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图书馆
山丹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丹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地名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乐故事》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2003
颗粒名称:
地名传说
分类号:
I277.3
页数:
18
页码:
792-836
摘要:
本文讲述了地名传说包括:石碲子村名、汤庄村名、于庄村村名、山城村、乃独坝水、闲话“涌泉”村名等。
关键词:
地名传说
民乐县
内容
石碲子村名由来
张生智
顺化乡正南,祁连山麓下有一沿山村庄,名曰石碲子村。那里虽交通不便,却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挺拔秀丽的南山松柏,辽阔无际的村北田野,潺潺泉水穿村过,块块良田布满山冈。每到夏日,风号极美,可村名“石碲子”有点古怪。过去有些爱开玩笑的人,常用村名取笑于当地村人。说什么“你们那里的人,眼睛长上走路不往干处走,为啥往泥里水里走,把蹄子弄湿呢?”
其实这个村名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呢。因村子正南山口内有一磐石,石头上留有一个完整的牛蹄印,后山俄博沟,又有一巨石上留有同样的牛蹄印。传说古时候,太上老君骑着斑角青牛奉玉帝差遣到民间察访,路过此地踏下的牛蹄印,故叫“石碲子”,即石头上的蹄印之意。由于蹄印留在石头上,是神牛所踏,因蹄印的“蹄”去了足字旁,加了石字旁。
此村地处边远山区,文化落后,生产力低下,全耕旱地,村民在贫困线上挣扎。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发展很快,面貌一新。1965年5月至1972年9月曾任中共民乐县县委副书记、常委的刘恭同志于1995年重游此地,写下了《访民乐县石蹄村》诗一首:“重游石蹄三十春,眼前风物焕然新。山间新屋接坡地、处处烟岚欲袭人”。发表于《当代》杂志,又摘载民乐县志,真实地描绘了该村的新面貌。
汤庄村名的来历
杨涌
很早以前,汤庄人的祖先生活在浙江府。也许是纷繁的战乱,也许是过多的水灾,更可能是汤族中的某人犯了什么朝廷大罪,在灭顶之灾中有人幸存,于明太祖洪武年间,有一个姓汤的年轻的风水先生,只身一人离开家乡浙江府,沿丝绸古道北上来到塞外谋生。几经辗转,多方寻找,凭着察看风水的眼光,他看准了位于祁连山下地形像坐椅的乃家崖住了下来。当时的乃家崖本来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地方,但风水先生认定,在黑狐先生的帮助下迟早会出水的(只是说不准在什么时候),利于子孙繁荣昌衍生息。等啊,等啊,十几年过去了,风水先生的三个儿子相继出世,仍不见水的踪迹。无奈之下,怀着惋惜的心情,汤先生携妻带子,举家迁往洪水河东的小山边耕田度日,因为这里风水也不错,能吃到祁连山上三个山口流下来的雪水。
岁月如梭,时光流逝,风水先生的三个儿子长大成人。为使子孙后代们有朝一日步入仕途后,不至于因犯罪而满门抄斩,株连九族,风水先生便将三个儿子分为三大门户,要求在起名用字时,即使是同辈人,也要用不同的字。后来,风水先生去世了,按照他生前的遗嘱,子孙们将他安葬于他看准的乃家崖那块风水宝地。
正如风水先生所预言,后来乃家崖果然因黑狐打洞而出了泉水。而风水先生的子孙们却一代又一代地在洪水河东的小山边生活了下来。居住的地方自然而然地被人们称为汤庄。
于庄村村名的来历
于庄村地处民乐县城正北三公里处。据先祖流传,原来人们都居住在山西大槐树,大约在清顺治八年(1657年)左右,因大槐树人口密集,清廷下令所有家庭有兄弟者,只留一人,其他人等分批迁往甘州府东乐厅。当时于姓一家有兄弟三人,两人需要外迁,临走时,父亲用三根藤条拧成一根拐杖,晒干后分开给了兄弟三人各一枝,说日后子孙认祖归宗时以此为凭。老大留守大槐树继承家业,老二、老三来到了甘州府东乐厅。当时正值洪水城已成为汉、藏民族物资交流的集散地。二人便来到了洪水城搞小商业,由于经商受损,老二给一张姓富户当长工,后因全国瘟疫流行,张姓一家无一幸存,老二成为唯一的幸存者。他奋发图强,娶妻生子、家业逐渐兴旺,遂请阴阳先生择地打了一座庄子,取名为于家庄。庄名至今沿用着,这里人口现在已有二百多人。
