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舞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丹文蕴》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782
颗粒名称: (三)舞蹈
分类号: J722.21
页数: 12
页码: 295-3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丹县民间艺术舞蹈,其中包括了跑旱船、太平车舞、胡腾舞、高空舞狮、舞龙、秧歌舞、竹马舞等。
关键词: 民间艺术 山丹县 舞蹈

内容

跑旱船
  跑旱船,是民间社火中常见的一种舞蹈形式。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在汉民族中开始流传。山丹跑旱船的历史至少也可以追溯到明代。船的造型用竹、木扎条扎制成花船形状的框架,外以彩布和彩纸作装饰,船的底部四周有拖地布裙,其上饰有水浪图案。女舞者站在船中,将船用套挂在女舞者的肩上使花船悬空,如坐船行驶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另一男子手执木桨在船旁作划船动作,女舞者舞步细碎轻盈,两人踏着鼓点和音乐节拍合舞,默契配合,并适时作出船的前进、后退、调头、打旋、顺水、逆水、颠簸、搁浅等形象逼真的舞蹈动作,恰似船在水中划行飘荡。并有2—4名丫环在花船两侧伴舞,穿插一定的说唱表演,一般表现劳动或爱情生活,诙谐生动,深受人们喜爱。
  太平车舞
  山丹“太平车舞”是集民间音乐、舞蹈、戏曲为一体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舞蹈艺术形式。它由山丹东乐乡城西村的村民们在封闭保守的条件下世代传承下来,其历史渊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洪武年间。
  据传,明洪武时,大量陕西农民被征,西迁至新疆屯田戍边,其中一支陕西移民在西迁途中路经东乐城西,有感于当地人们的热情款待,再加上看到当地民众热爱社火表演,遂将太平车舞与耍龙特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东乐城西村民,与他们共同交流、娱乐。自此,这两样社火绝技得以在东乐城西世代相传至今。旧时,得太平车舞真传的是城西李其才一家及翟耀成兄弟三人。至今,这两家后代仍是城西村社火活动的骨干力量。
  东乐乡城西村历来民间文艺活动就比较活跃,有自己的一整套社火班子。表演的社火种类大约有八套以上,如龙灯、舞狮、太平车、铁芯子、旱船、高跷、竹马子、风火车等。其中,“太平车”可谓独此一家。同时,他们还有自己特定的社火表演会,叫做“龙土会”,每年春节、农历二月初二即“二月二龙抬头”举行这样的社火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龙土会”曾有自己严密的组织章程,包括对“太平车”这样的“绝活”,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定。在活动时间上,有“三年两头耍,三年两不耍”的限制性规矩。早年,“龙土会”在进行社火排练时,集中在一个封闭的大庄子里进行,文武乐队和所有角色均由本村人担任,自演自乐,技艺皆不外传。
  “太平车舞”主要道具叫“太平车子”,这一舞蹈形式因此得名。“太平车舞”表演的内容为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段。唱词、道具文雅、清秀,当源于文人之手。音乐曲调为当地民歌、民间小调组成。曲调优美动听,节奏明快,与舞蹈、唱词和谐统一,且能满足剧情喜怒哀乐各种感情表现需要。太平车舞有歌、有舞、有故事情节,表演时文武乐队伴奏齐全,推车的老翁,坐车的莺莺,其表演功夫均在车舞上,车子前进、后退,辗转起伏,轻盈飘逸,配合默契。骑马的张生,挑担的书僮,舞扇伺候在轿车左右的丫环红娘,舞步情态各异,与轿车相呼应,组成了一幅完美的送别行路图。
  山丹“太平车舞”曾于解放初的1953年参加过省上的民间文艺调演获一等奖。1985年,经加工改编后,以新的内容参加全省民间民族音乐舞蹈选拔赛。近年来,又被改编为大型群体广场舞蹈,多次参加市(地)调演和庆典活动并获奖。2000年春节,中央电视台和甘肃省电视台组成的“新春走河西”专题报道组来山丹做专题采访,“太平车舞”作为该活动的主要内容被摄像录制,在中央电视台和甘肃电视台宣传报道。
  (周春林 张乐)
  胡腾舞
