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图书馆
山丹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丹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周多星作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六十年文学作品集》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813
颗粒名称:
周多星作品
分类号:
I247
页数:
5
页码:
92-96
摘要:
本文记述山丹县周多星所作的小说作品,《好孩子坏孩子》、《无价之宝》、《最佳方案》、《麦子的味道》、《乡上书记要来咱村上》。
关键词:
山丹县
周多星
小说
内容
作者周多星,笔名舵星,生于焉支山下的小村子,做过十五年乡干部,现在山丹县委宣传部供职。现年近不惑,省党校研究生学历。自幼喜欢舞文弄墨,十五岁在《少年文史报》上发表诗作《白发》,在《陇苗》杂志发表小说《明灯》,二十多年来断断续续写作。其中有大量小小说和散文发表在刊物上的。近年来,对反映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生活的小说兴趣大增,并有《乡村故事》、《小乡秘书》、《春水》、《夏日》等中短促篇小说问世。
好孩子坏孩子(小说)
张爷爷退休前是这所小学的校长,德高望重。退休后,他在校门口开了家小卖部。他不为赚钱,只为能天天看见活蹦乱跳的孩子们。他卖给孩子们的东西很便宜,利润很少。
一天中午,一个穿足球衫的男孩子走进小卖部,拿出一张崭新的50元大票,怯生生地说“张爷,给我买包围圈‘精白沙’香烟。”张爷爷吃惊地问:“你小小年纪,买烟干啥?”男孩子迟疑了一下说:“是我爸爸让我给他买的。”张爷爷不太放心地把烟给了他,找零钱时,顺便拿了一支铅笔:“好孩子,送给你。”那男孩拿起铅笔,激动得红了脸,拿着东西跑了。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张爷爷再也没有见过那个男孩子。
小学举行毕业典礼那天,那个男孩子突然走了进来。
“张爷爷,我毕业了,成绩是全班第一。我今天特意来感谢您对我的帮助。”那男孩子向张爷爷深深鞠了一躬。
张爷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怎么帮助你的?什么时候?”男孩子说:“上次我偷了爸爸的50元钱买烟和同学去抽,您看出来了却没有责备我,您送给我一支铅笔,还说我是好孩子,让我好感动。从那以后,我便和那帮坏同学断绝了关系,发誓一定要做个好孩子,用功读书。现在,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张爷爷,我谢谢您!”
张爷爷恍然大悟。原来,张爷爷并不是有意那样做的。他给每一个第一次到他店里的孩子都要送一份小小纪念品。那天他送给这个男孩子的,正好是一支叫“好孩子”的铅笔。只卖两角钱。望着这个孩子那花朵般纯真的脸庞,张爷爷陷入了沉思:一句不经意的夸奖,一份小小的礼物,却使一个孩子避免了走弯路,这是一个多么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
无价之宝(小说)
宋十八爷回家啦!
这消息在河西走廊这座小山村不胫而走,大家伙奔走相告。
宋十八爷走的时候刚十八岁,是马家队伍抓兵走的。那时老辈人叫他十八娃。十八娃一身好武艺,特别是耍得一套好棍术。有他在村子里,十乡八里的贼毛都不敢来偷抢。抓他那会,他当场用棍打伤了十几个马家兵。一个带兵的营长见他好功夫,下令捉活的。他臂上挨了一枪才被擒。后来他策动这名营长带半营人投了西路红军,一辈子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离休前他已成为军区的大头头。叶落归根,宋十八爷已是七十二岁的老人。他的回来,无疑是全村人的荣耀。
宋十八爷回来带了简单的行李和大量书籍。村上人们惊奇他做了一辈子大官还如此寒碜。他平日里东家进西家出,只有晚上才躺在村里给他安排的一间小屋里写字看书。自打十八爷投了红军,马家队伍杀了他全家老少,烧光了房子。老辈儿和他相识的大都作古,年轻人都慑于他的威严,所以很少有人吵扰。
十八爷在村里住了半年,早起耍拳练棍风雨无阻。村上爱看武侠片的年轻人,虽然做梦也想得到高人指点,但又贪睡不早起,只有牛娃有幸目睹了十八爷的练武。
那晚牛娃拉肚子上厕所。听到墙外呜呜风响,起身一看,原是十八爷在舞棍。牛娃来了精神,索性爬在墙上瞅了起来……但见十八爷将一根木棍舞得呼呼生风,直瞅得牛娃目瞪口呆。这时,东方泛红,太阳出来了。十八爷收了棍,坐在一块石头上歇息。他从怀里掏出一本发黄的旧书看起来。牛娃看不清那书名,心想那肯定是本武林秘笈,像《射雕英雄传》中的《九阴真经》一样……正想间,只听村街上人声噪杂,春耕时节,是该下地了。十八爷也收书起身,牛娃恋恋不舍地回了屋。
第二天,牛娃就将这一切原原本本地喧给了伙伴们,大伙都羡慕他好福气。
不料,当夜十八爷小屋里失了盗。这事自然心惊动了乡派出所干警和乡上的头头脑脑。连忙召集全村老少开会,号召大家协助破案。十八爷清点了自己的物什,别的均在,唯丢了那本书。十八爷说:“别的丢了就丢了,这本书说啥也不能丢。它可是个宝贝啊!”
