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礼作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六十年文学作品集》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827
颗粒名称: 王兴礼作品
分类号: I267
页数: 4
页码: 193-196
摘要: 本文记述山丹县王兴礼作品,其中介绍了散文《父亲》、《大马营草原》。
关键词: 山丹县 王兴礼 散文

内容

作者简介:王兴礼(笔名:王星黎),男,汉族,1959年11月出生,甘肃山丹人,中共党员,山丹县人民医院工作。系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诗词研究学会会员、张掖市文联会员。从上世纪80年代在《青海青年报》发表诗歌《戈壁》、《火热的希冀》两首,1998年小说《迷途》获“98《中国作家》笔会三等奖”,1998年12月创作的歌舞剧本《山丹花开别样红》获全区新创剧(目)作品三等奖,2001年9月小说《水婆婆》全区“首届科技活动周”优秀科普文艺创作作品三等奖。
  父亲(散文)
  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在不懈的奔波中,不知不觉跨入了人生的中年。回首往事,父亲的影子总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面对父亲,我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羞愧、悲怆和惭愧,纵使多年岁月的无情冲刷也难以抹去。人生如梦,光阴似箭,经过生活的磨砺和风雨的雕琢,使自己浮躁轻飘的心境逐渐平静下来,对人生有如梦方醒之感,从思想深处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质变的感情,人活一世真不容易。怀念父亲的那种充满惭愧的思绪,就像那涌泉般的流水,总是抑制不了。
  父亲死于脑溢血,离开我们已经20个年头了,可是父亲那饱经风霜、充满压抑的脸庞,依旧时常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每当在梦里见到他老人家时,他的容貌总是那么憔悴,服饰总是那么破旧,凄苦而可怜。有时候总这么去想,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将重新依偎在他老人家的怀里,去重温父子之间那种特别的亲情。父亲受了一辈子的苦,过了一辈子的穷日子,没能赢得他们这些儿女们的推崇和爱戴,至少在我幼小心灵里的印象是这样的。
  父亲是一个目不识丁、平平常常的小百姓,他带着母亲和我们这帮儿女,一生漂泊流离,贫困潦倒,最终无一成就,历经了人间的辛酸苦辣。
  父亲并不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对我们子女从不过分溺爱,现在想起来并不是父亲缺乏对子女的慈爱,而是生活的贫困,使父亲没有多余的闲情来宠爱自己的孩子,并且对儿女们所犯的大小过失也毫不牵就,动辄棍棒相加,重则将子女赶出家门不让吃饭,这也许是父亲能够平安地维系这个潦倒的家境所采取的唯一有效的治家方式。所以我们这些儿女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处世低微、谦让自助的安分习惯,这种早熟的独立性,如今已成了我们热爱生活、呵护自己、完善做人的一种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这种用经受苦难而换来的灵气,使我们从精神上少了几分狂妄,多了几分珍惜。
  1968年,无职无业的父亲举家带口被迁往农村接受劳动改造,使我们本来贫困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到了农村后,父亲竟然对饮酒有了强烈的嗜好,甚至不顾生活条件是否允许,达到了嗜酒如命的地步。时间一长,父亲的喝酒成了与母亲吵架闹事的主要焦点,常常副得母亲摔碟子打碗,这种无端的“战争”升级后,招得左邻右舍围着门窗看热闹,直到父亲喝上一点酒,这个清贫的家才能换来一点难得的安静。在那个时候,我的心里一直在这样想,自己要是能生活在一个充满和睦的家庭该多好啊!
  1979年落实政策后,父亲又满怀喜悦地举家带口重新回到我们盼望已久的城里,从此我们的生活又有了一个新的开始。但是城里的生活并非我们想像得那样轻松美满,每日的生活都要靠我们兄妹几个打临工来维系,日子依旧过得举步维艰,父亲嗜酒如命的嗜好并有因此而改变,逐渐懂事的我对父亲慢慢产生了一种厌恶之感。两年以后,我们兄妹陆续有了饭碗,生活才算有了一点转机,没想到刚满花甲之年的父亲却突然又病故了。父亲的突然离去,我并没有一点悲伤,反而使我内心深处大喘了一口粗气,父亲的死似乎成了一种沉重负担的大解脱。
  20年后的今天,我们兄妹各奔东西,各自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过得虽然不太富裕,但也不为基本生活去发愁,有时也时常为自己的小康生活去唉声叹气,现在才真正理解到什么叫人生苦旅。在过去那段极端困难的日子里,父亲带着八口之家,漂泊流离,一门心思只想如何维持全家人的生计,从未像我们这样轻松而多愁善感过。现在经过这番生活的亲身体验,才真正理解了父亲嗜酒如命的苦衷。现在每当回忆过去的那段岁月,对父亲除了那种难以抚慰的歉疚,更多的还是一种无比的崇敬的情感。
  父亲,真伟大。
  (原载《河西晨报》)
  大马营草原(散文)
