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文蕴》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789
颗粒名称: (一)民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65
页码: 356-4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的民俗民风,其中包括了婚嫁风俗、丧葬风俗、霍城丧葬风俗、山丹民间祭祀、婴儿降生、过满月、过百六子等。
关键词: 民俗 山丹县 民风

内容

婚嫁风俗
  旧婚姻大部分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婚。男子一般到十五六岁,就托人物色“对象”(未婚妻),讲究论门第、序班辈、算八字、论相生,须门当户对。对方父母同意后,正式请“媒人”,领男方带彩礼去女方家“认门”,之后订婚。彩礼乘家之有,富贵人家送绸缎衣料、布匹及现金等,贫寒之家只有布料、头绳、鞋面、手帕等。订婚后,如果当年不结婚,男方每年要给女方冬天送冬衣,夏天送夏衣。
  结婚前由男方选择吉日,请媒人向女方通知结婚日子,并商洽结婚的有关事宜。女方答应后,男方再次备好衣服财物,送给女方,称“过礼”。结婚前一日,男家准备好马车,请梳头奶奶(伴娘)、男宾和媒人陪同新郎到女家“催妆”。梳头奶奶要住在女家陪新娘过夜。第二天,男方备好婚车再到女家娶亲。女家宴请亲友,所有宾客送钱送物俗称“添箱”。父母、女眷给女儿点嫁奁、包灯碗。新娘上亲车,弟弟压轿、新郎骑马,道士吹唢呐,送亲客陪同前往。至男家,男女饮交杯茶,吃邻居家送来的“宽心面”。由梳头奶奶开脸梳妆,换上“妆新”衣服,然后拜堂。亲戚、宾客入席喝喜酒。随即开箱摆针线,陪送嫁妆全部摆出。新妇给翁婆、姊妹、妯娌赠送枕头、鞋袜等,受礼者用红纸包钱回谢。夜幕降临新人入洞房,开始“闹房”。翌晨由小叔子“踩门”。三日后,下厨房、擀面、试刀。八天去娘家,当日返回,叫“回门”。蜜月期满,去娘家休息一月,叫“站对月”。
  贫苦之家备不起彩礼,又无力操办,即在腊月三十日深夜,女方将姑娘领到厨房在锅上一摸,拜罢灶君,由男方领去梳髻成亲,称“摸锅戴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山丹婚俗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程序越来越简单,但是,排场却越来越大。比如,交通工具由原来的坐牛车、坐轿子、骑马、坐胶轮大车、拖拉机、解放卡车,现在已经发展到小轿车,而且档次越来越高,动辄八九辆,甚至十几辆。彩礼钱有几千的,也有几万的。衣服虽然不像过去那样送8套、10套,但是,所送衣服必是名牌,一套衣服少的七八百,多的一两千。给经济条件较差的人家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举债结婚的比比皆是。
  山丹丧葬风俗
  旧时,山丹丧葬礼仪比起婚嫁礼仪来繁琐的多。生活在中等水平的人家,多在户主中年时即选择茔地,进入老年即考虑后事,准备殓衣(也叫老衣、寿衣)、棺木(也叫寿房)木料等。俗云“两春入塾,遇闰合材”,即制作棺木与殓衣必须在闰月之年。茔址及造茔时间,则请风水先生择定。坟茔多选择在山川地界,墓穴在下葬前开挖。棺木多用松、柏木,俗有“男松女柏”的讲究。人死即为丧,活着的人为死人办理埋葬事宜,称为办丧事。
  山丹一直沿用土葬,人到老年就准备棺木、殓衣。富贵人家棺椁齐备,稍次之为“金匣套材”,再次之为“子底子盖”,贫困人家则用最普通棺材,也叫“空壳篓”棺材。弥留之际,换穿寿衣。寿衣讲究穿单不穿双,一般是“五领三腰”即:五件上衣,三条裤子。贫寒人家,以假领假腰代替配足其数。装老鞋子为黑面红里软底鞋。穿戴就绪,等候“落脉”。老人咽气后,家人不能在亡人身边啼哭,以防眼泪洒落在亡人身上。此时,要请长者为亡人理发修面,擦洗身体,手脚,并在脸上蒙一张草纸,称为“蒙面纸”。口中放一枚铜钱,称为“含口钱”,富贵人家在亡人脸上蒙红布,口中放入金银。亡人停在灵床后,左手袖中塞入些许冥币(也有塞入金银等硬币的),称为“买路钱”,右手袖中塞入七个小面饼,称为“打狗饼”。迷信认为,在黄泉路上会有成群的恶鬼和野狗挡住去路,故意纠缠亡人阴魂,使其误了向阎王爷报到的时辰,成为孤魂野鬼。因此,冥币用来买路,面饼用来打狗,好使亡人顺利地通过“鬼门关”。之后,在堂屋或上房中支好床,铺上褥子,由长子、幼子分别捧死者头、脚、身,将遗体移至堂屋中央床板之上,扯三条白布带子(称为停置带子),分别捆在亡人胳膊、腰和腿上,用红头绳(称为绊脚绳子)绊绑亡人的双脚,以防亡人“炸尸”。亡人停当好后,身上要盖被子,讲究铺金盖银,盖单不盖双,一般盖一、三、五条被面子。
  小殓后,亡人停当在灵床上。家人要到院门外烧断气纸。烧断气纸时要设香案,点燃蜡烛,堆一堆柴草,点燃起柴火后为死者烧纸。烧纸时亲人要围住火堆哭丧,意在哭送死者魂魄在断气后西归。
  断气纸烧过,着手办理丧事,首选是请道家先生按死者生卒年月日时,推算生肖冲克和开吊、出殡时刻(俗称瞧日子)。同时,须批丧条,用讣告的形式写出讣闻,讣闻牌按男左女右的位置,立于丧家街门外(也有丧条贴在门外墙上、也有丧条贴在大木板上挂在门外报丧),并派人带上孝子到本地乡党和亲戚家禀丧,意在告知乡党邻里和亲朋好友。
  三日祭奠叫“过三”亦称“开三”、“初丧礼”,即人死后第三天的悼念仪式。过三的前一天晚上,道家先生做纸活,要做3-5个引魂幡子和一幅“楼儿纸”等。三日早晨在丧家门上贴三日丧联,在丧家门口“出纸(挂楼儿纸)”。子、媳、女穿孝服,孙戴孝箍缀红条,未嫁女儿带孝箍。
  开吊是丧礼中最重要、最隆重的祭奠活动。一般在出丧之前一天举行,亲朋宾客根据丧家先期禀丧的“讣告”等禀明的时间,如期登门吊丧。山丹民间贺喜,可礼至人不至;治丧,则应礼至人亦至,俗有“闻丧吊奠”的民约。吊礼有钱币、供品、挽联、挽幛、花圈、摆祭、献羊等。东家在院门外迎接宾客接花圈,道家奏乐、鸣放鞭炮、迎接幛子。丧家孝子手拄丧杖,跪在门口和灵前,拜迎、叩首迎接宾客。吊丧宾客至灵堂前上香叩拜时,道家诵经奏乐,丧家为宾客端孝帕、孝帽,并让进屋以茶饭相待,同时分批让上席位,以筵席招待。
  下午开追悼会,大户人家还要行道场,请礼生唱礼,主持祭奠活动,如摆祭、讲书、颂读祭文,过金桥、银桥,“大宾”点主。晚上,子女亲属,在灵前举哀,向死者告别,谓饯别灵柩,次日长行永世千年不得相见,故奠祭之,以表永诀之意,称为“辞灵”。辞灵结束后,准备入殓(俗称进棺)。死者入棺时,须由长子捧头、幼子抬脚,其它儿女托其腰部,轻轻将死者遗体抬放入棺摆正,然后盖好亡人的被子。诸事安排妥贴后,盖住棺盖。翌晨抬棺出殡,到墓地安葬。埋葬后的第三日,子孙及姑娘女婿要到坟茔祭奠并攒坟,称为“攒三”。每逢七日烧纸祭奠,七七四十九天,烧纸七次,守孝百日或周年脱孝,也称“除服”。丧葬礼仪告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丧礼简化。孝子亲友多带黑纱孝箍,献花圈祭物,举行吊唁仪式,随即埋葬。近年间也有个别火葬者。八十年代后,做纸活穿长孝、行道场等活动,又日渐增多。
  霍城丧葬风俗
  常言道:“父愁儿妻,儿愁父葬”,这是人生的大事。古人云:“福寿康宁,固人之所同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无。”人终有一死,但发送的形式各不一样,不论家境贫寒还是富有,儿女们总是想方设法把父母发送得风光些,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旧社会,穷人家如水洗,有的一生临终只有一块唯一的草席卷尸而葬,有的连块草席也没有。只好用树枝捆尸葬埋,真乃苦海无边。在民间流传着董永卖身葬父母、秦香莲卖发葬公婆、民女陈三娘卖身葬夫君的故事,从古到今一桩桩感天动地的忠孝、贞节典范千古流传,成为佳话。正如民间流传的这样一句民谣:“人生一世,沟死的沟埋,路死的路埋,死到洋沟里就是棺材。”只能听天由命。
  全国各民族的送葬各有不同,有“火葬、水葬、土葬、天葬、悬葬(棺木悬放在石崖上)”等。
  几千年来,丧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上至帝王将相,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都尊为一项严肃而又隆重的仪式。自古佛家、道家,各行其道场,超度亡魂。老子修炼道教,劝化人心,为一代祖师。自周秦以下道教盛行,由东汉张道陵汇总了各门派教义,创立了《道藏经典》,称为天师。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编撰了不计其数的挽联和颂词,寄托哀思,成了千古绝句。并制定了一套有序的丧事仪程,源远流长,至今不变。
  山丹8个乡镇中,清泉、位奇、陈户、老军、李桥、大马营6个乡镇丧礼基本相同,比较简单。东乐乡的丧礼与张掖相似,更为简单。而霍城的丧礼则较为独特,且比较复杂。其程序是,当老人临终前早已穿好老衣,等待落脉。停止呼吸后,子女家族人丁首先在门顶上点灯,到门外烧断气纸,表示送行,然后放声大哭,这一噩耗降临,全家人沉浸在悲痛之中。而后商议丧事急办的事宜。孝子首先到乡邻家报讣(或是出示讣告),并分头请远近亲朋。第二天请道家先生,做楼儿纸,下午奏哀乐启经、破孝,亲朋及家族老少披麻戴孝,孝男孝女全部穿服衣(也叫孝衫),重孙穿蓝色服衣。请羯羊几只领牲,在羊背部浇酒、浇水,把一切夙愿寄托在羊抖毛上。如果羊多时不抖毛,说明心不虔诚或什么礼兴没有办到,或者还有什么亲人没有到场,人们多次焚表、浇酒、浇水,口口声声向亡人请罪或者祈祷,直到抖毛,孝子才放声泣哭,然后杀羊牲献于灵前。
  三日悼念(也叫过三),首先是布置灵堂,将亡者肖像供在灵桌上,上有奠字,桌有供品,孝子柱杖跪在亡灵的灵堂,男左女右。子悲女哭,一派悲哀的气氛。亲朋、乡邻手提大供、小供或干礼(粮食)等祭品,主家给前来悼念的亲朋全部端上孝帽,然后用餐。用餐各有时代性,在困难时代人们只喝一碗粥或是一碗五香斋饭,也有摆五碗一盘的老席等。三日过后,请道士择殡葬日,有的是赶七日发送,有的十几天后再发送。首先是请木匠破木,开始做棺材(又叫寿房),棺木的厚度分为1.5寸、2寸、2.5寸、3寸不等,最简单是空壳篓寿房,再好一点的是子底子盖,最好的是金匣套。最为巨大的是棺、椁寿房,用木料约3-5立方,一般人家是做不起的。老人如佛盘坐而死者称坐化死,民间认为,只有积德行善、修为好的人才有如此造化。坐化楼有四尺见方的底座,前有四根圆柱,彩方门扇,上檐拱斗,斜梁卧角,楼角龙凤,雕刻着各种花纹,左右风窗,后有平匣板,上脊高耸,前廊后厦,画工用五彩色描画外表,像一座缩小的精美古朴的小庙一样美观。