老三年轻气盛,长期经商,后落户于青海省大通县高崖,由于多年不曾来往,情况不详。
(于廷祯口述,于兴理整理)
山城村
邸成功 章建寿
清朝乾隆年间,山城村的赵、池、王三姓,由于生活所迫,从山西大槐树迁往此地,开垦种地。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人们只能勉强度日。但就这样,人们还不能安居谋生,经常遭到贼寇和土匪的抢掠,使得他们苦不堪言。为了能够平安度日,他们选择在一个小山顶上筑城,准备将全村人迁到此城内,以防备土匪及贼寇的抢掠。于是一座高6米、宽2米,周长约500来米的城堡,屹立在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高崖之上,外围还挖了护城壕,城堡门口建造了吊桥。据说,有一次一股300多人的土匪来此抢掠,由于坚固的工事和有利的地势,土匪久攻不下,只能望城兴叹。消息传出,周围村寨倍加赞叹,于是“山城”由此得名。
随着岁月的流逝,城堡已逐渐毁损,城堡内的住户也逐渐减少,但山城村却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乃独坝水
巴瑛
民乐县城东15公里外有个村子,名叫乃家崖,全村独饮一股清泉水。提起这股水,还有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相传,在很早以前,乃家崖原名龙山村,后因乃姓人家在此定居,才更名乃家崖。那时候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主要靠截引童子坝河水来解决。后来,有一天,本村有位少年到村子南面的山上放羊,无意中发现一只美丽的黑狐狸蹲在山头前的一条水沟旁。这位少年拔腿就追,不料狐狸转身钻入水沟旁的小山洞。少年灵机一动,抄起赶羊棍很快撬开一个小水沟,把水引入山洞,迫使狐狸出来,便于捕捉。他耐心地伫立在洞口,耐着性子等啊等,直等到太阳落山,就是不见狐狸的动静,少年很失望,起身收拢羊群,准备回家,突然,从洞里传出一声问话:“君子,我何时出世?”惊得少年不知作何应答,急急忙忙赶羊回家。晚饭时,他把白天发生的一切告诉父母。父亲想了想,如此这般地向他作了一番交代,第二天天刚亮,牧童就把羊群赶到了黑狐狸入洞的地方,继续观察,只见流水哗哗入洞去,还是不见狐狸出洞来,眼看太阳要落山,便起身回家。没走几步,洞里又传出发问:“君子,我何时出世?”牧童依照昨晚父亲的交代,随口应道:“你马上出世。”话音未落,电闪雷鸣,山崩地裂,那座藏有黑狐狸的山丘顷刻裂为东西两半。那股清泉水也就顺着新裂开的山缝徐徐流入乃家崖,从此乃家崖日渐兴旺起来。
据说,这股水本是山丹县新开坝村的,可是自从黑狐狸将水引到乃家崖之后,新开坝人也就承认了老天的这一安排,任凭水分流。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用水矛盾日益尖锐起来,两地民众常为用水不公引起纠纷,官府也不时派官员前往调处。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两地为水再起纠纷,乃家崖民众代表巴得用等向官府状诉新开坝民众代表陈之第、乔于等。奉钦差巡抚之命,茶马司大使李辅亲临分流现场勘查,调处纠纷。最后,以两地历来完纳官粮的多少为依据,将水分作三等分,在分水处置闸三厘并断定:新开坝占水二分,纳粮二百七十七石四斗;乃家崖占水一分,纳粮一百三十一石八斗,并给双方发一份执照,永为定案,自此之后,两地相安无事,直至今日。
闲话“涌泉”村名
刘国颖
在祁连山娘娘峰北麓二十五华里的地方、海潮坝灌区的尽头,有一个自然村叫“涌泉村”。顾名思义,这个村子一定有喷涌的清泉,不然为什么以涌泉而得名呢!有了喷涌的清泉,那肯定是一个树木葱郁、水草丰茂、鸭浮沟渠、鱼跃池塘、牛羊肥壮、乡民们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似的地方。你如果把涌泉想象得这么好,那就错了。这个地方不但没有泉,而且是个很干旱的地方。在新中国成立前有个民谣:“涌泉寨,石头滩,渴死癞蛤蟆,饿死猫头鹰,丫头宁可推下天乐崖,也不嫁给涌泉寨。”由此可见涌泉寨这块土地的荒凉贫瘠和人们对这块土地的嫌弃程度。既然如此,涌泉又是何以得名的呢?