  “胡腾舞”是流传于西北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唐代宗时,河西、陇右一带20余州被吐蕃占领,原来杂居在该地区的许多胡人流落异乡,有的以民族歌舞谋生,有的以做边贸生意为生。每当交易谈成时,双方便饮酒做乐,胡人遂趁兴起舞,于是,胡腾舞在河西走廊一带流传开来。胡腾舞集中体现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西域各族文化乃至西亚文化与中原文化在河西走廊相互吸纳借鉴,交流融合,共同孕育的结晶。经过不断的加工提炼,胡腾舞受到河西各族人民的喜爱,并很快风靡唐都城长安,同时还被引入宫廷,成为宫廷乐舞。
  唐代诗人李端的《胡腾儿》诗就是描写胡腾舞的典型篇章。全诗如下:“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桐布轻衫前后卷,葡萄长带一边垂。帐前跪作本音语,拈襟摆袖为君舞。安西旧牧收泪看,洛下词人抄曲与。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丝桐急奏一曲终,呜呜画角城头发。胡腾儿,胡腾儿,家乡路断知不知?”李端的诗对胡腾舞人的身世、相貌、服饰打扮,舞蹈的动作特点作了生动具体的描绘和记录。为再现这一很有影响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并使它得以继承和发展,山丹县文化艺术工作者根据流行于山丹民间的部分零星散碎动作,结合李端诗中的详尽描述和其它文献资料,并参照路易·艾黎捐赠给山丹的珍贵文物“胡腾舞铜人”造型,在省、地音乐舞蹈专家的指导下,反复研究,精心编排,成功地再现了古老民间音乐舞蹈胡腾舞的昔日风采。1986年,山丹县文化馆编排的双人胡腾舞参加全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调演,获创作、表演两个铜奖。
  胡腾舞的腾、踏、跳、跃,动作粗犷,节奏急促,表现了西部民族豪放、质朴、坚强的性格特征和朴实激昂的情感渲泄,加上饮酒的情景,动作更加突出和强化了该舞的地域特色,民间又称“醉舞”。
  近些年来,该舞又被改编为大型广场舞蹈,多次参加张掖(地)市大型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尤其是其欢快、奔放、高强度、大运动量的动作特征,非常适合年轻人表演,也符合当今全球化、信息化、快节奏的时代特征。
  (周春林张乐)
  高空舞狮
  山丹民间舞狮具有悠久的历史。全县各乡都有舞狮的传统。狮是力量和正义的象征,是吉祥和瑞的体现,因此舞狮之风经久不衰,备受人们喜爱。舞狮时,一个狮子一般由两人一前一后配合来表演,舞狮一般成对表演,也有多个狮子一起表演的,有一人手持彩色绣球在前面引逗、指挥,所有的狮子都围绕绣球来表演。舞狮者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有一定的武术功底,动作要敏捷灵活,首尾舞者要配合默契。平地舞狮体现狮子的威严、雄猛,关键在于表演生动、活泼。高空舞狮除注重神态动作外,主要体现的是一种胆略和气魄,是技巧、力量和胆识的综合体现,展示的是一种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对于舞狮者来说,武功、技巧、力量、胆量缺一不可。“高空舞狮”的高潮和精华部分是在8米—10米(一般由10—12层桌子塔建而成)的高台上表演挺立、翻滚、扑卧、站桩等高难度动作,较之平地舞狮更惊险、更刺激、更富观赏性。由于“高空舞狮”比平地舞狮难度和风险更大,对舞狮者的武术功底和舞狮技艺要求更高,因此山丹仅有位奇镇芦堡、新开等少数几个练习传统武术的村能表演这种绝活。芦堡村的“高空舞狮”曾多次代表山丹县参加市(地)调演,并多次获奖。(周春林张乐)
  舞龙
  舞龙,是山丹传统社火中最有影响力、最受群众喜爱的表演和娱乐项目之一,在山丹,舞龙的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
  山丹县东乐乡城西村的民间社火组织“龙土会”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明洪武年间。舞龙、舞狮、太平车、跑旱船、玩竹马、踩高跷等都是该会的传统社火表演形式。
  东乐乡城西村表演的舞龙,有青龙和黄龙之分,有的成对表演,有的单独表演。青龙为水龙,舞青龙以祈风调雨顺;黄龙为土龙,舞土龙以祈物阜民丰。表演时,青黄两条巨龙蜿蜒起伏,奔腾翻滚,盘旋缠绕,相映成趣。到高潮时,龙的口鼻部位还可燃放红、黄、绿各色烟雾,俗称“黄烟”,给人以高深莫测,腾云驾雾的感觉。东乐乡城西村的龙,龙头高1.5米,两颊间距1.2米,龙身直径1.2米,共36节龙身加半节龙尾,象征一年365天,整个龙身长72米。舞动这样的巨龙,在甘肃全省乃至全国都属少见。
