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古城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文蕴》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792
颗粒名称: 山丹古城遗址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5
页码: 495-4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古城遗址,“山丹,古用武地也。于山有祁连,焉支之拱抱于东南,于水有弱水、红池之漂流于西北,揽其形势足以控制羌胡,为甘凉津要”。
关键词: 山丹县 古城遗址

内容

“山丹,古用武地也。于山有祁连,焉支之拱抱于东南,于水有弱水、红池之漂流于西北,揽其形势足以控制羌胡,为甘凉津要”。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2年),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发动了有名的“河西之战”。霍去病率军出北地郡,进攻河西地区的匈奴右郡,采取大迂回战术,经居延、奔袭祁连山北麓的匈奴部落,大败匈奴。使匈奴悲叹曰:“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后汉武帝在河西设置了武威郡和酒泉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分置张掖郡、敦煌郡。为巩固胜利果实,在焉支山下筑建了删丹城。“删丹”此名其用意为早晨太阳出来朝霞映晖在焉支山川上,其阳光承晖,丹霞如火,霞光映阴松柏,山川为碧蓝色,形成一种栅栏图案,如同“删”字,所以就命名为“删丹”。此名从汉代沿用于元代初期,历经北魏、隋、唐、宋一千多年。到元代将“删丹”更名为山丹。但“删丹古城”究竟建于何处,现在尚无从考证。在清代道光年《山丹县志》载,“明《一统志》曰:在今卫南一百二十里焉支山下,在今寺沟口内近钟山寺地。”有学者说删丹古城在东乐一带,又说位奇镇十里堡仙堤城遗址就是删丹城遗址,也说马寨村一带,众说不一,当然他们说的都有道理。古人活动规律是以河流水源之地为生活源泉,这些地方都在山丹河两旁,同时这些地方周边都有汉代、魏晋时期的古墓。近几年,在寺沟附近,范营村南山的羊路洼发现了汉代古墓,这些古墓和彭家山湾古墓几乎连为一体,所以他们所说的是有一定道理。但至今没有发现过居住人类的遗址。然而在2000年,山丹一中在修建综合楼时发现唐代咸亨元年(670年)的一座古墓,为武骑尉韩胤胄的古墓,在墓道内出土两块墓志铭,墓志铭内明确记载,此墓葬于删丹城西北甘峻山下甘峻乡,甘峻山就是龙首山。郭兴圣老先生在《山丹史话·先民蹒跚走来》一文中写道:“其实以前城邑建设多从军事需要考虑,边境尤其如此。汉武帝时,删丹县草莱新辟,四野未靖,县城随军事司令部相地设置,筑堡以守望,逐步形成城邑。这些城邑的兴废,与各时期的军事实力的强弱相伴随。”山丹道光县志中也记载“地当孔道,羌夷要冲,诚河西咽喉也。金城汤池,莫斯为重。汉治乐得,郛郭无考。西夏以来。频纪修营。而山丹为夏甘肃军旧址,称古删丹,明时均作堡寨。”
  此段说明,郭老先生的推断是有道理的。当时删丹确无定所,随着军队迁徙而定。山丹一中出土的唐代墓志铭记载内容可说明,在唐代670年之前,己在现在的山丹城内修建了一座周一里二百六十步的小城池,后被西夏军占领延用。到明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山丹卫,任命庄得为都指挥。二十四年(1391年)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建为周七里二百九步的山丹城池。城池墙体为版筑,墙高二丈八尺,宽三丈五尺。开东门、南门、西门,附设瓮城。城墙顶部建有敌楼(箭楼)七座。