  寿房彩绘根据死者本人和子女的身份有所区别,一般可画五彩。有文化的人家可画琴棋书画,有功名者可画尺蠖、金鸡或一锭墨等,后来画工将尺蠖演变成龙,金鸡画成凤。
  在追悼的前两天,道家就开始做纸活,有毛驴拉轿车、打路鬼、童男童女、金银宝斗、仙鹤、红、黄引魂幡、阴榜、阳榜、挽联、大字、松柏彩门,灵堂庄严肃穆。
  超度亡魂有三种道场,家境较贫寒的人家一般行随堂筮(可念随坛科经卷);家境较好的人家,可行对灵筮(也称三宝筮),法台和灵堂相对,可行洒灯、对灯等道场。最为隆重的是“铁灌筮”大道场。(也称蒙山筮念铁灌科经卷)。追悼的前一天下午,开始奏哀乐启经。亲朋献牲后开始有序地行道场对灯、洒灯。道家前面念经奏哀乐,后边孝子们拄杖随行,三叩九拜。追悼这一天,五更鸡未鸣,首先出纸(楼儿纸),在大门或庄门前设斋饭桌,孝子跪在门前叩拜迎宾客,上半天忙于迎客招待,让客入席,中午所有人都吃斋饭(午饭),然后迎午,火里焚钱,奠清酒香帛,而后迎匾仪式。随后开始摆祭,最排场的是门婿摆“路祭”,一套路祭可用约有一石多的粮食加工的面粉方可完成。另有羊牲、猪牲、鸡牲、挽匾、金银宝斗、仙鹤各一对,可拉两大车之多,在离亡者庄院百米处设香案,将供品摆在大路的案上,顿时鞭炮齐鸣,哀乐迎宾,孝子跪在路边迎接,声势浩大。
  开吊日丧事达到高潮,尤其是摆祭,摆祭分两类。一是齐头祭,大供二十个,小供一盘,祭纸、祭盒、奠礼、挽帐等。二是全祭,数量颇多,大供四十个,其中有八个花大供,上面用杏仁等做的花、鸟、鱼、虫,千姿百态,色彩鲜艳,真乃民间面食艺术珍品。还有小供两副,有黄馒头、花馒头、白馒头、马板肠,有十二生肖面食工艺,造型栩栩如生。还有红萝卜、茄子、花红果子、梨等水果,新鲜优美。还有干果五盘或十盘,油炸直径一尺大的祭油饼、油果等。另有祭纸、祭盒、羊牲、鸡牲、挽匾、孝帐、奠礼若干元、干礼数斗。
  摆祭完毕,专请当地的秀才和文人为大宾,还请数名有文化的礼生。设香案,讲述孔子、孟子祖师所著的《孝经》,劝化人心。而后对德高望重的亡灵赞功颂德,宣读祭文。再向亡人献饭,孝子跪地举盘,将菜肴清酒献于灵前,请一名与亡人同属相的男或女陪伴亡灵合门用餐。
  最后设香案,请大宾先生(也称斋爷)成神主,地铺红毡,从上房到院内一路倒毡,前呼后拥,大宾至高无上,表现了儒家的尊严,两边的礼生高呼:“请宾就位,请宾执笔,请宾执笔向东南方呼三口气。”接天、地、日月之灵气,长子中指刺血,朱砂笔蘸血成主。儒家的活动毕后,紧接着道家又开始行道场,首先是申文、发牒,开方破狱,“蓝门射昭”。高功身穿法衣,头戴黄冠,口念咒语,踏罡补斗,手舞足蹈。黄昏开始放筮,高功手举铁灌,内装五谷杂粮、核桃、红枣、桂圆、荔枝等干果,向外抛洒,让孝男孝女和众人捡拾,称为吉祥物。夜间对灯、洒灯,将油捻一直燃放到茔地,给亡灵明灯领路。到夜间,十几名道家先生按等级身穿道袍,手持笏板、宝剑、玉扇、铜铃,哀乐齐鸣,三叩九拜,上法台念经,(诵念十科经卷)通宵达旦,超度亡魂。最后辞灵,在极为悲哀的唢呐声中,将所有纸活全部一火而焚,并在火中抛洒清酒香帛和各种供品。而后,合家人丁,悲痛万分,有的泣下如雨,有的放声大哭。有的泣不成声,这就是人生的悲欢离合。然后,到子夜孝子静声给亡灵装老人食品罐(装罐的料一般由出嫁了的姑娘准备,有点心、干果、鲜果、铜钱等)、一碗米饭、一双筷子等食具,告别亲人,入殓封棺。
  当天请道家择茔地划穴,并请十几名东家在茔地修穴,下午再次请东家吃饭,吃东饭后布置抬棺下葬的工具和车辆。第二天择吉时出殡,道士念咒语,打碎到头碗,一声令下,抬棺出门,众人抬灵柩送葬。首先读祭土文下葬,鸡血镇物,入土为安。三日后,孝子及合家人丁上坟攒三,可取某方土三斗三升倒入坟冢。墓前放三叉石为锅炉,生火做饭,家人在茔地陪亡灵用一顿告别饭。每七天烧一次悼念纸,七七四十九天,共烧纸七次。烧纸完毕,守孝百日后抹孝,就算祭祀告终。
  随着时代的进步,丧事时起时落,新时代的人们早已不再搞那些超度亡魂的道场了,越来越提倡丧事简办。
  古人云“养亲之道重于体心,祭祖之礼真于虔诚。”“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活得转猪头吃剩饭,死掉大操大办做套材”自古老人都盼望“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子孙个个贤。”让我们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美德,对老人多一份关爱,多一份体贴,让天下的老人健康长寿,生活幸福。让亡者在天有灵含笑九泉,这才是真正对养育之恩的回报。(常顺兴)
  山丹民间祭祀
  民间祭祀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在传统农业社会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祭祀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爱国爱乡、倡导忠孝、追慕先贤、发扬祖业、共勉向善、团结族群、消除内耗、增进亲情等多种优良传统和道德因素,至今仍长盛不衰,且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
  传统民间祭祀历来兴盛。祭祀对象有天地山川等自然神、民族始祖神、先贤名人,乃至家族先辈。而对祖先和杰出人物的祭祀又是其主体。
  家祭在不同时日有不同的祭祀内容。除春节、元宵、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祭祖外,山丹还有专门的祭祖日,如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初一。
  二月十五。又称寒食节、鬼节,时间大约在惊蛰和春分之间,春耕即将开始,山丹人民家家上坟祭祖,同时也有祭奠山神土地神,祈求风调雨顺之意。
  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鬼节、“盂兰盆节”。“盂兰盆节”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每年七月十五举行超度历代祖先的仪式。佛经中《盂兰盆经》以鼓励佛家弟子修孝顺的旨意,合乎中国慎终追远的民俗信仰,所以在中国流传开来。并逐渐演变为汉族追忆祖先而举行的传统节日。这天山丹城乡群众家家上坟压纸祭祖,供品以“壳篓子”(又叫“大供”)为主。
  十月初一,简称“十月一”,俗称“寒食节”。农历十月已进入冬季,人们已穿上了过冬的棉衣,同时,也不能忘了先人,各家烧纸祭祖,有的人家还要带上用彩色纸糊的寒衣和供品,到先人坟茔烧送寒衣,以示慎终追远不忘根本。供品以麻腐包子为主。
  除每年的正常祭祀活动外,有的家族隔若干年(有的五年、有的十年),全族联合利用上述祭祖日进行大型祭祖活动,制做丧礼时用的全套纸活及供品,献猪羊鸡等牲,整修坟茔,有的还请道士念经、做道场,其隆重程度不亚于一般的丧事。为先人立碑也多选这些日子进行。
  婴儿降生
  过去由于医疗条件极端落后,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生孩子大都在自己家里,没有经专门培训的助产士和妇产科医生来接生,一般都请当地土生土长的“守生婆”,也叫“老娘婆”来接生,所谓“守生婆”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大都由生过较多孩子的妇女担任,凭经验接生。如遇难产等问题,常造成婴儿或产妇死亡,甚至母子双亡的悲剧。因此,俗话说“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难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现在妇女生孩子,都到医院妇产科或妇幼保健站去生,这样就保证了母子平安、健康。
  婴儿降生后月房(妇女生孩子后要坐月子,故名月房),为了防止生人闯入,门上要挂标志,男孩为一副用粗芨芨、公鸡翎毛、红枣和小红布条扎成的弓箭,以期男孩长大后善于拉弓、射箭,勇敢骠悍,叱咤疆场。女孩为小筐上悬红布条,祈求女孩长大后,温柔贤惠,女工针黹优秀,并示以禁忌。一是忌陌生人进入;二是忌男性长辈进入;三是忌过于劳累或寒冷中来的人进入;四是忌在月房附近从事振动或声音过大的活动。
  婴儿生下后,要及时向产妇娘家报喜,娘家父母和亲属即带上鸡蛋、挂面、红糖等来看望母婴。三天后给婴儿洗澡,又叫“洗三”(体质较弱者七天才洗)。洗前要在祖宗神位前献上供品,盆里倒上温水,并丢上红枣、硬币和洗涤药料,叫“添盆”。洗后外爷、外奶要给穿上“洞洞”(棉背心)或“毛衫衫”(青布或蓝布做的单衣,衣服边和缝口处做成毛边,故名),意在驱邪祛病,祝愿其健康成长。以后亲戚、朋友、邻居频频送饭、鸡蛋等营养品,俗名曰“添奶”。
  洗三
  婴儿出生的第三天,称为“三朝”。三朝日要为婴儿举行“洗三”仪式。这是旧时婴儿在出生后第三天,进行第一次洗浴的俗称。“洗三”有洗去身上污垢,以保平安健康之意。农村中有钱的排场人家在婴儿“洗三”时,还要为之准备许多礼品,诸如:围盆布、小米心、小镜子、小牙刷、小梳子、胭脂粉等等。在小孩出生第三天时,邻舍乡党(多为妇女)要自觉拢来看望,为产妇送来鸡汤或汤面,称为“添奶”。婆婆还要专程请“守生婆(也叫老娘婆)”,来家里主持新生儿的首次洗礼,洗婆用艾和香茅草等香料煮成的玉液琼浆,仔细地将婴儿浑身洗遍,边洗边说许多吉利话。还要不住地往盆里添荔枝、红枣、桂圆等喜果,所做礼仪比较繁琐。洗完三,要款待洗婆,还要赏钱赏物。现代,孩子生下三天,也请接生员或长辈给孩子洗澡,家庭中长者(多为老太太)、娘家人或亲友前来看望产妇和孩子,并送来营养品慰问。
  过满月
