花因可制做胭脂而使焉支山含情脉脉……
  焉支山在千里壮阔的祁连冰峰之间,只不过是一个绿色的圆点而已。而这个圆点,被造物主巧妙地“点”在了河西走廊的蜂腰地带,南屏白雪压顶的祁连冰峰,北倚岩石裸露的龙首山岭。两山对峙相望,其个性极为鲜明。龙首山山石裸露,不生寸草,祁连山青黛如墨,林茂草丰;前者挡住了巴丹吉林沙漠的南袭,后者扼住了青藏高原的北移。焉支山却安详地静卧于两山之间,犹如躺在父母中间的婴儿,享受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幸福童年……
  留恋于层峦叠嶂,绵延无际的绿色“圆点”上,我把焉支山下昔日辽阔的皇家军马场,连同焉支山满坡的汉唐巨柏、宋元古树连接在一起,用尽力气也没有读出霍去病将军曾以“千里不运粮,百里不运草”的焉支山为绿色大本营,挥鞭纵马,以秋风打落叶之势,把人丁兴旺,牛羊遍野的匈奴民族追逐到大漠以北的悲壮;更没有捡拾到隋炀帝艰难地穿越六月飞雪的大斗拔谷,御驾亲临焉支山,调集数千花容月貌的“胭脂”,迎接西域二十七国王公使节,举办万国博览会的遗贝。但一个在马背上书写史诗的民族,被迫撤离焉支山时,一声“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悲壮叹惜,却如暮鼓晨钟,穿越数千年的岁月,至今仍然撞击着我的心扉。
  正所谓悲愤出诗人。这一声长叹,是被大汉王朝用剑戈逼走漠北的最后一个匈奴,从战马潇潇的悲鸣中传出的唯一有文字记载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诗韵。它的不朽是,在匈奴民族消失千余年后的今天,仍然保持着强悍与悲怆的光芒。当然,作为夏后氏的后裔,曾经以凌厉的攻势闯入罗马帝国的匈奴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岁月会将他们曾经拥有七十三万铁骑的高傲血性,在人类的血液里稀释得无影无踪;也不可能想到,从东西数万里土地上败走时充满儿女情长、并不使英雄气短的一声歌哭,却能穿越数千年的岁月,至今活灵活现地塑造着这个游牧民族铁马秋风,豪情飞纵的灵魂,彰显着他们曾经万千铁骑驰骋千里河西草原,踏碎万丈祁连冰峰的雄浑乐章……
  啊,焉支山,是一座散发着历史沉香的山;焉支山,是一座撩拨男人心房的山!上得山来只觉得相见恨晚!
  心里揣着对红蓝草的无限惦念,寻着重量级的边塞诗人王维当年踏着青山秀水、吟诗作赋的履痕,来到焉支山顶传说中的百花池边。这位被后人追捧为诗佛的山水诗人,他的奇绝更在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自由逍遥地攀山道上正涌动着诗兴,忽然,一池荡漾的水波迎面撞入他的视野。池水中央,亭亭玉立着一位穿红着绿的纤纤秀女。王维顿然欣喜若狂,但向前近距离端详,却原来是一株胭脂花。爱自然风光,也喜欢寻芳问草的王维顿觉心旷神怡,当众吟诗作画,起舞弄歌。顷刻,池水扬波、胭脂花开的美景跃然纸上。突然,一只飞鸟落到颜料盒中,随即又跳上画面。来不及收拾的众人正在叹惋之际,王维却大呼妙哉。原来,飞鸟的爪印全变成了斑斑的花色。从此,百花池松柏掩映,水扬其波,百卉斗艳,一派山花四野相闻的景象……
  缓步“百花”池畔,山泉泻玉,溪流潺潺的层林深处一只布谷鸟的鸣声,亲切灿烂,由远而近走来。眼前的景物已是江山如画,然而,“祁连雪皑皑,焉支草茵茵”的畅想又在我的心头涌动。正因为有如此饱满丰润的山水,才养育了天资掩霭、雪肤玉貌的“胭脂”美女,才培植了中国匈奴马踏漠北、耀武扬威的民族精神。
  焉支山下是一片雄浑辽阔的大草滩。在山清水远的时光里,匈奴昆邪王在这片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最适宜骏马驰骋的土地上秣马厉兵,修养血性;大块食肉,大碗饮酒,制造着豪气十足的游牧生活。待草料如山,气势如虹,便点兵沙场,扬鞭纵马,牛角号声中,发兵南下,直逼西汉王朝的心脏。然而匈奴人的兵马尚未来得及用喝马奶酒的大碗换上春江花月夜的小玉杯,就被大汉王朝的豪气挡在了长城以北……
  古老与新生总是缠绵悱恻地链接着。龙城飞将,马踏匈奴于阴山的功过是非,早已被重重叠叠的时间压在了没有实际意义的昨天。但历史被淹没着,又被生成着。焉支山下曾经蔚然大气、牧羊放马的大草滩,正传承着超越时空的一山灵气,用苍茫细腻的油菜花孕育着人们现实生活的重要元素。数十万亩黄色花朵编织的一幅硕大无比的锦缎,柔柔地铺展在山环水绕的蓝天之下。天南海北的养蜂人放牧的蜜蜂,翩翩于花海之中,为人类酿造着生活的蜜意;绿色的青稞穗上已散发着醉人的醇香;还有那穿越悠悠岁月的牧歌正在焉支山头缭绕,把马背民族写意的故事情节从千年前传递到如今……
  同行的美女作家们,时不时还要面对一池清水,用“胭脂”装点自己如“赪玉盘”般的容颜,似在展示着她们拾级疾步,香汗湿衫,娇喘若兰的青春细节。然而,在一身润泽,左右芬芳的的山花面前,不知要失色多少。——自然的美妙,自然的诗意,不知有谁人能与之抗衡!
  感谢造物主为人类创造了一座焉支山,感谢焉支山为男人离不开的女人养育了朵朵胭脂花。我在想,倘若没有胭脂花点染的容颜,我们的爷爷的爷爷面对我们奶奶的奶奶的柔情时要失去多少份的爱;我们的姐妹们,面颊的颜色将是多么的寡淡,生活的色彩将是何等的单调。就是这绯红的胭脂陪伴着我们的母亲的母亲们,姐姐的姐姐们,度过了豆蔻年华,走过了苦也乐的无穷岁月……
  隆隆的松涛从空谷中滚滚而来,顷刻间,如箭的急雨,以席卷千军之势,在这片金子一样的土地上恣意扫荡。一转眼,却又日吐云开,大块大块的阳光汹涌而来。雨水梳妆过的山林,云烟缭绕,绿风浩荡。此刻,偶见挂在山坡的三五间屋舍,年轻的媳妇和憨嫩的姑娘们走出屋来,步履翩翩来到淙淙的溪水边上,倚石洗晒采摘的湿湿嫩嫩的蘑菇和黄参,还有一束束染指甲的海蓝花儿。随着恬淡优雅,丰满抒情的操作,山珍野卉特有的幽香扑鼻而来……
  焉支山下,东来西往迅猛的车轮,早已替代了驼铃与马蹄的速度。然而,满眼都是现代的色彩和情调,永远无法替代焉支山原版的容貌!走到山下长发飘逸的女郎,是否是“阏氏”的后裔,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一个匈奴远去了,而焉支山青山不老,碧水长流的底衬,永远滋养着胭脂的妩媚,映照着丝绸的光芒,鲜活着马背英雄生动彪悍的魂魄和臂力……
  仰卧于焉支山秩序井然的软草之上,望天上一道绚丽的彩虹,透过温馨的阳光,正临驾在苍翠的峰峦之间。艺术与自然在这里神秘地融在了一起,顿觉心静神畅,兴致沓来,仿佛叠翠千丈,山水汇流的豪气,正在浇灌着一片天地万物与我一体的生命境界……
  血性的匈奴,焉支山的骄子;绝色的“胭脂”,大自然的绝笔!
  焉支初悟
  何茂活
  导游
  导游姓黄,药农,六十开外,须发疏于修剪,脸颊刀劈斧削,面庞呈褐色,眉宇多皱纹。上车时携小孙,一路无语,下车后众人方知他是特邀的导游。
  老人一路导引,步履稳健,令青壮者称羡不已。介绍轶闻旧事及掌故传说,措辞熨贴,如数家珍。每至险绝之地,众皆拍照留念,老人礼让居边。野餐之时,导游携孙倚树而坐,众邀围坐聚餐,固辞不就,唯小孙经其首肯,略受饮食。回到驻地,祖孙不饭而别,再邀不至。
  晚间,新月松间移,清流若在耳。我与小儿寝于学校老师特意安排的办公室里,小儿因联欢时唱歌跳舞,略出风头,志得意满地酣然入睡,而我则不禁神会那位“只在此山中”的导游老人。冥冥之中忽发奇想,生活中每个人都必将或正在充当他人的“导游”。一个称职的导游便当是把自己的幽思哀怨深藏心底,把美景胜境指点给心清如水的游人。甚如父母之于子女,业师之于学子,莫不如此。此夜的梦中,我的笔幻成老人手中那株曲舒自如的绿柳了。
  山石
  随意围在山里人菜园四周的,是你;躬身蹲踞于溪流中供人踩踏的,是你;垒在水边作为堤坝而又以宽大的罅隙让水流汩汩逝去的,还是你。你是山寨中小如斛斗、大似卧牛的无数光滑的石头。
  不知你何时从母体叛逆而出,从多远的地方辗转至这幽静的村落,也不知你和这村落谁是这大山和沟壑的主人。想开口问你,但看见你满脸的洒脱超然,我便缄口了。友人说,你太圆滑了,我无语,但心里怨他亵渎了你。因为无数曾爱你、恨你、亲吻你、槌打过你的人都一无例外地遁入了地下,而你依然餐风饮露、伫望沧桑。正是你,把千年万年的朴厚赐予这山里的人家,用沉稳而宽厚的目光凝视这山凹里的春云夏雨、春华秋实,当一间间依山而筑的茅屋日渐变为敞亮的青堂瓦舍的时候,你趁着熹微的晨光和清澈的月华一遍又一遍地审视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村庄。山石啊,在金鸡啼唤的当儿,趁着我的同伴们酣眠不起、耽于美梦的时候,我虔诚地跪拜你,你可否悄悄地赐予我些许来自远古的睿智警示?
  痴痴寻梦人
  这是一群文学的痴迷者,他们日夜梦想登上一座神圣无比的殿堂,梦想自己的笔早见神祇、早得真谛,笔底流出甘洌的山泉。然而这梦做得好苦好累,那座海市蜃楼般的文学宫殿如隔轻纱,可望而难即。于是他们选择一个吉日良辰,少长咸集,登高寻梦来了。他们或年过半百,或岁方垂髫。登临之际,吟啸俯仰,谈笑忘年。晚间,银钩高挂,松涛隐隐,小学校几十张课桌围就一块“说梦”的圣坛。三五人喝一杯滚烫的山茶,每个人道一番寻梦的甘苦。他们忘却了世俗的烦忧,抛弃了平日的矜持,摆脱了功名利禄的羁縻。他们成了一群返璞归真的自然之子。
  然而,我知道,他们是一群注定苦命的骆驼。他们看似轻松倜傥的歌吟绝不是无病呻吟的宣泄。在智者们酒酣梦甜的时刻,他们愚衷不改,负重前行。沉默的大山和无言的父辈交给他们的不是一只啁啾婉转、悦耳娱人的金丝鸟,而是一柄形如飞燕、却实难起飞的山地犁啊!
