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百年第一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文蕴》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796
颗粒名称: 山丹百年第一事
分类号: K294.2
页数: 25
页码: 539-5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百年第一事,其中包括了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教育体育文化卫生、自然灾害等。
关键词: 第一事 地方史 山丹县

内容

政治军事
  1、第一次反清农民暴动
  1911年(宣统三年)6月,久居甘州的河南人王莲清,以回老家为名,到河南、湖北与孙中山的革命党人取得联系,领受任务,随即返回张掖,与东乐的王良卿秘密策划,准备起义反清,但因事泄,被甘州提督马进祥逮捕,搜出盟员名单和用兵计划。王莲清押送张掖就义,在刑场上还喊“打倒满清”、“打倒军阀”、“革命万岁”等口号,王良卿及其他三十多名成员被辑捕杀害。这是山丹人民最英勇的反清义举。
  2、第一任山丹马场场长
  1926年,甘肃督办刘郁芬改大马营为甘宁青第一马场(海源为第二马场、马衔山为第三马场),派韩凤图为第一任场长。
  3、第一批国民党党员
  1927年,国民党甘肃省党务筹备处派张声威来山丹,组建国民党山丹县常务筹建委员会,同刘广勋、郭多鼎组成国民党山丹县常务筹备委员会。开始在机关、学校发展第一批党员。
  4、第一次成立公安局
  1928年,改警察分局为公安局,局长由县长兼任。
  5、第一次反国民党暴政的农民暴动
  1930年2月24日(夏历正月二十六日),孙家营农民张来福、姜奎文、周秉谦、高天祥等人,不堪灾荒苛政,杀死下乡催收烟亩罚款的警察局长应朝林,祭旗暴动,大书“官逼民反”借以号召,迅速聚众300余人。地主王瑛纠集民团,配合张掖驻军马麟部100余人与暴动农民激战于范家营西南的王家山嘴子,均被击退。时马麟驻永昌士兵300余名哗变,参加农民队伍。暴动农民转战黑城(今霍城)周秉谦战死。继而西进永固、南城子、卧马山、洪水后,北抵山丹县城,西经东乐围张掖,聚众1000余人。后被马麟部击败,姜、高率余部西去昌马。
  6、第一次女子正式放足
  1934年10月,甘肃省第一次县长会议在兰州召开,决议之一是各县应强迫男子剪发(辫子)、女子放足。山丹城乡妇女从此无缠“三寸金莲”者,幼女多稍事裹束,俗名“条条脚”。
  7、第一个成立的苏维埃县政府
  1936年12月2日,成立山丹县苏维埃政府,选举何文魁为主席、许裱匠(不祥名讳)为副主席。府址设于旧政府大衙门外(即今东街校址)。
  8、第一支义勇军大队
  1936年12月,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组建山丹县义勇军大队,参加者130余人,编为新兵营,任天贵任营长。配合红军作战。
  9、第一个国民党党部及第一任书记长
  1938年,中国国民党山丹县党部正式成立,张广埠任书记长。
  10、第一次实行新县制
  1941年,裁撤区署联保,成立乡(镇)公所,全县成立乡(镇)公所8个,保52个,甲480个,正式实施新县制。
  11、第一个防空哨所
  1941年,日军飞机轰炸武威、西临永昌,山丹始设防空哨所,以电话收听警报。
  12、第一位来丹的国民政府监察院长
  1941年秋,国民政府监察院长于右任去新疆,在山丹住宿休息,应请求写书法作品多幅,并借阅《山丹县志》,留有签名及印信。
  13、第一次发放“身份证”
  1947年冬,全县发放“国民身份证”。
  14、第一任人民政府代理副县长及副书记
  1949年9月24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布告,宣布即日成立山丹县人民政府,王怀璋代理副县长。中国共产党山丹县委员会同时成立,杨雪霖任副书记,主持工作。
  15、第一次中共山丹县委会议
  1949年10月22日,新成立的中共山丹县委,在县委副书记杨雪霖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讨论了支前工作和党的建设问题,并作出了相应的决议。
  16、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50年1月26日,召开山丹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宣告全县人民长期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结束和民主制度的开始,参加代表114人(妇女8人)。会议讨论建立政权、加强全民支前、征收公粮、进行减租、清债、反霸斗争、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稳定人民政权等事项。选出本届常务委员会委员11人,陈自强为主席,王修身为副主席。
  17、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
  1950年1月,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山丹县工作委员会。1951年召开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山丹县委员会,领导全县青年积极参加减租减息、剿匪反霸和抗美援朝。
  18、第一批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山丹青年
  1951年7月,城乡青年响应县抗美援朝分会号召,踊跃报名参军,至月底,共550人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19、第一个工会组织及第一次代表大会
  1950年7月,成立山丹县工会。1956年5月,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改称山丹县工会联合会。1959年2月,更名为山丹县总工会。
