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图书馆
山丹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丹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萧滋云作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县六十年文学作品集》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805
颗粒名称:
萧滋云作品
分类号:
I247.7
页数:
6
页码:
1-6
摘要:
本文记述山丹县萧滋云所作的我和沙妮(小说)。
关键词:
山丹县
小说
萧滋云
内容
作者简介:萧滋云,1942年农历中元节生于甘肃省山丹县焉支山下。当过煤窑工人、民请教师,1979年转干调入县文化系统。自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发表小说、散文、论文数百篇,其中散文《《恩师深情书信传》》等四篇在省内外获奖。有长篇纪实文学《芦堡之路》(与人合作)、长篇散文《情系焉支山》、论文集《日记写作浅谈》、中篇小说集《五彩梦》(与女儿萧金秀合作)等作品出版。自从1957年开始写日记至今没有中断过,写成1400余万字,即将付梓。现任民刊《《日记》杂志主编。
我和沙妮(小说)
经酒泉,过玉门,西去阳关,越走越荒凉:望不断的马鬃山,仿佛山随车速,变戏法似地无限向前延伸;走不完的沙石滩,大沙丘成波浪式,还一动不动,好像下面鼓着风,随时都有被推移涨起的可能性。
我用胳肘碰了碰紧挨我坐着的沙妮:“看,沙刺。”
沙妮往一边挤了挤我,尽力将上身倾斜于窗前,忽闪了一下重眼皮,深深吸了一口气赞叹:“多美啊!”
真的,小沙丘上长满了沙刺,高高低低,相衬互映。高的沙刺顶端,有的成粉色,像梅花,有的呈浅黄,像芦花,在茫茫戈壁中顽强生长,梳洗打扮,别具一番风格。也许是沙丘生水,沙刺又能固定小沙丘的缘故,他俩才相依为命地生存下来了。
我承受不住沙妮的压力,礼貌地提醒:“对不起。”
沙妮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移移屁股坐稳,仍然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的边塞风光出神。
我开玩笑:“你为什么叫沙妮呢?应该叫沙刺。”说完,不知我和什么联想上了,忍不住地“扑哧”一下笑出声来。
沙妮却不笑,甜甜地对我说:“我原来的名字真叫沙刺,取沙里生,沙里长,立志于治沙研究事业的含义。可是所里的人嫌太俗气,还开我的玩笑,‘沙刺,沙刺,谁敢和你接近?还是叫沙妮吧,两方面的意思都有了,也好听,像个姑娘的名字。’我一想,说得在理,点头同意,从此我就叫沙妮了。……你听的呀没有?”
我经受不住一路的颠簸,感到有点昏昏欲睡,尤其是上眼皮,沉重得怎么使劲也抬不起来。
沙妮见我疲倦成这样,再没责怪,用下巴指指她的肩膀,柔情地说:“睡一会儿吧!”
一觉醒来,睡眼惺忪,立时辨别不清到哪里了,茫茫大漠,变幻万千:风刮个不停,蒙天迷地,如泣如诉,戈壁不知何故,全变成了白雪上又落了层黄土那么一种颜色。远处起风推尘于半天空,好像下珍珍雪,上下飞卷着。再远处的马鬃、祁连隐去高入云霄的真面目。天似穹庐,把我们笼罩在越来越小的空间,使人感到有点透不过气来。
大轿车也嫌窒息,加速跑了一段路程,风小了,戈壁显出表绿色,一马平川,望不到头。没树,没草,只有小小的沙丘、沙堆上偶尔覆盖着一丛沙刺,显出耀眼的葱绿。
我真不明白它为什么有那么顽强的生命力。
远山如烟似云,慢慢飘荡。一处顶峰的烽火台,作怪地不随山拼命前行,却轻盈淡定地朝后退去。
我正看得出神,觉得下巴被什么摸了摸,低头看,是一个鲜亮熟透的西红柿,沙妮瞪巴眼儿望着我笑,扬扬下巴:“吃吧!”