  诗意焉支
  周多星
  在泱泱中国,尤其是浩瀚西部,历来是文人墨客挥洒豪情的地方。在风沙弥漫的丝绸古道河西走廊里,与焉支山这座春意盎然,四季青翠的山岳突遇,无论远道而来的商贾、西征戍边的军士,还是宦游西陲的文臣,目光无不由呆滞变活泛,心情由灰暗转灿烂。于是,凡能书善吟者,皆有感而发,焉支美名由此传播甚远。
  假如要把丝绸之路比做一首长诗的话,焉支,绝对是诗中最美的章节。
  诗意的焉支原是古典的,她古典得像身居幽室的士女,充满了脂粉气。焉支山古称胭脂山,又名燕支山。昔时匈奴人曾将西域的胭脂花移植于此山,匈奴女人以胭脂花粉搽脸。李白《幽州胡马歌》云:“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然而这漫山遍野的脂粉香气很快被汉朝铁骑疾如雄风的一击而荡然无存。霍去病挥师击败了浑邪王,使匈奴单于发出了“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的千古悲歌。身在长安的大汉天子和他的臣民们听后不知何等快意。
  诗意的焉支此后变得雄伟而孤独,意境苍凉而悠远。韦应物站在焉支山顶远眺,山下草原如砥,田畴似镜。他写道:“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而岑参《过燕支山寄杜位》则幽思万千:“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让人嘘叹不已。
  汉唐后,诗意的山丹似乎渐渐沉寂,灵感枯萎,跌入了低谷。及至到了宋代,就很少有吟颂焉支山的诗句发表了。直到明清才又开始渐渐兴盛,但此时已少了汉唐时那般大气和风韵。诗意的焉支似乎江郎才尽,自此消沉。
  民国乃至改革开放前,由于政局不稳,战事纷繁,名山多劫,焉支山诗意消失殆尽,风光不再,隐姓埋名,遁身江湖。
  直至改革开放,历尽沧桑的焉支山又焕发青春,诗意如旭日般喷薄而出,风格清新而大气。
  著名作家赵燕翼、诗人何西来,还有国际友人路易·艾黎都曾险临高处,放声歌吟焉支山的美艳。著名诗人曹永安在雨过天晴的午后来到焉支山,看到红彤彤的山丹花无比惊喜,他写道:“湿漉漉的风,湿漉漉的乡村,新荷出水一点红,羞答答的胭脂山,花在溪边开,都是胭脂染”。
  焉支的诗意自然是她兰心蕙质的天然流露,是诗意的美景,正巧遇到了慧眼独具又匠心独运的诗人。而她浓浓的诗意不仅影响了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土生土长的山丹文人也受到了熏陶。
  1986年,16岁的山丹二中女学生杨桂萍随同班师生20多人第一次来到焉支山,被它那博大深厚的美所吸引、感染,她当夜在山里人家的窑洞里,点着油灯写下了散文处女作《焉支行》。后此文以其景色之美和文笔之纯征服了评委,获上海《少年文艺》全国中学生征文一等奖,这篇文章至今仍是唯一一篇收入《山丹县志》的当代山丹人的作品。一生痴情文学创作的山丹人肖滋云在山丹可以说家喻户晓,但他倾心文学创作几百万字却没有产生大的影响。但他甘当绿叶衬红花,乐为他人做嫁衣,一人创办的《焉支山》文学杂志和《日记》杂志却取得了巨大成功。他团结了省内外作者百余人为刊物写稿,推出了一大批力作,许多作者通过在《焉支山》、《日记》练笔而逐渐成熟,走上了文坛。山丹青年梁积林就是其中之一,他在诗歌界无人不知,他在2009年入选《诗刊》“新世纪十佳诗人”称号。正是在肖滋云、梁积林等人的组织下,山丹在焉支山上连续举办了8届“焉支山文学笔会”,吸引了包括雷达、何西来、邵振国等一大批全国知名诗人、作家前来采风,加上山丹周围文学作者,近二十年来约有400多名作家参加了焉支山笔会,登临了焉支山。参加笔会的作家和诗人共发表有关焉支山的诗700余篇。焉支山之所以海内外闻名,与这些作家、诗人的宣传是分不开的。本来就浸洇在浓浓诗意的焉支山,因为有了众多诗人们的渲染越发诗意浓郁,才情勃发。
  诗因山得,山因诗名。古今中外的文人们见识了风姿绰约、诗情画意的焉支山而得以灵感突发,佳作迭出;而焉支山因众多才子佳人的描摹而更加充满了引人入胜的人文色彩。
  诗意焉支,永远充满着诗情画意……
  “世博圣地”焉支山
  葛勤
  初夏时节,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隆重举办,甘肃馆内一幅隋炀帝西巡焉支山、举办“万国博览会”的巨幅壁画,引起中国西北边陲一个小县和一座山尘封已久的记忆,也让这个县和这座山再度引起世人瞩目。这个县,就是山丹县,这座山,就是焉支山。而据专家考证,1400年前隋炀帝在焉支山召开“万国博览会”,世博会的发源地应为山丹的焉支山,当时的“万国博览会”为现代世博会的雏形。
  时间追溯到1400年前,公元609年(隋大业五年)的夏天,一场史无前例的盛会——“万国博览会”在山丹焉支山脚下举行。上海世博会甘肃馆内一幅高约2.4米、宽4.9米的壁画生动再现了当时的盛况:焉支山前人群欢动,西域诸国商贾云集,高昌王、鞠伯雅等西域诸国的王公使臣,峨冠博带,在道旁拜谒迎接隋炀帝;士女花枝招展,盛妆围观,隋炀帝亲临“观风行殿”,皇家仪仗演奏国乐,车马浩荡,歌舞欢腾。整个画面气势恢宏,人物众多,车水马龙,盛况空前。
  史料记载:当时参加这一盛会的有突厥、新罗、契丹等二十余国,史称“万国博览会”。《资治通鉴》对此盛会记载:“其蛮夷陪列者,二十余国。”隋炀帝西巡张掖的第七日,乘坐龙凤辇东行到焉支山下召开“万国博览会”。“万国博览会”持续了6天,西域27国的使臣向隋炀帝献上西域数千里版图,隋炀帝非常高兴,当即颁诏下旨,宣布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隋炀帝还亲临“观风行殿”,盛陈文物珍宝、丝绸锦绣,任凭西域诸王及使者赏玩,以显隋朝文明昌盛。同时,还令武威、张掖一带百姓着节日盛装,夹道欢迎,并陈设了一座可拆卸组装的豪华活动宫殿“观风行殿”,与高昌王等开怀畅饮,观赏鱼龙曼延戏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清乐》、《龟兹》、《西凉》等九部乐,大型表演节目竞相上演。
  关于隋炀帝西巡的缘由,史料记载隋朝时,张掖已成为我国西部的国际商贸重镇,西域诸番以及阿拉伯诸国的使者和商人,大多都到张掖与“中国”进行货物贸易。但当时的河西却受北面突厥、南面吐谷浑袭扰,交通堵塞,朝贡不通,西域各属国也深受其害。平定突厥、吐谷浑,收复西域诸国、扩展疆域是隋炀帝西征的根本目的。在此之前,炀帝首先派吏部侍郎裴矩到张掖专门管理市场贸易,了解西域诸国的“国俗、山川、险易”,撰写《西域图记》三卷,并不惜重金与西域来使及商人交好,从多方面为隋炀帝收复西域做准备。隋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亲率40万大军西征,重拳出击盘踞在此的吐谷浑10余万人马,最终因双方力量悬殊,吐谷浑被击溃,大部投降归顺隋朝。
  上海世博会上,甘肃省参加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专门将此历史典故“搬”到甘肃馆,让全世界了解甘肃。邀请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郭力教授、周根宝教授,绘制了“万国博览会”的盛景。他们与甘肃省文联合作,查阅了大量有关隋炀帝及当时西域诸国的史料,创作了“万国博览会”盛景。在此次壁画创作中,画家们运用敦煌壁画的元素,再现了史料中西域诸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匈奴人等,交易的丝绸、香料、水果、犀角等,展现了当时中国与中欧、东亚、西亚诸国的经济交流。
  5月17日,《兰州晨报》载文称:隋炀帝时甘肃焉支山曾举办万国博览会,专家考证焉支山为世博会发源地。无独有偶,6月3日,《甘肃日报》载文揭秘世博会甘肃馆“万国博览会”壁画。两篇文章都引经据典地描绘了当时的盛况,并援引史料和多位专家证明,1400年前隋炀帝在焉支山召开的“万国博览会”应为当代世博会的雏形。而这两篇文章经各大网站及甘肃省内外媒体的转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热议。而更为可喜的是,山丹县正在组织文化工作者精心整理挖掘这一段历史,并借焉支山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的契机,在景区开发中充分融入这一段辉煌历史,根据史料记载逐步恢复万国博览会的有关场景和细节,增加景区内涵,成为景区历史文化之魂。
  发展山丹旅游经济的根本切入点
  龙作联
  作为“无烟工业”的旅游业,在山丹刚刚起步,潜力雄厚,发展前景广阔,必将成为山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促进内外交流协作和发展地方经济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那么,如何实现山丹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呢?其中,一个重要的新思路,就是立足山丹区位条件优势,立足山丹旅游资源特色优势,立足山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优势,以治理保护山丹生态环境和实现旅游资源合理有序的开发为切入点,形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
  一、发展山丹旅游经济的区位条件优势
  山丹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张掖市的东大门。东邻永昌,南接青海,北靠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南北长148公里,东西宽89公里,总面积5402平方公里;全县辖5乡3镇,总人口20.33万人。山丹距张掖市(甘州区)65公里,距金昌市150公里,距兰州市453公里,距西宁市350公里。山丹位于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南临青藏高原旅游区,区位条件优越。
  山丹原名删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具有二千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沉积层。据《山丹县志》载,删丹古城在焉支山谷地近钟山寺处,“以晓日出映,丹碧相间如‘删’字,又名删丹山,而县以此得名。”山丹秦时为月氏地,汉初属匈奴,后由骠骑将军霍去病收复,为张掖郡所辖。隋初改为山丹卫,清代改置山丹县,属甘州府。建国初属武威专区,1955年后属张掖专区,2002年属地级张掖市。