  20、第一次开展土地改革
  1951年10月1日至12月5日,在一区三乡进行土地改革试点工作。12月1日起,在全县展开,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整个土改工作,至1952年3月8日结束。
  21、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的召开及第一届民主妇女联合会成立
  1952年7月,山丹县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山丹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号召全县妇女参加反封建斗争和民主改革运动,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区乡均建立了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
  22、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一位出席甘肃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4年6月25日至29日,山丹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正式代表90名,列席代表10名,选举张彦儒为县长。刘逢皓、刘玉琪为出席甘肃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3、第一次中共山丹县代表大会
  1954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召开中共山丹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正式代表57名,列席代表10名。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山丹县第一届委员会委员9名,由4人组成常务委员会,刘逢皓任书记。
  24、第一次开展义务兵征集工作
  1954年11月开始,按照《兵役法》规定,首次进行义务兵征集工作,至1955年2月,共征兵49名。
  25、第一次成立人民公社
  1958年9月,撤销乡建制,全县设红旗、红光、红星3个人民公社。
  26、第一次平定土匪叛乱
  1961年冬,以霍城公社双湖大队恶霸地主何志学为首的土匪叛乱,抢粮食、杀耕畜、破坏公路。县武装部配合公安局组织民兵围剿,击毙2人、伤2人、俘11人,瓦解51人。
  27、第一个开展“四清”运动的试点单位
  1963年12月下旬,全县开展“双十条”宣传教育活动(即《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前十条和《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后十条)。同时,开展以“清帐目、清仓库、清财务、清工分”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组成了由省地县社四级干部82人参加的试点工作团,在静安公社的7个大队、25个生产队开展试点工作。
  28、第一个来丹蹲点搞社教的省委书记
  1964年11月15日,中共甘肃省委书记胡继宗在双桥蹲点,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9、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及第一任贫协主席
  1965年3月16日至21日,山丹县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召开,出席正式代表569名,列席代表146名,选举产生山丹县第一届贫下中农协会委员会。孟金瑞任主席。
  30、第一次北京等地红卫兵来丹串联及第一次出现大字报
  1966年6月,县委传达《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五·一六通知》),掀起文化大革命浪潮。8月,北京等地红卫兵来山丹串联,鼓动学生“造反”、揪斗“走资派”。山丹中学生随即赴北京等地串联,学校停课。山丹县机关、学校、街头开始出现大字报。
  31、第一位视察军马场的解放军最高首长
  1966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路经山丹,视察山丹军马场。
  32、第一次“文革”中的武斗
  1967年11月3日始,“红司”、“总部”因结合县级干部意见分歧,在山丹水泥厂(今山丹水泥集团)内共发生武斗5次,5人死亡。
  33、第一任革命委员会主任
  1968年3月28日,经省革委会批准,成立山丹县革命委员会,冯桂新任主任,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
  34、第一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文革”开始后,由于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商业和服务行业处于停滞状态,城市初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学,也无法分配工作。1968年12月,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全国立即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1969年1月,兰州等地“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城镇居民及职工家属1246人来山丹,分别安置在生产队或农场劳动。
  35、第一位参加建国20周年庆典观礼的人
