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土窑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文蕴》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794
颗粒名称: 民间土窑洞
分类号: K928.3
页数: 3
页码: 506-5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民间土窑洞,窑洞是古代生产力极端落后,物质生活极端贫乏的历史条件下的民用建筑形式,它具有冬暖夏凉、避风防火、节能、环保、经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建筑特点。
关键词: 山丹县 民间 土窑洞

内容

山丹先民,曾有过居住土窑洞的历史。
  山丹“很早以来就是多种民族部落活动的场所”,就有“穴居野处”的记载。由于穴居土窑,很多地方也以窑而名,如清光绪十五年(1835年)修订的《山丹县志》记载“九个窑儿、吕家窑”等地名都是以窑叫的;《山丹县志》中还记载有“清代西灰窑,宣统元年尚有居民228户,1423人;南灰窑,宣统元年尚有居民189户,958人。至民国初期,两地皆废”;“民国十六年(1927年),甘肃大地震,山丹、武威、古浪一带极为剧烈,震级为8级,波及山丹村庄10余处,倒塌土窑50余处……”的记载。建国前的窑洞多分布在沿山地带的马营、花寨、霍城、李桥等乡的部分村社,如马营乡的南窑、北窑、贺家窑洞的地名仍沿用至今。北山一带的窑洞多是挖煤工和放牧人所挖临时性简易窑洞。马营乡政府西南10公里处的大草滩的山坡上现在还可看到连片的近百孔废弃的窑洞,是历代逃荒灾民所挖,山丹人叫它是“野人湾”、“救命窑”。红寺湖乡一社红山上有3个窑洞,不知何代挖建,因历史悠久,洪水冲刷,窑已悬于半山崖,人不得攀上,已成为当地的历史文物,民间叫“神仙窑”。就连山丹城小东门外,在解放前夕还有住窑户。可见,山丹在历史上的土窑之多。
  这些土窑均选择于土层厚的座北向南或座西望东避风向阳的山坡地上。其建造形式是在选好的山坡上垂直挖下去,然后挖成宽2.5——3米,高3米的圆拱形窑洞,窑洞的深度和跨度,因经济条件、人口多少而不同。有单间,也有套间;还有一窑为主,左右两跨的连间窑。有的先挖出宽0.8米,高1.8米的门,里面再扩大。有的里外一个尺寸挖进去,然后在窑口用土坯起墙,安上门和窗户。为了采光和通风,一般都留有窗户,有的还有天窗。窑内还有开挖的烟道,以建炉灶做饭和烧土炕取暖。
  窑洞是古代生产力极端落后,物质生活极端贫乏的历史条件下的民用建筑形式,它具有冬暖夏凉、避风防火、节能、环保、经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建筑特点。联合国科学考察团曾对中国窑洞建筑进行综合考察后,认为窑洞最具节能效果,十分适合人类居住。
  土窑洞不仅供人居住,而且是物资贮藏库和养畜的暖棚。马营乡圈沟村的五个山头有两座大型窑洞,一辆大轱辘车进去后可打个转身,解放后成了国家的贮粮库,这是山丹境内最大的窑洞。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山丹的土窑洞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大部分群众都住上了砖木、砖混结构的小康住房。现在沿山个别地方仍能见到土窑洞,但绝大部分已经废弃或坍塌,极个别较完好的也只用作贮藏洋芋和杂物的库房或牲畜圈。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山丹文蕴》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以简约的文笔,写实的手法,流畅的语言,对山丹的民间文艺、民俗风情、地方小吃、民间工艺等诸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历史上山丹一带多民族和谐共处,经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人文环境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乡土文化教材,又是一部让外地人了解山丹、认识山丹的导游手册。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