  二、发展山丹旅游经济的资源特色优势
  山丹县自然资源独特,文化遗产众多,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特点表现为生态旅游独特丰富、文化资源韵味深厚、人文自然组合良好。不仅有祁连山、焉支山、龙首山、大马营草原等风光独特的自然胜景,而且还以其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自西汉以来,历代皇家就在这里屯养兵马,为古今军事要冲见诸于史册。山丹旅游资源结构以自然旅游资源见长,集地文景观、山水风光和生物景观为一体,形成秀丽幽深的旅游审美特征。这与整个河西走廊的沙漠、戈壁景观及黄土高原的黄土景观形成强烈对比,反差大,吸引力强。
  山丹公元前111年设县,山川秀丽,物华天宝。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石刻及石窟寺达一百多处,其中尤以国内保存完好、被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的汉、明长城为代表。同时还有建于北魏年间,被国内外佛教人士誉为“天下第一佛”室内泥胎贴金坐佛;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这里创办工合事业长达十年之久扬名中外;以及其他众多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而闻名遐迩。山丹旅游资源以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为构景要素,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紧密结合,二者构成山丹旅游开发的脉络,颇具特色。
  三、发展山丹旅游经济的资源开发优势
  山丹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较好。如汉、明长城、山丹大佛、大马营草原、祁连山、焉支山森林公园、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等,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属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随着312、227线国道的拓宽改造,旅游专列、高铁的通车,以及节假日旅游的发展为山丹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带来了机遇。兰州、嘉峪关、酒泉、银川、西宁等周边大中城市到山丹旅游的团体和散客逐年增多,山丹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发展前景广阔。
  四、发展山丹旅游经济的生态建设切入点
  广袤的山丹大地星罗棋布着150多处名胜古迹,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四坝文化遗址、汉明长城、大马营草原、焉支山森林公园、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和山丹大佛。如何让这些人文的、自然的、历史的、佛文化的底蕴源远流长惠泽塞乡人民,其首要的切入点就是要搞好生态建设。
  一是以汉明长城景点为区域的第一生态板块。大力培植沙生植被,恢复绣花庙草场昔日物草丰美的风光,规模种植“长城王”旱地西瓜,积极发展生态绿色经济。
  二是以焉支山森林公园景点为区域的第二生态板块。把沿山周边地区的马营、陈户、老军三个乡的250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主要种植水源涵养林带,不断扩大森林覆盖面,改善森林小流域气候,培植秀色可餐的天然佳境。
  三是以大马营草原景点为区域的第三生态板块。重点搞好马营河、霍城河上游的马营、霍城、李桥三个乡镇的退耕还湖、还草,恢复湿地和河床绿化造林工作,开展草原旅游绿色长廊,还大草原诗情画意的风光。
  四是以两河流域下游的佛山景点为区域的第四生态板块。位奇、清泉、东乐三个乡镇主要以营造农田防护林网为主,保护沙生植被,保护祁店水库水资源,恢复湖区湿地,培植环湖林带,再现一成山色九成绿的西湖美境,构筑佛山绿色屏障。
  五是将上述四大生态板块连片治理,四大景点联网开发,在充分的生态建设的前提下,进一步开发蕴藏其中的“天时、地利、人和”等资源优势,为旅游产业提供充足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五、发展山丹旅游经济的资源优势切入点
  以焉支山、佛山、长城、大马营草原景点被推荐为丝绸之路黄金线路旅游点为契机,积极将山丹旅游产业同省内外旅游市场接轨,重点开发“三条线”旅游资源。
  一是以汉明长城为主的古文物东线旅游。这里的文物景观主要有烽隧相望的汉、明长城,有苍凉壮美的边关冷月,有杨门烧火丫头杨满堂横刀立马失落绣鞋的绣花庙,有“锁控金川”的关隘峡口,有石燕高飞的山丹奇景,有长睡百年的长城木乃伊,有历尽沧桑的新河驿古驿站,有馆藏丰富的长城陈列馆,还有古老的四坝文化遗址和盘踞边塞的峡口古城。诸如此类,众多的古今文物融入长城脚下,足见旅游资源甚丰。如若有幸观西域胡腾舞,尝“长城王”旱地西瓜,品峡口风味羊羔肉,食雪山野生蘑菇,畅游物草丰美的大草原,住农家暖烘烘的土炕,真正令游客忘身享受长城风情,品味民俗文化,切身感受长城文化的底蕴。
  二是以焉支山、大马营草原风光为主的南线旅游。焉支山是百宝山、大马营草原是百宝地。青山绿地的自然美景同点缀其间的后寺、前寺浑然一体,处处使人感到自然之美,处处使人感到和谐之美。旅客可悠然穿密林观獐鹿、欣然闻潺流望瀑布、默然焚香火朝山拜佛、怡然登峰顶寻百花池。松柏上下鸟语如歌,人行其间如心旷神怡,人乐鸟乐山林更乐。松涛阵阵疑是猎猎战旗响,乘兴去访隋炀帝行官、霍去病屯兵处、杨四郎泉遗址、红军窑遗址别有一番情趣,乘兴去游焉支峡、百花池,观焉支云黛、雾岚、松翠、花红、雪白五景,乘兴去作山野牧民,牧歌于山林、休闲于彩旗摇曳的蒙古包下、躺在软绵绵的绿草地上与蓝天白云对语。
  马场大草原又是另一番景观了,蓝天盖着绿草原,金灿灿的油菜花点染了轻爽的晴空。挟一匹快马牧一片牛羊,心头是何等的惬意和悠闲。喝酥油茶,跳草原舞,人生是何等的洒脱。和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真有不辞常作牧马人的夙愿。青青焉支山茫茫大草原,其自然风情又何止这些呢?信步于高峡出平湖的西大河水库,攀援于奇峰林立的窟窿峡,寻访于神秘的汉、明军事遗址和鸾鸟古城,忘返于《牧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等影视外景拍摄基地,沉醉于风景如画大黄沟,驰骋于红沙河狩猎场,心动于骏马飞驰的马术表演,观光于金灿灿的现代农业。诸如此类,大马营草原的胜景真是举不胜举。
  三是以佛山和城关人文景观为主的西线旅游。最具代表性的景观有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艾黎捐赠文物共3800多件,华夏几千年的文明都在这里真实再现。还有艾黎与何克陵园、艾黎故居、南湖公园等景观。其二要数山丹大佛,大雄宝殿,高39米,亭台楼阁橡牙高啄;释迦牟尼佛塑像,高35米,天地一尊佛恬然落座,姿态优美。农历四月四的庙会,游人如织,香烟袅袅,佛音嘤嘤,可近听禅语,也可登楼抒怀远望焉支雪景。其三是佛山下的祁店水库,傍山依水是游客的好去处。或临湖面钓鱼,或近溪流就餐,或乘游艇击水,或混迹人丛中看山丹大戏。挟着十分的休闲分享佛山的山之乐、水之乐、人之乐。
  总之,山丹旅游资源是十分丰盛的,其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其深厚的旅游文化底蕴,不仅为人们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享受,而且进一步唤醒了人们珍爱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这样,山丹旅游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山丹的天更蓝、水更绿、人更美。
  焉支山赋
  李中峰
  壮哉!焉支山。顶天立极,横卧走廊。接烟霞于鸿蒙,立九仞于龙荒。层峦叠嶂,林海苍茫;繁花竞艳,锦绣琳琅。飘飘渺渺,云舒云卷;铮铮淙淙,水流水响。春来新枝吐蕊,夏至翠满昆冈;秋暮霜染红叶,冬日玉砌银妆。岚烟碧雾,溢彩流光;朝晖夕照,景象辉煌。
  睹灵山之胜景,怀岁月之悠长。女娲补天弃石于山涧,老君出关夜宿于大黄。玉母挥簪而清泉奔涌,天池得仙而百花芬芳。烽火墩筑于西汉,祀山神封于李唐。广化寺善缘广结,钟山寺神钟自响。神话奇说,难以考祥;楹联偈语,哲理深长。联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佛寺增辉,寒栖岩窟兴山寺;法轮常转,云集衲子重修祥。”晨钟暮鼓,不绝道场;山光水色,俱是文章。
  寻幽遣兴,意绪昂扬;登高揽胜,满目风光。紫气东来,浩浩荡荡;弱水西去,汪汪泱泱。南望祁连,皑皑茫茫;北眺龙首,莽莽苍苍。西顾酒泉,飞仙袅袅;回眸西凉,天马翔翔。漫步甘棠,寄情怀于天地;探幽访古,举青史以端详。遥想骠骑征战,威震朔方;匈奴被逐,悲歌凄惶。炀帝西巡,炫势扬鞭拓西域;焉支山下,万国衣冠拜炎黄。李白出塞而留千古佳句,岑参戍边而有百世华章。韦郎低咏《调笑令》,意寓于象;王维高歌《焉支行》,文采飞扬。哥舒翰金戈铁马镇守边塞,陈子昂慷慨陈词上书垦荒。历代名流曾驻足,植柳争颂左宗棠。更有艾黎、何克,远涉重洋;支援中国建设,沥胆披肝。情由景换,地以人传;多少往事,永留此方。风云变幻,明鉴历代兴亡;武功霸业,尽付荒草斜阳。惟江山不老,诗文流芳。
  喜今日,时清政善,凤翥龙翔;风清日丽,花妍草香。山川焕彩,古迹呈祥;西部开发,群情激昂。人文蔚起,书声朗朗;科技进步,造福家乡。喜云程之发轫,乘长风而远航;借改革之机遇,著伟业之雄章。工农商贸,插上腾飞翅膀;兰新铁路,撑起钢铁脊梁。退耕还林,桃红柳绿添新景;山青水明,林茂粮丰尽飘香。旅游胜地,引来四方宾客;招商引资,共建人间天堂。励精图治,臻国家于富强;科教兴邦,致人民于安康。伟哉!焉支山。与时代同步,扬帆破浪;和祖国并进,展翅高翔。
