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顶碗舞——动静结合的乐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乐印象》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2037
颗粒名称: 民乐顶碗舞——动静结合的乐章
分类号: I267
页数: 6
页码: 253-258
摘要: 本篇散文是由瞿学忠所写的《民乐顶碗舞——动静结合的乐章》。
关键词: 民乐顶碗舞——动静结合的乐章 散文 瞿学忠

内容

在浩如烟海的西部文化中,民族交融的影子几乎随处可见。流行在甘肃民乐一带的顶碗舞,就是这种交融的最好见证。顶碗而舞,是中国许多少数民族极为喜爱并极其流行的舞蹈形式,特别是在新疆、内蒙等地区,历经悠久岁月的磨砺而愈加受人欢迎。这类舞蹈奇就奇在技与艺的交融性上,对舞蹈演员的要求极高,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演员们不但要练就过硬的舞艺,更要具备高超的顶技,而正是这两者完美和谐的结合与展示,带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来自蒙古族的神秘舞蹈
  “几个可爱的小姑娘。她们的身后是一片白茫茫的蒲公英。轻柔的春风把蒲公英吹得漫天飞舞,吹得姑娘们的长裙微微波动。姑娘们站立在蒲公英地里,没有任何动作,顶在她们头上的碗静静的。无论风怎么吹,它都不摔下来,但是,看,随着音乐的响起,小姑娘们好似变了一张脸,变了一个身体,变了一个人!她们已完全投入到这场激烈的舞蹈中来了。几十个头顶小碗的姑娘如几条舞动的丝带,不停地变幻在你的面前。好一场顶碗舞!”……这是苏州工业园区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看了顶碗舞表演后写的一篇作文,虽然稚嫩,但却很传神地写出了顶碗而立的神韵。
  张掖市文化局研究者告诉记者,顶碗舞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民间舞蹈。据相关的史料记载,“顶碗舞”的出处与佛教有着一定的渊源。研究者认为,顶碗舞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一人或多人头顶茶杯、碗状小油灯,碗里面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
  顶“碗”而歌
  “顶碗舞”是蒙古族传统的经典舞蹈,简洁夸张的舞蹈语言、变换巧妙的舞台调度、恢弘大气的音乐,塑造出蒙古族女性端庄自信的风采。
  张掖市文化局有关研究者告诉记者,“顶碗舞”的创作出发点主要是从对道具“碗”的运用着手,有意淡化作品的情节性,突出传统舞种的形式美,力图将传统民族舞蹈形式挖掘到极致。
  据了解,“顶碗舞”的表演特征,从民族风格出发设置和发展动作及技术技巧,再加上具有民族韵味的音乐在原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得剧目成为具有当代气息的民间舞,同时又不失一种源于传统的浓厚风格。顶碗舞表演开始时,艺人坐在地毯上轻击盅子,徐缓起舞;站起后双臂或伸或屈,或在胸前环绕,并在时进时退或绕圈行走的表演中,让动听的碰击声始终不停,节奏转快后,则更为精彩。
  表演中,人们常唱着当地民歌为之助兴,使环境气氛更为热烈融洽。
  源自清代
  张掖市文化局研究者告诉记者,民乐顶碗舞是一种独家传承的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甘肃省民乐县洪水镇汤庄村。传说为清乾隆年间汤庄驻军所流传。汤庄村村民汤治民,自幼爱好社火,潜心于传统社火的研究和整理。学习刻苦,年轻时一边耕作一边练习顶碗舞,技艺日渐精熟,逐渐带动村民练习了起来。近几年来,民乐县把继承发展繁荣顶碗舞艺术作为培育地方特色文化的重头戏来抓,在组织、发展规划上都做了周密的安排。目前,民乐顶碗舞艺人已达400多人,遍布全县,每年的春节、元旦都要进行比赛。
  和蒙古族传统顶碗舞不同的是,民乐的顶碗舞更加注重社火形式的热闹和场景。当地顶碗舞的特点是融舞蹈与杂技为一体,舞姿潇洒,造型优美,内容丰富,舞具简单,只用二碟一碗一双筷子,一根竹条,少至一人,多至成百上千人,男女老幼、台上台下均可表演。舞者头顶瓷碗,牙咬竹条,两手各拿一碟一筷,筷子两头各系一铜铃红穗,按音乐节奏,磕动“口条”敲打出有节奏的悦耳声,表演走、跳、站、跪、爬、滚、翻等许多高难度动作,颇吸引人。
  “顶碗舞集杂技与舞蹈为一体,是一个集民族性、民间性、技巧性和欣赏性为一体的集体舞,是民间舞蹈艺术中的精品。”
  山乡里的舞步
  跳舞者头顶瓷碗,口衔竹条,两手各拿一碟一筷,筷子两头各系一铜铃红穗,舞时磕动“口条”敲击头上的瓷碗,同时,用筷击碟,表演各种舞蹈动作,碗却始终稳稳地“端坐”在舞者头上。以传统秧歌十字步为基调,再配以“三步一抬”、“梭子步”、“垫步”、“斜后点步”及“云步”的交叉使用,使场面的变化更加丰富多彩,舞蹈的地方特色更加浓郁。
  民间艺人在顶碗舞的流传过程中,巧妙地收集了断断续续的音符,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顶碗舞音乐风格,演奏的乐器主要有唢呐、板胡、二胡、三弦、笛子、钹、梆、碰铃、锣、鼓和京镲,表演时加之敲击碗、碟的声音,此起彼伏,舞乐浑然一体,过门如微波荡漾,高潮如排山倒海。他们不知道“编钟”的奥妙,但他们用碗筷演绎了“编钟”的真谛,美妙的乐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汤庄顶碗舞集舞蹈与杂技为一体,动作优美,技巧娴熟,起卧自如,舒展大方,是民间舞蹈艺术中的精品。他们走、跳、站、跪、爬、滚、翻等许多高难度动作演练出各种造型,时而奔跳来回穿插,旋转如陀螺捻线,振臂似紫燕高飞,挥袖间如天女散花,张扬时似嫦娥奔月。