  大马营草原在我脑海里是一块永远无法抹去的地方,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一种无法平静的呼唤,并且透过她那些艰难的喘息,可以窥视到她那远古的青春和无限的魅力。草原原本是和那些固有的生灵们联系在一起的,她的生机完全是由那些可爱的生灵呈现出来。大马营草原之所以闻名于天下,与这里许多成百上千的马群是分不开的,并且都是军马。军马这个敬畏崇尚而让百姓难以靠近的神秘,千百年来源源不断地向人们释放着她的魅力。不幸的是大马营草原的这种自然天成的魅力,被人们的自私或某种冲动蚕食得所剩无几了。人们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生存利益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环境与自己相互滋养、相互共赢的关系。直到今天,大马营草原已被人们的贪婪改变了她的生态功能,原本辽阔静谧的草原已变成了现在数以千顷粮田耕地,这种显示人类智慧的喧嚣虽然不失宏伟壮观,但从理性上极大地改变了大马营草原那种物竞天择的原始处境,也扭曲了人们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平衡关系。
  大马营草原平坦辽阔,南高北低,视野开阔,不论站在什么位置,她都会给你带来赏心悦目的观赏视觉。草原的平坦给人带来几分亲近与遐想,同时这种难得的坦荡和宽厚,分解释放了心中的那种受制的压抑。在我很早的时候,就听当地老人讲,大马营草原有着过膝的草莽,雨雪充沛,景色旖旎。而今大马营草原的魅力被淹没在了这浩荡田野,茂盛的草原成了溃烂的土地,给我们带来的只有干旱与难以修复的退化,草原那原有的无限美丽的景象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力去补缺阴生了。大马营草原本就是闻名于世的养马圣地,她的悠久与辉煌已跌落丢失在历史的字间行距的缝隙之中。对于这种不应有的归宿和伤害,不管是人们的自渎还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都要引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沉思。我们应当有责任和足够的勇气,复本大马营草原“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富饶景象,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中间,选出一条符合自然法则的抉择。守望自然就是守望我们的财富,从宽容自省的胸襟中寻找出一种和谐与希望。草原的宽厚,草原的淳朴完全会超越和抚慰人们的狭隘与失误。草原是美丽的,她那遥远的地平线与天相接,令人神往,深深地吸引着我内心那种难以抑制的腾达,我恨不能插上翅膀,飞越我心里萌生的那种欲望。草原是柔美的,像一块茸茸软软的地毯,散发着一种沁入心脾的清爽和凉意。草原那种固有的空旷和静谧,在我心中产生的那种孤独苍凉的依恋之美,给我那充满升腾的幻想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大马营草原依山而下,那一泻千里平坦令人惊叹称奇。它没有深陷的沟壑,没有蜿蜒起伏的山峁,也没有令人生钝的诡秘,更没有离奇相传的动人故事,只有飘落印痕在草原上那条古老而深沉的车辙,像一柱永远飘绕着的袅袅佛香。在那凄寂无语的车辙里,隐藏着人们那生生不息和魂牵梦绕的思恋柔情。千百年来,在这深深的车辙里隐藏着多少人的欢笑与悲泣、希望和追求,仿佛还带着一种隐隐约约的恐慌和陌生,它最后消失在那遥远的地平线上。大马营草原,自古以来就是军营之地,俗称皇家马场。除了这一批批延续下来的军马,她没有繁衍自己留守居住的土著居民,这就是大马营草原的壮美和豁达,她那充满柔美的胸膛,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像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女,叫人心绪缭绕。
  大马营草原,因军马场而扬名四海,而军马场又以大马营草原充满了无尽的豪情和狂烈。军马场那一片片孤寂而军营般的房舍,给这古老的大马营草原辐射了一种超时代的文明元素,给这片古老的草原标记上了沉闷飘逸的快乐音符。
  那高耸陡峻的祁连山脉,深褐色的山体,被大自然切割成几何体式的山梁沟岔,行成了刀刃犬齿般的危峰,给这柔美平坦的大马营草原增添了几分安逸和飘洒。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刚从中学毕业,干农活我还是一个新手。不论在大马营草拉羊粪,还是在白石岸水渠的工地送石头,草原的美丽风景在我脑海里落下了美好的印象。不论在什么时代,人处在草原、蓝天和白云这样宽敞、美仑美奂的色调之中,再加一抹徐徐清凉的微风,那种难以抑制的想望总是不由自主地从心底里奔放出来。此时此刻,草原上那种固有的空灵与柔和,就是从那碧绿茂盛的草丛中释放出来的,一种夹杂着难以叙说准确的心焦和苦闷,像一首悠扬如诉的牧歌,隐隐约约回荡在自己的耳间。
  大马营草原这片古老的苍狼大地,在她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在她那成百成百的马群里演绎出了无数牧马人的英雄豪气,只有在飘荡的白云和这沉默无语的祁连山脉中,我们才能窥视到这无数英雄的踪影。在这里传承最多的莫过于牧马人与狼群的斗智斗勇、险象环生的惊险故事。
  我喜欢大马营草原,与这历史悠久的军马场是分不开的。在军马场的鼎盛时期,最让我羡慕的一幕,那就是牧马人身着绿色军便服,双肩斜跨军包和水壶,腰扎军腰带,俯身骑马,手舞长鞭,在夕阳的余辉里,踏着尘灰,追赶奔腾的马群。这一幅充满阳刚之美的牧归图,深深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尤其是那一曲“牧工最听毛主席的话,我为国防养军马”响彻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为军马场有这样一个时代的辉煌烙印而感到自豪。
  大马营草原,为了你的魅力,我深深地为你祈祷。
  (原载《焉支山》)

知识出处

山丹县六十年文学作品集

《山丹县六十年文学作品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萧滋云、梁琛世、王继德、林茂森、周春林、郭勇、张淞、崔多奇、周多星、罗新辉等多人的优秀作品。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兴礼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父亲
相关作品
大马营草原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