  婴儿长到30天举行的仪式。这一天在先祖牌位前焚香、献供(桃儿),请老人给孩子取乳名,请邻居、亲友吃满月饭。还要给孩子剃头(男女都剃),并把剃下的胎发团成一个小毛团,与桃核、铜钱、红布条缝在一起,作成“记心”缝在棉衣的后背上长期佩带,以祝愿孩子一生善于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健康成长。还有的要带上长命锁,祝愿孩子长命百岁。如果其母亲在怀孕期间多次流产或之前有孩子夭折的,由外祖父家请铁匠打一“铁桩”,钉在炕里面的角落,用毛绳子将孩子拴住,祈求永保平安。
  过百六子
  孩子长到106天举行的一个庆祝仪式。在祖先牌位前摆上供品,焚香祭奠,请一位邻居家年龄较长的妇女,抱上孩子到周围邻居家“化锁”,每家化一束线,各种颜色的毛线棉线都行,有的人家还给钱给物。回来请老人用三枚铜钱编结成项锁,俗名“百家锁”。然后由长辈焚香祝福,给孩子戴上。如孩子身体较弱或有病,还要向邻居家化碎布,连缀成小褂,又叫“百家褂”,意在借众人之力祛邪消灾。有的还请干爹穿毛衫衫、戴长命锁,祈求健康平安,长命百岁。近年来,随着科技知识的普及、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化百家锁、百家褂等俗已不多见,穿毛衫衫也由手工或机织毛衣所取代。但拜干爹之风仍然盛行。“百六子”庆祝活动,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百六子”更是隆重,大摆酒宴庆贺,少者几桌,多者十几桌、几十桌。
  过周岁
  过周岁,就是给孩子过笫一个生日。在桌子上摆好文具、餐具、玩具、首饰、钱币、生产工具等,让孩子任意挑拿,俗称“抓周”,有预卜前程之意。如果抓到文具,预示孩子有出息,比如男孩子,能读书做官;抓到餐具预示孩子饭量好、身体壮或好吃懒做;抓到玩具预示贪玩不成器;抓到首饰预示花心;抓到钱币预示将来能发财;抓到生产工具预示着能吃苦耐劳,可自食其力。
  抓完周之后,邀请亲戚朋友吃生日宴,有的也在过周岁时拜干爹、戴长命锁。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把给孩子过周岁当作大事情来过,其仪式也越来越隆重,周岁宴越来越铺张。
  留头
  孩子留头,也是家长为孩子祝愿的一种方式。自古以来,山丹民间重男轻女思想十分严重,特别是生下“独苗苗”(一个男孩),父母亲格外担心孩子会夭折,便将孩子保给祖宗神灵或菩萨佛祖,并许下为孩子“留头”的心愿,请阴阳先生择一个“黄道吉日”,备好各种供品,摆在自家堂屋里,焚香化纸,向祖宗神灵请愿。或是带孩子到寺院中,焚香上供品,向菩萨佛祖请愿,保佑孩子消灾免疾、平平安安,健康成长,然后请族中长辈为孩子剃发“留头”。剃发时一般在孩子后脑勺处,留下一绺头发,称为“聪明发”;或在孩子头顶留一小桃型头发,称为“顶天发”;也有的在头顶周围留一指宽的发圈,称为“乾坤圈”,有些地方称“金刚圈”。以后每次剃头时那绺聪明发都要留着,待聪明发留得很长了,就辫成一个小辫子,时常梳理,盘于头顶。但“顶天发”和“金刚圈”要经常修剪,使其保持一定长度。一直到孩子十二岁本年的生日时,父母为孩子举办“剃头”仪式时,留下的头发由孩子的舅舅或父亲剪下,装入香囊或荷包,戴在孩子胸前,用以护身避邪之用,剃除“聪明发”、“顶天发”或“乾坤圈”后,才请剃头师傅为孩子正式剃头、蓄发。久而久之,青年男女临近成年,都选在清明这一天,举行“冕冠”、“留头”的仪式。
  留胡子
  俗话说:“嘴上没毛,说话不牢”。嘴上长有胡子,是汉族人认为男人成熟的标志。同时,一把飘逸洒脱的胡须,不仅是成熟男人外在美的体现,也是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内在美的外溢,给人一种沉稳老练足以信赖的安全感。山丹男人留胡子的习俗由来已久,男子一般在40-50岁开始留胡须。男子留须要举行留胡须仪式,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和属相,选择良辰吉日,摆设家宴或在酒店中定座,恭请亲戚朋友参加,自家儿孙或女儿、女婿上门祝贺;其次是在留胡须仪式上要焚香拜祖,祷告神灵;其三请要剃头匠(理发师)修面蓄胡须;其四要邀请亲朋好友共同祝贺。但是,如果父母健在,忌讳儿子留胡须。相反,如若已经有了孙子,男子还不留胡须,就有人出来说闲话了。
  山丹民间中年人尚有留胡不留须的习俗,但到了留胡须的年龄,举行过留胡须的仪式,就不仅要留胡,而且要留须。一旦留了胡须,在修面时就不能将胡须剃光了,必须按照留胡须的一定规矩和讲究,将胡须修理的美观整齐。其实,老人留胡须,完全是地方上地位高、威望高的人,是对留胡须人的一种遵从和抬举。若是德望低下、穷困潦倒的人蓄胡须,他的这种老练和成熟,不但不被人们认可,却恰恰相反,还要受到人们的污辱或讥讽,说“嘿!×××嘴上才留了三根毛,就屎克朗爬在了炭堆上,不知道天高地厚,真是恬不知耻!”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领袖们高寿时均未留胡须,各级政要和大部分社会贤达纷纷效仿,发展到二十一世纪,老人大都不留胡须。农村留须者一般也在花甲之后。
  缠足
  妇女缠足,俗称裹脚。起源于五代,是南唐后主李煜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让他的嫔妃走路、跳舞更加婀娜多姿,供他观赏享乐。进而推广到了全国。到了明清时期,山丹缠足之风达到鼎盛。女孩子到九岁“笼脚”,用三尺布条将足缠住。十二三岁即裹紧布带,使趾骨萎缩、屈折,小趾垫至脚心,缩成粽子形。初缠时步履艰难,浓疮溃烂,痛苦不堪,一直到穿木屐或高跟小鞋,才称美好。民国23年(1934年)10月,甘肃省第一次县长会议在兰州召开,决议之一就是各县应强迫女子放足,但山丹行动不力。民国32年(1943年),时任县长的薛兴唐明令放足,山丹城乡妇女从此无缠“三寸金莲”者,但幼女仍有稍加裹束者,俗称“条条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缠足之风根除。
  过寿
  山丹人民,自古崇尚敬老、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为老人过寿是民间提倡孝道的具体体现。“寿”顾名思义即老人年事已高,德高望重,家道兴旺,子孙有为。或社会显达,或亲朋好友,或自家晚辈,倡导发起为其祝寿(也叫做生日),表达对老者的尊敬和祝福之意。
  每年家人生辰,一般吃鸡蛋长面条,预祝长寿。逢整数生辰,如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等,则又较一般生日隆重。老人寿庆一般自五十岁开始,一年一庆,称为“过生日”,而逢十年满过生日,称为“过寿”,即“六十大寿”、“七十大寿”……。古代的“寿”有上寿(百岁老人)、中寿(八十岁老人)、下寿(六十岁老人)之分,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的生日,称为“过生日”,而不能称作“过寿”。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之人的生日,才能够称作“过寿”。民间做寿的习俗有“男做九、女做十”的讲究,即男人六十岁、七十岁等寿庆,分别在五十九岁、六十九岁的生日时做;女人则恰恰相反,六十岁、七十岁等寿庆,必须在满六十岁和七十岁的生日时做寿。
  老人到六十寿辰、七十寿辰,子女应为父母祝寿,八十、九十寿辰更要隆重祝贺。祝寿前,要发寿柬给至亲好友,通知祝寿日期,寿日前一天,寿者的女儿、女婿要带着礼物看望老人,帮助寿者家人布置寿堂,做好次日祝寿的准备工作。家中要设宴招待,全家大小及至亲欢聚一堂,为“寿星”庆寿,称为“暖寿”。寿堂是老人做寿的场所,有堂屋的人家,寿堂要设置在堂屋。堂屋正墙中间悬挂“南极仙翁”或“瑶池王母”寿星图,有社会地位的富绅购黄绢一块,请县衙盖100个官印,制成寿轴,张挂中堂。庭院门柱要张贴寿联,堂屋中堂寿星图两边也要张贴寿联。
  寿日,堂屋里边悬挂彩带,中堂张灯结彩,正中设礼桌,陈列子女及亲友赠送的寿礼,正墙设香案,上摆寿桃(馒头)、寿糕、寿面、鲜花、水果、香、裱、蜡等。寿星穿戴特制的寿衣,端坐于香案前,以接受晚辈和亲朋好友的拜贺。堂屋地上铺设拜垫,便于晚辈行叩拜之礼。拜寿没有一成不变的仪式,一般来说家中祝寿较随和一些,在礼堂或酒店中祝寿就高雅、规范一些。往往寿庆仪式和寿庆宴会同时进行。
  敬老爱幼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辛亥革命以后,生日寿庆得到改良,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民不聊生,各种习俗随之简化。长辈寿期只限家属亲友,不请客送礼,只是合家吃一顿长寿面。建国后,仍视出生寿辰为喜庆,长辈寿辰,晚辈回家相聚,以表敬意。城镇有送祝寿蛋糕的,农村仍沿袭吃长寿面,但不大操大办。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高寿老人举行寿庆者日多,规模越来越大。
  赎身
  古代因医疗条件所限,婴幼儿成活率不高,孩子出生后家中老人担心孩子会夭折,认为自家福浅、命薄、养不活孩子,企图借助神灵的力量来保佑孩子,就将孩子保在家神或庙神名下,给孩子取名“家保”即委托家神保佑,“关保”即委托关老爷保佑,意味着孩子不属于其父母所有。由此,等长到十二岁,父母必须将孩子真身赎回来,称为“赎身”。
  孩子赎身时要再次宴请宾客,亲朋好友要再次向孩子馈赠礼品和礼金,以示祝贺。为孩子赎身首先要选择良辰吉日,除了要还清“再造坟茔”、“再塑金身”、“重建庙宇”的愿心外,还要向神灵献上供品,焚香化表,奠羹奠酒,叩谢神恩。若当年孩子领至寺院,许在某位神佛名下,祈求保佑“长命富贵”,为孩子赎身时,就牵着猪、羊或鸡到寺院放生,以示“还俗”。若是许给家神保佑,便将许诺的猪或羊牵在宗祠或堂屋陈设的香案前,用三份黄裱燎过,将水淋在牲身上,只要是“鸡张嘴、羊抖毛、猪拱地(即猪嘴在地上蹭几下)”,就算神灵显灵了,称为“领牲”,意在用牲灵换回孩子灵魂。接着在自家门前点燃三堆柴火,孩子穿着旧衣服、旧鞋子,怀抱一只长命公鸡,手拉一根红线,另一头由请来主持赎身的儒、道家师傅牵着,在火堆中间绕三圈,师傅诵罢经,让孩子放跑怀抱的长命公鸡,脱下旧衣服、旧鞋在火堆中烧毁,孩子从头到脚换上一身新衣,家人和亲朋好友为孩子披红挂花并赏喜钱。孩子来到香案前跪下,叩头谢恩,就视为孩子的真身被赎回了。