一路刮的都是热风,再加车身颠动,真口干舌燥了,可我不能独吞,转身后望,车厢里的旅客人手一个,知道沙妮把鼓鼓的提包腾空了,心中顿时升起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情,将西红柿送到嘴边,美美地咬下一口,透心儿甜。
我对西红柿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它是我和沙妮得以结合的媒介,说出来也许你们不信。
去年,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去敦煌参观,沙妮从莫高窟回来,在酒泉,吃饭时凑在一个桌子上。我倒了满满一小碗汤,没把住手指,一打晃,几点汤水溅到沙妮的粉红绦凉衬衣上,觉得非常失礼,赶忙给她陪不是。沙妮二话没说,丢下饭碗,十分不乐意地回宿舍去了。
我也没有喝汤,到街上买了包肥皂粉,称了一斤西红柿,到隔壁沙妮住的房间陪情道歉。沙妮从被褥上爬起来,看她红肿的双眼,一定是刚刚哭过。在处理这类事情上,我脑子反映慢,按事先编好的话说:“这是包肥皂粉,麻烦你把衬衣洗洗。刚才怪我不小心。这几个西红柿,你吃,你没喝汤,这会儿一定渴了。”
我吭吭哧哧地刚说完,没想到沙妮“咯咯咯”笑得浑身抖动。我像一个小丑站在那里,叫沙妮笑得透透出了一身汗。可能沙妮看出了我的窘态,收敛住笑,起身拣了一个顶大的西红柿,用开水冲冲,剥去粗皮,递给我:“既然是你送给我的,就算我的了,吃吧!”
我没料到一个路途相逢的陌生姑娘会这般落落大方,说什么也不肯接。沙妮看不惯我的做作,皱皱眉头,从包里找出把小刀来,将西红柿一切两半,递给我一半:“我陪你吃。快接住,看汁水滴了人家一手。”我的脸虽说一直涨红到耳朵根去,可是不得不接过西红柿……
从这以后,我和沙妮互留地址,书信往来,才知她在一个治沙研究所工作。她爱这一行,改名沙妮,发誓为治沙事业奋斗终生。因为熟悉了,我也告诉她自己喜欢写诗,尤其爱写新边塞诗,沙刺,红柳,骆驼,戈壁,敦煌,阳关,是我歌颂的主要对象。
再以后,就是恋爱。
今天,是乘参观之便旅行结婚。别的新婚夫妇旅行,向往江南水乡,往北京、上海等繁华、喧闹的大城市跑,我俩呢,偏偏选准到这飞沙走石的阳关来。没办法,人各有志,不能相强,正如同志们给我俩送的雅号一样:“一对沙(傻)子。”
沙妮却没有半点倦意,双目贪婪地望着窗外,好像下决心要把阳关边塞风光记在脑子里似的。
“快,快看!”
沙滩上出现了村落房顶,错落有致,我欣喜盼望快点到农村庄院,马上又能看到一棵绿树了。你想想,走了大半天,远山没草,近地无树,空中无鸟,突然有一棵绿树出现在眼前,盼望远客归来似地向你频频点头致意,该有多么高兴?!
车到跟前,却使我大失所望,哪里是村庄屋顶,原来是上古哪朝哪代山洪冲积而成的土台,土堆,土丘,成偌大的猪像,牛像,象像,在那里笨重地一挪一动,车越走得快,你越看得清晰真切。
“美不?”沙妮用双手撑着下巴,眯缝起双眼用心思,“走过的路途,虽然也出现过水库,绿洲,村落,拱桥,大漠道,古城堡,但我觉得都没这假象壮观,真切。我的新边塞诗人,这些能入诗吗?”
我发自内心的感叹:“沙妮,你什么都懂得,也提起笔来写丝路新诗吧!”
沙妮不以为是我讽刺她,报以我一个会心的微笑:“茫茫大漠有五彩七色,就看会不会将她涂描。”
听熟悉地理的人说,轿车一进入北戈壁,比南戈壁还热。一会儿,这话就见效了,人们都像闷在蒸笼里,一身接一身地出汗。我放下窗玻璃,原指望叫透透凉风,哪知反倒热火扑面,燎烧得让你难以忍受,只得原抬起窗玻璃,车厢里虽说闷热晕人,总比烈火炽烤好受得多。沙妮的脸面烧得像熟透了的西红柿,汗水淋淋,也来不及往干擦,冲着大家微笑了一下,扭秧歌般走到售票员的座前,一边解开麻袋口,一边非常严肃地声明:“两人一个西瓜,自前而后,自左而右发,别争别抢别谢我,算是我俩请大家的客。”
这真叫雪中送炭,暑天送瓜,再及时不过了,旅客们同时欢呼起来:“沙妮,你请我们吃喜瓜呀?”
