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城奎星楼的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民间传奇故事》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863
颗粒名称: 霍城奎星楼的传说
分类号: I277.3
页数: 3
页码: 22-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刘富所作的《霍城奎星楼的传说》民间传奇故事。
关键词: 民间故事 奎星楼 山丹县

内容

在霍城中学校墙东南角至今仍矗立着一座很有气势的土残墩,这便是民国年间誉称西北第一楼的奎星楼底座。
  最初,奎星楼为三层,中有6根圆柱通顶,层层榭山斜角,龙首四射,檐牙飞啄,气势宏伟而奇特。只可惜在“文革”中均遭拆毁,只留下这座三百多年的残墩。星移斗转、沧海桑田,经历了多少岁月的侵蚀,它就像一位饱经风雨的“残疾”老人,默默地凝视着乡村巨变。向人们诉说着沧桑岁月,兴衰荣辱。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化作历史的尘烟,同时于无言中见证了历史文化的一个信号。自然也演绎了一段感人肺腑、发人深思的民间动人传说。
  明朝天启六年(公元1627年),当时有一位为官清廉、爱民如子的巡抚都御史奉旨到甘州(今张掖)体恤民情,途经焉支山。
  这一日巡抚大人在轿内悠然自得的吟读宋史《包公传》,忽然前面传来一阵紧似一阵的“汪汪”声,巡抚忙叫停轿,问手下人:“前面何事喧哗”。手下人赶忙答到:“大人,前面路上有一条大黄狗拦住去路,叫个不停,不知何故,赶也赶不走”。巡抚拈须沉吟半响,忽然从包公案中得到启示,此狗莫非有冤屈不成?于是下轿,只见大黄狗后爪着地,向人一般直立起身子,前爪作揖一般抱在胸前,眼泪汪汪。见到巡抚走向前去,扑伏在地,发出哀怨的呜咽声。巡抚大为惊讶,深深向大黄狗一揖,说道:“不要怕,你如果有什么冤屈,皆由本官做主。只是你怎么才能让下官明白你的冤情?”说也奇怪,大黄狗好像听懂了人言,摇了摇尾巴,转身向深山里跑去,边跑边转头向巡抚回望。
  巡抚顿时猛然醒悟,轿也不坐了,带人紧跟在黄狗后面追去。黄狗把他们带到了一棵大松树下。巡抚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大松树下用麻绳捆绑着一位年约六旬,气息奄奄,头发花白,双目失明的老妇人。手下人慌忙解下绳索进行抢救。一会儿这位老妇人颤悠悠地缓过气来,十分吃力地说了一句,天杀的孽子,就又昏死过去,再也没有醒来。那条大黄狗好像也知道妇人死了,泪水涟涟,干嚎了几声,突然扑地而亡。顷刻间发生的一切,让巡抚立刻意识到此地定有冤情难昭。感叹地说了一句至今仍然流传千古的名谚:“养狗有恩,养人无义”。于是下令弃轿从简,决定微服私访。
  不一日来到霍城(当初叫黑城),看到街市萧条,商铺关闭,往来百姓皆面有惊恐不安之色。一打听才知道当地发生了一桩怪事,原来本地村民夯土修筑的城墙,白天修好晚上就倒了,任凭第二日筑得多么结实,到了晚上还是倒塌,怎么也筑不起来。人们开始怀疑此地是否有鬼怪作祟,纷纷准备弃家逃亡。巡抚联想到山中发生的事情,便向村民打听此地可有不孝之人和谁见过大黄狗之事。
  原来这儿确实有一个地痞无赖,绰号叫白二的,整天游手好闲,吃喝嫖赌,不务正业,老父被他活活气死,老母连气带病,哭瞎了双眼,孤苦无依,每天只有和大黄狗做伴。前些日子,听说白二突发孝心,用车推着老母去县城医治瞎眼病。如今只见白二回来了,但不见其老母,村民虽有怀疑,却也不敢去招惹是非。巡抚一听,立刻亮明身份,将白二拘拿归案,开堂审问。在铁的事实面前,白二自知抵赖不过,只好招认了气死老父、捆绑老母将其活活饿死、祸害地方的罪恶行径。如不是大黄狗拦轿喊冤真不知世上竟有如此不孝之徒,巡抚大为恸怒,为了招抚人心,惩戒邪恶,巡抚命人诏告乡民,找来一口大缸,将白二用缸活生生地扣在城东南角,再命人重新夯土修筑,把这个忤逆之子压在下面。
  这一日四乡村民奔走相告,无不拍手称快,真是人多力量大,终于修成了气势宏伟的奇特阁楼,把那个忤逆之子压在下面。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惩恶扬善、一心为民的巡抚大人,就叫奎星楼了。
  从此,霍城人民民风淳朴,安分守业,尊老爱幼,世代相传。至今有些老人谈起一些社会不良现象、风气,都要念叨起当年气势不凡的奎星楼了。

知识出处

山丹民间传奇故事

《山丹民间传奇故事》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山丹县民间传奇故事《焉支山的传说》、《百花池的传说》、《龙首山的传说》、《破肚子娘娘的传说》、《狄青坟的传说》、《石燕高飞的传说》、《弱水的传说》、《大佛寺的传说》等,还有许多山丹民歌、谚语、传奇、笑话也都十分生动形象。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