  拜干爹
  “拜干爹”的礼俗在山丹较为普遍,由于长期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原因,这一民俗活动中虽不同程度地掺杂了一些纯属迷信性质的内容,但它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山丹的纯朴民风。
  “拜干爹”就是家中孩子因健康状况不佳,常夜啼或疾病不断,或者常有小灾,就要请人禳解(迷信的人向鬼神祈祷消除灾殃),禳解的方法之一就是“拜干爹”。干爹的人选颇多讲究,一般是已婚并有孩子、父母双全,年龄相当。在此基础上,还要生辰八字与孩子相合。如果具备上述条件,孩子的父母就会择日为孩子请干爹。对方如果愿意,则另择吉日为孩子“戴锁”。干爹可请一个,也可请数个,但请单不请双。
  到了“戴锁”之日,干爹、干妈会另请二人,或干爹另请三人,成双数“四”(喻“四季平安”)一同前去。锁为特制的“长命锁”,上饰麒麟、龙、凤图案(男为龙锁、女为凤锁),与核桃、铜钱及见面礼金等一并以红线拴系,届时戴在孩子脖子上。还要为孩子备齐“身皿”(即衣裤鞋袜帽)。另外备有供品(馒头、香烛、裱纸)。“戴锁”仪式多在午时举行。干爹先将孩子放在倒扣的量斗上坐定,边念祝福词边给孩子穿上带来的“身皿”,再戴上长命锁。然后焚化裱纸在其头顶边燎边祷告。最后,孩子行叩拜大礼,正式拜认干爹。
  “戴锁”仪式后,孩子的父亲与干爹在供桌前跪下,叩首结亲,化纸盟约,正式成为“干亲家”。
  绞面
  在遥远的过去,山丹的婚礼仪式与现在大不相同。现在结婚前新娘子多去美容店作美容,而过去没有什么面油、面乳、护肤霜、唇膏之类的化妆品来打扮新娘,而“绞面”却必不可少。
  “绞面”也叫“开脸”,有的由男方请的梳头奶奶来做,有的也请新娘的亲姨或舅妈来执行绞面任务,但必须儿女双全。
  说起“绞面”非常简单,就是用妇女们平时缝补用的棉线在新娘子的脸上绞来绞去。线又不是剪刀,如何能绞面呢?将一根棉线对折,将两个线头接在一起,对折的线并在一起绞上劲,两头分别绷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上,然后一个手紧一个手松,交替来回绞,随着棉线在脸上来回滚动,脸上的汗毛就被缠绕在棉线上,连根拔起。这样就可以把新娘子面上、腮上、额上的汗毛全部绞光。
  为什么新娘一定要绞面?一方面也是一种简单的美容,同时也是自古以来的习俗,结婚的象征,妇女身份、角色转换的标志。
  过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叫腊日,山丹民间叫“腊八”。腊也是合的意思,在新旧年衔接之际,举行连天地神灵加祖先一起的“合祭”,古时称为“腊祭”。也有说腊是猎的意思。腊祭即子孙们猎取了野兽,恭恭敬敬地祭奉祖先。这是古代祖先崇拜的遗风。相传腊月初八是释迦牟尼成佛之日,古代佛寺在腊八这天举行诵经,并效法佛祖成佛前,牧女献乳糜的故事,取香谷果实等熬粥供佛。
  山丹腊八节早晨有吃腊八粥或腊八饭的习俗。腊八粥是用自产的五谷及其他果实,凑成八样熬成粥。部分边远地区群众因条件所限,也有以扁豆面(腊八饭)代替腊八粥的。先供奉天地神灵,之后一家人才能享用。民间习俗,腊八节供奉先人的饭,家人是不能吃光的,要留一些冻成冰块后放在牲畜饲料中保存,等到腊月三十早上砸成碎块,掺在饲料中喂家禽牲畜,俗称“壮仓”。祈求来年六畜兴旺,膘肥体壮。夜间放一盆水在院中冻冰,观察冰块内部花纹,预卜来年农作物丰收品种,并在粪堆上立冰块,以祈求来年水肥充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腊八饭,民间戏称糊涂饭。就是说吃过腊八饭后,人们开始准备过年,筹办年货,花钱不算账,有些大手大脚。即便是家庭生活极度困难的人家,借钱也要买些猪肉、羊肉、烟酒糖茶,给孩子添几件新衣裳。所谓宁穷一年,不穷一节。
  等到过完年开始种庄稼时,一算账才知道钱已经花光,还缺许多春耕物资没有准备好,开始后悔、着急,只好找亲戚朋友借钱,或到银行贷款。过了清明节人们才清醒明白过来,开始抓紧时间种完庄稼,四处奔波挣钱,精打细算过日子。
  过“小年”
  农历腊月二十三,民间称为“小年”。按照传统,“过小年”是进入春节的重要标志。在这一天,民间有送灶神、祭祖、扫尘的习俗。
  根据民间传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灶王爷一年一度上天庭“汇报工作”的日子。灶王爷如果能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就会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为了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恭敬、讨好和对付它,除了供奉专门的灶饼、各种时鲜果品、美味佳肴外,有的用粘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粘住;有的用酒糟涂抹在灶门上,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
  送走灶神,还要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就是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正月十五。
  “过小年”,民间还有“扫尘”的习俗。就是对房屋进行彻底的大扫除,对全部家俱、铺盖、穿戴进行清洗。意在扫除积累了一年灰尘、垃圾,扫除家人一年来的不快与烦恼,驱除病疫,除“陈”布新,祈求来年一家人健康平安,新一年更有新气象。
  过春节
  过春节,俗称过大年。那么,什么是年。年字古时写作“季”。据“说文解字”讲,“季,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季”。上古的每个朝代对年的叫法各有不同,据“尔雅·释天”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季,唐虞曰载。郭璞注:季,取禾一熟。”年的本意是指庄稼春种夏耘秋获冬藏的一个轮回,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一青一黄是一年,一白一黑是一天。”因而,过大年最初的本意,就是农耕文明时代的先民们,在大年这个“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特殊日子里,庆祝过去一年五谷丰登,祈望来年风调雨顺。
  贴春联是过大年的一大景观,大年三十,女人们忙着准备年夜饭,男人们则捧起飘着墨香的鲜红春联,从大门一直贴到猪圈、鸡窝之上。人们即是生活再困难,也一定会买些猪肉、羊肉、鸡、鱼之类,做一顿比较丰盛的年夜饭图个大吉大利,年年有余。春节的应节食品有锅盔、油饼子、油果子、糖花子、桃子、牛鼻子、花卷、狗舌头、饺子等等。在生活困难时期,只有过年大人才舍得酌一杯小酒,孩子们才有新衣服穿,才能放开肚皮美餐一顿,才能什么活都不干,尽情的玩耍、娱乐。
  除夕上午,要壮仓,即全家人吃一顿较为丰盛的饭菜,且一定要吃饱,以期来年不会挨饿,天天都有饱饭吃。家禽、家畜也要壮仓,将保存下的腊八饭坨砸碎,掺在饲料中喂饱,以期来年膘肥体壮,六畜兴旺。
  除夕下午宗族集体祭祖,接着按辈份给长辈叩头,俗称“辞岁。”
  大年初一凌晨约三四点钟,一家人早早起床,孩子们穿好新衣服,洗漱完毕,开始先打醋坛,就是用醋的蒸汽给各个房间消毒;接着是接神,就是把腊月二十三送走的灶神,以及自家的先人请回家一同过年;再接着是动土,意思是请土地神到自己家过年,顺便从别处带些肥沃的土壤到自己家的地里和圈里,期盼来年五谷丰登。这时候小孩子们开始比赛着放鞭炮、放烟花,一家鞭炮鸣,万家齐响应,其乐无穷。这时候开始吃五更饺子。
  吃完饺子天还没亮,拜年就开始了。先是祭奠祖先,上供、烧香,行叩头礼。接着是家庭拜年,从辈份最高的老人拜起,按辈分、年龄从高到低依次行叩头礼,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接着是本家户族内互相拜年。最后,全村集体拜年,街上人声鼎沸。长辈和老人是无需出门的,端坐在家里等待拜年大军的到来。每支队伍包容了一个族落,队伍十分庞大,只有领队才能进入长老厅堂,领队喊一声“给您老拜年了”,候在院子里的人们也齐声应和,并齐刷刷跪倒在地上磕头。每到一家按辈分、年龄大小依次磕头,完了再到下一家,全村家家户户拜完为止。
  正月初二开始走亲戚拜年,先向岳父、舅舅家拜年,然后向姑妈家、姨妈家拜年,最后是姊妹、朋友互相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甚至月底。农村有民谚“初二初三开始走,一走走到二月头,亲戚朋友走个遍,礼节不到年不休。”年后探亲访友是春节的一大内容,平时各自忙碌,无暇来往,此刻来往就显得异常重要。过年期间人们相遇都要互相问候,晚辈要给长辈行鞠躬礼或作揖,文革期间行举手礼。平时被生活扯走的那份温情也会还原到每个人的身上,弥漫在家庭和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之间存在的一切隔阂、不愉快都随着过年而烟消云散,人人见面都是和和气气,喜笑颜开。春节是中国人的一个团圆节,是中华儿女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出门在外不论是做官的,还是经商的、打工的都必须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它是团结的象征,凝聚力的象征。春节,永远是炎黄子孙心目中真正的“大年”。
  正月初八顺心
  每年正月初八顺心,实际也是一个团圆节。正月初八夜晚,一家人围坐一起吃过晚饭(团圆饭)后点清油顺心灯。取一个盘子,里面盛上清油,用棉花搓上若干个捻子,其中有一个最粗,叫神捻,代表祖先,家庭成员每人一个捻子,按照辈份和年龄大小,捻子由粗到细依次排列于盘子周围,一头浸入清油中,一头放于盘沿外,依次点燃,看谁的灯最亮说明这一年谁的运气最好。同时,预示着传统的春节即将过完,家人就要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新一年的奋斗、劳作。家中的老人借此机会教育年轻一代要团结一心,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发奋图强,共创美好未来。