  在山丹,舞大龙能与东乐乡城西村相媲美的,还有地处县城西大街的清泉镇西街村,该村舞龙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现在该村舞的龙头是民国33年,即公元1944年重新扎制的,距今已有65年的历史。该龙的龙头高2米,两颊间距1.2米,一般年份龙身为12节,象征一年12个月(遇闰年加一节),龙身展长亦在70米以上,仅龙头重量就达30斤以上,舞动时龙头就得5个壮汉轮流进行,随时替换。该龙头大身长,舞动时更具人们想象中的巨龙腾飞的神韵和气势。西街村人舞龙讲究快节奏,大起伏,整条龙的动作协调连贯。通过上下翻飞,奔驰腾跃,盘旋缠绕,轻盈飘逸的表演,能给人以活灵活现的视觉感受。该村舞龙表演的套路有圆场、跑四门、正飞、侧飞、套“8”字、内盘旋、外盘旋等,整个表演气势恢宏,令人目不暇接。过去,正月十四日要将龙请到头坝泉去祈祭,称饮水。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使舞龙达到高潮。晚上舞龙,称为“耍龙灯”。此时,龙头及整个龙身的各节内都点燃蜡烛,使整个龙身通体透明,在夜晚舞起来更显得变化无穷,神秘莫测。在元宵节夜晚舞龙的同时,该村还要在后北街街口十字举行祭岳飞、烧秦桧、打铁花、挂灯笼等民俗活动,吸引县城四大街八小巷的群众前来参与或观看,场面十分热烈。
  如今,舞龙已成为当地春节、元宵节、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以及重大庆典活动必不可少的文艺表演项目。
  (周春林)
  秧歌舞
  秧歌舞,俗称“扭秧歌”,“跳秧歌子”,“地歌子”,也叫“地蹦子”。
  山丹传统的秧歌舞在阵容和角色分配上有灯官一(学名春官,当地人俗称灯官老爷)、皂隶二(俗称衙役)、傻公子、丑婆子、膏药匠各一人,以及大面若干(当地人俗称大头和尚或大头娃娃)、旦角若干、手持单面鼓子的鼓舞者若干人和其他扮相的若干人物组成。民间有歌谣对传统秧歌作的嬉戏性描述是,“八个鼓子、八个旦,八个和尚戏柳翠。”还有一种说法是,“八个鼓子、八个旦,八个和尚乱跳弹。”就是对传统秧歌中大面舞者与旦角煽情搞笑场面的一种写照。
  旧社火秧歌中的灯官老爷,衙役等人物扮相具有明显的封建色彩,是官本位思想在民间的一种反应。旧时有“灯官大过州官”,“灯官见官大一品”等讲究,若在路上遇到“灯官”,行人要让道,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容易引发一些矛盾和纠纷。扮演灯官的人家还须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扮身子”(受众人推举装扮灯官老爷)时和“卸身子”(一年一度的社火表演完毕卸妆)时还须摆酒席招待社火队的演员和村里的头面人物、亲朋好友及街坊邻居,往往给这户人家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故民间有明抬称暗欺负之说。旧社火秧歌中的傻公子、丑婆子、膏药匠等人物扮相丑陋,大面和旦角煽情式的表演场景粗俗。经过多年的社火改革创新,这种状况已有明显改进,取而代之的大多是工农商学兵等劳动人民形象,以及《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化妆和服饰也有了很大的改进,舞蹈动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因此,秧歌有新秧歌和老秧歌之分。
  秧歌舞的阵容一般在30至60人,手持彩扇、彩绸、手帕等道具进行表演。表演分大场子表演和小场子表演两种形式。其中,又以大场子秧歌为主,叫秧歌扭大场。演出主要靠形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图案取胜。山丹传统的秧歌队列变化和程式图案有跑圆场、四门、拧麻花、串蒜辫、内翻卷、外翻卷、扭马摆肠、前后左右穿插或二、四、六、八纵横队列变化等。大场子秧歌伴奏为锣鼓乐队。小场子秧歌舞表演场面较小,要加唱词,边扭边唱,基本表演程式、动律、节奏与大场秧歌相同。除此之外,小场子还要表演一些小型节目。演唱曲目以民歌、民间小调为主,多为老调填充新词。目前,许多表演场面已形成以新歌新曲为主,或新老各半的格局。小场秧歌伴奏用笛子、扬琴、二胡、三弦等。
  秧歌舞的基本动作比较简单,有“十字扭步”、“三进一退扭步”、“二进二退扭步”、“左右侧步”,“左右旋转步”、“扭腰步”等,基本特点是突出一个“扭”字,形成以腰、胯为主动,步伐和两臂摆动的动作夸张,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在山丹农村传统社火中,膏药匠是秧歌队的核心和指挥。他在大场秧歌中的表演比较随意,主要负责场面调度指挥。小场表演中又是主要演唱者,说唱语言和表演动作诙谐幽默。他的唱词以即兴编词为主,或给人以祝福,或逗人高兴欢乐。因此,膏药匠既要有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有风趣幽默的表演才能。
