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城的由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民间传奇故事》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862
颗粒名称: 霍城的由来
分类号: I277.3
页数: 4
页码: 18-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桂平所作《霍城的由来》的民间传奇故事。
关键词: 民间故事 霍城 山丹县

内容

霍城由“黑城”改名而来。1955年,县长王怀璋陪同区委书记郝海相到黑城检查工作时,与霍城名士、清朝秀才常立纲商议更名之事。认为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跨河西、过焉支山,曾在黑城一带扎过营寨,就将黑城改为霍城,以示纪念。霍城,第一次在山丹县霍城区公署的印章上出现。
  黑城的古城原址在双湖村甘家庄子以北,为古代屯兵养马之所,更是兵家要地。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为了加强大草滩的防守,永固城设立永固城协,参将王进宝升为副将,统领大马营、黑城营、马营墩营。黑城营设游击一员,千总一员,骑守兵381员。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游击改为都司。古城西大墙是箭道湾,是守兵射箭的场地。西门外过了西大河是教场,练兵跑马,射箭阅兵,至今人们还把西大河滩叫教场湖。
  黑城有众多的传说,一说是:黑城曾叫“黎沃”,过去有黎沃坝水系之称。黎者黑也,黎沃即黑色肥沃之地,故黑城由此得名。二说是:河西一带历史上多以少数民族居住,最早有犬戎、匈奴等,唐时吐蕃入境,叫西番,西番部族又分黄、黑两部分,黄番在今肃南县煌城区,黑番(喇嘛教的黑教派)就居住在黑城,在此兴教建寺并筑城而居,黑城因而得名。还有更离奇的传说:明贞德初年,当地白家人出了个不孝之子(逼死生父),按当时朝规,城要改址,将古城南移,重筑城郭。但打了很长时间,城墙就是打不住,白天打,晚上倒。墙址就继续南移,边打边移,一直移到现在的位置,才把城墙打起来。新城就取“白”的反义词“黑”字名之,成了“黑城”。
  如今,黑城古城垣早已毁沒,只留东南角的奎星楼残墩。据说民国时期城垣完好,城内外寺庙林立,建筑宏伟,每天晨钟暮鼓,声闻四野,香烟缭绕,佛光辉照。城垣周长三里三十九步,东西二门,并有曲城瓮门。东门曰“朝阳”,上楼额“朝乾承晖”。西门曰“宴静”,上楼额“夕惕宁静”。东西大街,店铺民房排列,商市繁荣。南北街巷贯通,中流小溪,潺潺清澈。巷南城墙上有观音楼台,巷北尽处一大墩,上建老爷庙,下对戏台。西街有禅林寺(称西大寺),东街有东岳庙(称东大寺),还有规模宏大的城隍庙、登山楼、游击衙署、何家楼、童家小寺等私人家庙堂。东门外有文昌宫,西门外有关帝庙。
  有文字记载说:黑城是明太祖洪武年间巡抚都御史唐泽请建。据说建城时,城内已有村落寺庙等建筑。民间传说,先有西大寺(初建时称禅林寺),后有黑城;先有祁家,后有黑城。西大寺檐牙斗拱的建筑造型被考古学者党国栋、杨永清认定为元代建筑风格,但寺内大雄宝殿的三尊金身坐佛像却是魏唐工艺。并有文字记载:“自魏营造佛窟,塔殿犹兴,令沙门敷导民俗,至元壬申构寺宏扩,万历己卯重修,榱栋巍然,证果禅林寺”。西大寺又经清代多次修葺,寺庙佛像、莲台佛龛完整无缺。至民国时,佛像被毁,佛身内的铜镜、绢帛都有文字,但都不认识,前清秀才杜儒林、夏重儒认为是西夏文字,这些都有待考证。西大寺于1964年被拆毁,这不可多见的建筑艺术精品毁于一旦,很可惜。
  黑城东南角上建有魁星楼,坐落三层,中有六根圆柱通顶,层层歇山斜角,龙首四射,檐牙高啄,气势宏伟。初建于明熹宗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清圣祖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游击岳升龙葺新,并题“文昌阁”匾额,誉为西北第一楼。该庙于1959年拆毁。