  焉支夏季冰溪
  杲立业
  焉支山夏季冰溪,深藏于焉支山崇山峻岭所夹峙的幽谷深涧中。青山白云深处愈显其高远。冰溪以此能在炎炎夏日,有坚冰取食,且可疗疾祛病,而平添了几分神奇和诱人的魅力。“夏季冰溪”一向为地方人士称道,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留下“虽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的绝句;古代文人有曾“旱云飞火燎长天,怪底层冰满涧溪”的题咏。“夏季冰溪”亦列为焉支山著名景观之一,而载誉方志。
  为探其幽秘,去岁处暑后一日,我约几位同事同往寻觅“夏季冰溪”,欲一观究竟。晨起,乘车到焉支山森林公园门口,虑及山路多歧,商定聘请一导游。我们取道直沟,溯溪流而上。一路羊肠小道,或荆棘覆路,或巨石当道,或沟壑难越。我们披榛莽、翻巨石、越溪流,扪葛附藤,攀越而上。渐次,涧溪以成潜流,高山面壁而立,满目青山郁郁葱葱,森木深谷中,以觉天宇狭窄。又行十余里,登高望远,只见重峦叠嶂,松林密布,整个焉支山为葱郁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山上林海松涛,碧波沟壑纵横,清泉淙淙;腹地,獐鹿、獾羊野生动物出没其间;峡谷两侧崇山峭直,奇石岩岩。则前看钟山寺、古亭点缀于层峦碧海、山林奇峰之中;右观陈家墩,绿树环合,村舍俨然。
  此时,晓日初升,云兴霞蔚,重雾飘渺,气象万千。看地图标定,这里海拔已过2900米。放眼沟壑山涧坡地,野草莓酱果粒粒红润,玛瑙般笸笸果实艳红,珍珠似的酸刺果微微泛起红晕,蜘蛛木花头低垂,野刺玫瑰花含娇盛开,悬崖峭壁上盛开的山丹花红艳艳一片,满山谷中或红、或黄,或白、或蓝、或紫之花迎风摇曳,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山花烂漫中,好鸟相鸣,似与游人相乐。尽管向导早已接过我的行囊,继续攀高,则汗水淋漓,气喘如牛。山林雾气弥漫,云雾一过,细雨濛濛,全身汗雨湿透,颇添凉意。又行五、六里,导游遥指前不远处,即到“夏季冰溪”。我虽兴奋,脚步已不能加快。远见浓雾细雨中,立崖尖削,其山麓地甚幽爽,殊有佳致。同行二人已捷足先登,指近处冰块大声叫绝,“壮观、伟大,真是人间仙境,真是自然奇迹”。好奇心的驱使,大家争相去看,竟忘了攀历之苦。
  审视“夏季冰溪”,乃一宽约五、六米余,深约一尺余之小溪,溪水从冰块中间蜿蜒流向远方;才临溪边,已觉寒气逼人。站在溪边冰上,竟如空穴来风,冷气外涌,如冰箱乍开。导游说:“冰溪是冬天溪水凝结成冰块,由于此处山高、沟深、树大,常年阳光照射不到,冰块无法完全溶化,所以一年四季坚冰累累,冰凌叠相悬结于溪边草木上”。雨还在下,时已正午,我们就冰溪不远处,搭起简易雨棚,用午餐。借酒驱寒、助兴。因想天地造化奇特,“夏季冰溪”诚天然无氟敞口冰箱。其冰之成,乃因沟壑深连地府,一年中此处几为恒温,而外界气温冬春有变,与之相比温差变化大,因感逸出气流冬温夏凉。春末入夏之际,海拔在3000米之林区,高不胜寒,这时沟里外溢之气犹温,气流骤然遇冷,耗去热量而凝成水,附着于石块杂草之表面,气流之不绝。在外界强制环境下,水汽渐凝成薄冰。如此持续累积,则薄冰随物赋形叠加成为冰块。及夏至后,大地渐萌生阳消之气之势,地气较凉,外界气温升高,则冰块释然,冰溪中惟感有外逸冷气。但群峰凝翠飞碧之焉支,何处无小溪,何处无泉涧,穷其一山,仅有一处夏季冰溪,其地质结构如何,何以沟壑中压强差较大,致气流不断外溢,还是神奇待解之迷。由于雨阻,再往前探,确实不易,遂决定返回。途中路隘苔滑,雨中下行艰难。一同志已年近六旬,虽手扶杖,还六次摔倒,但他精神矍铄,仍谈笑自若,游兴不减。暮色降临始下山,至家已掌灯时。
  焉支山奇石
  袁学儒
  小时候约上几个娃子,合伙赶着一群牛和驴进入焉支山腹地去放牧。过了徐家岸便可看见平顶山东北脚(汪家山嘴子)状似沉睡的“卧虎石”。从大龙王庙西走到牛家湖的第一个石阶梯东边(现寺沟水库大坝西),看见在清激流水里,有一块长一米多、光滑笔直的石面上显出9个固定木制轿车车轮木辋铁瓦和辐条的钉头坑。那车辙印不知经过了多少岁月的洪水山石撞击,丝毫没有磨损,犹如刚刚碾过的一样。听老人说,这个石头对直的东边石崖上(水库大坝东)有一个时现时隐、足有三尺长的脚印。在高石崖北边有一块露出地面两寸的圆石,顶端呈平、带有如用锯截过的落茬,叫“一颗树”。还发现天生圈湾的窑洞前有一对圆滑而带有血迹的石头,窟窿峡——将军奇石。
  传说是张侯福斩龙槽时,“公龙斩断腰,母龙哭瞎眼”的眼球。从龙王庙东进入“三十六道沟”的河道里,还有平放地上的“案板石”,倒挂悬崖的“猪嘴石”、下垂半山的“狼舌石”,高悬绝壁的“神仙窑”和突出石缝的“喇嘛帽”等怪石,其形逼真,其状如生,神态各异。就是这个“神仙窑”,曾为三号人避兵躲难,显出了“神力”。民国32年,封云乡的乡长和保丁抓我大哥等人时,他们听到狗叫声,立即从庄子南狗洞里趴出去,飞快地跑进“三十六道沟”,攀上石壁躲进了“神仙窑”,保丁们紧追不舍地到石崖下,霎时狂风猛起,暴雨勺泼,山洪直冲。保丁们吓得失魂落魄,狼嚎鬼叫地骂咧着回到乡公所里,真像群缩头乌龟。当然,“神仙窑”是我们放羊、放牛娃们乘凉、避雨、嬉戏的好地方,坐在神仙窑里可谓“高瞻远瞩”,既可举目远眺麻黄坡上随风摆动的杂荒草、点头含笑的山丹花和铺满大地的粉团花(狼毒草),又可静听“三十六道沟”、“七十二个嘴”的叮咚清泉水和清脆的鸟语声。
  再顺黑沟口向东南走,便是焉支山拓荒立业的陈家老圈(山丹县城陈家楼人的一支),在柳沟庄子北的石老虎嘴下涌出一泓清泉。从泉眼里泛出的泥沙立即下沉,汪汪泉水中没有混浊,甘洌可口,人们叫“高四两泉水”。因此处流出的水比其它地方的水一斤(旧16两)要高出四两,故称“高四两泉水”。据说这个泉水能清肺明目,消暑防疫,提神治病,所以远近闻名。路过这里的人,都要驻足俯身,双手捧水开怀畅饮。那时候,三号的(寺沟、陈户周坑、范营和张庄、岸头一部)人常上山去背“高四两水”敬奉老人和医治疾病。
  小时候在大湖、黄草岭、西瓜岭等地放牲口时还曾见到过成群结队的草鹿、梅花鹿以及青羊、獾猪、黄羊、獐子、豺狼、水貂、草雪鸡、鹌鹑等野生动物。
  爬上黑沟掌(梁)再上光光头顶,便成了没有树木、没有鸟兽的荒山秃岭。那里空气稀薄,是“六月雪、八月霜、四季不离棉衣裳”的地方。然而在黑沟梁百花池和光光头顶的湖窝里却是一派芳草鲜美、五彩缤纷的醉人景色。那池水清澈,碧波荡漾,百花争艳,姹紫嫣红,常使游人难以回神,留恋忘返。在曹家高坡,俯身鸟瞰是百丈深谷、直沟两峰;极目四望,群山突起,层峦叠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溪流潺潺的诱人景象映入眼帘,真使人陶醉。钟山寺坡,松柏参天,灌木丛生,杂草茂密,中草药处处可见。大黄、麻黄和黄柏既是溯源大黄山得名之见证,又是清血利水、泻火生津之良药。在三九天开白花花的冬青,治疗妇女手麻脚木,效果最佳。在野生植物中,人能吃的东西,有野黄瓜、山杏子、地罗卜和野草莓等。吃起来甜蜜蜜,酸溜溜,既解渴,又充饥。特别是黄参、蘑菇、地碱皮、发菜、黄花菜、苦苦菜等,在过去是穷人和遭灾人们果腹的山肴野蔌,曾救过不少人的命。
  这里有西汉和唐朝时期残留的战争遗迹,有历朝各代的文人墨迹,也有近代民众举旗,红军杀敌的枪声,还有讲不完的优美传说和动人故事,既是用洋洋万语,也不能尽表其历史的沧桑荣辱。但也绝不会再有骠骑西征、节都使平吐谷浑、红军血战付家圈等壮烈场面。不过它留给人们的记忆和依旧耸立的烽火台、剑门关、旗盘石、巨大的案板石、寒粟的棺材石等怪石奇景,昭示后人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也为人们留下了尚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和赏心悦目的人文景观。
  焉支山纪行
  萧滋云
  一九六五年六月六日进焉支山游钟山寺,作小记。
  我约了老贺、小吴同行。抄捷径走,一路是上坡,进了营盘坡,就算到上河的地界了。听老贺说,这坡起名营盘坡,传说是当年薛仁贵征西路过此处安营扎寨过。地势凹凸着下倾,一直倾斜到跌老鸹河畔为止。
  首先看见的是青石头,巨牛大象似地卧在河中央,清清河水环着巨石穿肠绕肚往下流,清得可爱,我们一见,越发地渴,顾不了许多,蹲下身双手捧喝了满满几口才罢休。
  水流不大,喧闹震耳,越往里走,越有埋伏。有一段,光听见闷闷的水流声,却看不见河底究竟在哪里,松软的湖草皮偶尔破出一眼半孔,泄露了河水的秘密。
  两边的人家不多,居住分散,房舍依山而建,翠绿的麦苗和金黄的油菜顶端显露出一家的屋顶和院墙头,而另一家就像修在这一家的屋脊上,充满了田园诗情画意。
  整个山川翠绿一片,山丹花跃跃欲试地窥测绿色世界,紫红的刺梅,白的、黄的鞭麻花这儿那儿显脸露面,招蜂惹蝶。蟋蟀急切、耐长的叫声悦人耳目,快接近松林时,拉动地响成一片,像是联欢,又像是比赛。
  一朵、两朵流云遮日,给翠绿欲滴的山坡上披上老大一片阴影,惊惊恐恐地往后退却,等不及你细看,又恢复了光明一片。
  松树先是一棵,两棵,树冠宝塔似的下大上小,慢慢增加到几丛,半坡,最后连得漫山遍野都是,微风吹过,拉响巨大的松涛,翻江倒海一般。丈许高的松树都结了松塔儿,越上的枝条串的松塔儿越多,呈紫色。我拾起一个刚刚跌落下的细看,根部衔接处有金黄半透明的松脂,粘度很强,手一摸,可以扯拉成三根两根细细的丝线,有股淡淡的药香。
  当地山民拾干松塔儿生火取暖,时有赶毛驴的庄户人出出进进,还有提篮背袋采蘑菇的山乡姑娘、年轻媳妇轻盈淡定地穿行,恰似万绿丛中几点红,给人一种美的欣赏。
  松树多生在阴坡,不像白杨那样对同类欺小压弱,总能让出一席天地叫子子孙孙往高往大生长。
  我们踩着石头沿河而上,没走几步,小吴却蹲下不走了,原来河身在这儿一跌,水流成了瀑布,成云显雾般好看。边缘的水流,不知被哪个好心肠的小朋友分出小小的一股,用五花碎石子围成堤坝,控制着叫水往下流,中腰芨芨横穿一盘马莲编成的八角磨,在水流的推动下一刻不停地转。
  小吴十八岁了,还没脱孩子气,瞪巴眼儿看不够,自言自语:“猜不透水和磨是什么亲戚关系,相互配合得那么好,双方搂抱到一起就转呀转地没个完。”
  我和老贺笑小吴纯情,痴。
  越往里走,空气越新鲜,满山满坡都是绿,仿佛把空气也染成绿色了,湿漉漉的,伸手就可以抓到。
  绿坡上的山石成千姿百态,一块像老虎,凶猛地伸出一只巨大尖锐的前爪来,想把过路人都捕为口中物;有几块挤作一团,互不相让,靠边受排挤的一块,随时都有滚动下来的危险性,连它都吓得呲牙咧嘴;还有一块比三间房子大,沉重地往上爬,到半坡显得非常无力,但它决心不减,继续一挪一动;山脚下一块有棱有角的叫棺材石,一头大,一头小,横着挡住了我们的路。
  小吴问:“为什么叫棺材石?”
