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各地访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艾黎自传》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742
颗粒名称: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各地访问
分类号: K836.125.6
页数: 3
页码: 241-2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关于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于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各地访问的经历。
关键词: 艾黎 新西兰 中国

内容

1952年以后,我开始到中国各地旅行,看看各地正在取得的巨大进步。有时,一些全力以赴的大项目,如建设大型水坝和水库,需要多年的努力工作才能完成各配套工程的建设。中国必须发展公路、铁路、运河、内河及沿海的运输。必须与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大国进行全面的战争,因为它经由朝鲜半岛向中国边界推进。必须支援越南人民反对法帝国主义的斗争。同时,还必须制止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必须使全国人民都有工作。当然,这样伟大的事业,不可能不犯错误。尽管如此,总的情况有很大的进步。客观地说,中国在解放初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那些年,在各地旅行可以看到许多苏联人。他们有些很友好,勤勤恳恳地工作;但不少人很傲慢冷淡,以为除他们之外,其他外国人显然都是特务。1957年我去新疆访问。长期以来苏联的影响一直在新疆许多地方扩展。在机场,有4个身材高大的苏联人,又粗又笨的家伙,走过来围拢在我身边,问那位翻译:我在那里干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怎么来的。显然把他们自己看作当地的主人。然而,他们算计得太早了一点!他们想表明大连港是他们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对他们参加太平洋战争的报酬。他们希望把他们的影响从大连扩大到整个东北。他们把许多机器搬走,让它们在西伯利亚生锈。在各地访问中,使我真正感到大吃一惊的是:他们把老式的机器运进中国,而索取的价格从来是按机器的重量计算的。太原化肥厂进口的苏联空气压缩机,是庞然大物,不如几年后江西省赣县生产的小型同类产品好用。他们不按时向武汉提供轧钢机,后来运到时,中国人已自己制造了一部,性能更好,成本只相当苏联货的很少一部分。
  1958年春,我去西双版纳,在允景洪待了一些时间,写作我的另一本书。看到中国的热带地区,这样富饶,草木茂盛,充满希望,目睹傣族人民在思茅地区与脑型疟做斗争的情形,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疟疾给该地区带来过巨大的灾难。解放初期,思茅的街道上荒无人迹、杂草丛生,成了老虎出没的地方。后来,军队进驻了该城。他们清理了街道,给每个人打针吃药,接着开展了广泛的卫生运动,建起了医院,整个地区面貌一新。
  我最紧张的一次旅行大概是1958年和1959年所谓“大跃进”期间对15个省的访问,行程约4万公里。那时做的许多事情很不经济。例如,在一些地方用小高炉炼铁,那里的人民本来种庄稼比这要好得多。不种庄稼而去搞别的活动,特别是这种需要耗尽当地的粮食储存的活动,很不明智的。次年,即1960年,旱灾出现了,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困苦。“大跃进”时期的极“左”的铺张浪费,使中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一些地方因为支援那些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的小炼铁厂,浪费了大量粮食而出现饥饿;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而没有保障眼前的农业经济,这也是事实。但是全中国的灌溉工程,在后来若干年无疑对农业有益。例如,河北省东北部的抚宁建造的杨河水库大坝,使几十万亩沼泽地变成了能生长高产水稻的良田。这里的一所造纸厂,现在利用稻草造纸。这里也能种冬小麦了。我反对全盘否定“大跃进”中的努力。对我来说,到农村去,与当地的老百姓在一起,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尽我所能把自己的印象写下来,这是一番兴奋的经历。人民在不断前进,新形势当然使他们大开眼界。
  根据这些访问所得的材料,我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写了5本书:《中国内地在跃进中》《江西日记》《在湖南山水之间》《高原省——山西》和《中原的斗争——河南》,全部由北京的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另一本关于湖北的书,已经印出,但没有发行,原因是书中有很多涉及贺龙元帅的事,当时他正受政治迫害。这本书现在正准备出第二版。
  1973年我去了藏族的阿坝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我的心脏受到了影响。阿坝地区气势宏伟,我非常喜欢那里的风景。那里的藏族人民正以新的姿态向前迈进。这是我在内地最感兴趣的访问之一。其后多年,我到过中国许多地方,半年出访,半年在北京。任何人要想深入了解中国是不容易的,因为它土地辽阔,千差万别。对我来说,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很大的吸引力。访问时,我总觉得是在学习,好像是在上开头的几课。

知识出处

艾黎自传

《艾黎自传》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路易·艾黎是新西兰国际友人,1927年来到中国,在中国工作生活了60年,创办工合运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本书是他的自传,内容包括:早年在新西兰、上海年代、抗战中的“工合”运动、山丹:为未来培育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活与工作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艾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