沙妮说:“舌头是个软的,随你怎么说都行。”
溜圆熟透了的甘州瓜传到了每个人的手里,啧啧不已。有人渴极了,来不及往出掏小刀,干脆抡起拳头,“嗵-”一下把瓜砸烂,一人掰一半粗嚼快咽。
沙妮心细,我想都没有想到的事她竟料理得这么周到。这样的待客方式,在现阶段可以说是一种突破,有着如此粗犷浓厚的阳关风味。我想十碗八盘的美酒佳淆,客人们打嗝剔牙之后,也许早忘在脑后了,可是对在阳关途中的一个西红柿,半牙甘州瓜的款待,大概会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沙妮呀沙妮,你这个傻姑娘,就是与众不同。
胖胖的领队用印花手绢擦了擦嘴,高声征求大家的意见:是先进敦煌县城住招待所休息呢,还是先参观月牙泉后进城呢?
后一条是沙妮向胖领队提出的。同志们心里都清楚,又加刚刚吃过沙妮的西瓜,恰逢我俩的喜庆日子,自然异口同声先去月牙泉。这使得沙妮很高兴,抓住我的双手摇了又摇,要说的千方百计都摇在这里面了。
大轿车载着我们一行二十五人在蒙蒙天色中向月牙泉急驶。
听胖领队兼向导说,快到了,车速却不吉祥地慢下来,最后前后点晃了点晃,干脆停下了。我们只好下车徒步而行。
原来是前面的轿车挡路,四个轮子深陷在细沙中难以行驶。右边一台推土机正往掉推昨晚刮积在公路上的细沙。风不大,在沙丘上却特别地显示威力,尤其是细沙在推板前移动时,一小股一小股地被吹起来,迷人眼目。沙丘上却留下了水浪似的细致的波纹,仿佛一股劲地抖动。
我看见一丛沙刺在风中嗦嗦摇曳,走近弯下腰身听,声响如同翻江倒海一般,刚想折下一枝来研究研究,伸到半路的手却被五个纤细的的指头抓住了,撩起眼皮看,是沙妮。
“别糟蹋它。”
沙妮是治沙研究所的,自然对沙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只好冲她尴尬地笑了笑。
沙妮真会谅解人,刚才一派严肃的面孔立刻换成了笑模样儿,拉我蹲下,用双手小心地托过一枝沙刺来叫我看。
怪,沙刺根本没什么叶子,只是多次分枝,成短节针状形,挥发量小,这大概就是它能够在沙漠荒滩顽强生存下来的主要原因。
我们几个朝前探了探路,人多力量大,推也能把轿车推过去,可是返回时,却无论如何也爬不上这段堆积细沙的大漫坡。众人所见略同,于是,一个个垂头丧气地上了车。
胖领队很能理解我和沙妮的心情,问道:“明天再来吧?”
我望望沙妮,征求她的意见。
沙妮真尖,在这种场所下从不露出对我的半点亲近,朝车上的同志们挥了挥手:“下午七点来接我们一下。再见!”
轿车吼吼发动,缓缓绕半圆打个倒转,扬沙起尘开走了。
我不知道沙妮把我留下干什么,只好愣愣地站着。
沙妮拉了我一把:“尽傻立着干什么,走啊!”
“上哪儿?”
“月牙泉。放心,我作向导,抄捷径走。”
在这种时候,你想我能不服从她吗?