  老贺说:“别忙,别忙。焉支山的石头,一块一篇童话传说,等我们前走一段看一仙物,这样,神话传说才能前后衔接上。”
  没走几步,仙物就见了,原来也是一块石头,叫案板石,别说小吴,连我都感到惊叹不已:案板石呈杂色,由青、红、绿小点密密层层配成,平坦如板,大得能并排儿睡下四个人。水流上去,全石都有了,而且均匀顺着边缘扯拉下去,全像擀开的面张暂时朝那么晾着,等候刀切下锅。最奇的是中间放根擀面杖,白的,一直伸出案板石的两边,水流动,擀杖也微微地动,叫你误认为它是真的,圆的,手伸下去就可以拿上来。
  老贺这才说:公元前121年春,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百万。出陇西,穿大斗拔谷,过焉支山,一看有山有水,地势险要,便传令:先生火做饭,后安营扎寨。各班各排那时是不是这样叫我不知道,就按现在的编制说吧,刚把面擀开,忽然传来消息:匈奴兵追来了!于是霍将军传下命令:开拔!军令如山倒,擀开的面张放下了,饭没吃成,慌忙前行。再往下,就和棺材石的故事连上了。
  原来内部出了奸细,刚准备开饭,匈奴的大队兵马追来了,压阵的几个人被匈奴的乱刀砍死,死身子自动迭在一起,怎么着了仙法,变成一口特大的石头棺材,并且横放着,挡住了匈奴的追路,霍将军的人马才顺利开拔。
  小吴伸出大姆指称赞:“无名英雄!无名英雄!”拔了一束鲜花。虔诚地磕了头,给为国捐躯的无名英雄献上。
  焉支山的伸支延脉,好像蒙了一块巨大无比的帆布,被描绘成黄、绿、赤、褚多种色彩,下面鼓风包气,似动非动,随之描出许多皱折,方便了人们的行走,六畜的兴旺。岭的阴坡,一段一段生长着古柏苍松,不知疲倦地永远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坡上长满了猫儿刺、黄柏、茶条,像绿水,显波泛澜往下流。也有巨岩偶尔显露其间,成墙积堆,蛮横地把绿排斥到周围,高傲地显示它的铁青或赤褐。
  没看见羊群,却传来羊的“咩咩”叫声,抬头寻找,竟在高崖壁中,还不到中午最热的时候,它们却头对头、角抵角地搭起了凉棚。我真佩服它们胆大包天,万一脚下失控,掉下来岂不粉身碎骨?
  灌木丛中点缀了不少红的、橙红的碎花,走近了看,哑然失笑,才知是酸刺果,顺手摘了一个尝,酸涩涩的味,不知能不能吃,尽吐了。
  越往东,奇峰突出,比高争低,大幅度亮出一坡半岭苍松古柏,气势磅礴。云天低压,烟雾缭绕,疑心是住山放牧人生火做饭,走到跟前,没了踪影,又发现淡淡笼罩在前方,使人越发觉得焉支山主峰的遥远。
  谁都说走累了,选定在一棵柏树凉影下小息。我发现柏树皮皱裂,像烂麻纸一样,扯拉掉一层又一层,等到完全扯不起时,已是细皮嫩肉,用指甲划,呈紫色。折断了一节柏枝凑到鼻孔闻,却没有什么香味。枝叶间垂有小羊粪蛋似的果实,想必是种子,没成熟的,淡绿色。
  越往前走,水越清洌,石头越大,三间房大的挤挤靠靠,商量好似地堵了水的去路。可水无形,无孔不入,遇阻而涨,涨到一定位置,稍有豁口,便奔流而下。我们拣踏光洁的人行道走,几乎等于踏阶梯。
  到一处,河谷陡然狭窄,两边狼牙巨岩对峙。看如此地势,路原来就在这儿被山堵死了,被走到这儿的哪一路人马炸开了,巨石填满豁口,仿佛公园里的人造假山似地傲然挺立,软弱的河水不得不从石底空处往下流,在中腰汇一股跌落下去,将铺底石日复一日地冲刷成一圆坑,水沸锅开一般扬起白沫向四周洋溢。靠西的空槽,全像工匠在整块巨石上凿刻出来的一个淌水槽,何时何因河水改了道,便孤零零地呆在那里出神。
  西崖没摞塌下去的一段石塔,全像倾倒时被神仙用一根无形有力的长棍支撑住了,一块一块的巨石靠上支下压的力调节重心平衡。缝隙中扎生出七横八卧的奇松怪柏,才减少了过路人的恐惧感。
  天气闷热,不时有流云遮日,我们怕下雨,赶忙抄捷径,朝钟山寺的方位艰难攀登。
  传说祁连山又叫南山,龙首山又叫北山,焉支山恰巧夹在两山中间,又名中山。山中有寺,自然叫中山寺。后来有三位大官铸造了一口巨钟悬吊寺中,中山寺又改名钟山寺,沿用至今。
  焉支山大,花草树木,清清流水,有的是好去处。
  各种叫不上名的花朵开得姹紫嫣红,大大小小的蜜蜂正忙碌着采花,响着连续不断的,催眠歌似的嗡嗡声。我止步,盯住一只肥胖的蜂,看准表,细细计数,一分钟竟采花三十朵,由此可以想象这小生灵采花酿蜜的辛劳,给人们一种深深的哲理反思。
  有两个穿得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用一个小口瓶捉蜜蜂,小心翼翼置身花丛,见蜜蜂盯在花蕊中,一手竭力将花朵慢慢托过来,一手将瓶口倾斜着往蜜蜂上一罩,蜜蜂便“嗡”的一声飞入瓶中了。她俩高兴得尖叫蹦跳,扯一绿叶用姆指压住瓶口,数数上下摇动,当数到“十”时,两个姑娘头对头,小小心心取掉绿叶,将瓶口朝下,等蜜蜂飞时,异口同声:“嗡,飞走了!”又去捉第二只。
  纯真的童心。每个人对自己金色的童年或幸福,或痛苦,都有着最美好的回忆,有些片断,甚至刻骨铭心永远留在你的记忆里。
  一对对红男绿女相依相偎着,又说又笑地往松林深处去了。
  前寺的几座庙院,大半破烂不堪,有几处甚至倒塌,四壁布满墨绿苔藓,庙顶的鸳鸯瓦槽中间,落下松籽稍沾泥土处都长出一棵棵小松树,一尺左右高了。
  来的人真叫多,万头攒动,如蚁如潮,还愿、焚裱、点香火处人拥堆成垛,没了平日的吵闹,一个比一个虔诚,前后跪成几排让女居士拿黄裱燎,口中念念有词,多言佛法无边,普度众生之吉祥。还有蒸了面桃,抱了公鸡,牵羊来还愿的,以姑娘、妇女居多。
  各处香火缭绕。正殿大厅挤得水泄不通。我想看个究竟,努力了几次都没能进去,反招致头疼脑热,汗流浃背,只好作罢。往后退却也异常艰难。等到挤出包围圈,才发现只有小吴影子似地跟着,老贺不知失散到哪儿去了。
  再加各商店上山卖货,县文化馆、电影队上山宣传,货物齐备,琳琅满目,广播悠扬,歌声婉转,更是以往没有过的景象。
  我和小吴随便买了点糕点不让嘴闲着,见一农夫摆了小摊卖冰。农历六月,正值伏天,能吃到脆生生的冰,真叫享受。虽然此时天气半阴半晴,不渴,我和小吴还是掏一元一人买了一块津津有味地咀嚼,细细品尝其中的甘甜和透凉。
  我俩绕道去后寺。
  真叫神奇,我做梦也没想到这寺会矗立在一巨岩独峰上,而且只南面的一条通道,其它三面皆临悬崖深谷,下面布满了苍松翠柏,林海茫茫,层次起伏,眩人眼目。
  这寺分两层,木制地板下面是由一根根木柱支撑着,没什么好看,地板上便是寺,斜梁卧角,飞檐流斗,仰视,中悬金鱼蛟龙,雕刻浮突,着色鲜丽,虽经多年风吹日晒,还红白分明,雕工尤唯精细,摇头摆尾,羽羽浮浮,如同欲飞一般,真谓神笔。四面皆悬巨幅木匾,字大如尺,颇为挺拔。
  观赏的人中有一五十开外的老师说,他听上古老辈讲,传说这庙是自起的。工匠把四梁八柱刨好,鸳鸯瓦都是缚在羊身上驮上来的,一切收拾停当,只愁在这一绝处无法立木。谁知半夜子时,天拉大雾,只听“咯咯吧吧”响,寺便在此刻缓缓而起,众人无不瞠目结舌,惊诧万状,不是神功佛力,这么大一座寺,怎么会耸立极处呢?