  传统秧歌舞的继承和发展有两个方面的趋势。一是大场秧歌舞在改革创新上把原有的各种图案套路不断地去粗取精,变化节奏逐步加快,以适应全球化和快节奏的时代精神。二是小场面的秧歌舞表演形式和风格上逐步向舞台舞蹈艺术靠拢,使结构更趋严谨、层次更趋丰富,舞蹈语汇更具感染力,并配有多种现代乐器,使其更具观赏性。
  近些年来,秧歌舞已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健身娱乐活动。我县的南湖公园、龙首广场、老干部活动中心,中老年人自发组织的秧歌队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愿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
  (周春林)
  竹马舞
  竹马舞,也是我县城乡社火表演中常见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道具竹马子,是以竹条竹篾扎制成马头至前胸、肩胛至后腚、尾巴两个部分(除去四肢),并以彩色的纸和绫裱糊出不同颜色马的造型,再将马的前后两部分彩带绑系在不同造型的人物的前后腰胯上,使其如骑在马上,手持道具,还要做各种马背上的舞蹈动作,竹马舞主要表现古代战争人物故事。我县的竹马舞表演题材内容各不相同,其中,以东乐乡城西村表演的竹马舞最具典型性。他们所表演的竹马舞表现的是《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故事。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的表演已经属于戏曲舞蹈范畴,因为他们的表演不仅有马背上的交战舞蹈,而且有叙述故事情节的唱词和道白,还有表演的文字脚本。东乐乡的竹马舞表演历史也可追嗍到明代。
  高跷舞
  高跷舞,是汉民族中非常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其流传历史非常悠久,在《列子·说符》中就有记载。高跷舞在山丹城乡也十分普遍,其流传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明洪武年间。高跷舞在我县有“踩高跷”、“踩跷子”等别称,舞者扮成古今各种人物,手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各种道具,双足踩着木跷(脚踏板的圆木棍,上粗下细,一般的通高4尺5寸,上部大头直径约10公分,下端底部直径约3公分。从上端向下至1尺5寸处削去一半作为与腿捆绑连接固定部分,并在去掉部分相同方向缺口处用榫卯安装踏脚板。表演时将上部去掉半边的平面紧贴表演者的小腿内侧,脚放在踏脚板上用绳索把腿脚和木棍接触部分绑扎结实即可)进行表演。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套路变化与秧歌舞大体相同,但为了增加难度往往还要做双跳(蹦跳)、单跳(瘸跳)等特殊表演。我县城乡高跷舞表演除现代各行各业人物形象外,喜欢妆扮的古代人物形象主要有《西游记》里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封神演义》里的八仙等。

知识出处

山丹文蕴

《山丹文蕴》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本书以简约的文笔,写实的手法,流畅的语言,对山丹的民间文艺、民俗风情、地方小吃、民间工艺等诸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历史上山丹一带多民族和谐共处,经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独具地方特色的人文环境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乡土文化教材,又是一部让外地人了解山丹、认识山丹的导游手册。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丹县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跑旱船
相关作品
太平车舞
相关作品
胡腾舞
相关作品
高空舞狮
相关作品
舞龙
相关作品
秧歌舞
相关作品
竹马舞
相关作品
高跷舞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