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勤作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六十年文学作品集》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834
颗粒名称: 葛勤作品
分类号: I267
页数: 8
页码: 228-235
摘要: 本文记述山丹县葛勤作品,其中介绍了散文《大灾凝大爱》。
关键词: 山丹县 葛勤 散文

内容

作者简介:葛勤,男,1973年生。1993年参加工作,曾教书八年。2001年至今在县委宣传部工作,现任县委报道组组长。2001年至今,先后在《甘肃日报》发表新闻作品100多篇(幅);《张掖日报》发表新闻作品1000多篇(幅)。新闻作品多次在省、市各类大赛中获奖。
  大灾凝大爱(散文)
  ——山丹县2003年“10·25”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撷零
  2003年月10月25日20时41分和48分,山丹县突发里氏6.1级、5.8级地震。“时穷节乃现”,危难时刻,灾区的党员、干部、群众牵手共渡,并肩同行,无私奉献,同甘共苦,珍重生命……在突然来临的大灾和面对大灾显现出来的大爱,震憾了每个人的心灵,感染着每一个人。引发这种感染和震撼的,不是别人的怜悯和恩赐,而是自己的行动和精神。正值2008“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一月祭日,翻出当年散见于各级报纸上的几篇新闻特写,那些令人动情的人,那些让人感慨万千的事,仿佛就在眼前。
  面对灾难,我们曾慨叹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但灾难面前,万众一心汇起的爱的暖流,我们又深感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是如此强大。灾难固然令人伤痛,但灾难也让我们空前团结。每一个经历了这场灾难的人都深深感到:自己并不孤单,四面八方的人都心心相连、手手相扣,携手共度危难。
  第一顶帐篷
  在地震灾区采访时,李桥乡东沟村二社的陈文旭非要拉住笔者说说他的孙儿陈彤彤,说他的孙儿是震灾中村里最幸运最坚强的娃娃。
  原来,震灾发生时,彤彤出生刚刚20天。情急之中,爷爷、奶奶和妈妈迅速把自家的农用三轮车改装成一间“小屋子”让他住了进去。由于余震不断,不敢进屋,小彤彤和爷爷、奶奶、妈妈在这个特殊的“小室间”里呆了两个晚上。26日半夜,当第一批棉帐篷在第一时间运到村里时,支部书记王升立即组织村里的议事会讨论分配方案,决定把先到的6顶棉帐篷优先发给村里10个有婴儿的家庭使用。彤彤是村里最小的婴儿,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正当彤彤的爷爷、奶奶、妈妈焦急万分、不知所措时,村上已将第一顶帐篷送到他家并搭建起来。彤彤终于住进了“暖棚”,更令人高兴的是,在寒冷的简易房里呆了2天2夜,小彤彤居然安然无恙。
  在山丹灾区,第一顶帐篷总是连接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最先住进这些帐篷的都是出生不久的婴儿、鳏寡孤独的老人、失去教室的师生,它们都在第一时间被送到最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在危难关头,在灾情的命令和考验面前,群众“利益无小事”在灾区真正得到深刻的诠释。
  党 政府 解放军 救助 温暖
  ——旁听灾区学校的一堂主题班会课
  11月6日,山丹县李桥乡周庄小学的一顶帐篷里。室外,今秋的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室内,温暖如春,一堂特殊的班会课正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年轻的杨芳老师正在和孩子们谈地震感受,孩子们争先恐后,小手举得象一片树林。
  “地动山摇,墙裂了,房倒了,不敢回屋。”“害怕、惊慌、恐惧、吓哭了。”谈起地震时的感受,孩子们的词汇格外丰富。