  我听后百思不得其解。再看小吴,只一下一下地忽闪单眼皮,这和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的,似乎相差了有多少个世纪。
  我和小吴离开后寺不久,碰见老贺,信步朝松林走去。松枝相搭,阳光从孔隙中挤下来,在身上投下斑斑点点大小方圆的光点。树下落积厚厚的松叶,踏上去软绵绵的,有的沾湿泥土,便长出翠绿的苔藓。越往里走,松柏柳丛盘得越密,把阳光全遮往了,像是阴天,人过不去,怕扯破衣裤,便返回。没风时,松林时很静,隔一阵才听见一两声鸟叫,却看不见鸟在哪里。稍微有风,便响起震耳欲聋的松涛,而且凉丝丝的,像是大雨就要来了。
  焉支山在老天爷屁股底下,说变脸就变脸,刚戴了“帽帽”,风先来了,刮得树头惊惊恐恐地动,随着“沙沙沙”声响,下雨了。我们赶忙到一岩石下躲避。说话工夫,雨点稠起来,夹着少许冰雹,西风在后面助劲,把万物敲打得“啪啪啪”响。寺庙屋脊、庭院墙头被打起一股乌白的蒸气,打圈儿地扩散。
  只一阵,雨停,起雾了,白茫茫一片,从半山腰漫过来,裹了覃,遮了树,巴巴结结连了云天。眨眼工夫,又飘洒起来,像牛毛。白雾虽没退尽,小麦地和油菜地却一块绿一片黄地描绘出来。站立高处朝下望,树头拢聚,翠绿团团,潮湿,没风,这家那户的灶烟扩散不开来,缭绕在苍海墨树中间,把树头悬托于半空,存着一种特殊的仙境幻意。仰视,中空挤出一路蓝天,云雾时而侵入,迭着折着使太阳失去了原形,只留下不大的一团桔黄,抹在这层云和那层云的空隙之间,致使云的边缘显得比较鲜亮。乌蒙蒙的焉支顶峰只映出一段轮廓,别处便和天色浑然一体,使你说不清楚到底是天低了,还是山高了。
  我对老贺和小吴说,此时此刻,我生出一种庄严的感觉:人为万物之首,在历史的长河中,人虽是短而又短的一瞬间,但人类的创造功绩是永垂不朽的,不信,山水可以作证……
  走近焉支山
  崔多奇
  俗称大黄山的“焉支山”,坐落在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中段。历史上又叫“胭脂山”,也叫“燕支山”,史书上称“删丹山”。因山中盛产大黄,当地人习惯地称之为大黄山。
  焉支山位于甘肃省山丹县城东南40公里处,方圆近百里,终年松柏生辉,山势奇异,地势险要,奇花异草,风光旖旎。恰如徐迟笔下写黄山的句子:“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景。”它把险要的山峰,白雪样的云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柏,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色,为世人创造了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天然森林公园。
  焉支山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既是景色秀丽的人间仙境,又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史载,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曾在这里击败匈奴,匈奴遂发出了“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悲歌。这里还有隋炀帝御驾“焉支山”的传说,也有“石燕高飞”、“神建后寺”等美丽的神话;更有西路红军散落大黄山的悲壮故事……
  又据载,唐玄宗天宝年间,封焉支山的山神为济宁公,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在焉支山建了宁济公祠,明代重修,称为后寺。万历二十年,后寺西边又建了一寺,称为前寺。前后寺相距不远,总称之为中山寺。据说寺中曾悬挂一大钟,故又称之为钟山寺。焉支山钟山寺的绝妙之处,经过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传说和演绎,更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钟山寺的前寺后寺重新修缮一新,沿袭千百年来的习俗,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钟山寺的盛大庙会,吸引本县和邻县的善男信女前来许愿还愿、朝山观景、采药防疫。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更为这块避暑旅游胜地增添了节日气氛。
  钟山寺向东,穿过灌木丛,攀上东大山。便是海拔2970米的“焉支山”主峰,俗称大黄山顶,又叫百花池。百花池,其实是一个布满卵石碧草的山顶。山顶涌出无数小泉,缕缕丝丝,流不多远原渗入山体,在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实是奇观。野花丛中,有山丹花、迎春花、玫瑰花、野菊花、马莲花、粉团花,然而,更多的是叫不上名字的野山花。但见,一串串、一簇簇,赤橙黄绿青蓝紫,姹紫嫣红、绚丽多彩。真乃“果见弥望菁葱,间以菡萏。转瞬间,万枝千朵,一齐开放;朔风吹面,荷香沁脑。”
  高山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早上站在高峰之巅,俯瞰山谷,有倏来倏去的微风,扑朔迷离的晨雾,雪浪滚滚的云海。极目远眺:西南面白雪皑皑的祁连山下,驰名中外的山丹马场大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西北面的具有传奇色彩的龙首山下,汉明长城像一条大蟒蛇一样蜿蜒欲动;山丹县城拔地而起的楼群鳞次栉比,还有田野、村庄、山川、河流尽收眼底。
  大自然毫不悭吝地给焉支山带来了名贵的松树树种,播洒在满山遍野。有名的焉支松铁骨冰肌;针叶松可与兴隆山的松树相媲美。信步走下山顶,进入林中,森林里好像搭了个天蓬,细枝茂叶风声瑟瑟,枝密遮掩日影重重,沁人肺腑的空气能使医药逊色。森林中明暗交辉,明的是百花之间闪烁而过的潺潺小溪,暗的是绿色葱茏的苔藓地衣。
  焉支山不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而且物产丰富。大自然赐予上千种植物,处处散下了“天女之花”和高山杜鹃。更有珍贵的雪莲、蘑菇、大黄、黄芪、沙参、秦艽、当归、甘草等中药材百余种,花草中“虫鸣雀跃蜂蝶飞”。然而,即有名贵的植物,也有珍奇的动物。各种飞禽之外,又有各种走兽。野生动物有狼、狐、鹿、獾、旱獭、青羊、黄羊、山鸡、松鼠等。怪不得人们都说,焉支山不仅是闻名遐迩的名山,而且还是一座花山、一座宝山呢。
  焉支山,四季都有品赏不完的野味山珍。微风拍面春天,路边的“黄狐狼”花和酸刺果叶,揪一片嚼在嘴里,酸溜溜甜丝丝的,使人顿消乏困。骄阳似火的夏天,鲜红的荆棘果熟了,沉甸甸地夹在茎叶中间;野草莓一颗颗散落在地上,你可尽情地吃个饱,这就是大自然的恩赐。秋雨连绵的季节,山果香味四溢,松林里的松菇、丁丁菇、柳菇、青头菇破土而出,牧羊人、放牛娃乃至游人,采来蘑菇在石崖下放柴火烧熟就是一顿美餐。严寒的冬天,大雪封山的时候,“半赤鸡”、野鸽子出来觅食,叽叽喳喳叫得真是开心,不怕冷的小学生们,若是碰上好运气,用马尾扣子抓上几只“半赤鸡”或鸽子,全家又能美餐一顿。有时兴趣来了,捋起袖子,把手伸进小溪的冰窟窿里,还能摸出几条小鱼呢!
  朋友们,来吧;走近焉支山!因为这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福气!
  怀念焉支山
  徐铸德
  我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是在焉支山里度过的。
  童年的记忆总是亲切而又美好的。岁月流转,那不曾消逝的依然是童年时代留下的对故乡那山、那水、那人的忆念。
  山
  从时间来推算,那时正是物质生活比较贫乏的年代,但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却未曾留下饥饿的时代印记,这首先得感谢大山的那份殷实丰饶了。
  在我最早的记忆里,爷爷牵着我,我牵着一只小羊,采挖各种野菜。有黄花菜,猪耳朵(车前子),苣苣菜,还有许多说不上名字的可吃的野菜。夏天,我则和三五个伙伴漫山遍野采摘野花野果。我因此而熟悉了那里的沟沟坎坎,梁梁峁峁;也因此对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永生难忘,以至于到现在我梦牵魂绕的还是儿时的一切。秋后,爷爷又带着我挖老鼠仓。至今令我难忘的是,在冬日里,根据老鼠跑过的痕迹,先扫去地面上覆盖的积雪,然后一镐一镐地刨去冻土层,再一掀一掀地将土铲出来,往往是挖过两三个大坑,才能找到一个鼠仓。每当这时,我便钻进坑里,一捧一捧地将爷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的那些由各种草籽和少数粮食合成的鼠仓装进口袋里。此时爷爷脸上便挂满了幸福的微笑。我们兄妹五人、全家九口人就是靠这些野菜杂粮才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水
  我童年的故乡虽在山里,但流水的小溪却不多。最近的一眼山泉,也在离我家二三里远的一个叫石坡沟的地方。泉水冬暖夏凉,特别是夏天,一到沟底,便有一股清凉迎来。孩子们玩热了,扑到泉边,猛喝一气。说那水甜,那是夸张,但说它沁人心肺,让人五脏六腑舒贴,却是真切的。这种感觉可能是今天人们喝纯净水和饮料体味不出来的。夏秋每天饮两次牲口,赶着毛驴用木桶驮一次水,便是我们孩子们“法定”的义务了;冬春天冷路滑,一般由大人们去做。那时雨雪多,冬天大雪时常封山,有时早晨起来连门都出不去,大人们用铁锨清出来一条小道,孩子们从中走过,那雪线便到了我们的腰胸了。十天半月吃不上水,人们便挖雪来化水吃,也用来饮羊,饮驴,饮牛。
  夜
  童年最温馨最美妙的记忆要算夏夜纳凉了。一天的劳作过后,吃过晚饭,大人们坐在窑洞门前,享受夏夜的清凉;孩子们则在院子里疯闹。有一次,我忽然发现,院墙外天上的月牙儿在跟着我跑,我到院墙南面,月牙儿跟到南面,我到了北面,她就跟到了北面。我告诉了伙伴们,他们一边瞅着月牙儿,一边跑,结果月牙儿又跟着他们跑了。大家互相争嚷,最终也弄不清月牙儿究竟在跟谁跑,于是大家就更疯的乱跑一气。直到浑身是汗,两腿发软,才回到大人们身边。这时,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细风微微,空气清新的一尘不染;没有蚊虫的打扰,也没有一点儿喧闹,不时的几声蟋蟀鸣叫,显得格外清响;那忽近忽远的,是萤火虫的光亮在闪动。那时,没有广播电视,大人们便会利用这机会,讲一些他们的经历和见闻;有时,也憧憬勾画一下未来。偶尔,还有婉转悠长的青海花儿从山的那边传来,于是人们便都静静的沉浸在那山歌的欣赏之中。
  冬夜是漫长的。我钻进热被窝,缠着奶奶给我讲故事,奶奶最爱讲妖魔鬼怪,讲孙悟空和猪八戒。每当这时,我一边静静地听,一边把隔壁大妈家的房屋、窑洞、院墙、山崖幻化成了故事中的场景。这时,我的爷爷却盘腿坐在炕沿上搓草绳。那时一根三米长的草绳交到生产队里要换十分工日呢。爷爷是个闲不住的人,白天忙别的,晚上搓绳。为了节约用油,爷爷经常吹灭油灯,黑摸着搓。就这样,我常常是在爷爷噼啪啪、噼啪啪的搓绳声和奶奶的呢喃声中进入梦乡的。常常是我一觉醒来,迷迷糊糊的还听到爷爷那噼啪啪、噼啪啪的搓绳声。
  树
  那时我家窑洞门前对面的半山坡上有一棵杨树,是我们同族本家的。树杆不大,约有现在的电线杆粗细,饱经沧桑的样子,充满了古老苍凉的感觉。有七八米左右高,上面约有五六个枝桠,大概是缺水的缘故,零零落落的顶着一些小枝,树叶也只有指头肚大小。远处望过去,突兀而又孤单。就是这样一棵不起眼的树,却给了我无限的欢乐和希望。树旁边有一个牲口圈,农闲时生产队的牛羊骡马一进山,全都到了这里。这时就快活了我们几个孩子,大家围在树下,嬉戏打闹,想尽办法折几个树枝做咪咪吹;更吸引我们的是山下大人们带来的用水磨(再后来是钢磨)磨的面做的白面馒头,比用山里石磨磨出做的要白得多,也香得多。如果能得到大人们的赏赐,给一点这样的馒头,是要高兴好几天的。大人们起粪累了,大家便坐在这树下,享受夏天的荫凉,心态平和地聊一些轻松的话题,讲讲山外面的故事。每当跟着大人外出走远路回来的时候,山路漫漫,正在无聊无奈之时,忽然间望见那棵杨树,便陡增了几分爬山的勇气,虽然还有几道沟梁,却已有了到家的感觉。这时的那棵杨树,对远行的人们来说,便是一个目标和希望了,对我来说,那棵杨树则成了我那故乡的标志了。
  到了九十年代,那棵杨树因干旱已经变得有皮没毛,被它的主人作为烧柴砍了。而此时,我那故乡的七八户人家也早已搬到了山下,庄户窑洞也变得破败不堪。那棵杨树便也不再是一个风景,似乎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焉支秋色
  张新民
  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0公里处的焉支山,海拔约2919米,耸立在千里河西走廊峰腰地带,以其峰高和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为特色。它奇、雄、险的特色极富个性和魅力。近年建成的玉虚宫和三佛殿坐落在次锋上,和主峰遥遥相对,其雕梁画栋的建筑特色如海市蜃楼,为青山绿海又增添了一处亮丽的人文景观。
  沿着盘山路的峰底入口,穿过曲径通幽的山间小径,攀援着约3000步登峰的石梯,一路领略着大自然的馈赠,不断呈现在眼中的是用墨绿色涂抹过的连绵不断的山峦,在瑟瑟秋风中,除了苍翠的松林,山花,绿草仍眷恋着那一袭绿色外,繁茂的树丛中还变幻着各种颜色,透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煞是好看。特别是那点缀于绿色森林中的红花、黄花、粉红花,让人陶醉,令人倾慕,使人回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千古佳句,体会到了“层林尽染”的意境。
  峰上薄雾如烟,山中罩上一层梦幻似的影像,到达山巅的时候,不知是置身于仙境,还是站立在凡间,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感叹油然而生。
  观赏着玉虚宫和三佛殿的雄伟,倾听着亭檐上风铃的摇曳,林海松涛的秀美风光无不囊括其中。当你凭栏远眺时,远山如黛,时隐时现;山脚下的一派田园牧歌景象恰似一幅锦绣的江山图画,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中会感到心旷神怡,心中的尘土荡涤一清,顿感天地悠远之无尽,宇宙之无穷。
  有些山峦,往往隽美中透着几分矜持,可望而不可即,不免有一种疏离感。既雄又秀的焉支山,虽然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却并不让人觉得它狂妄自大。正像古人说的“即之可温。”
  徜徉在山中,享受着清风,心中顿时会觉得一片澄清,什么人生烦恼,官场角逐,商场不顺,情场失意等等,便像这山中飘渺的风一样,很快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置身于山野风物中,养性情于淡泊恬静里,也分明是旅游别样的享受了。
  山丹赋
  张松
  南山为阴,弱水为阳。雄踞河西,维系八方。南眺祁连雪峰,北枕龙首山岗。东依镍都金昌,西襟铁城酒钢。平畴无垠,天下粮仓!三山环抱,城坐中央。一塔八景,礼乐三章。李白王维接踵止,炀帝西巡谋兴邦。广袤草原千里马,扬名四海军马场。唯我山丹,前程再往。史气浩浩,罡风荡荡。一城,一阁,一南湖,谁堪匹俦?斯地,斯民,斯荣昌,谁与争榜?