当夜,就有一个小青年向警察反映了牛娃偷看十八爷练武看见过宝书的细节。干警们顺藤摸瓜,终于查出了盗“宝书”的案犯。原来,是一个平时不务正业的青年听牛娃说十八爷有一本“武林秘籍”,就起了偷盗之心,一来想从上面学几招,二来想拿出卖个大价钱。干警们当即从他家搜出一本发黄的旧书来。派出所长将那本保存完好的“宝书”递给十八爷,上写着一行粗黑的仿宋书名,众人争先去看,原来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十八爷告诉大伙,这本书是当年战场上他的老首长临牺牲时赠给他的,他随身带了一辈了……
大伙肃然起来。
最佳方案(小说)
县上收到一封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来信,台商张先生年愈古稀,有叶落归根之意,并愿意出资200万元,为家乡做点什么。不过,要请县上先拿出最佳投资方案。
县上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了研究。张先生曾多次到家乡探亲、寻根和做生意,有意为家乡做贡献的诚意自然毋庸置疑。但信中“最佳”两个字下面却划上了着重号。若方案不佳,恐怕张先生收回投资之意也是理所应当。因此,如何拿出最佳投资方案使县上头头脑脑们大伤脑筋。
就在这左右为难之际,素有“智多星”之称的计划局长提出了在全县公开征集最佳投资方案的建议。
征集方案的通知在县有线电视台播出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无论城乡,无论老少,都在街谈巷议此事。一些有志之士更是绞尽脑汁献计献策。一时间,各种方案如雪花般向县政府飞来。
面对经过专家组整理过的10大类方案,领导们仍觉无法定夺。因为这些方案都不错。有修路的,有修学校的,还有建开发区办工厂的,甚至还有人建议为张先生修葺祖坟,兴建度假别墅的。
此时,计划局长又献一计:请本县心理学家何老师“参谋参谋”。何老师是本县德高望重的中学老师,教书育人,有口皆碑。业余时间,潜心老年人心理学研究,并有专著数本出版。书记、县长听“计”,连夜登门拜访。何老师凝思片刻,便出惊人之句:老年人最喜欢什么?孩子。孩子最喜欢什么?玩。而现在的孩子几乎无处可玩。孩子们被禁锢得几乎没了天性,很少有机会与大自然亲近亲近。城市的孩子更为可怜,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生活,哪有乐趣可言?不如辟一好地,建一座儿童乐园,有山有水,有花有树,有动物园,有游乐宫。张先生看到故乡儿童在他亲自建造的乐园里欢呼雀跃,茁壮成长,岂不万分高兴?