据说在明朝末年,涌泉这块土地就有从山西大槐树发配到河西的囚犯定居,但涌泉像一块倾斜的光滑石板,人们把它叫作“光滑寨”,在这块土地上生存,谈何容易。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云游道长经过“光滑寨”,乡民请求道长看风水,道长说这寨子北方空虚,须建造楼阁,可使寨子安泰,“光滑寨”这名也不吉祥。乡民乞求更改寨名,道长便改为“有钱寨”。后来乡民们在寨子北方修起了文昌楼、关帝庙,祈盼好运降临。寒暑易节,大雁一次又一次从头顶飞过,草枯了又绿,绿了又枯,可好运久久没有降临,村民们仍然过着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生活。为此,人们根据“有钱”的谐音和对水的期盼,把它改成了“涌泉”。
白庙村名的由来传说
王益民
白庙村的先民们早在汉代就定居在这块地方上。到了大唐年间,先民们商量着打筑一座土城,土城的方位究竟确定在哪里,好久确定不下来。离动工的日期越来越近,村里主事的几个人凑在一起勉强确定下来。到了奠基的那天,竖起了三丈有余的旗杆,以保开工顺利,稀奇的事情发生了。是夜,正当星稀月朗,人们发现竖起的奠基旗杆却不在了,找来找去,旗杆移到了向北约300米处的地方,且旗杆顶端蹲伏着一只雪白的猫,在皎洁的月光下,白猫向众人频频点头,好似示意把城筑在这里,当人们定睛再看时,白猫却不见了。后来一座土城筑成了,有人提议,就把这个地方叫作“白猫”。后来为了纪念“仙人”的指点,就又在城里城外修建了好多座庙宇。后来“白猫”逐渐演化成了“白庙”。
柳谷村名的由来
岳永飞
柳谷村坐落在祁连山脚下,地处民乐县最西端,东面和北面分别与本县杨武村、高郝村毗邻,南面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接壤,西面紧靠高大雄伟的祁连山。
相传在远古时期,柳谷村的祖先原为游牧民族,以放牧为生。在迁徙中,他们来到了位于现在柳谷村西面二公里处的一个山谷(现河牛口水库所在地),发现这里牧草茂盛,水源充足,真是一个理想的天然牧场,故在此定居。因其山谷中长满了柳树,故取其名曰“柳谷”。
后来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原因,祖先们一边放牧,一边在柳谷下面开垦种地,自给自足,并逐渐由放牧为主转变为以农耕为主。为了方便耕种土地,他们便从山谷之中迁到了现在的居住地,并在此定居下来,但“柳谷”这个村名却一直沿用到今。至于山谷中的柳树,现今已荡然无存,据说在唐代时被战火所毁,是否属实,已无从考证了。
大槐树移民
何友善 何增文
民乐人谈起先祖,十有八九都是来自山西大槐树下,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说为了实现明王朝富国强兵的梦想,统治者设下了弥天骗局,政府颁告示于三晋:“不愿迁徙者到洪洞大槐树下集合,限三日赶到;愿迁徙者,可在家等候。”消息不翼而飞,晋北、晋中、晋南的百姓拖家带口簇拥而来。三日内老槐树下呼啦啦集结了十万之众。突然朝廷官兵蜂拥而至,把手无寸铁的百姓围了个严严实实。一官员高声宣布:“大明皇帝有令,凡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违命者斩。”这道违心的圣命似晴天霹雳,把十万之众瞬间激怒。背井离乡,寸心如割,故乡的一涧一溪,一寺一庙,一坟一松,一草一卉,早已化为迁徙者生命的血肉,谁愿告别“尧天舜日”时即耕耘过的三晋沃地,谁愿离开故土母亲怀抱!十万之众瞬间变成了十万头发怒的雄狮,目光中喷出以死相拼的怒火,一场血肉拼杀一触即发。
突然大槐树顶落下一位身穿黄衣的老者巨声叫道:“同系一宗,同系一脉,何故血肉相残?谁若不信验证身,小脚趾甲两瓣瓣。生为尧王后,善知君臣礼,明主要复兴,迁徙为民计,日月伴你行,异乡结硕果,思乡老槐树,天下皆同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善哉!善哉!”众人脱鞋一看,无不吃惊,相互对印,小指都是两瓣。姓氏不同,脚趾相同,十万之众方知先祖乃尧王也,急忙跪地叩拜。等抬头细观,老者不见,各自明白这是神灵点化,也是上苍安排,早无反抗之心。众官兵将青壮者带铐上枷,强行登记,发放凭照,一家一户一根绳相拴,十万百姓吞声含泪踏上了大迁徙的征途。