  正月十五闹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据史料记载,元宵节始于汉代,又叫“灯节”、“上元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中国农历规定,将太阳和月亮黄经相同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日期作为一月之首,即初一,此时太阳、月亮、地球大体在一条直线上。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元月十五是传统农历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西汉,在平定“诸吕叛乱”后,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于是将平乱获胜的正月十五这天定为与民同乐日和元宵节。司马迁创建了太初历,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东汉明帝倡奉佛教,听说佛教正月十五僧人点灯敬佛,就下令这天夜晚在皇宫寺庙点灯敬佛,并命士族庶民挂灯,此后元宵节逐渐形成观花灯的重大节日。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的欢腾、热烈,也道出了元宵节与其他节日的不同之处。元宵节“闹”的方式很多,有灯展、舞龙灯、闹社火、垒旺火、烧秦桧、放焰火等等。家家门前悬灯垒火、居民夜游观灯,锣鼓喧天,满街人声鼎沸,游人摩肩接踵,个个笑逐颜开,盛况空前。就连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富家小姐,在元宵节这一天也可以出门上街观灯,尽情游乐,而不受限制。所以有人说,元宵节是中国人的狂欢节。按传统习惯,元宵节家家户户还要吃元宵或饺子,象征着家人团圆、和睦、幸福。
  正月二十补天补地
  农历正月二十,山丹民间有补天补地的习俗。补天补地起源于“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传说。古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极端落后,面对频繁发生的干旱、沙尘暴、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广大劳动人民束手无策,认为是天神发怒,或者天崩了、地裂了。于是效仿女娲补天的做法,以补天地之缺。具体就是正月二十日早晨,家家户户烙上或炸上油饼,盛在盘子里,上面插上红线针,分别供于院中和房顶,一方面祭奠天神和地神,一方面补上天地的漏洞和裂口,以求消灾避害,来年风调雨顺。这一天妇女不能动针线。
  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也叫“春龙节”。二月初二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前后,据说龙蛰伏了一个冬天,从惊蛰这一天起,开始苏醒,要怒吼,要摔尾巴了,所以天上有了雷声。
  山丹民间有二月二到龙王庙和水源地泉头、水库祭奠龙王爷,舞龙求雨的习俗,也叫青龙吐水,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二月初二正是初春,各种害虫、病菌也开始复苏繁殖危害人间,舞龙也有镇灾避邪,禳祸除妖,期盼平安幸福的意思。这些传说和习俗,是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古代科技极不发达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的一种无奈之举和精神寄托,往往带有迷信色彩,缺乏科学依据。随着科学文化的普及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过清明节
  清明节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节气,一是指节日。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圆周是三百六十度,把每运转十五度定为一个节气,一年内便有了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具体位置。清明节正好在十五度到三十之间。反映在公历上,则包括四月五日(或四日)至二十日(或十九日)之间。每一个节气开始的位置叫“交节日”。清明的交节日是四月五日(或四日)。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播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的农谚。
  清明节由来已久。出土于战国墓葬的《周书·时训》就有清明节的记载,由此可见,自战国以来的两千四百多年间,逐步形成了风俗独特的传统节日。
  在山丹,民间有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至今仍十分流行,这天以宗族为单位倾族上冢,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将食物供于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表示怀念祖宗,教育后人继承和发扬祖先优良传统的愿望和深情,并通过扫墓祭祖活动来增进宗族内部的团结和谐。
  新中国成立后清明节逐步演变成一个共祭的节日,一到清明节,单位、企业、学校都要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和中小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2008年开始国家己将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列为中国传统法定节假日,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
  过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端午”最早称“端五”,“五”与“午”同音,后来“端五”就写成“端午”。据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节在屈原出世之前就己存在,而且我国民间端午节很多习俗均与龙有关,是古代先民龙图腾崇拜的体现,是举行的祭祀图腾的节日。
  后来端午节又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联系起来,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公元前278年,楚国即将灭亡之际,屈原在汩罗江抱石自沉以身殉国,其为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赢得了人民的尊敬,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划着船只打捞屈原的尸体。屈原的尸体没有捞上来,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传说这就是端午赛龙舟、吃粽子的起源。
  山丹端午节要吃糕卷儿或粽子,民间有插杨柳、采食艾叶、喝雄黄酒的习俗,以驱虫、避瘟、镇邪。山丹民歌中就有“五月里来王端阳,杨柳枝儿插门窗”的唱词。新媳妇要回娘家躲“端午”。
  五月十三插青苗旗
  农历五月十三,民间传说是关老爷的“生日”,俗称“雨节”。山丹乡村农民这一天有在自己的庄稼地上插红、黄、蓝、白、绿五色旗(也叫青苗旗)的习俗。究其原因,据说是金朝太和年间,有一个大官叫黄罗道,他依仗权势,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正是青苗长势旺盛时节,而就在这一天,黄罗道总要带着随从到地里视察,他随身带红、黄、蓝、白、绿五色旗,见哪块田地的庄稼长得好就插上五色旗,凡是插旗的地方就成了他黄罗道的。此一举,硬把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攫为已有。就这样,不知有多少人家被他逼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有一年,五月十三又快要到了,丰收在望的庄稼眼看又要被黄罗道霸占,人们便向年纪尚轻足智多谋的元好问求助。此时,元好问还在外地求学,他哥哥元好古受家乡父老的重托去找弟弟,向弟弟说明来意,元好问立即随哥哥回到家乡,他把对付黄罗道的计策告诉了家乡的老百姓。
  五月十三到了,黄罗道还和往年一样,骑着高头大马,前呼后拥,可到地里一看,顿时傻了眼,只见所有的田里都插了五色旗。他无可奈何,只好怫然离去。从此在民间形成一种风俗。
  过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一个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唯一一个以女性为主角的传统节日。
  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我国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乞巧节,也有人称之为“七夕节”“女儿节”。“七夕乞巧”,就是指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趁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候,年轻女子们向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一双巧手和一副巧艺,求她传授给自己纺纱、织布、缝衣的好手艺。