  1969年10月1日,时任红寺湖牧场、红寺湖公社党委书记、县贫下中农协会主任的刘玉琪,应邀赴京参加建国20周年庆典观礼,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36、第一次清理“文革”期间判刑案件
  1972年,山丹县革命委员会保卫部开始清理“文化大革命”期间判刑案件,至次年,先后为40余起冤狱案平反昭雪。
  37、第一位视察军马场的省委书记
  1974年3月,省委书记、兰州军区政委冼恒汉来山丹军马场视察。
  38、第一次召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大会
  1975年2月,召开全县“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大会,表彰上山下乡、回乡知识青年先进集体和个人以及先进安置社队。
  39、第一任军马总场场长、政委
  1976年6月,后勤部撤销青藏办事处军马生产管理局,组建兰州军区军马总场,任命张连城为场长、张守法为政治委员。
  40、第一届政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第一任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
  1983年12月29日至3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丹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委员44人(女5人),选举王琥为主席,李离苏为副主席,谢希贤为秘书长。
  41、第一位来丹的中共总书记
  1987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来山丹和山丹军马场视察,并骑乘山丹马留影。
  42、第一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1989年9月19日,位奇乡芦堡村党支部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树立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江泽民、杨尚昆等出席表彰大会并亲自颁发了奖状和荣誉证书,接见了出席会议的代表,芦堡村党支部书记郭加诚出席会议。
  43、第一次公安系统授衔
  1992年12月4日,接省公安厅授衔令,我县公安系统共有46人首次分别被授予一级、二级、三级警司等警衔。
  44、第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
  1993年9月,兰州军区在丰城堡举行“西部—93”军事演习。县上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西部—93”军事演习支前领导小组,具体协调演习的支前工作。
  45、第一位参加建国60周年大庆观礼的人
  2009年10月1日,北京首都开发(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刘希模应邀参加建国60周年大庆观礼。
  经济科技
  46、第一所邮政所的设立
  1912年12月,废驿站,设山丹邮寄代办所,公文一概交邮所传寄。乡下信件多由城区商号代传。
  47、第一部水利志
  1917年春,新河人张全贞(清贡生)赴北京任国会议员。张在京印《暖泉水利》一书。
  48、第一条汽车路
  1927年,征派民工整修原有大车道,勉强通行汽车,时称兰肃汽车路。之后,甘肃省建设厅督令沿途各县、随时派工修铺。
  49、第一次开通长途电话业务
  1936年,设山丹电信代办处,开办长途电话业务。
  50、第一次地质普查
  1937年,地质学家孙建初一行来山丹焉支山、祁连山区进行地质普查。
  51、第一家招待所的设立及第一任所长
  抗日战争开始,苏联援华物资由汽车运载,经新疆、甘肃运往前线。1938年春,山丹县于南关设招待所,供应车队食宿。留苏学生张任之(河北人)任所长。
  52、第一所邮局的设立
  1944年,山丹邮政、电信合并成立山丹县三等乙级邮局,长话可通兰州、酒泉。
  53、第一次使用汽车
  1944年,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创办的山丹培黎工艺学校最早使用汽车。
  54、第一辆自行车
  1912年,山丹绅士彭瑞章购置一辆进口蓝宁牌自行车。
  55、第一次机械耕作
  1946年,培黎学校农场使用小型拖拉机耕作。为山丹机械耕作之始。
  56、第一次引进优良羊种
  1944年,培黎学校引进土根保山羊330只,高加索细毛羊4只,考力代种公羊8只,在川口试验改良当地土种羊。
  57、第一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改良畜种
  1952年,各乡引进新疆细毛羊、高加索细毛羊等优良种公羊1100只,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改良本地羊种。
  58、第一次引进国外马种
  1948年,山丹军马场从美国引进摩尔干种公马一匹,为县境内第一次引进国外马种,对本地马种进行杂交改良。
  59、第一个农业互助组成立
  1952年2月,开始组织农业互助组。县上重点领导城北互助组,积累经验,指导全县。至1953年12月,全县1.9167万个男女劳动力组成1123个互助组。
  60、第一次推广农业机械
  1952年,培黎学校赠送山丹农场(县良种场)中小型拖拉机3台,开始推广机械耕作。
  61、第一座气象站的建立
  1952年,山丹始设气象站,有风向、风速、湿度、降水、云量等观测仪器。
  62、第一次水利代表会
  1953年4月2日,召开山丹县第一次水利代表会,出席代表29人,研究水利改革,选举灌溉管理委员会。废除“总甲”,设水利员,管理本闸(支渠)灌溉与渠道维修。改革上游“明浇夜退,雨天不浇”的旧规,一律按地分水,按水摊香(当时点香计时),按香浇水。