原来身穿黄袍的老者并非神仙,乃是洪洞县县令。此人为官清廉,办案仔细,在任十多年他发现了一个十分难解的秘密:晋南、晋中、晋北的百姓小脚趾指甲都是两瓣瓣,与“尧圣”血脉丝连。
当朝廷颁布欺骗告示,他深感不满,但自己又无力回天。就在十万百姓怒发冲冠与官兵血肉相拼的瞬间,他灵机一动,假借神威现身说法,把这一谜底公布于世。一语惊呆十万之众,自古祖辈都以“尧圣”之后自居,今日神灵点化迷津,十万百姓小脚趾甲都是两瓣瓣。愤怒之火瞬间化为乌有,干戈成玉帛,即为朱明王朝大迁徙打响了第一炮,也使十万百姓免遭涂炭,而且加深了迁徙者同甘苦、共患难的兄弟友谊。大槐树下结成的兄弟友谊纽带,在风雨坎坷的五百多年里,在华夏大地到处闪耀着不灭的光华。
就在这次大迁徙队伍中走来了西北地区的大批先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是中国人崇尚的一种人格风骨。面对朝廷律条,一些家族同宗兄弟为了生活在一起,无奈改姓易名。
明初的大迁移给社会带来了经济繁荣。这一时期合理地分布了人口生存空间,移民与当地居民在文化上,心理上,习俗上经过长期交流渗透,培育出了新的文明种子。
大槐树移民的哭声早已云散,泪水也早已化作新的悲欢。但大槐树移民历史记忆的灵光乃穿越时间隧道,在大西北空间忽明忽灭闪烁。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先祖小脚趾甲两瓣瓣,通过血脉传承一直流传到今天。
“榆树庙”的传说
何友善 何增文
从前双营村南有一间古庙,名叫“榆树庙”。传说很早以前双营村南有一大片古老的榆树林,最老的树已上千年,五个人抱不住,大大小小榆树都很茂盛。
有一年双营村遭受了百年未遇的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全村人忍饥挨饿熬过了冬天。开春后,饥饿的人们纷纷扑向村南这片榆树林里吃榆钱度日。时间不长,榆钱没了,人们又开始吃树叶;叶子吃完,接着又吃树皮。这一大片榆树林养活全村人度过了春天、夏天。谁知苍天不长眼,从春到秋滴雨未落,全村人绝望了,只有拖儿带女远离故土四处流落。
全村人都走了,唯独有一户孤儿寡母三口人无法远离他乡。老婆婆六十多岁卧床不起,媳妇守寡还奶着不满周岁的婴儿。为了生计,媳妇抱着婴儿每天在这片快要死亡的榆树林里挖树根养家度日。腹内每天都是没有营养的树皮和树根,母亲哪有奶水喂养孩子?婴儿嘶哑的哭声如刀一般割着母亲的心。苍天啊!你为何不长眼呢?望着怀中奄奄一息的婴儿,阵阵寒冷的秋风撕碎了母亲的心。就在她绝望的一刻,从榆树林中走出一只白色的母山羊,来到了她的面前。母亲一看见母山羊那两只饱满的奶头,一线生机打断了她死亡的念头。
温顺的母山羊救活了这一家三口,并养活她们度过了冬天。转眼又到了春天,天下起了一场又一场春雨,干渴的草芽很快复活过来,大地披上了绿色的服装。母亲一边挖野菜,一边带着孩子又来到榆树林采榆钱。榆树早已死亡,可是在树的根部却又露出许多金色的嫩芽,母亲如获珍宝,一点点采回家。
有一天母亲采树芽回来,那只温顺的母山羊不见了,从此再没有回来。那一年,那片死亡的榆树林中有一棵老榆树又复活了,长出了无数浓绿的枝条,老婆婆和媳妇认为是榆树神救了她们一家三口的命,从此每逢吉日就去叩拜这棵老榆树。
年复一年,这老少一家人靠野菜和榆树叶度过了十八个春秋。十八年后,外逃的人们都陆续返回家园。当他们看到这一家人还活在村里,都十分惊奇。老婆婆向人们讲述了那段难忘的神奇经历,人们对那棵死而复生的老榆树百般崇拜,后来人们就在那棵老榆树旁修了一间庙,叫它“榆树庙”,一来纪念这片榆树林救了全村人,二来纪念这棵神树又救活了一家三口人。从此每年逢吉日全村人都要去榆树庙拜望榆树神。
知识出处
《民乐故事》
出版者:敦煌文艺出版社
本文选收山丹县风物、人物、地名传说及红色故事,共75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民乐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