  关于“乞巧”的起源,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中写道:“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褛,人俱习之。”这是目前我们在古代文献中所看到的,关于“乞巧”的最早记载。
  乞巧节是女子的节日。古时候,人们对一年一度的乞巧习俗很重视,各种内容和形式也很有趣。乞巧的方式,历朝历代花样不断翻新,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也各有不同。“卜巧”之俗,就是卜问女子将来是笨还是巧。流传最广的当数“对月穿针”“穿针乞巧”,也叫“赛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代。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为“输巧”。
  此外,判定乞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还有“投针验巧”、“喜蛛应巧”、“巧菜”等。
  过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中秋节。何以叫中秋节呢?按古历法的解释是:农历八月居秋天(七、八、九三个月)之中间,八月十五日(八月份三十天)又在八月的中间,所以叫中秋节。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最皎美。中国人把月圆看作是团圆的象征,因而也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秋节之所以成为佳节,还在于对月亮有种种美丽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嫦娥奔月”。由于古人对自然界还处于原始认识阶段,无法解释月亮中的阴影现象,于是编造了一个个的故事来寄托自己善良的愿望。因为有这些动人的传说,使中秋节显得分外迷人,更加富有诗情画意。
  中秋节的应节食品是月饼,其形状为圆形,象征团圆,又叫“团圆饼。”
  月饼起源于唐朝,到了宋代己极为普遍。《燕京岁时证·饼》载:“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苏东坡在一首诗中也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山丹中秋月饼也有两种,一种就是由老百姓家里自己蒸的,用大锅一次只蒸一个,直径50-60厘米,即“大者尺余”,一般有十二层,象征十二个月,每层分别卷有清油、香豆、姜黄、胡麻、红曲等,上面画有月亮、玉兔等图案,因此,又叫“千层饼”。
  一种是由食品作坊烤制的商品月饼,直经五至十五厘米不等,其馅品种繁多,供人们选择。中秋之夜月上柳梢之时,家家在自家院内摆上香案,供上月饼、各种时鲜水果等。祭完月之后,一家人围坐一起共同赏月、吃月饼、饮酒娱乐,外出者多返家与家人团圆。
  过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秋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比如一家人或与好友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其中最突出的节俗活动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九登高,受人重视是有步步登高之意,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是因“高”有高寿之意。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确定为“老人节”,在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也有这个意思。除了祝愿之外,还注入了敬老、尊老、爱老、助老的实质内涵,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社会风尚,从而使古老的重阳节获得了新的生命。
  重阳节的应节食品是松糕,又叫菊花糕。
  过冬至节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早晨要吃“牛肚儿饭”,就是将面和好后掐成直径一厘米大小的丁,用大姆指在干净的木梳齿上搓成带花纹的小面卷儿,形似牛肚子上的花纹,故名。然后切上肉丁和蔬菜炝锅,做成汤面即可。冬至要请邻家当年的新婚夫妇来家欢聚。农村青年相约向各家收柴火、“牛肚面”,到公共场所吃“伙饭”。
  打醋坛
  “打醋坛”是民间过春节期间必有的一种民俗活动,实际是一种对房屋进行消毒的土办法。家家户户在正月初一凌晨,对各个房间包括住房、库房、牲畜棚圈进行清洁消毒。就是在腊月三十日下午,各家祭完祖后,由男主人在比较干净的河滩请一个拳头大小,光滑无裂缝的石头(即醋坛),洗净后放在火炉中烧红,届时用一个铁勺,里面铺上黄表纸,放上适量新鲜的醋糟,另外用一个容器用醋加少量水兑成醋坛水备用。正月初一凌晨四五点钟守岁结束,人人洗漱完备,开始打醋坛,这时将烧红的醋坛从火炉中取出放在铁勺中的醋糟上,先快速跑到供奉祖宗牌位的堂屋(也叫祠堂),向醋坛上浇适量的醋坛水,立时冒出带有浓烈醋香味的白色蒸汽,赶快退出并立即关上门,以防蒸汽跑掉。就这样依次到各个房间以及畜禽棚圈,最后将已经冷了的醋坛送到村外的桥头或水渠边。其原理就是借浓烈的醋分子杀灭病菌,驱除邪气,以求家人一年健康平安。这种习俗直今仍在广大农村盛行不衰。用醋薰蒸消毒,预防和治疗一些流行性疾病,目前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部分边远农村和一些上了岁数的人家仍在沿用。
  压岁钱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每年腊月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闹不止,接着头疼发烧,变成傻子。因此,家家户户都在大年三十晚上亮着灯,坐着不睡,叫作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晚上,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面。半夜里一阵阴风把房门吹开,吹灭了灯火,“祟”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出道道闪光,吓跑了“祟”,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保护孩子。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
  据说压岁钱最早出现于唐朝宫廷,至宋、元,便形成一种民俗。就是过年期间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特别是小孩子发压岁钱,取岁岁平安,前程似锦之意,压岁钱的数量因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不同,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几角、几元、几十元增加到现在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由于攀比心理等种种原因,现在的“压岁钱”早已超出了“压岁”的范畴,甚至成了面子的象征。
  垒旺火
  山丹元宵节有垒旺火的习俗。起源于何时无可考证,最初的形式是将树上的老鸹窝捣下来,点燃后让家人跨越,以驱邪图吉。因为老鸹在古代被人们视为不祥之物。后来因老鸹窝越来越少,再说取老鸹窝也不安全,就用柴和煤来代替。
  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除挂灯笼外,每个宗族、居民大院、小巷都要集体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里面放柴,外面披彩花,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红红火火”等字。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老乡们叫它旺火,以图吉利,大人孩子一边观灯,一边围着火堆,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全年兴旺之意。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看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又有发展。不但在元宵节生,就连冬天办婚丧大事、重要集会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旺火,一方面为了取暖,一方面图个吉祥。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二、造型美观。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火堆可大可小。每逢元宵佳节华灯初上,这些旺火全部吐出长长火舌,直舔大地苍穹,红光耀眼,灿烂辉煌,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发家致富”、“兴旺发达”的预兆。因此,有的人还围着旺火正转三圈,反转三圈,以图来年万事如意,平安吉祥,年年兴旺,蒸蒸日上!