敦煌的沙就是多,公路旁,小道上,树丛中,比比皆是。我俩开动11号(两条腿),大胆地手拉手,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艰难行进。
月牙泉,是我早已向往的圣地,真正去瞻仰她的美容,还是第一次,所以沿途东张西望,对什么都感到非常新鲜。放眼望去,尽是沙漠,横在眼前的几座大山,也被细沙遮盖了真面目。
开始爬山时,沙妮故意丢下我,只顾走自己的路。我一看山势陡峻,生怕掉队遭沙妮嘲笑,加快脚步往前赶,却怎么也赶不快,走一步,退两步,格外费力。爬了一段,我才知道爬的是沙山。天呐,这么陡峻、绵长的山峰迭丘,竟然是沙的世界!我尽量装出从容不迫的样子,一脚踏下去,软绵绵的,再往起抬脚时便是一个坑,觉出脚下的沙在朝后流动。一会儿,便汗流浃背。
沙妮存心使坏,领我顺一条坡度很陡的山梁走,不大工夫,我和沙妮拉开了很长一段距离。回头望,不知怎么幻影处同车的人都跟来了,自动排成队,一个比一个小,佝偻着身躯向前。我尽量使自己的脚下稳重,不至于因打晃滚到山脚下去。
沙妮大概觉得不等等我显得太无情无意,,转身站定,见我扭秧歌,拍手笑个不停:“看你那么怕的,还算个男子汉大丈夫哩!其实沙久经风吹日晒,复盖积压,坚实着呢。只要你抬脚时五个脚趾用力不猛,也不多费劲,更不会因跌跤发生意外事故的。”为了证实这一点,沙妮特意滚了几滚叫我看。
我趁机站下喘了几口气,靠沙妮的牵扯,终于爬到山顶了。一屁股软软坐下去,不想再起来。
看见了。说也怪,四面都是沙山,中间盆地般低下去的就是月牙泉---真像农历初四、五的一弯新月,水绿得可爱,泛起粼粼银波,上游芦苇丛生,西边果木遮地,万绿丛中露出一角粉白墙壁,别是一番天地。
沙妮酷爱沙,面对沙山,眯缝起双眼看不够,好一阵,自言自语:“我们的治沙研究哪天要治到月牙泉边来,多好呀!”
我立刻动了文思,诗兴大作:“皇天不负苦心人,一定能。月牙泉,我会常来看望你,打扮你,诉说我的梦,又痛苦,又甜蜜。”
“真的吗?”沙妮斜起脸盘问我,上眼皮特别地朝后描,并不等我回答,结实捧起一抔沙,任凭从指缝往下流,“我爱沙,更恨沙,说来也矛盾得很,飞沙走石,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最可恨的是沙丘移动,吞没庄园良田。什么时候把沙丘完全固定住,并叫它生水长树,就好了。”
我说:“你是这方面的专家,心中一定有数。”
沙妮娇嗔地白了我一眼:“当然!”动手脱掉鞋袜。
我惊叫了一声:“你要打赤脚?”一位新娘子这般泼辣,万一叫人看见,事后会被传为笑柄的。
沙妮根本不听:“你大惊小怪个什么呀?”还围过来连哄带缠把我的鞋袜也脱了,用手理理飘到眼前的秀发,感慨万端地说:“投胎于人,谈何容易。我的人生观很简单:工作时,专心致志,玩耍时,痛快淋漓,这才叫珍惜生命,不对吗?”用双手拉住我的胳膊,喊声“一二”把我拉起来,并和我手挽手,管我同意不同意,扯拉着就往下跑。
这时,我才觉出这样很舒适,又省力,只是细沙有点烫脚,没有我预料中的天旋地转,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就像腾云驾雾般似地一气跑到月牙泉边,才感到浑身发热,口干舌燥,往高卷了卷裤子,脱去衬衣,满脸通脖子地大洗起来,分外凉爽提神。
沙妮怕沾湿气,穿好鞋袜,蹲在月牙泉边,望着自己映在水中折折抖抖的倒影出神。忽然想起什么来了,将双手浸在水中,害羞地笑了一下,生怕被我看见,忙把脸面低下去,好一阵,才用手揉着右眼皮“哎呀”“哎呀”地呻唤。
我问:“怎么啦?”
沙妮站起来,慢慢向我走近,撒娇地说:“也许揉进去了粒沙子,你快来给我翻翻。”
我抛了抛手上的水,掏出手绢擦干,紧挨沙妮,左手托住她的下巴,用右手的大姆指和食指非常小心地凑上去,准备翻眼睑。
沙妮的左眼忽然睁大了,乌黑闪亮。深情脉脉地望着我,趁势偎在怀里。
我先一怔,等到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后,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双手使劲搂住沙妮的腰身,用赤热的双唇吻着她青青的眉峰……
(原载《阳关》)
知识出处
《山丹县六十年文学作品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萧滋云、梁琛世、王继德、林茂森、周春林、郭勇、张淞、崔多奇、周多星、罗新辉等多人的优秀作品。
阅读
相关人物
萧滋云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