  吾谓其厚德兮,圣火炀炀。中华有根,源于羲皇。龙之图腾,北塞浩荡。石器时代,先民首创。彩陶玉器,出土争光。秦为月氏开垦地,汉作匈奴牧马场。征西大将霍去病,胭脂女子脸失光。安史之乱,吐蕃厥猖。仁宗天圣,西夏兴旺。二百年后,蒙古亲王,剿灭西夏,建州列纲。明初为卫,纲举目张,居民村屯,烽燧列障。雍正二年,山丹县扬。属府甘州,百姓安康。民国时期,韩起功狂。赋傜兵役,繁苛无常。共和国立,人民解放。六十华庆,祖国泰康!龙之骄子,傲翔东方。承祖荫佑,德继永昌!
  吾谓其高大兮,圣迹煌煌。鉴古知今,文化兴旺。道家思想,自兹弘扬。大佛钟山,普度佛光。北依无量阁,南仰昭文堂。图书、陈列、博物,三馆并矗,移动、联通、电信,天地结网。擎睿慧兮巨钥,启愚昧兮迷茫。秉思辨兮火炬,照德兰兮灵光。识天时,知微见宏,万物三生有正果;察人理,无为而治,大道四伏有真象。《西部山丹》传箴言,广播、电视话中央。农村、乡镇、城市,融为一体,小学、中学、培校,师生争光。善哉!精神不灭,民族兴旺。血沃中华,酬我乡党!
  吾谓其壮志兮,勇士殇殇!改革开放,百业兴旺。楼群林立,街道宽广。窗明几净,灯火辉煌。西气东输,穿城北上。甘新二线,车来车往。看,华夏儿女西部争上游;瞧,炎黄子孙广京杀商场。农民工掘起一桶金,山里娃坐进大学堂。致富热潮,遍及城乡。热血男儿,摩拳擦掌。肩负使命,为国富强。嗟乎!英雄辈出,合唱交响。高端科技,复制农桑。电脑上网,壮我家乡!
  吾谓其旺盛兮,古风琅琅。大佛庙会,远古遗响。孟夏之月,气清日朗。拜佛致祭,坐佛赐祥。街衢四达,商家八方。红尘四合,娱乐无疆。巷陌百姓,且玩且赏;高官政要,祈民安康。佛光普照兮,引百里香客许愿祷福;烟雾笼寺兮,罩八方善男膜拜焚香。南腔北调者,佛祖殿前说善德;东车西马者,渡善桥上结佛光。人头攒动如过江之鲫,摩肩接踵寻立锥之壤。钟山寺,巧夺天工,游客漫步赞鲁班;曲径路,接踵石阶,引领香客拜玉皇。焉支松,惹海外游子探幽寻古;娘娘庙,撩少男少女心扉荡漾。石峡口,龙生虎活夺天工;碑石廊,书法行龙气如虹。北阁清风吹檐铃,南寺诵经入梦乡。校园夜读烛映月,似谱弦歌写衷肠。说不完山丹大好千秋事,道不尽焉支神话月星朗。神钟自鸣留佳话,删丹朝晖献瑞祥。噫嘻!民风淳淳,膏泽之乡。物华天宝,忝阗珍藏。楼宇千列,耀我荣昌!
  吾谓其美丽兮,南湖洋洋。人工造池,有波有浪。堤岸镶石,楼宇相望。岸柳绿而丝垂,碧桃红而蜂忙。牡丹红红,菊花黄黄。簌簌风爽,吹漪跃涛皆驰兴;松树青青,柏树翠翠,绵绵云白,红男绿女齐歌唱。瑶池碧树,虹架钓台之上。幽径曲桥,彩剪游客衣裳。龙首广场,阁亭听笛,知是天籁溪水至;老年大学,艺苑闻萧,不知仙乐何处来。晨练吊腿者,英姿飒爽;流连忘情者,笑语朗朗。实乃人间仙境,唯吾以赏!若夫把酒临风,素琴夕张,收钓叟之闲适,获浣妇之倜傥。怀古者当发畴昔之感慨,颂今者宜写今朝之华章!
  赞曰:冰雪祁连兮茫茫,巍巍焉支兮煌煌,玄玄龙首兮邃邃,汉明长城兮苍苍。旅游胜地,古道新象。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守国法而知民富,遵国严而得国强。龙传人生生不息,六千载绵绵流长。祧祜祺祉,福禄祯祥。颂吾祖国,薪火永旺。愿求千蓍,普天同康。和谐团结,再铸辉煌。美哉,山丹!壮哉,开放!
  焉支四章
  杨桂平
  焉支行
  焉支山又名大黄山,谐音胭脂,可想其秀丽。游览焉支山,夏秋之间最为合适。
  进入山谷,天高,云淡,山色葱翠,藤草丛生,灌木茂密;潺潺溪流,漫流山川,使人想起白居易的诗句“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穿行草木间,初觉狭窄。沿小道向里行,便又豁然开朗,一片草地铺在你面前。齐膝深的青草中,俯身摘一朵小花,一股清香扑面而来。走近溪边,倘使河里有一块石头,你坐在上面,两旁的山便映在里边了。不用你抬头,那圣诞树似的青松尽收眼底,又似屏风遮在山前,山显得更加清新了。
  这时,你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但又缺少什么,便顾盼起来。瞧,悠闲散步的牛群,跚跚而行的羊群,都融在山光水色之中了。你走进羊群,和牧羊人攀谈起来,他便告诉你山里的许多奇事。一座山,一块崖石都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再加上山里人浑厚的嗓音,更引起你无边的遐想。附近,山里人亮开嗓子唱起了山歌,群山回应,给这寂静的山谷增添了生机。
  夕阳西坠,使焉支山更加绚丽,夕阳的光彩自然妙不可言,山中村景却也别致。村中犬吠人喊,回家羊儿的咩咩声此起彼伏,牛哞哞的叫声时时随和,再加上牧羊人特有的吆喝声,撩得你嗓子痒痒的,也想喊点什么,拼尽全力喊出一声“噢——”引得羊儿止步惊望,群山回上你几句,便高兴得不得了。牧羊人却“嗬嗬嗬”笑了……人声,犬吠,鞭鸣,群山轰然回应,组成一首高昂、宏大的交响曲。
  要游玩,可别忘了带雨具。焉支山夏季多雨,常常会猝不及防地洒下一阵来。这时,你别慌,打起你的旅游伞,在雨中仔细欣赏,雨从天上扯下,交织在天与地之间;洒在山川秀木,花草上,渗进松软的泥土。冒雨行走,脚下丛丛马莲,似令箭直刺天际,又似无数手臂,欢欣鼓舞地伸向蓝天。你也被振奋了,湿辘辘的草地上便印下了一行清晰的脚印。
  穿行雨帘中,你似乎觉得有什么在你的臂间滑动。你便寻找了。找到了什么呢?雾。的确,游焉支山,不临雾境,实在可惜。
  当你气踹吁吁地行至山腰,抬眼望去,视线便被一道白纱遮住。那树,那山,那草都躲进白纱中去了。你揉一揉眼,忽而在那白雾中挺起一支火焰般的山丹花,清风一扫,摇摆不定,使你欲摘不忍,欲去不舍……
  倘使你在山顶俯瞰,那又是另一番景致了。雾气弥漫,如浩海无际。那偶露的岩石,似叶叶扁舟,独行海上;那松林恰如海上仙女,身裹白纱,欲翩翩起舞,真有点雾在林中流,“人”在雾中行的神韵呢。
  在这雾霭迷蒙的山沟里,你顺流而走,在云雾中会碰到一间小房或一排排窑洞。不管敲开哪一扇柴门,好客的山里人便会殷勤地请你进去,一边大声抱怨着:“这鬼雾,闷得山里人出不得门,险些让客人迷路。”你的心就在这窑洞里暖和起来了。油灯下,聆听每一个山里人讲一个个山里的故事,即便是孩子也会唱给你一曲动人的山调,你的心中又装下了一个山里人的梦。
  要走了,摄下了满山的风景,可你总觉得在那儿丢了什么,恋恋的,走出好远了,还回头张望着,眼睛里映出那山里人泉水般的眸子,直到走出很远很远……
  焉支听雨
  焉支雨夜,夜半无眠,听雨到几更?朦朦胧胧。雨停,瞌睡来,因此耽误了到后寺看日出。但听雨和看日出,犹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能顺其自然。
  想起一夜雨声,淅淅沥沥,梦里梦外,声声滋味感受不一。
  山间落雨,静水深流。雨滴落下来迅速渗入土壤,不会滴滴答答,真是润物无声。
  虽无声,但有音。是山之内音,山之心音。
  有了山的深邃与宽厚,才能有大爱无言的内音。有了土壤和雨滴的相互包容与谦让,才有了滋养万物而无声的和谐心音。
  虽无声,但你还是能够听到雨中万物因雨水滋润而拨节生长的声音。
  我想我听到的是自然之声。
  此时的大山正是静谧休养的时候,不管是细雨还是斜风,它都以一种沉寂的姿态来迎纳入怀,风雨也自然静谧下来,也倦怠了,轻轻滑过松林波涛,从软枝垂缨落下,湿了金露梅枝叶,润了银露梅花瓣,幻化成百花仙子的足音,一路走进梦里来。
  我与仙子似曾相识,亦或是知音。眼睛与眼睛重逢,已彼此知悉。
  也许,对于老朋友,时间和空间仅仅是一种概念,只需一个眼神就足够了。
  我们握手相谈,不时高歌;仙子长袖善舞,我亦落落大方的迎合。时而婉约,时而豪放。豪放是气,婉约是情。气未必尽属男儿,情也未必专属女子。女子有点倜傥之气,男子有点儿女之情,才是完美人生……
  滴滴答答,高一声,低一声。
  寺前石阶上滴落的雨声似是梵音佛语,超凡脱俗。
  洒在瓦楞上的雨滴,汇成涓涓细流,顺檐而下。敲打着我的梦境。
  百花仙女如一缕白云飘散在我的梦里。醒来已来不及抚平离别的伤痛。
  梦外,雨声敲打树叶上,沙沙轻吟。蟀叫蛙鸣、花开花落。这些都是自然之声,声声温暖我心。
  在这雨夜不寐时,雨声辗转入我的梦乡,也许读书是最好的解脱。读就读唐诗罢。也许矫情,看似做作,但换来我内心安静,早已超值。