罗铺28处,北墙正中没有开门,顶部建有三层敌楼(1954年地震坍塌,后被县政府复修为一层),东北角和东南角墙体顶部建敌楼各一座,东门、南门、西门墙体顶部也分别建敌楼和房舍。城池四周斩挖壕沟,壕深九尺,口宽二丈五尺。万历十九年(1591年),删丹地震,损毁城墙。次年补修城垣,增筑南关城郭。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山丹暴雨成灾,冲毁南关城墙。乾隆二十五年由知县王亶望重修南关城。经明清两代多年经营建设,县城四大街路面宽阔,两侧商铺、民居林立。街头巷内寺庙坛阁、牌坊矗立,多为土木结构的高脊重檐,廊庑整齐。城门悬挂牌匾,东城门(现在水务局、农行处)名为“承晖”,悬匾为“峡谷嶙峋”,西城门(山丹二中西北角)名为“靖远”,悬匾为“新堡云韶”,南城门(龙首商场南)名为“阳武”悬匾为“南楼远眺”,北敌楼额悬匾为“甘凌凝睇。”南关城有小东门(清真寺旁)、小西门(山丹河水泥桥东侧)、小南门(南关小学),门外附设瓮城,城门顶上也建有硬山顶房舍。
  城内共有四大街八小巷,东大街有仓湾巷(农业银行西侧巷道),小豁巷(地税局西侧),大豁巷(文化街)。西大街有王什巷、小寺巷。南大街有文庙巷(胜利街)、城隍庙巷(隍庙街)、钟楼巷(中医院南)。北大街有马神庙巷(城关派出所旁)。市场在南关城,粮食市场在大什字南侧。主街道有三处牌坊,十乘元戎坊在大什字南,都督坊(明代平羌将军王允中建)在中十字南侧。三边挂印坊建在西街武家门前(明代总兵官武振建)。
  城区内东南角为草场,东北角是粮仓。东街东南侧是书院、文昌宫、忠孝祠、文庙(山丹宾馆)。东街北侧是玉皇庙(原粮食局)、卫指挥使司(东街小学)。
  西大街大十字西南为火神庙,西侧是守备厅、张仙庵(山丹二中学生灶所在地),仙姑楼在西街北侧。
  县城北侧无量阁前面是真武庙(元帝庙),东侧是地藏寺、北斗宫。西侧是马神庙。西北侧是千佛寺。
  隍庙街北侧分别是雷台庙(电影院)、圣母宫、城隍庙(歌舞团)。南街中十字西南侧是财神楼(新华书店院内)、发塔寺(在山丹医院殡仪馆和锅炉房处)。
  南关郭内由东向西有东岳店、关帝庙、马王庙。街道两旁是东关厢和西关厢。小西门内北侧是观音堂。南郭最南头是两座馆驿。
  山丹有“三龙穿城过”的景观,这就是头坝渠、二坝渠、四坝渠。头坝、二坝两渠由官坝湾东侧泉头之水由东向西流,在大东门南侧分别在城墙下穿过,沿着书院和玉皇庙两侧至北斗宫两侧穿过北城墙流向耕地。四坝渠由小东门南侧穿墙沿着南关东西道路至西端折弯穿过南城墙,进入王什向北到顾家园子,然后穿过北城墙,到达城北耕地。在明代初年,山丹地处河西边塞,虽然土地广阔,水源充足,但气候严寒,人口稀少,经济和农业不发达。为了巩固政权,明政府构筑长城,设置堡、寨,修建官道驿站。大量迁徙移民,充边屯田,保家卫国。经过明、清政府的艰苦努力,人口不断增多,充边屯田得到了有效发展。又走过战乱纷飞的民国,1949年山丹解放了,人民过上了安定美满的生活,开始建设新的山丹,那些古老的建筑,随着自然灾害和时代进程,逐年坍塌消失。山丹城旧貌换新颜,现在四大衔,八小巷己成宽阔的大道,城内的寺庙、民居也成座座高楼,焕然一新,追寻老城古迹,现在的无量阁是保存下来的唯一古迹。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山丹文蕴》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以简约的文笔,写实的手法,流畅的语言,对山丹的民间文艺、民俗风情、地方小吃、民间工艺等诸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历史上山丹一带多民族和谐共处,经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人文环境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乡土文化教材,又是一部让外地人了解山丹、认识山丹的导游手册。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