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与中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艾黎自传》 图书
唯一号: 292420020220001741
颗粒名称: 新西兰与中国
分类号: K836.125.6
页数: 4
页码: 238-2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关于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对故土和中国的看法。
关键词: 艾黎 新西兰 中国

内容

有10亿人口的中国和350万人口的新西兰,从一个多世纪以前,在新西兰发现金矿时起就已在基层建立了关系。鸦片战争后和太平天国时期,华南的移民为数众多,其中不少人到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由于种族偏见,他们当时的处境很困难,但在老的金矿区,到处仍可看到他们的墓碑,听到关于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如何守信用,欠债必定归还等等。后来,许多中国人种了蔬菜到市场上出售,为当地人提供了很好的服务。有些殷实的华人菜农还用扁担挑着两筐蔬菜走家串户叫卖。太平洋战争使人们对中国人产生了新的敬意。显然新闻媒介从未向新西兰人民传达过,20世纪40年代初期八路军在华北牵制日军22个精锐师所起的重大作用,日本原来指望这支部队参加南下太平洋的进攻。随着太平洋战争的发展,新西兰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态度确实有所转变。中国开始被称为“我们伟大的盟友”,普通中国人在新西兰的地位也开始得到改善。
  在现代新中两国重要的接触中,应包括像惠灵顿的詹姆斯·贝特兰这样的知名人士。他在1936—1937年访问中国,写了两本很好的书:一本是有关西安事变的情况;另一本是有关延安领导的游击战争。他还采访了毛主席。另一位是新西兰的“何护士”①凯瑟琳·霍尔。她在河北省由著名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创办的国际和平医院下面的一个山谷中开设了一个小医院。她时常冒着生命危险到敌人占领的北京去招收医务人员,并为白求恩带回药品。后来,约在1939年至1940年之间,日本人在她一次出差途中将她逮捕,并驱逐到香港。她毫不畏惧,又从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弄到药品,运回山西,一直工作到她身体完全支持不住才离去。还有其他一些人在抗战期间来到中国,尽他们所能对中国的抗日战争给予帮助,特别是那些在“工合”所办的山丹学校里工作的新西兰人。另外由政府资助的新西兰海外救济总署,在1948年至1952年期间也同样给予“工合”运动很大的支持。
  从20世纪50年代起,奥克兰、璜加雷、克赖斯特彻奇等城市的一些团体组成了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以增进对新中国的了解。多年来,他们为改变对中国的一些旧观念并推动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做了出色的工作。一些访华回去的人介绍他们在中国的见闻,这也是产生这一值得欢迎的变化的重要因素。1972年12月23日,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从此,两国通过更多的渠道,增进了相互往来。两国领导人及部长们的互访,大大增进了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
  将近1984年末,我收到了新西兰总督的来电,说已决定颁发给我英国女王社会服务勋章。约一年后,当我被授予勋章和证书时,戴维·朗伊总理给我发来了贺电。1986年3月,他正式访问北京时,亲自来看我,和我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我的故土是太平洋地区最小的国家之一;我居住的国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我能为建立这两国间的友好关系略尽微力,感到很荣幸。
  新西兰现政府已使新西兰在世界上有了地位,它坚定的反核努力,赢得了国内的赞同,提高了它的国际威望。中国把新西兰视为维护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稳定的关键因素。同样,新西兰赞赏中国支持其使南太平洋变成无核区的建议和中国最近宣布不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的决定。两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前景也很广阔。尽管新、中两国的政治、社会制度不同,但两国可以进一步建立牢固的关系,可以在相互补充或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内合作,促进各自的繁荣和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和平。新西兰有畜牧、木材和渔业资源,有大片的果园和四季常青的农田,可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中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现在正迅速开发,这对新西兰人民很有意义。而中国在努力提高自己广阔土地上的生活水平,并在世界事务中充分发挥作用时,需要新西兰人民不断加深对它的了解。
  目前,中国人民面向世界,学习各国好的东西,也要研究它们的反面教训。新西兰人民很有必要更多地了解它的邻邦——中国。新、中两国都濒临太平洋,两国的未来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谁都不能否认未来的世界将越来越是一个世界。

知识出处

艾黎自传

《艾黎自传》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路易·艾黎是新西兰国际友人,1927年来到中国,在中国工作生活了60年,创办工合运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本书是他的自传,内容包括:早年在新西兰、上海年代、抗战中的“工合”运动、山丹:为未来培育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的生活与工作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艾黎
相关人物