  63、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第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及社长
  1953年至1955年,一区城北村办起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第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刘玉琪任社长。
  64、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1953年12月,县委在宣传贯彻党的总路线的同时,制定了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65、第一次设立苗圃
  1952年,县政府在县城北设立苗圃,当年育苗57亩。
  66、第一次对焉支山实行封山育林
  1981年,县委、县政府对焉支山林区开始全面封山育林,有效制止了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67、第一个国营林场
  1958年,山丹县设立十里堡林场,经营面积4935亩。
  68、第一次引进种植苹果
  1954年,从兰州、新疆、张掖、民乐引进国光、红星、红元帅、赤阳、红玉、黄魁、冬里蒙、秋里蒙、夏里蒙、黄元帅等十多个品种,主要在东乐、清泉、位奇、陈户等地试种。
  69、第一次兰新铁路山丹段通车
  1955年6月,兰新铁路山丹段紧张施工,全段长约90公里。兰州至张掖段开始通车。
  70、第一座西北最大的煤矿竖井
  1956年7月10日,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座机械化竖井——山丹煤矿第3号矿井动工兴建。
  71、第一家发电厂
  1957年5月5日,山丹县矿务局电厂竣工试车。电厂设备由匈牙利进口,匈牙利专家帮助安装,7月19日正式投产发电。
  72、第一座水库
  1957年9月,祁家店水库竣工。总库容2166.35万立方米。
  73、第一家水泥厂
  1958年3月25日,四川、青海、新疆三省区和本省各专区派人来山丹交流土法制造低标号水泥技术。在县城东门外建设山丹第一家水泥厂,为县属企业。1961年停产。
  74、第一家省属工业企业
  1958年,省冶金厅、省煤炭局投资70万元,在县城东2公里处建起县办焦化厂和洗煤厂占地面积60.6万平方米,1960年11月停产。1970年3月,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在县办焦化厂和洗煤厂的基础上扩建为甘肃山丹焦化厂,隶属省重工业局。
  75、第一次人工养鱼
  1958年,祁家店水库人工养鱼成功。
  76、第一次使用化肥
  1959年,县供销社销售过磷酸钙,山丹开始使用化肥。
  77、第一座高层大楼
  1959年,修建县委办公大楼,楼高四层。1960年主体工程完工后停工。
  78、第一次使用10两1斤制
  1960年3月,山丹县遵照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重量计量由16两1斤制改为10两1斤制。
  79、第一次高寒地区试种春小麦
  1962年春,山丹马场六分场(后并入二场)试种春小麦成功。自此,大马营以南的高寒地区大面积种植小麦。
  80、第一次开通客运业务
  1962年,山丹县运输队开办县城至马营、霍城等地的客运业务。
  81、第一家面粉厂
  1963年,山丹面粉厂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3623吨。
  82、第一次建设白石崖水利工程
  1965年5月,白石崖新渠开工建设。渠道总长29.33公里,卵石浆砌。
  83、第一家小水电站
  1967年,在祁家店水库建成小型水电站,为山丹县小水电之始。
  84、第一家榨油厂
  1969年,县政府投资6万元,建设年加工油品932.5吨的榨油厂,当年建成投产。
  85、第一个筹建的地属企业
  1969年,张掖地区行政公署利用停办的县水泥厂原址,筹建地属企业山丹水泥厂。
  86、第一眼机井
  1970年10月,县良种厂在县城北打成全县第一眼机井,井深80米,灌地200多亩。
  87、第一次铺设沥青街面、架设路灯、饮用自来水
  1972年夏,县城东、南、西、北街铺设沥青街面。东、南街架设路灯。城区建成供水管道1.2公里,居民首次饮用自来水。
  88、第一次引进甘兰型油菜种子试种成功.
  1975年,时任霍城公社革委会主任王明理、副主任张百祥,由青海乐都引进甘兰型油菜种子,在霍城试种成功,从此在全县大面积推广。
  89、第一家磷肥厂
  1973年,山丹县磷肥厂建成投产,当年生产磷肥2000吨。
  90、第一次“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在山丹实施
  1973年,“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山丹段开始建设,于县城东1.5公里处建机械林场。
  91、第一次开始条田建设
  1974年秋收后,全县10个人民公社抽调2.59万劳力,划分29个“战区”,开始条田建设,时称“大兵团作战”。经多年整修,至1988年,全县建设条田16.2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4%。
  92、第一次引进卡拉库尔种羊
  1975年,由新疆农八师引进卡拉库尔种羊300余只。羊羔出生后3-7天宰杀剥皮,毛卷曲、光泽好,制裘美观,供出口。
  93、第一次粮食总产量突破亿斤大关
  197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1.0406亿市斤,为山丹第一个突破亿斤年。
  94、第一家炭黑厂
  1977年,甘肃省经委批准新建山丹县炭黑厂。
  95、第一次刘家峡水电站送电至山丹
  1978年5月,刘家峡水电站送电至山丹,建山丹供电所。嗣后相继建设崖头、东乐、李桥、红寺湖4个变电站。
  96、第一批个体工商户