  杨老师又问:“那现在怕不怕?”“不怕了”,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小朋友们为什么不怕了?”“因为有解放军叔叔,还有好多叔叔阿姨给我们拆危险房,送面粉、煤、米,帐篷,挖地窝子,盖炕棚,我们再也不受冻了”,“每天都有好多人到学校和家里看望我们”,“明年还要帮我们建漂亮的新房子……”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
  “我爸爸说,他们就是党和政府。”一个稚嫩的声音说。杨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党、政府、解放军”几个词。
  “大家再说说看,党、政府和解放军除了为我们带来住的,吃的,学习用品,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小朋友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孩子们又把小手举得象一片小树林,后排的几个孩子急得站了起来。
  “不害怕了,安全、温暖、幸福、快乐……”
  一个个真实感受的词汇从孩子们嘴中吐出,杨老师眼中浸满了泪水,忍着泪,转身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写下“救助、温暖”四个大字。
  正在指导学校抗震救灾工作的县教体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全县受损的101所学校师生得到及时救助,被迫露天上学的25所学校、3045名学生已于11月4日全部复课,目前正在积极对帐篷教室进行保暖处理,受灾区的师生一定会渡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共筑温暖的“家”
  到处是废墟,到处是一片破败的景象,令人安慰和欣喜的是,群众已从恐慌、痛苦、无奈中解脱出来,在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部队官兵的帮助下自力更生,生产自救。11月3日,记者在受灾最严重的霍城镇、西坡、周庄、王庄等村社看到,在座座废墟旁,干部群众正忙着搭建所到的棉帐蓬,一座座旧房子改装成的“半截屋”成为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是震后令人关注的地方之一,在周庄小学,68315部队官兵和市、县、乡教委工作组正张罗着为孩子们搭建教室,已经有了两顶棉帐蓬,两顶单帐蓬搭建起来,孩子们在学校院落里朗朗读书,准备期中考试。校长李玉芳告诉记者:震灾发生后,学校一直坚持早上10点上课,下午5:30点放学,孩子们的学业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在王庄村,市、县、乡工作队员已在各点上帮助群众搭建帐蓬,村小学前的墙上的“物资发放公开栏”清楚明了地写着村里救济物资的去向。王庄三社,老党员宋作和指着修一新的半截房,激动地说:“是农机局的干部为我家送来稿荐、塑料薄膜,还帮我们建起了安全的‘暖窝’,党和政府对我们这样好,我们更要自力更生,让党和政府放心。”在这位已有42年党龄的老党员带领下,他的四个儿子不等不靠搭建“暖窝”。
  在西坡六社的群众陈志忠家里,残存的半截墙已利用起来,建起崭新的半截屋,他说:“党和政府对我们太好了,只要住的问题解决了,我们的心就安了。”驻村的乡武装部长告诉记者,在各级政府的强有力领导下,村里群众或7户一组,或5户、6户一组,建成互助组,已塔建暖棚40个,另有260多个正在紧张塔建之中。
  在引导群众自救的基础上,县上抽调的120多名干部、45个县直部门、市上下派的22个部门、单位,和80多名霍城籍在外工作人员分赴各村社农户家中帮扶,至11月2日,已搭建暖棚141个,安置灾民564人;搭建棉帐蓬1446顶,安置灾民5784人;搭建临时住所3755个,安置灾民105人,加固受损住房90间,安置灾民360人。
  依依惜别的深情