  黑城内还有一建筑北大墩老爷台,整个建筑为四合院砖木结构瓦房,院中独建八卦亭,柱雕檐刻,结构精巧,有张掖马援题写的匾额“万世师表”,可惜毁于“文革”。民国时期,城内还有同善社(现镇政府院内)等,但都无一留存。
  关于霍去病将军的传说却一直流传了下来。西汉初年,国力不济,北部匈奴对中原地区频频侵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心彻底解除北方边患。年仅十八岁的霍去病,被授以“票姚校尉(票姚为强劲快速之意)”,随其舅父卫青,率领八百精骑,出塞抗击匈奴。
  奔袭匈奴王单于王城,焉支山是必经之地。霍去病率兵过焉支山,绕过删丹(即:山丹)大草原,直奔删丹黑水寨而来。由于连年战乱,黑水寨中没有几户人家,只有一队匈奴巡骑驻守巡逻。一天深夜,寨门口忽然拥来大片羊群,匈奴兵欣喜若狂,连忙大开寨门,一哄而上,要强赶羊群入寨。匈奴兵刚走入羊群,眨眼间羊群中的“羊”只,纷纷脱掉羊皮站立起来。原来,这些“羊”多是汉军假扮的,一群匈奴兵当即做了俘虏。霍去病智取黑水寨大捷,就此安营扎寨,在黑水寨犒赏三军,安抚军士休养生息。
  时令正值仲春,天气乍寒还暖。将士们正在黑水寨中休整,忽然战鼓咚咚,寨外杀声震天。霍将军急忙登高察看,只见天际黑风(即:沙尘暴)大作,黑水寨周围烟尘弥漫,浑邪王率领三股斛得骑兵,将黑水寨团团围住,企图困死汉军。为了保存全军实力,霍将军命令闭紧寨门,将士持弓搭箭,沉静固守寨堡。大敌当前,霍将军坐镇军中,苦思破敌良策。多日劳顿,想着想着就睡着了。见一个黑须美髯的将军走到他面前,在他耳边低声说道:“蓑守城,马脱笼,羊击鼓,鼠穴遁,人东走,龙西行……”霍将军在梦
  中不自觉将这几个字念了出来,猛然惊醒,赶紧提笔写下梦中之话。一边赶紧召来赵破奴、高不识,把所记之字给他俩看了,二人不解,高不识自言自语念出这十八个字,听着听着,霍去病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命他二人奉命如此这般做好布置,即刻传令全军屏声静息。
  天亮后,匈奴官兵听见寨内锣鸣鼓响,不敢轻举妄动,只得仍以重兵严防,企图使汉军困顿受降。但是,一连数日,除了鼓响,寨中别无动静。这引起浑邪王的怀疑,令其围城兵卒细听寨中动静:只有马嘶羊咩,锣鼓声响。派出精悍之人登高察看,却见寨中没有一个人影,只是树起无数草人,骡马、山羊在草人中争相食草,引颈鸣叫,踩踏着设置在草人下面的机关,敲击得锣鼓铿锵。浑邪王恼羞成怒,命令骑兵破门搜寻,终于在寨内墙脚下,寻到一个地道入口,急令士卒进洞探寻。士卒走到地道出口,挖开封闭的沙石,一股水从地道入口处灌进地道冲入寨堡,寨中的匈奴官兵皆被淹溺。随后,水流绕城汇入弱水,向西北而去。
  霍去病大败匈奴后,“霍字”大纛猎猎飘扬,凯旋大军浩浩荡荡。后来,人们就将霍去病扎过营盘的黑水寨,称为“霍城”。
  骠骑将军霍去病三过焉支山,征战黑水寨的故事代代相传。大漠戈壁,秀美焉支山,马场草原,霍将军征战河西的古战场相映成辉,成为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上的一道壮丽景观。

知识出处

山丹民间传奇故事

《山丹民间传奇故事》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山丹县民间传奇故事《焉支山的传说》、《百花池的传说》、《龙首山的传说》、《破肚子娘娘的传说》、《狄青坟的传说》、《石燕高飞的传说》、《弱水的传说》、《大佛寺的传说》等,还有许多山丹民歌、谚语、传奇、笑话也都十分生动形象。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桂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霍城的由来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