  1979年,国家允许个体经济发展,城乡申请经商者甚多。主要从事个体商业、饮食业、服务业。
  97、第一个私人承包经营汽车的人
  1977年,霍城西关村村民张震承包了霍城公社的解放牌载重汽车,开始个体经营。
  98、第一辆私人购买的卡车
  1982年,农村实行大包干时,位奇十里堡村的东风牌卡车出售给该村村民王忠经营。
  99、第一辆私人小轿车
  1986年,位奇镇在西部创业的致富能人谢永珍购置了一辆美国进口越野小轿车。
  100、第一个实行承包责任制的村——位奇四坝村
  1979年,位奇四坝村率先实行了分组联产成包责任制。1980年春,全县750个生产队实行各种承包责任制,有专业承包、联产计酬,以队作业、定额计酬,分组作业、联产计酬,大包干到组等形式。
  101、第一家地属化工企业
  1980年,国家投资180万元,地方贷款26万元,建地属企业山丹化工厂。
  102、第一座倒锥壳水塔
  1981年秋,在东街水电局院内建倒锥壳水塔1座,高33米,容量50吨。
  103、第一次引进牧草品种
  1981年,引进种植披碱草、老芒麦、沙打旺等牧草品种。
  104、第一次引进种植苹果梨
  1981年春,从民乐、张掖、泾川等地引进种植苹果梨,质脆核小、汁多味甜。
  105、第一次使用地膜覆盖技术
  1982年,清泉镇南湖村徐有才在自家地里试验地膜覆盖种植茄子1.2亩获得成功,亩产达1509公斤,增产1000公斤。
  106、第一次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2年春,全县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个人的。”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端,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等缺点。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07、第一次试种啤酒大麦
  1986年9月,啤酒大麦在山丹试种成功,从此啤酒大麦成为山丹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108、第一座百货大楼
  1987年4月,东街百货大楼落成营业,大楼高三层,建筑面积2137.3平方米,投资45万元。由位奇乡张启仁的建工队承建。
  109、第一次参加国际博览会的产品
  1989年3月,山丹龙首化工厂生产的聚合磺化酚腐植酸铬(PSC)——石油钻井深井、超深井泥浆添加剂系列产品,分别参加了德国和日本举办的国际博览会。是山丹首次参加国际博览会的地方工业产品,填补了我国深井、超深井泥浆添加剂的一项空白。
  110、第一个收归省上直管的县属企业
  1992年6月24日,省体改委、计划委、财政厅联合下文,将山丹县粮油转运站收归省粮食局管理,更名为“甘肃省粮食局山丹粮油中转储备库”,为县级全民所有制企业。
  111、第一个国家级乡镇企业工业示范小区
  1995年4月,我县城北乡镇企业工业小区被农业部列为100个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之一。作为国家级示范区,标志着该小区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12、第一次被列为国家“九五”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
  1996年4月,我县被国家列为“九五”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之一。标志着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113、第一次向新疆建设兵团输送移民
  1995年3月,由县劳务工作办公室考察联系并组织,用火车专列向新疆建设兵团农七师126团、127团、芳草湖农场、新疆农业大学校办农场成建制输送移民1964人,560户,其中,劳动力1120名。2008年底在新疆建设兵团定居的山丹移民有近一万人。
  114、第一栋职工住宅楼
  1989年11月,县榨油厂投资在仓房街建设的职工住宅楼竣工投入使用,楼高6层,三个单元,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为36户职工改善了住房条件。
  115、第一家改制的国有企业
  2001年,山丹县开始了国有企业改制,县榨油厂是第一家实施改制的国有企业,职工买断工龄、置换身份、补交养老保险,资产移交国有资产管理局拍卖出售。
  116、第一次实施退耕还林项目
  2002年,县上积极争取到国家退耕还林项目,当年完成退耕还林面积6万亩,营造的树种主要有沙棘、柠条、山杏、仁用杏、二白杨、新疆杨、白榆、红柳等。至2008年,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39.51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9.91万亩、荒山造林17万亩、封滩育林2.6万亩。相当于再造了一个焉支山。分布在全县8各乡镇,96个行政村,7个国营林场。16460户农户,64478人受益,退耕区群众每年领到退耕还林粮款补助达3185.6万元,人均494元。
  117、第一个整村退耕还林的村——霍城下西山村
  2002年,霍城镇下西山村实施整村退耕还林,至2008年,全村完成退耕还林12600亩,其中耕地造林3800亩。是全县,也是全省第一个整村退耕还林的村。
  118、第一座日光温室
  1992年,清泉敬老院在自家院内建起日光温室,解决了敬老院老人的吃菜问题。
  119、第一家引资建设的合资、福利企业
  1993年,依靠走西口,在青海石油基地从事劳务输出富起来的郇维录,引进青海石油管理局油建工程处资金400万元,自筹资金350万元,合资建起了年产5万吨的水泥厂。由于安置了大量残疾人就业,被省民政厅批复为福利企业。既是山丹招商引资办起的第一家合资企业,也是山丹第一家福利企业。
  120、第一次向国外输出劳务