  “顶碗舞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包容并传递着多种文化信息。”张掖市文化局研究者认为,顶碗舞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顶碗舞在民间广为流传,他们或三五一群,或集结寒冬,总是自发地组织,自发地编导,院落里锣鼓声声,雪地上舞步翩翩。亲朋好友聚会,少不了跳上一阵;闺女出嫁之时,常以此助兴。
  “碗”舞情结
  张掖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它是镶嵌在河西走廊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民乐是通往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路。
  20世纪50年代,村民汤治铭、汤立浩、汤克芳、汤立顺等人前往省城兰州表演,所到之处深得好评。“文革”之后,顶碗舞又盛行起来,尤其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文化部门几经挖掘创新,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
  长期以来,顶碗舞深深融入民乐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是人们心声的倾诉和流淌。庄稼人最知道饭碗的重要,所以一只瓷碗就这样高高在上。婚嫁时,提醒晚辈要珍惜劳动。喜庆时,更忘不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碗是他们的兄弟,碗是他们的父母,碗是他们的艺术。人们用顶碗表现出对故土的爱恋,用舞步演绎出对大山的情怀。碗碟中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舞步中有对来年丰收的向往,音乐把他们的心声倾诉,鼓点把他们的日子敲响,表达了民乐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传承之惑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社火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困境,民乐顶碗舞也面临着传承与消失的现状。一方面,在当代影视音响等新科技和流行文娱形式的猛烈冲击之下,年轻人对顶碗舞的了解越来越少,参与者也越来越少;另外一方面,一些颇有造诣的顶碗舞艺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传统舞步和乐曲亟待挖掘保护。同时受市场等因素制约,传统顶碗舞很难在市场竞争中找到自身发展的优势,加上当地地方经济不发达,学艺人员缺乏,目前,会跳传统顶碗舞者已不多,传承链已经濒临断裂。面对这种状况,张掖市及民乐县文化部门近年来开始不遗余力地进行保护和整理工作。
  民乐县文化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民乐县委、县政府对顶碗舞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保护,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1993年聘请省市音乐专家对顶碗舞口传音乐重新进行谱曲、配乐和录制;1997年对民乐顶碗舞表演者进行培训学习,并举办汇报表演;2002年县政府拨专款用于民乐顶碗舞的挖掘整理;2005年4月,成立民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2005年10月建立民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组成民乐顶碗舞普查工作小组;2006年县政府拨专款10000元用于民乐顶碗舞的收集、挖掘、整理工作;2006-2007年
  用两年时间把顶碗舞各类资料进行挖掘、收集和整理并制作相关音像资料;2008年整理普查资料,编写民乐顶碗舞舞蹈教程。“2009年我们将建立顶碗舞传承保护中心,民乐县中小学开展顶碗舞试点教学;2010年民乐顶碗舞将在全县范围普及,并组织专业表演者远赴省内外演出。”张掖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认为,“随着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升级,在不久的将来,民乐顶碗舞必将重放光彩,为传播河西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发挥作用。

知识出处

民乐印象

《民乐印象》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包括散文卷、诗歌卷等内容。包括视野的盛宴、《祁连风》赏析、海潮河·火蛋鸟、心碑——民乐八年、风吹民乐、扁都口、永固镇、金花节等多首散文和诗歌。

阅读

相关人物

瞿学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民乐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