  庙会
  庙会也叫庙市,最早见于唐代。常在农历规定的日期于寺庙内或其附近举行,故称庙会。早期的庙会是一种宗教仪式,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生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出行的队伍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元明以后,行像之风衰落。在佛道二教举行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明清到近代,渐次传入山丹境内,日臻定型,约定俗成。
  山丹的民间庙会有三月十八娘娘庙庙会、五月二十八皇庙庙会、四月初四的大佛寺庙会、六月初六的钟山寺庙会。内容既有佛事活动,也有文艺表演,更多的是商贸、旅游和休闲活动。这天,人们怀着各自的心愿和目的,蜂拥而至,路上车水马龙,骑乘填咽,寺内寺外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寺内举行宗教活动,众多信徒烧香还愿,虔诚拜佛,香火异常旺盛。寺外商品、饮食摊位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各类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唱戏的,杂耍的,晨钟暮鼓,欢声笑语,歌舞升平,三教九流,和谐共处,其乐融融。
  山丹酒令
  饮酒行令,世称“酒令”,在我国已有三千余年的漫长历史。溯其源流,酒令之产生,当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之初。
  据载,殷之季年,贵族朝野嗜酒之风炽烈,酗酒恶习已成国癖。周灭殷后,以殷人酗酒灭国为鉴,发布了禁止酗酒的政令,即著名于史的《酒诰》。至此,酗酒之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凡正式宴会上都有叫做“觞政”的官员,专司监督和管理赴宴者饮酒节制,不许酗滥。这种觞政,亦称酒令,旨在维护、执行周王所制定的禁酗法令,杜绝酗酒奢风。
  随着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叠,当年专司饮酒毋酗的国家官吏,职官名称遂逐渐演变为人们筵宴时,作各种饮酒游戏的主持者。曾几何时,又演变为饮酒时助兴的猜拳规矩和形式多样的博酒游戏,一直传衍至今。当今,我们所看到的猜拳、划拳游戏,便是由当年的酒令沿演而来,成为与最初的觞政、酒令风马牛不相及的民俗现象——酒拳。
  有谁能想到,初设酒令本为禁止酗酒的行政长官,却成为后世造成和促成酗酒的罪魁祸首——豁拳之戏呢!
  山丹有着久远的猜拳行令、以助酒兴的习俗。每逢佳节、喜庆之日,离别、团聚之时,多将亲朋好友、志同道合者邀至一席,开怀畅饮,举杯互祝。在交谈品味之际,杯来盏去之间,猜拳行令,或穿插种种由猜拳变通的游戏。一则助酒兴,二则活跃席间气氛。即使在餐馆酒肆之中,或家宴小酌之余,也每每会遇到乐于酒道者,以拳博戏,较量划拳技艺之高低,增进饮酒之乐趣,给席间活跃气氛,带来欢愉。
  山丹的酒令——猜拳,多以两人为一组,或一桌人分为两组,互为对抗,也有每人轮流与在座各位依次行令者,称为打通关。双方每划出一拳,必叫出一个0——10之间的数,同时要伸出手指比划一个数,以两人所出手指数相加正好等于所叫之数为赢,对方为输,输者饮酒。如若喊出数而没有出拳,或者已出拳而没有喊出数,均称为失拳;口手虽一,但出拳之数大于自己所叫之数,亦为失拳。一般来讲,失拳即为输拳,须罚饮酒。但是,如事先规定失拳为误,停拳重划,则仅视为误拳,可以不罚酒。
  普通酒拳。酒拳之数,以口喊表示则从一到十。分别为:宝一对(相当于数字“零”)、一心敬(老寿星)、哥(爷)俩好、三桃园(三级连升)、四红喜(四季发财)、五魁首、六高升、七个巧、八仙寿(八匹马)、九长寿、十满堂(十年好大运、全家福)。叫一个字到五个字都行。
  “五字清”拳。即每次叫拳必须叫够五个字:元宝跟上到、一心敬给你(一个老寿星)、哥儿(爷父)俩个好、三星高照你、四季大发财、五子夺魁首、六六要高升、巧七梅花开、八仙来上寿、九九要长寿、十年好大运。如果多叫或少叫一个字,即视为输拳,就要罚酒。
  “一字清”拳。所谓“一字清”拳,就是每次只叫一个字,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多叫一个字视为输拳,要喝酒。
  “不倒马”拳。就是用一根筷子,一头顶在划拳的手腕上,且手心必须向上,另一头顶在自己的大腿上或餐桌上,不能用另一只手来扶筷子,否则视为输拳,如果筷子倒了即视为输拳,都要喝罚酒。也有将“一字清”拳和“不倒马”拳两种拳合起来划的,这样更易出错,处罚力度更大。时下,不知何种原因,新酒拳废弃了“零”与“五”。
  “戴帽”拳。最常见戴帽拳是划拳双方出第一拳先叫“哥(爷)俩好”或“俩好”,然后才接着叫数字,一方面表示友好,另一方面为了掌握好划拳的节奏。
  另一种戴帽拳是在正式猜拳前,加了顺口溜为帽子,以增加划拳的娱乐性。这种帽子颇似绕口令。而博拳者要用口说和手比并举,来反映帽子中的数字。比如有一个拳帽内容为:“一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如此类推直说到“十只青蛙十张嘴,二十只眼睛四十条腿,扑通……跳下水。”还有如“一只麻雀一个头,两只眼睛明咻咻,两个爪爪蹬墙头,一个尾巴在后头”。如此类推直说到“十只麻雀十个头,二十只眼睛明咻咻,二十个爪爪蹬墙头,十个尾巴在后头”。在此口说和手比之间,谁先说错或比错为谁负,负者饮酒。如均无错,再接着猜拳决定胜负。再如,还有一个拳帽内容为:“高高山上一头牛,两只犄角一个头,四条牛蹄分八半,尾巴长在你后头。”如此类推直到“高高山上十头牛,二十只牛角十个头,四十条牛蹄地上站,尾巴长在你后头(此句为戏言,为博笑而出)”。还有如“一个尕老汉吗哟哟,七十七也吗哟哟,再加上四岁吗呀子儿青,八十一也吗哟哟。”
  “灯笼”拳。划拳时既叫数字,又叫“大灯笼”或“小灯笼”,而且两手要配合比划,但是,叫“大灯笼”手要比划为“小”,叫“小灯笼”手则比划为“大”,比错者为输,同时也以计数决定胜负。
  “打篮球。”将酒场上的人平均分成两组,即为两个队,每个队选出一名队长,开始每个队由队长各指派一人划拳,输者另出一人,一队人全输则为该队输,全队人人喝酒。之后接着按以上步奏重复进行。
  “风刮草帽子。”由一人出面与另一人划拳,如果自己输了,自己喝酒,接着与下一个人划拳,如果继续输,则继续喝,继续与下一人划,直至赢拳为止。如果赢了,则由输拳的人喝酒,输者按顺序与下一个人划拳,依此类推。
  “打铁关。”由一人出面打通关,即依次与在场的所有的人划拳,如果打关者赢了,由输家喝酒后,打关者顺序与下一个人划拳,如果打关者输了,打关者喝酒,并倒着与前面的人划拳,继续输继续向前划拳。如果赢了,输者喝酒,打关者再顺着与下一个人划拳。如果在某一个人处又划输了,打关者喝酒,再倒着划回去,如此反复,直到全场人都划赢为止,就算一个铁关打圆了。
  判定猜拳行酒令的胜负,方法极为简单。若某甲所喊之数,恰好是自己出拳数和对方出拳数之和,则输赢立判,为某甲胜。反之则某乙胜。倘若双方所喊之数,都不是出拳表示数之和,则输赢未定,继续出拳喊数,直至决出胜负为止。
  “小拳。”又叫大压小,只出拳不出声,每次只出一个指头,大拇指压食指、食指压中指、中指压无名指、无名指压小拇指、小拇指压大拇指,大者为胜。如果双双所出指头没有关系或是同样的指头,可继续出拳。
  “敲杠子。”即猜拳双方,各拿一根竹筷,两筷相击时,同时口喊“鸡、虫、杠子、老虎”中的一种,一物克一物,以决定胜负,鸡吃虫、虫蛀杠子、杠子打老虎、老虎吃鸡。如喊出同一字,则为和拳,如喊出不相克的字,也为和拳。如此往返一物克一物,被克者为负。
  “开火车。”每人报一个自己的站名,然后开始发车,比如说第一位说“太原火车往北京开。”站点为北京者就应立即接过话,将火车开往下一站,没有接上或报错站名者为输。
  “一大一小,一灯笼”拳。就是在一次划拳过程中将大拳、小拳、灯笼拳融合在一起,增加划拳的难度。先划大拳,叫数字;再划小拳,即大压小;接着划灯笼拳,既叫数字,又比划大灯笼,小灯笼。如果分不出胜输,从头再来,直到分出胜输为止。