  2003年,清泉镇西街村周正民带领我县四名务工人员赴白俄罗斯明斯克市种植蔬菜。到2009年,全县已向国外输送务工人员846人。
  121、第一座人行天桥
  2008年11月,县政府投资600多万元,在县城大十字建设的环形人行天桥竣工投入使用。
  教育体育文化卫生
  122、第一所高等小学堂的设立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停科举,改仙堤书院为高等小学堂,改造房舍,设讲堂、礼堂及图书室等,有学生30余人,聘请师范生任教。
  123、第一所女子小学
  1939年,县城文庙街设女子小学(在今胜利街北)。
  124、第一次放电影
  1940年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电影放映队来山丹,在马号(今金海源文化购物广场)放映无声新闻纪录片,这是山丹城乡人民第一次看电影。
  125、第一次现代体育竞赛
  1940年7月3日(夏历五月二十八日,是山丹传统庙会——隍会),县长薜兴唐举办全县第一届小学生运动会。参加学校有第一高等小学(今东街小学前身)、第二高等小学(芦堡学校前身)和青云小学,比赛项目有篮球、田径、武术等,为山丹现代体育竞赛之始。
  126、第一所卫生院的设立
  1943年,始设县卫生院,编制7人,只有一般口服与注射用西药。
  127、第一次建立培黎工艺学校
  1944年10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办事处委托新西兰籍顾问路易·艾黎来山丹与县政府洽商培黎学校自陕西凤县双石铺迁山丹事宜,并选定校址。随即由英籍教导主任乔治·何克率教职员及学生60余人来此建校。校址定于隍庙(今隍庙步行街)、发塔寺(今县人民医院),校名为培黎工艺学校。
  128、第一所初级中学
  1928年,于县城文庙设立初级中学,半年后因战乱停办。1947年夏,利用北街元帝庙、地藏寺、药王宫、北斗宫等庙产建立山丹县立初级中学,并于当年招生。
  129、第一次开展外科手术
  1947年10月,由新西兰医生鲍勃·斯潘塞主诊的培黎学校医院对外应诊。有200毫安X光机、高倍显微镜等设备与外科手术室,开始在山丹开展阑尾切除、剖腹产等手术。
  130、第一个广播收音站
  1952年4月,中共山丹县委始设广播收音站,隶属宣传部。
  131、第一位参加全省体育运动会及全运会的运动员
  1952年10月,甘肃省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会在兰州举行。我县东街校教师周国玺参赛,荣获110米跨栏第一名,成绩20秒。次年代表甘肃省参加全运会。
  132、第一期《山丹报》
  1956年3月5日,《山丹报》(周报)创刊,石印8开2张。同年7月1日铅印,1959年6月停刊。
  133、第一个人民秦腔剧团
  1956年3月15日,城区业余剧团和东乐乡业余剧团合并,成立山丹县人民秦腔剧团。同年7月,招收11至15岁学员15名,演职人员共40余人。
  134、第一次广播播音
  1956年5月11日,山丹县广播站自办节目开始播音。
  135、第一次开设新华书店
  1956年6月,成立新华书店山丹支店。工作人员4人,年发行量15万册,销售总额3.19万元。
  136、第一家电影院
  1958年12月,在胜利街东口建土木结构红星电影院,置木质连椅,使用长江35型提包机放映。
  137、第一支来丹的北京医疗队
  1967年8月,北京“六·二六”医疗队50多人来山丹下乡为群众治病。
  138、第一次实行中小学春季招生,废除班主任制
  1969年3月,全县中小学一律实行春季招生。中学实行二·二分段制(初、高中各2年)。主要学工、农业基础知识、文艺课和军体课。废除班主任制,按年级组成班、排、连,连设指导员。各校建立学工学农基地,学生每周劳动2-3天。贫协选派贫下中农代表进入学校,参与管理。
  139、第一个“五·七”干校
  1969年3月,县革委会设“五·七”干校,集中“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的县社干部,参加干校农、林、牧生产劳动。
  140、第一次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1970年秋,山丹县卫生防疫站与县医院分设,成立卫生、防疫、地方病防治3个股,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141、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
  1971年10月,山丹县第一批经政府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142、第一次开展农村合作医疗
  1971年,全县部分大队办起合作医疗站33处,医疗站配备“赤脚医生”(经过培训的农民医生),有条件的大队筹集合作医疗基金,社员一般病可免费治疗。
  143、第一次业余文艺调演
  1974年10月,县文化馆举办业余文艺调演,6个农村代表队,山丹一中、耐火厂2个城镇队共200多人参赛,演出戏剧、歌舞、武术、表演唱等。
  144、第一台录音机
  1977年,时任山丹县总工会主席的周全奎,从福建为县总工会购进一台三洋牌手提式录音机。
  145、第一部在山丹拍摄的电影
  197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来山丹,在军马一场拍摄故事片《蒙根花》。
  146、第一次山丹烙画获奖
  1980年2月,陈希儒独创山丹烙画在张掖地区工艺美术展览会上获奖。山丹烙画始于1979年,融烫烙、绘制、装裱于一体,古朴雅素。
  147、第一座电视差转台
  1981年5月,在距县城西南5公里的瞭高山顶(海拔2030米)建10瓦电视差转台。城区和农村少数公社,收看张掖电视台转播的节目。
  148、第一座中医综合楼
  1981年11月,山丹县中医院成立。省、县先后拨款23万元,于南街建两层综合楼一座,面积834平方米。
  149、第一个文物陈列馆