  滚烫的泪水,哽咽的哭泣,手中推让的鸡蛋、洋芋、爆米花……11月6日上午,在地震灾区的李桥乡西沟小学,纷飞的大雪中,解放军68223部队73分队“神炮连”的40多名官兵完成了在该村的救助任务,即将奔赴别的村社。听到这个讯息,学校师生出来了,即兴为官兵表演节目;附近的乡亲们带着刚刚煮熟的鸡蛋、热腾腾的洋芋、香喷喷的爆米花来了,乡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带着锦旗来了,争相表达内心的谢意。
  40多官兵一曲《当兵的人》让在场所有的人荡气回肠;孩子们的一曲《歌声与微笑》表达着对解放军叔叔的无限爱戴;小梁老师的一曲《为了谁》没有能够唱下去,她几次泣不成声;受到战士们救助的五年级学生陈朋哽咽着读起了他刚刚写好的感谢信,引得大家的感情就象决堤的洪水,奔泻而下。眼软的老奶奶哭了,孩子们哭了,官兵们哭了,在场的县乡帮助工作组的同志们哭了,乡党委书记周秉年、乡长刘光辉郑重地将一面写着“拥军爱民情深意长,抗震救灾共建家园”大红锦旗递到连长刘毅手中,三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满载着官兵的汽车缓缓启动,孩子们、乡亲们、乡镇领导的手和官兵们的手仍然紧握在一起,推让着手中的洋芋、鸡蛋、爆米花。说不出一句话,只有泪水长流,在紧张救助的几天里,战士们没有吃上乡亲们端上的一口馍一口饭,好多人的手上都磨起了水泡。车逐渐走快,乡亲们把手中装着洋芋、鸡蛋、爆米花的手提袋纷纷扔向官兵们的车中。
  手与手不忍分离,心与心永远相携……战士们走了,但他们奋战几天留下的40多个地窝子、搭建起来的20多顶帐篷、炕棚将陪伴乡亲们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1123”,一个温暖的救助行动
  在地震灾区的山丹县,“1123”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提起“1123”,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1123’,好样的!”
  “1123”是山丹县的一个应急救助活动。由于70%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大多数家庭家里只有老人、小孩,抗震救灾难以有效实施,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山丹县李桥乡党委、政府处乱不惊,于地震后的第二天就启动“1123”救助行动,快速有效地组建起救助重灾户、特困户的行动:每一名有救助能力的共产党员重点联系救助1户重灾户;每一名社干部重点联系救助1户重灾户;每一名村干部重点联系救助2户重灾户;每一名乡干部重点联系救助3名重灾户。上至乡党委书记,下至每一名共产党员,人人身上肩负着沉甸甸的职责,带着感情奔走在重灾户之间。东沟村是李桥乡受灾最重的村子之一,党支部书记王升除了指挥全村的抗震救灾工作,重点联系七社的周平尧、周民尧、周俊、周兴民等5、6户男人都外出打工的重灾户,抽空指导几个妇女组成互助组,建暖棚、挖地窝子、搭建帐篷,不但让这几户人家的妇女娃娃住进了“暖窝”,还带动全社群众自力更生建“暖窝”,在11月6日大雪之前住都进了“暖窝”。至11月6日,全乡69名社干部、310名农民党员、23名村干部、54名乡干部已重点联系和救助586户重灾户住上了地窝子、炕棚、棉帐篷等“暖窝”,占全乡重灾户的一半以上。
  在灾区,山丹县建立“1123”帮扶对子近3000个,帮助受灾群众度过了难关。在灾情的命令和考验中,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以实践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推动抗震救灾工作的迅速开展,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千家万户。
  一位老志愿者的抗震情怀
  山、民两县的震灾,深深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也深深地牵动着一个个普通共产党员、普通群众的心,郭振峰就是其中的一位。