  “说七倍。”即酒席间以某为首说一,顺时针转去,就席为续,每人接喊一数,二、三、四、五、六,第七人该喊七时,不能喊七,亦不能无动于衷,可说“过”或拍一下桌子。第八位便须喊出“八”,转至第十四人次时,因十四为七的倍数,此人亦不能喊十四,只能说过。如此类推,二十一、二十八、三十五……等等七数的倍数以及以七为尾数的数字均只能喊过,而下一个即喊这个倍数加一的数字。如此循环中,谁喊出是七的倍数或尾数是七的数字,即为谁输。输者喝酒后,从头开始叫数字。
  “猜火柴。”一人坐庄,手握几根火柴,众人依次猜一个数,猜对者与重复者为输。也可猜单双,猜错者为输。其它还有一些数字或文字游戏,大多为不会猜拳的人士和女士使用。
  “锅锅舀水。”是小拳的一种,博拳者用大拇指与食指做一个圆环状为“锅锅”,攥成拳头为“石头”,手掌伸开为“水”。石头砸(克)锅,锅舀(克)水,水拉(克)石头,被克者为输。
  “石头剪子布。”也是小拳的一种,博拳者用一只手出拳,伸出食指和中指为“剪子”,出拳头为“石头”,伸出巴掌为“布”。剪子剪(克)布,布包(克)石头,石头砸(克)剪子,被克者为输。
  最具山丹特色,且为山丹所独有的酒令是“穗子拳”,将另文叙述。
  山丹“穗子拳”
  山丹人饮酒,颇讲究礼法。不仅排座次非常讲究,而且所行“穗子拳”,所饮“穗子酒”独具特色,每每让外地客人茧缚手脚,难以适从。所谓“穗子酒”,概言之,就是输拳饮酒带利,即饮酒的数量增加(即输酒加“穗子酒”)。至于加几倍,由行拳双方约定,但也有杯酒杯穗的惯例,意即输一杯酒要连带加一杯“穗子酒”。至于哪些酒可以带“穗子”,有两个“公约”是不可违的,否则会因犯规而领受罚酒。
  一是“寿星酒。”年龄、辈份小者向长者行拳时将“一”尊呼为“寿星”或“一个老寿星”,以表示敬意。与此相反,长者对小者行拳时将“十”呼作“大运”或“十年好大运”,以示祝愿。“寿星酒”、“大运酒”分别由在座的辈分、年龄最长者和最小者来饮。如只饮“穗子酒”,场上所有人输的这个“穗子酒”由这个人一直饮到终场。如果不胜酒力,消受不了全场的“穗子酒”,也有解决的办法:第一次饮时将“穗子酒”连同输酒一起饮完,然后“宣布”谁输谁饮或依辈份和年龄依次类推,谓之“拔根”。
  二是“俩好酒。”无论“哥俩好”、“爷俩好”、“师生好”或“俩好”都带“穗子”,一般初次行拳时不管谁输,双方各饮一杯,以示友好,之后谁输谁饮。除此之外,“穗子酒”也可在酒桌上临时约定,因人而异,一般情况,生意人“四季发财”带“穗子”,年轻从政者“六六高升”带“穗子”,长辈和老者“九九长寿”带“穗子”。有时根据事先约定,除了数字七不带“穗子”,其他九个数字都可以带“穗子”,(一个老寿星,哥儿(爷父)两个好、三星高照或三级连升、四季发财、五进魁寿、六六高升、八仙上寿、九九长寿、十年好大运)又叫十拳九“穗子”。
  行“穗子拳”时必须先出大拇指,以“哥(爷)俩好”开始,称为“戴帽”。通常只戴一帽,也有戴两“帽”〔连续叫两个哥(爷)俩好〕或三“帽”〔哥(爷)俩好,怎么这么好,实在好〕的,一拳划完,复如法开始。
  “穗子拳”使行拳的形式变得丰富多采,在和谐的气氛中,行拳双方如防备棉团中的利爪,要有把握时机的功夫。它的妙处在于既让你敢做敢为,勇夺高利,又让你时刻牢记依礼行事,以酒尽礼,而不是一味逞强斗勇,甚至以酒乱性。山丹人长期习此拳法,久而久之则得心应手,而外地人则往往顾此失彼,防不胜防。
  山丹“穗子酒”作为一种“酒令”形式,是山丹“酒文化”的重要内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独具地方特色,其初衷在于劝君更进一杯酒。
  打平伙
  山丹有一种淳厚质朴的风俗,叫做“打平伙”。
  在秋后或冬天农闲时间,或是平日阴雨连绵的日子,人们闲着没事,就走家串户,结伴拉伙,打扑克,下象棋,打麻将,侃闲话,或讲故事,唱小曲。这时,偶然有一人提出“咱们打一回平伙吧!”屋子里会立刻响起朋友们的赞许声。这时,马上就会有一个嘴快腿勤的人说:“我去办。”他走到村里养羊的人家,买来一只又肥又大、“咩、咩”叫唤的绵羊或山羊,大家七手八脚宰杀完毕,把羊肉切成小块,放在锅里“咕都咕都”煮起来,主家还会在羊肉煮至半熟时加上葱、姜、花椒、胡椒、辣椒等调料,掌握好火候,用文火炖煮,肉香弥漫着整个屋子。“打平伙”时人可多可少,如果人少凑的钱也少,买几只鸡也可以。这时,大家仍兴致勃勃地继续打牌、下棋、侃闲话,争论些邻里家常的事情。
  买羊钱怎样付呢?办法是把羊价按在场的人数平分、均摊,每人出一份钱。不愿参加的也可以退场,但那样做会被大家小瞧的。也有嗅到肉香,或听到喧闹声赶来探望的人,那么,愿者有份,凡是在场的人均出一份。等羊肉熟了,大家围着锅,吃手抓羊肉。
  只有在这样的场合,在这样的氛围里,才能体现人与人的关系亲密无间,感情自由地交流,人们会忘却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忘记旧日的恩怨,达到返朴归真,浑沌天然的境界。会不会有人因为少吃了点肉而口出怨言呢?不会的,谁要是说出这类的话,大家就会看不起他,说他不谙世事,不懂情理,没有大丈夫男子气!因为这种活动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只有平摊帐,没有平吃嘴。”要是一只羊不够众多的人吃怎么办?只要心里愉快,吃得高兴,可按前面的规矩,再煮一只羊,有时大家能从傍晚吃到第二天凌晨,仍然余兴未尽。
  这种大家摊钱,伙吃熟羊,就锅抓肉,不拘小节的吃法,正是山丹人民豪爽、淳朴、谦和风格的具体体现。它既有原始人狩猎归来聚火而餐的遗风,又有毗连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饮食习俗,体现了西北地区多民族长期交流融合的文化特征。恐怕这些正是“打平伙”这一习俗形成的重要原因。
  “打平伙”的意义有这样几层,一是巩固友谊,增进了解;二是解开疙瘩,调解纠纷,某人与某人闹了意见,借打平伙凑在一起,大家帮助他们评论是非,重归于好;三是共商大事、同舟共济,村里有什么要办的事情,或是谁家遇到了困难,大家都会借此出主意,想办法,齐心合力把事情办好。而且山丹人颇有股豪爽之气,议定的事情,说干就干,吃完羊肉,嘴一擦就开始了,谁也不会中途溜走。否则,大家说他不讲义气,不能同甘共苦。那么,下次打平伙就没份,甚至以后所有的集体活动都要受到大家冷落。
  由此看来,打平伙的民俗意蕴真是丰富。在这里,原始的有饭同吃,有福同享的共产生活遗风和现实的人际关系有机结合为一体,天衣无缝。
  抓大头
  “抓大头”是一种凑钱吃饭、娱乐的办法。就是朋友、同事利用业余时间聚在一起商量好吃饭的标准和娱乐项目,算出所需要的钱数,由一人执笔用一张纸按在场的人数秘密写上相应的几个钱数字,数量多少不等,但相加后一定要等于所需总钱数。在每个数字上引出一条线,把钱数字遮起来,然后让在场的人有选择地分别在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最后,公布每个人抓到的钱数字,由牵头人按抓到的数字收钱,运气好的少出,运气差的多出,出多出少都不会埋怨。
  然后,共同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地方,吃饭、娱乐、交流、沟通。以达到放松身体、娱悦心情、沟通感情、增进友谊的目的。“抓大头”实际是“打平伙”的另一种形式。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山丹文蕴》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以简约的文笔,写实的手法,流畅的语言,对山丹的民间文艺、民俗风情、地方小吃、民间工艺等诸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历史上山丹一带多民族和谐共处,经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人文环境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乡土文化教材,又是一部让外地人了解山丹、认识山丹的导游手册。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