  1982年6月8日,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原培黎学校医院院长斯潘塞及夫人由中国对外友协理事刘庚寅陪同来山丹,为“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开馆典礼剪彩,馆藏艾黎捐赠的中国古代文物3800余件。
  150、第一座医院门诊大楼
  1982年,由省、地、县投资32万元,兴建县医院门诊大楼,面积1615平方米。
  151、第一座教学大楼落成
  1984年10月,山丹县一中兴建教学大楼,次年9月落成,共4层,建筑面积4070平方米。
  152、第一条通村油路
  1985年,位奇经芦堡至新开,全长8公里的通村油路建成通车。
  153、庆祝第一个教师节
  1985年9月10日,山丹县中小学隆重庆祝第一个教师节,机关、厂矿、农村开展慰问教师活动。
  154、第一次举办成人高等教育
  1985年秋,中共山丹县委党校举办广播电视大学党政班,经考试招收在职干部25人,学习2年,经省电视大学统考毕业。
  155、第一所农村幼儿园
  1986年5月,全县第一所农村中心幼儿园——清泉乡双桥幼儿园成立。
  156、第一座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
  1987年3月,筹建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集体、个人捐款14.6万元。建成734平方米电视综合楼,内装50瓦电视差转机发射设备一套,6米卫星地面接收站设备一套。11月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竣工并开通转播。
  157、第一个参加援外的医生
  1988年5月,县中医院院长王侃参加甘肃省卫生厅组建的援助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于21日出国。
  158、第一次对明代长城进行修复
  1999年8月29日,县政府与日本亚细亚文化国际交流会修复明代长城竣工揭碑仪式在新河驿举行。县长王兵、日本亚细亚文化国际交流会会长棚桥篁蜂和12名日本朋友及县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揭碑仪式,县长王兵还为修复长城的日本志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159、第一座农民私人住宅楼
  1991年,清泉镇郇庄村郇维录投资30多万元,在自家的平房原址建起两层私人住宅楼,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160、第一个考取清华大学的学生
  2000年8月,山丹一中高三学生巨星在高考中以632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是我县考取清华第一人。
  自然灾害
  161、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最大的地震
  1954年2月11日8时30分,山丹发生7.3级地震,龙首山为震中,地震烈度10度。全县压死50人,伤329人,倒塌房屋7277间,伤亡牲畜282头。
  162、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大地震
  2003年10月25日20时41分,山丹发生了MS6.1级地震,20时48分又发生MS5.8级地震,给我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全县11个乡镇、115个行政村、6个社区和山丹马场,共有32125户、128500人受灾,霍城、李桥、大马营、花寨子四个乡镇房屋倒塌、受损严重,其他乡镇也不同程度受灾。造成2人死亡,56人受伤,6.08万间房屋倒塌,4.48万间房屋受损,1.8万多头(匹)牲畜死亡。101所中小学校舍不同程度受到损坏,200座教室成危房,共有2003名学生停课,1042名学生不能正常上课。同时水利、交通、卫生、通讯、电力、文化、广电等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9761.58万元。
  其他
  163、第一位省劳模——郭兴清
  1951年3月6日,甘肃省第一届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兰州召开,芦堡乡劳模郭兴清出席会议。
  164、第一位全国创业之星——郇维录
  1996年12月10日,全国第一届“创业之星”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清泉镇郇庄村农民、山丹福利水泥厂董事长郇维录参加表彰大会,被中国农村劳动力开发研究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全国“创业之星”荣誉称号。
  165、第一次人口普查
  1953年7月1日,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共1.3378万户,6.4898万人,其中男3.5637万人,女2.9261万人。
  166、第一次实行干部工资制
  1953年,干部报酬由供给制或包干制调整为工资制。
  167、第一批来丹的兰州、河南移民
  1956年5月,兰州移民253户、1258人,河南淮滨、获嘉、辉县移民1238户、5591人来山丹定居。
  168、第一批来丹落户的上海知青
  1956年9月,为解决小学师资不足问题,省人民委员会由上海招收一批知识青年来甘肃,经半年师范速成培训,50名来山丹县小学任教。
  169、第一次草原纠纷事件
  1980年7月12日,中共甘肃省委常委会和兰州军区党委召开联席会议,讨论解决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和山丹军马场草原纠纷问题。决定将原山丹县辖区西大河30万亩草场,依南北走向划出一半归皇城区,另一半归军马场。26日,山丹军马场将18.5万亩草原划给肃南县。