  7天,55岁的他悄悄地来,默默地走。不吃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一口饭,自己买方便面和饼子吃,却在严寒和风雪中默默干了7天,为灾区修复了750米倒塌的围墙。“10。25”震灾以来,家住张掖市大满镇平顺村11社的老党员郭振峰天天密切注着灾区人民的生活。眼看天气渐冷,他坐不住了。11月3日,他毅然乘上了开往山丹的班车,倒了三次车,奔波100多公里,在受灾最严重的山丹县刘庄村下了车。当时正值刘庄村重灾户在领新到的棉帐篷。看到该村五社的张振林吃力地拉着载着棉帐篷的架子车往回赶。一句话没说,他帮张振林把帐篷拉回家搭建起来,并帮张振林家打碾,当晚住在了张振林家的帐篷里。4日,他一人码起刘庄村办粉条厂200米倒塌的围墙;5日和6日,他又一人码起中牧山丹马场三场的围墙400多米;7日,一人码起刘庄村峰窝煤场150米围墙;8日,深秋的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他和86315部队官兵一起在刘庄小学清理了一天废墟。当日,他来时带的100元钱已花完。9日,小女儿郭莉赶来看他,见他连防寒的衣服都没有带,劝他回去,他执意不肯,女儿给他留下100元钱含泪离去。直到当地受灾群众都进了“暖窝”,他才悄然离去。55岁的郭振峰,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普通的社会一员,用他力所能及的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的崇高情怀,和千千万万关心灾区的群众一道,感动着、激励着灾区人民战胜灾害、重建家园。
  冬日温馨
  1月5日中午,山丹县霍城镇西关中心小学偌大的操场上人头攒动,歌声阵阵,舞姿翩翩,来自山丹县文化、科技、卫生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的“三下乡”服务队正在为灾区群众精心“烹制”一场“套餐”,也把全县各界对灾区群众的关爱送到他们的心窝里。
  操场四周挂满了有关防震减灾、农作物新品介绍、文物保护、科普等知识的宣传展板,吸引众多群众驻足观看。在一座教室背阴处,一群中老年群众一边看科技宣讲录相带,一边兴奋地讨论着。在教室朝阳处,来自农业、畜牧、卫生、防疫、司法和科技部门的科技人员和工作人员正忙着为群众散发传单,回答群众提问,开展义诊活动,群众争相索要自己感兴趣的宣传材料。
  山丹长城书画社带来的一百多幅对联在短短10几分钟内被群众索要一空,几位工作人员又拿出带来的纸张,将一幅幅饱含深情、鼓舞斗志的春联交到群众手中。正在书写春联的长城博物馆馆长韩建成告诉笔者:张掖的几位书画社员赶写了100多幅春联,下午将送到灾区。
  最吸引人的要算山丹歌舞团排练的一场文艺演出,歌曲、秦腔、乐器演奏、舞蹈,让群众大饱眼福,特别是根据“10.25”震灾排演的小品《危难之中》,让在场群众又重温了那场充满了恐惧、惊慌、温暖、感动的灾难,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
  一边是欢声笑语。另一边,在学校对面的霍城镇敬老院4位孤寡老人住的“暖窝”里,县医院的大夫在悉心为钱德善、杨文才、周富祥、杨文成老人义诊,开药,嘘寒问暖。
  正是一个冬日暖阳的好天气,直暖到灾区人民的心窝里……地头“医院”暖人心
  2月29日,山丹县霍城镇王庄三社,村前一块偌大的空地上横幅飘动,彩旗飞扬,近百辆(台)各类农用车、农机具围满了空地。原来是张掖市和山丹县农机部门的工作人员下乡宣传农机知识,义务为灾区群众维修农机具。场地上的农机具都是等待“急诊”的“病号”。
  中午时分,刚到达现场的市县农机工作人员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他们带来的十几块新型农机展板吸引了众多群众:割草机、打捆机、洋芋起垅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都是乡亲们盼望的农用机械。大彩电上播放的农机事故一次次震撼着大伙的心,他们纷纷叹息,互相告诫要注意驾驶安全,再不能马虎。市县部门来的12位农技人员早被群众“抢”走了,仔细的诊断,高效的修理,使一台台农机具“欢叫”起来,纷纷投入到拉砂备耕的热潮中去了。
  尽管是初春天气,寒风、沙尘、6级西风肆虐,但在村头却热闹了一天,繁忙了一天,温暖了一天。直到市县农技部门的人把带来的价值4000多元的农机配件用完,把一辆辆(台)农机具送上灾后重建、春耕备耕的热潮中,他们才离去。