书记、县长听后良久不说话,十分动情。最后,握住何老师的双手道了声谢谢。
第二天,县上通过了一份关于兴建儿童乐园的方案,并寄回了台湾。在讨论会结束时,书记、县长笑着对大家说,我们中“计”了,中了计划局长的“请君入瓮”计。其实,这份方案在去年就送到我们县上了,只是因为缺钱而一直没有批准。这个方案的设计者,就是何老师。不管这个方案是否是打动张先生的最佳方案,我们打算马上动工兴建。给孩子们办事,为孩子们成才创造良好条件,就是我们县上的最佳投资方案!遗憾的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经过了这么复杂的过程才明白。大家对书记县长的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麦子的味道(小说)
我对麦子情有独钟,是因为我是吃小麦面长大的。在我的眼里,吃小麦面长大的人,个个质朴纯实,像一株株麦子,根系黄土,坚强挺拔。老人如黄熟了的麦子,含首弯腰,沧桑迎风;青年如翠绿的麦子,拔草灌浆,生机盎然;少年如嫩黄的麦苗,破土而出,充满希望。我的祖先,祖祖辈辈都是种麦的农民。我的父亲含辛茹苦,用种麦所得,供我上学,到我工作,仍未停歇……
如今的西北农村,麦子面已不再是一统天下的主食了。江南的稻米早已堂而皇之地入室了。城里的饭桌上,更是花样翻新。纵然如此,无论公宴家饭,只要允我挑选,我总会要一碗面食。家中吃饭,妻子女儿难得吃一顿大米饭,总给我另下一碗面条。但自幼生活在县城的妻,只会做几样大众面食。儿时乡下享用过的许多精致面食几乎沦为回忆。
我出生在河西走廊焉支山下的陈户村。大锅饭那阵,粮食奇缺,我家人口又多,妈妈总是想方设法,把麦子面做成各种花样让我们吃。春天的抻面拉条子,夏日的黑面凉面或加了艾叶的“绿凉面”,冬天的山药拌面“糁子”笛饭,秋忙时节的拨鱼子,让人百吃不厌。逢年油炸的饼子、糖花子、油果子,还有平时节日的沙葱煎饼、千层饼,让人望而生津,大饱口福。麦子刚饱,割来麦稞,扎成把束,大锅蒸熟,揉下麦粒,用簸箕筛净,撒了盐末抓吃,其香无比;或用手推石磨碾成面条状,拌上油泼蒜泥,更是味道绝佳,这叫“碾糁”。就是陈麦,也可在石碾上搓掉麸皮,和刮净了的猪皮煮吃,是冬天的早饭。用山旱地麦子洗制的凉皮,筋足耐嚼,已成为当地名小吃。没电视和零食的童年,炒麦子是我们的最好享受。至今,如蒸凉面等我已无法说上名称的许多美味麦食已很少有人会做。(我担心会不会失传)不过,现在,青稞“糁子”和麦面做的稠饭、黑面凉面等吃食在我所在的县城又开始流行,多少令人有些安慰。
麦子面除了传统吃饭,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快餐方便的食品已大量涌现。如方便面、挂面已在城乡到处可见。当人们饭桌上菜肴副食越来越多、盛用主食的饭碗越变越小的时候,我还是常常想起家乡那香喷喷的面食,想念那质朴如麦的故事人。咀嚼麦子,如同感受人生……
(以上作品原载《张掖日报》)
乡上书记要来咱村上(小说)
花儿村的几个当家人围坐在支书家的炕桌旁,愁肠百结地抽着纸烟,喝着闷酒,全然没有了往日的高兴劲力,原因复杂而又简单,新任乡党委书记要到村上来检查工作。
按理说,乡上书记来村上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支书任职10年来,侍候过七八任乡党委书记了。凭他的精明,使前来花儿村的乡官们每次都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他总结的经验是:有看头,有喧头,有吃头。也就是有值得看的典型户,有好的汇报,有特色的饭菜执行。就靠这些绝招儿,支书给花儿村抱回了一块块奖牌,争取来了项目来实惠。但这次,却使“老诸葛”难肠了,新来的书记“软硬”不吃,一切都要来实的,不要花套套。因此,他叫来左膀右臂——村主任和文书紧急“磋商”,抽完了两包海洋烟,喝干了一瓶青梨老窑,仍没有研究出子丑寅卯来。
几天后,乡上书记带着乡农技站站长,骑着自行车来到花儿村。支书领书记看了几户贫困户,看了建起好几年至今仍无效益的蔬菜生产基地,在自己家里吃了一顿凉面,喝了几杯青梨酒,还说了些牢骚话。整整一天,乡上书记并没说多少话,吃完饭便和农技站长骑上车子走了。支书、村主任和文书心里像三九天吃了冰棍,凉透了,等着挨批评。
没成想,在一月后的三级干部会上,花儿村不但没有挨批评,而且得到一笔10万元的贴息贷款,让他们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乡上书记在大会上把支书大大地表扬了一通,夸他敢说真话。
支书、村主任和文书很吃惊,看样子,新来的乡上书记是个真正的务实派,今后得整些实际的东西,不然,对上对下都交不了帐。
(原载《甘肃农民报》)
知识出处
《山丹县六十年文学作品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萧滋云、梁琛世、王继德、林茂森、周春林、郭勇、张淞、崔多奇、周多星、罗新辉等多人的优秀作品。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多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好孩子坏孩子
相关作品
无价之宝
相关作品
最佳方案
相关作品
麦子的味道
相关作品
乡上书记要来咱村上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