  170、第一次地名普查及第一部地名资料汇编
  1981年8月,开始在全县进行地名普查,至1983年4月,《山丹县地名资料汇编》通过地区验收,随即出版。
  171、第一部农业区划汇编出版
  1982年4月,抽调技术人员和行政干部210人,对全县农业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及农林牧副业生产现状进行调查,至1986年12月,出版《山丹县农业区划汇编》。
  172、第一所乡级敬老院
  1983年,位奇乡敬老院建成,开始对全乡五保老人进行集中供养。
  173、第一次正式为“山丹马”命名
  1985年10月,农牧渔业部正式为“山丹马”命名。该马由山丹军马场培育,曾荣获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被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条目。
  174、第一位来丹的香港人士
  1985年12月19日,香港人士叶均发来山丹参观。
  175、第一所工人俱乐部
  1986年,由省工会投资12万元,地方财政拨款3.69万元、县工会自筹1.067万元,在老体育场(现在金海源广场)西南角,兴建山丹县工人俱乐部,建筑面积916平方米。
  176、第一次开展编修县志工作
  1988年4月28日,中共山丹县委、县政府成立山丹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开始修志工作。
  177、第一辑《山丹文史资料》出版
  1990年12月,由政协山丹县委员会编辑的《山丹文史资料》第一辑出版发行。
  178、第一个缔结的友好县
  1992年12月4日,宁夏中卫县委、县政府与山丹县委、县政府在中卫县举行友好县签字仪式。我县褚毓民县长和中卫县陈致敬县长分别代表本县在协议上签字,两县正式结成友好县。
  179、第一处陵园公墓落成
  1998年10月,我县第一处集中安放亡故亲人的场所——龙首山陵园公墓落成。龙首陵园公墓是我县与兰州市民政局协商,引进资金20万元,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建设的办法,建成占地面积20多亩的陵园公墓。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县殡葬改革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180、第一个全国种粮大户
  2004年12月,清泉镇郇庄村郇维录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山丹文蕴》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以简约的文笔,写实的手法,流畅的语言,对山丹的民间文艺、民俗风情、地方小吃、民间工艺等诸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历史上山丹一带多民族和谐共处,经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人文环境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乡土文化教材,又是一部让外地人了解山丹、认识山丹的导游手册。

阅读

相关事件

1930年2月24日...
相关事件
1934年10月山丹...
相关事件
1936年12月2日...
相关事件
1936年12月山丹...
相关事件
1949年9月24日...
相关事件
1949年10月22...
相关事件
1950年1月26日...
相关事件
1951年10月1日...
相关事件
1954年6月25日...
相关事件
1954年10月28...
相关事件
1954年11月山丹...
相关事件
1963年12月下旬...
相关事件
1964年11月15...
相关事件
1965年3月16日...
相关事件
1967年11月3日...
相关事件
1968年3月28日...
相关事件
1968年12月山丹...
相关事件
1969年10月1日...
相关事件
1983年12月29...
相关事件
1989年9月19日...
相关事件
1992年12月4日...
相关事件
2009年10月1日...
相关事件
1912年12月山丹...
相关事件
1953年4月2日山...
相关事件
1953年至1955...
相关事件
1953年12月山丹...
相关事件
1956年7月10日...
相关事件
1957年5月5日山...
相关事件
1958年3月25日...
相关事件
1970年10月山丹...
相关事件
1992年6月24日...
相关事件
1989年11月山丹...
相关事件
2008年11月山丹...
相关事件
1940年7月3日山...
相关事件
1944年10月山丹...
相关事件
1947年10月山丹...
相关事件
1952年10月甘肃...
相关事件
1956年3月5日《...
相关事件
1956年3月15日...
相关事件
1956年5月11日...
相关事件
1958年12月山丹...
相关事件
1971年10月山丹...
相关事件
1974年10月山丹...
相关事件
1981年11月山丹...
相关事件
1982年6月8日新...
相关事件
1984年10月山丹...
相关事件
1985年9月10日...
相关事件
1999年8月29日...
相关事件
1954年2月11日...
相关事件
2003年10月25...
相关事件
1951年3月6日甘...
相关事件
1996年12月10...
相关事件
1953年7月1日山...
相关事件
1980年7月12日...
相关事件
1985年10月山丹...
相关事件
1985年12月19...
相关事件
1988年4月28日...
相关事件
1990年12月山丹...
相关事件
1992年12月4日...
相关事件
1998年10月山丹...
相关事件
2004年12月清泉...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