  古人梧桐听雨,雨打芭蕉,心情各异。时空转换,信息高度发达,我们再难体会巴山夜雨,共剪红烛的甜蜜,更不要说在雨夜听出人生最高境界(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听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雨声蕴含着人生的诠释,似有领悟,但我等凡夫俗子,也只能望见冰山一角。
  雨声已住,思绪却漂洋过海。女儿读书的地方夏季飓风暴雨常常光顾,雨滴砸在玻璃上,噼啪甚响,常让女儿惊醒。她说,妈妈下雨的时候,我最想家。我想说,女儿,在这焉支雨声里,我最想你。
  秋染焉支
  秋天是一个怀念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永恒的季节,更是一个让焉支山五彩斑斓的季节。
  我来不及回望逐渐走远的季节,焉支的秋色已洒满山坡。
  焉支之秋,山寒水瘦,落英缤纷,点点滴滴,皆是金黄色的喜悦。
  焉支之秋,秋高气爽,层林尽染,姹紫嫣红。这样形容焉支山的秋是贴切的。
  焉支之秋,阳光明媚却不热烈,焉支山依然昂首蓝天。向往高度的梦想,也在秋天的阳光里刚刚开始。
  焉支之秋,是静美的,深沉的,是丰富的,也是宽广而博大的。似是我们人到中年的父亲,看见他,心就会安定而温暖。
  他是一位成熟了的父亲,满目含笑,风度翩翩。他永远是女儿停靠的温暖港湾。他溢满慈父关爱女儿的脉脉温情,在父亲温情的目光里,女儿静心去抒写心中梦想与希冀的诗行。他更是承载了那个小小少年青春的所有梦想。父亲一样厚重而壮美的山啊,是我一生永远的怀念,一生走不出去的温暖怀抱。
  秋的厚重使我更能感受一位父亲的儿女深情。
  夏之灿烂,是父亲意气奋发的少年时光,已成为父亲心中永远的怀念,也成为少年心中的向往。秋的永恒,成就了山之永恒,亦成就了父亲的伟岸。少年的梦想就是成为父亲一样的男人。那个五彩缤纷的梦想已在秋天的阳光里逐渐成熟,那个埋藏在心底青色的种子已长成一棵参天的大树。那一丛松柏,已挂满了昂然的风铃,摇响一个季节的喜悦。少年亦长成伟岸的父亲,山一样的父亲。在这个秋天,少年真的就挺起父亲一样的脊梁,为所爱的人撑起一片蓝天。
  秋这个收获的季节热烈来临时,焉支山更加沉稳而广袤。它静静站立在秋日阳光里,目光所及,满山遍野都是秋天走过的脚印……
  秋色,在阳光里点亮我们的双眼。秋天独有的色彩,展示着他特有的温柔,温暖着我的视野。
  我想,我会陶醉在这秋色里。
  焉支山秋天的风少了夏日的急促和热烈,它平缓地滑过山顶,俯瞰下来,便是五颜六色的秋色。焉支的秋风是细心的工笔,一点一滴描绘秋天的色彩,风走了,留下群山的层次,满目的高高低低、姹紫嫣红。秋色的韵味印在画家的心底,你读懂了才能领会一片秋意。
  焉支山秋天的水是脉脉含情的水,一路奔流,带着大山五彩的梦,走入山外多尘的世界,秋水内心的清纯洗涤着世俗的污垢,以无尚的清纯去爱恋,但还是常常被人类误解,人们不知道是自身的物欲私念亵渎了爱情的高贵和纯洁,还常说找不到真真的爱情。秋水一片黯然,却道流水无情。
  焉支山秋天的树更是淡了浓墨重彩的心情,回归了原有的自然清新。山顶的云杉亭亭玉立,君子临风潇洒自如,兀自岿然不动,却依然苍翠入目。半山的针叶松经受了寒露的肃杀,成熟了一片金黄的秋色。
  焉支山秋天最壮观的是翩翩而落的秋叶,那耗尽了生命之色的精灵,无畏的落花成泥,辗作尘埃也在所不惜,在秋霜寒露的萧杀里淡定自若,从从容容的演绎生命的轮回,诠释奉献的内涵。
  秋叶因无私而美丽,秋天却因秋叶的美丽而永恒。
  焉支山秋天的果实,是沉甸甸的,挂在枝头,停伫在大山的角角落落。满山是熟透的野果,金黄的沙棘密密匝匝,它们一簇一簇透着秋的成熟,似乎是一幅温暖的静物画,挂在大山的怀抱,给我们一个丰收的惊喜。
  有了秋风、秋水、秋色,秋的果实也很饱满,我们常常暗自欢喜,以为收获了一季一季的秋,却不知道在收获的同时丢失了许多,有时不经意间丢失的会是我们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我们丝毫不觉,在自我的感觉里越走越远,秋天便凭空徒增了悲伤的色彩。
  秋凉了,秋风中落叶盘旋、飘零.用最凄美的舞蹈挥洒最后的人生一博,让生命的精彩瞬间凝成永恒。春天不会很遥远,来年枝头的新芽是生命的再生,是精神的升华。秋天会回来的。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岁月无情,我们却还能感受到一丝丝秋天的喜悦和收获,秋叶的灿烂与无私,也是人生中的一大幸福。我们应该为秋天的辉煌而唱一首赞歌:
  “登高望远,举首高歌,逸怀浩气,超然尘垢之外”。秋意愈浓,我心如苏子般空澄明净,一点一点飞向蓝天……
  耳旁铃铛响做一片,毛驴载着拾秋的人在夕阳里归来。满载秋色,满心欢喜。
  雪落焉支
  冬天的焉支山,安静而温暖。太阳懒洋洋地爬上山头时,已是中午了,阳光直射下来,雪就滋润起来,一尘不染、干净清爽。
  空气里漂浮着丝丝凉气,整个山峦像是刚刚小睡醒来的样子,有一点朦胧,但很快就清醒如初。
  远处的祁连山银装素裹,寒气逼人。焉支山的冬雪却显得温暖宜人。
  入冬后,焉支山上已经落了三次雪,一层一层重叠起来,温暖而厚实,表面晶莹剔透,像山里藏满了水晶石。静密的松树林像列队的士兵,忠诚地看护着这些宝石。他们相互守护,默默无语,是生活了一辈儿的一家人,一切尽在不言中。
  落雪的日子,簌簌落下的雪花满天飘舞,似乎是飞舞在山涧的一群群洁白的蝴蝶,蝶恋着花,花伴着蝶,纷纷扬扬,热情洋溢地奔向冬日的焉支山。
  其实,山中看雪,不如听雪。
  山中落雪,雪落有声,声是天籁之音。满山寂静,不闻鸟鸣,雪簌簌而落,玑玑珠珠,大珠小珠落满了一个童话世界,一片白茫茫,纯洁如人之初。
  冬日的焉支雪景是一幅凝固永恒的画卷,看着这幅画,你能聆听到雪的心声,你能拥抱雪的身体,你能与雪共守一个埋藏在心底的秘密,你能与雪共吟一首纯洁无瑕的千古绝唱。
  这里不适合发生风花雪月的故事,但更容易让你浮燥的情绪安怡平静。最终你和雪一起融化在三月的阳光里,像一粒漂浮在空气里的尘埃,留下一个远去的渺小背影。
  雪落了一季又一季,皑皑的白雪抚平了焉支山内心深处的痛楚,却抚不平父亲脊梁般坚实的岩石,更抹不去一代代林业人的艰辛和寂寞,年复一年,护林人穿梭在山里的沟沟壑壑,渴了喝一口山泉,累了喉一嗓子山歌人就清爽了。
  在半山腰,我们与一些沙棘树不期而遇,那些吸纳了天地之精气,经过冬雪风霜洗礼的果实,在冬日温馨的阳光里,似一颗颗饱满的玛瑙挂满枝头,粒粒光彩夺目,焕发出生命里的异彩。我不忍摘下一颗,静静地在雪地里惊叹它的美丽。
  起风了,扬起微微的雪粒,空气变的迷离起来。风也似乎累了,依靠在岩石背上休憩起来,太阳善解人意,更加温暖了。
  这时,风在沉思,深想起历史。
  迎面而来的风吹响往昔的铿锵之声,二十七国的辉煌雄威在猎猎风中闪亮,隋唐诗词的韵律伴着雪花起舞。父亲一般的焉支山啊,你巍然屹立,沉默不语。而今,陪伴你的是这焉支白雪,这个纯洁的精灵为你而歌,为你而舞。
  焉支的雪,是春天走来的脚步,一串串的脚印向山的深处延伸,那里,是春天在召唤,那里,有大山一生的希翼,那里,有我们心灵安睡的温床。
  焉支的雪,在这个夜晚又一次落满了山岗。
  雪落焉支,无声无息。
  雪落焉支,大音若稀。
  雪落焉支,琴瑟和鸣。
  雪落焉支,惊心动魄!

知识出处

焉支风

《焉支风》

出版者:中国文联岀版社

本书记述了山丹县焉支风的优美风景,其中有散文、诗歌、传奇。

阅读

相关作品

永远的焉支山
相关作品
焉支风
相关作品
大黄沟神韵
相关作品
五彩山丹
相关作品
望我焉支山
相关作品
三访百花池
相关作品
松柏交翠焉支山
相关作品
朝晖夕照焉支山
相关作品
胭脂花润焉支山
相关作品
焉支初悟
相关作品
诗意焉支
相关作品
焉支山赋
相关作品
焉支夏季冰溪
相关作品
焉支山奇石
相关作品
焉支山纪行
相关作品
走近焉支山
相关作品
怀念焉支山
相关作品
焉支秋色
相关作品
山丹赋
相关作品
焉支行
相关作品
焉支听雨
相关作品
秋染焉支
相关作品
雪落焉支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