  山丹县农机局局长周得辉告诉记者:他们正组织现有农机具和运输车组成灾后重建服务队,拉石备料,春耕备耕;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在各重灾村社开展义务维修、保养,组织农机监理人员深入灾情严重的乡镇村社上门服务,开展年度检审。为灾后重建和农民增收的双赢保驾护航,作出积极贡献。
  争缴农税
  大灾之年,霍城镇王庄村的240户群众在短短七天时间里全部缴齐了5.78万元农税,比正常年景提前一个多月。和王庄村一样,山丹受灾严重的霍城、李桥、大马营、花寨子四个乡镇,农户争相缴纳“爱国税”,使严冬的灾区再次涌动着暖暖的春潮。
  2003年11月29日,山丹县各级组织陆续在灾区发起上缴农业税的宣传发动工作,原以为这项工作推行起来会比较困难,但出乎意料的是,群众反映强烈,一致积极拥护。在村上,支委、两委成员和党员带头交纳,群众积极响应,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政府帮我渡难关,我为政府解忧愁。”抱着这样一个心愿,困难户主动缴了,“五保户”群众主动缴了,“钉子户”主动缴了,其中的许多人往年和抗震救灾中都是重点救助对象、重灾户,在缴纳农税上,却一刻也没犹豫。正如李桥乡吴宁村的吴开良老人所说:“在我们最危难的关头,共产党救了我们,现在如果不缴农税,我们就是对不住党,对不住政府。”以往让干部的头痛并投入大量精力的农税征缴成为灾区人民的自觉行动。
  李桥乡往年都有20%左右的农业税不能及时收缴,今年,刚刚发起宣传,下片的杨坝、高庙、吴宁、巴寨四村群众就积极缴纳,短短七天时间,除了举家外出打工者,其余群众全部缴清了农税。说起中的原因,该乡党委副书记周述祥和白虎深有感触地说:“一是通过税费改革,农税征收合理了;二是通过村社干部工资统筹和矛盾化解,逐渐化清了历年矛盾,群众心烦了;三是经过今年“非典”和抗震救灾考验,灾区人民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各级干部的温暖,加上救济物资发放公平合理,干群关系贴进了,干部说话更有诚信了。
  喜看乔迁
  在山丹县李桥乡东沟村36户灾后异地重建户乔迁新居的日子,记者一大早就赶到东沟村,这里已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漂亮的房屋,宽阔的街道,火红的对联,欢快的秧歌,灿烂的笑脸……
  作为全县灾区第一个整体乔迁新居的重建示范点,东沟村群众的新居落成入住仪式吸引了众多关心它的目光,县、乡领导带着鞭炮来了,县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们带着笔墨纸砚来了,市、县帮扶部门的领导干部来了,县歌舞团的演员们来了,一声声清脆的炮响,一句句祝福的话语,一幅幅饱含激励的对联,一台丰富多彩的演出,又一次温暖着乡亲们的心。
  村民王礼说,从地震那一刻起,村社干部、县乡干部领导、解放军和帮扶部门真是费尽了心思,不但帮助我们挖地窝、建暖窝,还帮我们建起了新家,我们生在了好时代啊!一时间,大家七嘴八舌说了起来。“看,除3000元补助外,家家户户的围墙、花池、大门都是政府给投资的,过几天水、讯、有线电视都要入户呢!”……
  该县县长方维军介绍说,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下,全县5190户重建户已有98.5%以上完成主体工程,一半群众已迁入新居。10月底以前,全部受灾群众、学校师生全部入住新居和新教室。
  火红的对子贴起来,欢快的歌儿唱起来,走在灾区,一个个浪潮扑面而来:干群连心潮、信心潮、双拥潮、发展潮……
  (原载《甘肃日报》)

知识出处

山丹县六十年文学作品集

《山丹县六十年文学作品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萧滋云、梁琛世、王继德、林茂森、周春林、郭勇、张淞、崔多奇、周多星、罗新辉等多人的优秀作品。

阅读

相关人物

葛勤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